如何成為一個複雜世界中的明白人,學會批判性思維,做高級思考者

2020-12-04 職業閱讀人

經常刷微博和頭條資訊的網友最近又被一條新聞吸引了,武漢女作家方方在武漢封城期間寫的日記被拿到國外出版了。又引發起了一場網絡口水大戰。

關注的朋友肯定也還記得,在2020年1月下旬至3月,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武漢被淪為重災區。武漢作家方方宅家寫了五十多天日記。每天在網上發布,關注武漢疫情的朋友很多人都會去看方方寫的日記。並且很多看完日記的網友也都紛紛點讚、留言支持,甚至還有人把方方比做當代的魯迅,說她在災區報導一些不為外界知道的新聞資訊。為民請命,伸張正義,抨擊社會的黑暗和不合理,仿佛是一個勇士。

而在2020年3月末她結束了疫情日記記錄,4月8日武漢全面解封,恰恰在4月8日左右,她的《武漢日記》在美國出版發行,美國報刊頭條大肆報導。接著就是全國網友群起而攻之。

這麼一件反轉事件,有的公眾人物在網上發表了言論,諷刺網友,說上個月還在大力支持捧方方,轉眼就是恨不得踏上萬隻腳去踩方方。

究竟是網友們兩面三刀隨風倒呢,還是這件事情的性質激起民憤?難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沒有一個評判標準嗎?

如果讀了這本書《批判性思維工具》,也許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委。也更能解釋很多你看不慣、想不通的問題和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是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該有的基本素養。

《批判性思維工具》由美國「批判性思維國家高層理事會」主席,理察 保羅所著,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完整的理性思維工具:

1、3個大腦基本功能

2、8種構成思維的元素

3、9個評估思維的標準

4、3種提問問題的類型

5、18種優化學習的策略

6、4個合理決策的關鍵點

7、2種自我中心的思維

8、3種客觀呈現的形式

9、3種思考者的類型

10、44種贏取辯論的詭計

11、11個策略性思維的核心理念

一、批判性思維的四個階段,看看你處於哪個階段

批判性思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好似看不見摸不著。

其實不然,思維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分每一秒。

但很少人把思維當成一個技能去訓練它。它不像打籃球、跳芭蕾舞,或者彈鋼琴一樣,讓人去重視它。

但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確關係到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學習,關係到個人的事業成功。而思維也是需要鍛鍊的,並且思維水平是一個緩慢進步的過程,需要長期乏味的練習和努力。

我曾做了一個「批判性思維」的小自測,分數在42-70分之間,我答完所有的題看了一下,得分是64分,對應的是階段4。(下面這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測一下。)

https://www.wjx.cn/m/67934298.aspx

如果想要發展成為一名思考者,我們需要經歷的發展階段分別是:

階段1 魯莽的思考者(我們不能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重要錯誤)階段2 質疑的思考者(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思維中存在的錯誤)階段3 初始的思考者(我們嘗試著改善自己的思維,但是卻沒有常規的練習)階段4 練習中的思考者(我們認識到常規訓練的必要性)階段5 高級的思考者(我們隨著自己的練習不斷地進步)階段6 完善的思考者(有技巧和判斷力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本能)

有很多人終生都停留在魯莽的思考者階段。想要成為完善的思考者需要每天堅持進行練習。

那麼究竟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

二、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和你有什麼關係?

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

批判性思維有三個維度:分析、評估、創造性。

反觀上面方方日記的案例來看。

分析:為什麼方方日記出版會引起如此大的漩渦?

評估:方方日記出版對會中國社會造成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用批判性思維來思考,國民對這件事究竟如何看待?

愛因斯坦在學校的時候,曾表現很糟糕。他的父親問老師,孩子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好,老師卻說:「無所謂,因為在任何領域他都不會取得成功」。

愛因斯坦也說自己,「我沒有任何特殊的天分,我只是好奇心比較強。」

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的老師看待學生的時候過於片面、偏激,持有不公正的態度。而愛因斯坦則是一個優秀的思考者。他會認真系統的思考自己的問題,會對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提問,他沒有關心別人對他的智力水平懷疑,他只是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斷的去學習。

愛因斯坦的例子也是我們很多普通人身上會重現的,我們會因為周圍人的某些看法,喪失信心和自我。其實批判性思維,需要培養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識別事物能力的信心。

有自信才不至於盲從、隨波逐流。

三、學習優秀思維的18個策略

優秀的思維者都是會學習的人,他們能夠掌控學習過程、制訂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這一計劃。根據目標制訂學習計劃會使學習過程清晰起來,在這一過程中,你必須知道想要回答哪些問題、得到哪些信息、學習哪些概念、掌握哪些觀點。

優秀的學習者清楚他們想要理解的邏輯是什麼,他們的學習有著明確的策略,並且堅持運用這些策略來完善自己的思考。18個優化學習的策略,簡化歸納為以下 方面內容:

1、做一個積極的學習者,對所學習的課程目標、課程要求以及如何採取正確的思維去學習。

2、學會提問,不斷思考、提問,將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做到理解、運用、實踐知識。學會從角度去思考問題。比方說老師的角度、編寫教材的作者角度,深度思考知識點內在之間的聯繫。

3、清楚了解自己要學習的技能,和自己學習的優勢和劣勢。並能很好的去練習、給別人講解或分享,以教代學來促進自己深刻掌握知識。

4、經常性總結反思自己所掌握知識的遺漏點,並進行自我測試和檢查。

5、鍛鍊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比如用自己的話複述老師所講的內容。主動閱讀有深度的教材,掌握一定的寫作能力。

思維方式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思維又決定行為、感受和需求。如果思維方式出現問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批判性思維工具》是一本系統解決思維訓練的工具書,書中所提供的理論和方法有很強的操作實踐性。批判性思維作為心理學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書中涉及的專業理論比較多,因為有大量的通俗案例解讀,沒有心理學基礎的人也能理解。唯一需要做的是,耐下心來沉進去讀,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然後去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

成為一個高級思考者,只需學會批判性思維就可。

擁有批判性思維會幫你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不信,可以來嘗試一下。

(完)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
    首先本文提到的批判性思維是一種人格特質,而不是一種技能。傾向批判性思考世界的人往往擁有恰當的性格特徵。以下七種習慣,可以讓你在正確的方向上改變自己的性格。通過大量閱讀書,書裡各式各樣的思維方式可以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會讓我們看待問題更客觀更全面。習慣二:不要急於下結論一個具備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有不急於下結論的習慣,尤其是在缺乏數據的情況下。只有當他們對一個話題進行了一定深入研究,並且能夠用合理的推理來證明自己的立場時,他們才會做出判斷。
  • 《批判性思維工具》:魯莽還是質疑,你將成為怎樣的思考者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強,作者通過對成功人士的分析,將那些成功思考者所使用的思維方式呈現出來,並提供學習和練習這些思維方式的方法。只要你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去做,你一定能夠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
  • 強烈推薦|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維?
    圖片源自網絡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生存和發展。制定計劃來提升思維能力,保持練習直到批判性思維成為你的第二天性。1思考和改變相信這些年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世界一直在變化,變得日益複雜和無法預測。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那些不變的東西,更好地作出決定。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12思維模型:批判性思維一用理性看清複雜的世界
    批判性思維已經成為美國大學的核心教育理念,培養了學生「如何思考」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使美國的創新人才培養落到了實處。哈佛核心課程分為文學藝術、外國文化、歷史研究、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學、社會分析七大門類,每一門類「核心課程」都充分體現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使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成為各門學科的教學目標之一。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今天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信息左右我們的大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原則。缺乏批判性思維容易導致輕信和盲從。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找到不少例證,看看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的謠言以及漏洞百出的成功學和雞湯故事就知道了。
  • 批判性思考者的七個習慣,你值得擁有
    而我們思考的質量,取決於我們是否具備批判性思維。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討論一下有關「批判性思維」的那些事兒。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似乎隨處可見。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交流中,我們都能時不時地聽到這個詞。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認識到常規練習的必要性,並開始練習,思考問題也不再全憑感覺,學會了思考問題背後的本質和價值。第五等級:高級的思考者。隨著練習,思維質量在不斷的提升,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人云亦云,群體思維對自己的影響決策越來越小。第六等級:完美的思考者。有技巧的思考事物,並擁有較準確的判斷力,能夠客觀的分析事情的真實性和利弊。這種狀態就叫做批判性思維。
  • 學習方法:怎樣成為批判性思考者?
    批判性思考者最重要的特徵是會提問與反思。比如,會批判性思考的學生在課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他們不是空泛的捕捉文字信息,而是捕捉思想,並隨時進行自我反饋,他們也會更積極地傾聽與互動。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分析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呢?
  • 聰明人如何避免做蠢事(批判性思維可以提升智力)?
    我們都可能認識一個聰明但卻做出令人驚訝的愚蠢事情的人。當我(一位教授)犯下非常愚蠢的錯誤時,智力或智能意味著什麼?我們日常使用這個術語的目的是描述一個知識淵博並做出明智決定的人,但這個定義與傳統測量智力的方式不一致。
  • 耶魯大學校長:如何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演講中,沙洛維詳細闡述了在耶魯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習如何辨別和應對「失實表述」。在他看來,成為一個更加審慎的批判性思考者,才能提高而不是削弱洞察力。耶魯大學第23任校長彼得·沙洛維各位同事、各位家長,尤其是2020屆的本科新生們,早上好!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教你客觀、理智去思考
    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呢?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有無批判性思維思考者的不同思維特質是什麼呢?批判性較強的思考者,不僅不容易被外界幹擾,能夠抵抗住偏見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抵抗自我中心的思維。
  • 批判性思維教學,為教育轉型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與「抗毒素」
    「粗野型」一味張揚自己的信念與信條,根本不是一個「批判型」的思考者。「詭辯型」在探討他者的觀點中也可以說有某種程度的「開放心態」,但由於其目的是非難他者、強化自己思考的正當性,終究糾纏於自己的觀點而不能自拔。這就是保爾所說的「弱勢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教學
    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批判性思維教學的策略、條件、過程與特質
    以往的學校教學是以系統地教授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而所謂「批判性思維教學」旨在將學習者培育成為「良好的思考者」(good thinker)與新時代的公民。第二,批判性思維能夠教授嗎?藉助教授相關的技能,學習者是能夠形成批判性思維的。因此,批判性思維教學是被作為一般學習技能的教學問題來對待的。就是說,批判性思維優異者是擁有多種思維技能的。
  • 批判性思維是學習品質的保障
    因此,批判性思維是最高階的思維,包括包容和謙遜、判斷和評估事實、基於理性和證據而改變自己、學會辨別等重要特徵。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社會性思維,是對社會的責任體現。會質疑,又自我反思,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對自我、對文化意義的追問,反思是人類和具體的人成熟的重要標誌。在《德爾菲項目執行報告》中,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共識是,「有目的、反思性的判斷,表現為對證據、背景、標準及概念的合理考查,以決定相信什麼或者做什麼」。
  • 批判性思維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而批判思維是歷史創新思維的前提, 因為, 創新往往就是建立在對舊有思想或事物的批判的基礎之上的。 2. 有利於培養學生信息辨析能力 21世紀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對信息進行篩選、辨別, 也需要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如果沒有批判性思維能力, 學生就只能處於被動接受、盲目順從、人云亦云的狀態。
  • 批判性思維之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
    好的批判性思考者不僅要有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還要培養好的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思維品質,第一品質就是清晰性。吃飯的工具是刀叉碗筷,思維得工具是概念、斷言、推理和論證。清晰性是運用思維工具得入門性標準,遺憾的是搞人文社科的人在清晰性方面做的存在欠缺,當然人文本身具有模糊性,做不到像理工科那樣不清晰立馬就錯,但是這不意味著人文社科不要求清晰,任何一種學問都要求清楚不然就無法達到傳授的目的。因為,在文科領域去追求清晰性是一個藝術性的事物,它存在程度的差別,也就更難。
  • 美國大學注重的批判性思維,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說起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很多人首先會重點關注「批判」二字,按中文字面覺得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是挑錯,找出別人說、寫、做的不對的地方。這種想法並不準確,當然這種誤解也是因為中文翻譯的問題,中文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彙。準確的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即一個人看待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或對待學術的一種態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