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
《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
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
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對於沒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來說,理解起來是有點抽象的。所以,進一步將這句話擴展開來的話,這本書的核心就是:
要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就要將思維標準的9個標準(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公正)權衡並融入8個思維元素(目的、問題、信息、概念、推論、假設、意義、觀念)中,進而發展出7個思維特質(思維謙遜、思維勇氣、思維換位思考、思維正直、思維堅毅、對推理的信心、思維自主),成為一名高級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
為此,一個人要評估自己處在批判性思維的哪個階段:是魯莽的思考者、質疑的思考者、初始的思考者、還是練習中的思考者,並制定出具體可執行的計劃來進行練習。(第二章)
為此,需要了解大腦的三個機制:思維、感受、需求。(第三章)
為此,要認識到思維中提問的重要性,學會辨別問題的類型,成為蘇格拉底式的提問者。(第六章)
為此,需要要了解優秀的思考者是如何學習的,掌握優化學習的18個策略。(第八章)
為此,要在決策的過程中,學習應用批判性思維,做出更好的決策。(第十章)
為此,需要人數自身的非理性,管理好自己的自私天性,控制社會中心的傾向。(第十一章)
為此,需要學會辨別新聞中的媒體偏見和宣教,成為一個自我思考者。(第十二章)
為此,需要識別44種常見的思維謬誤。(第十三章)
為此,需要要使用策略性的思維,掌握策略性思維的11個核心理念。(第十五章)
下面是我做的關於這本書的核心概要內容的筆記:
--
1緒論
--
1.1批判性思維的新定義
1.1.1分析思維方式
1.1.2評估思維方式
1.1.3提高思維方式
1.2思維技能11問
(1)你是否了解你的思維方式?
(2)你曾經研究過你的思維過程嗎?
(3)思維過程涉及很多智力過程,你對這些智力過程了解多少?
(4)你是否了解如何去分析、評估和改造你的思維方式?
(5)你的思維方式來自哪裡?其中有多少是高質量的思維方式,多少是低質量的思維方式?
(6)你思維中有多少是模糊、混亂、不連貫、不準確、無邏輯甚至是膚淺的?
(7)在那些情況下你能夠控制你的思維?
(8)你知道如何檢測自己的思維方式嗎?
(9)你是否有明確的標準來判斷你的思維方式的好壞?
(10)你是否曾經發現你思維方式中存在嚴重問題,然後有意識地進行改正?
(11)如果有人希望你能告訴他改進思維方式的心得,你是否確定自己已經掌握了這種改進方法,並清楚學習這種方法的過程?
1.3批判性思維的概念
1.3.1概念
(1)作者綜合之後的定義: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
(2)批判性思維有三個維度:分析、評估和創造性。
1.3.2批判性質疑11問
1.3.3批判性思考的使用範圍:教生言創聽政情;醫信直寫問習讀
批判性思維可以應用於我們思考的所有事情:
教與學、生活、言論、創造力、傾聽、政治、情緒、醫療、信仰、直覺、寫作、問題解決、習慣、護理、閱讀。
1.3.4思維的三個水平
1.3.4.1水平1-較差水平的思考
1.3.4.2水平2-中等水平的思考
1.3.4.3水平3-最佳水平的思考
--
2成為公正的思考者1章
--
2.1公正性的需要
公正性需要我們沒有偏見的對待所有相關的觀點,排除個人、親友、集體和國家的感受和利益的影響。它要求堅持良好的思想標準,不受個人和團體利益的影響。
2.2慣常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區別:
2.3 7種批判性思維特質-謙勇換直堅信自;判質包標解信獨
2.3.1思維謙虛-判斷力
2.3.2思維勇氣-質疑
2.3.3思維換位思考-包容
2.3.4思維正直-標準
2.3.5思維堅毅-解決
2.3.6對推理的信心-信念
2.3.7思維自主-獨立
--
3批判性思維四個階段2章
--
3.1四個階段:魯質初練高完善
要成為一名思考者,要經歷的思維發展階段:
3.1.1魯莽的思考者
3.1.2質疑的思考者
3.1.3初始的思考者
3.1.4練習中的思考者
3.1.5 +高級的思考者
3.1.6 +完善的思考者
3.2制定批判性思維鍛鍊計劃的策略10個(利每內記策,性自方情群)
3.2.1利用浪費的時間
3.2.2每天解決一個問題
3.2.3將思維標準內化
3.2.4堅持做思維日記
3.2.5練習思維策略
3.2.6重新塑造你的性格
3.2.7改變你的自我
3.2.8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法
3.2.9關注自己的情緒
3.2.10分析群體對你生活的影響
--
4自我理解-認識大腦3功能
--
4.1監控日常思維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
4.2努力做到思維公正
4.3識別大腦的三個功能
4.3.1思維
4.3.2感受
4.3.3需求
4.4人類大腦的三個基本機制-思感需
4.4.1思維:弄清這個世界:(判感分確決比整)
判斷、感知、分析、確認、決定、比較、整合;
4.4.2感受:告訴我們做得怎麼樣:(開難消焦壓急動)
開心、難過、消沉、焦慮、壓力、冷靜、著急、激動
4.4.3需求:驅使我們的行動:(目渴意程評動機)
目標、渴望、意圖、議程、評估、動機
4.5將學科問題與生活結合
整合理智和情感學習的一個關鍵點在於,識別出每門學科中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幫助你理性地思考,發展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思考學習學科的基本概念,儘量摒棄專業術語,通俗地表達這些概念,將生活中的概念與學科中的基本概念想聯繫,將學科的目標和你生活中的目標練習起來。
--
5思維的成分-4章-8大元素
--
5.1思維的結構:目觀假意,信結概題
5.1.1目的-我的基本目的是什麼
5.1.2觀點-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什麼
5.1.3假設-我推理的假設是什麼
5.1.4意義-我推理帶來的意義是什麼
5.1.5信息-回答問題時,我需要哪些信息
5.1.6結論-我得到的推論和結論是什麼
5.1.7概念-這個問題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什麼
5.1.8問題-我想要回答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5.2思維8大元素:(目題信概,推假意觀)
5.2.1目的-產生目的:目的、目標、功能。
5.2.2問題-提出問題:懸而未決的問題,議題。
5.2.3信息-使用信息:數據、事實、經驗。
5.2.4概念-使用概念:理論、定義、規則、原理、模式。
5.2.5推論-做出推論:結論、結果
5.2.6假設-做出假設:前提、公理。
5.2.7意義-產生結果和意義:按照邏輯得出來的結果和意義。
5.2.8觀念-體現一定的觀念:觀點、視角、角度。
5.3思維成分的整合:學習8個元素之間的關係,在你的頭腦中形成這些概念間的聯結。
【重要重要重要】
————————
請定期放下書本,看看你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和例子對思維的成分進行詳盡的描述說明。你必須能夠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方式,將這些概念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
--
6思維的標準5章-9個標準
--
6.1 9大思維標準:清準精相關,深廣邏重公
6.1.1清晰性:詳另圖例表
6.1.2準確性:真檢確
6.1.3精確性:細詳
6.1.4相關性:關影他解
6.1.5深度:答難最
6.1.6廣度:觀方保他
6.1.7邏輯性:組理推得同
6.1.8重要性:信情問關
6.1.9公正性:據他假圖方合
6.2如何將思維標準應用到思維的評估中
6.2.1清晰性-可理解能領會
6.2.2準確性-擺脫錯誤或扭曲
6.2.3精確性-精確到必要的詳細程度
6.2.4相關性-與手頭問題相關
6.2.5深度-包含複雜性與多樣性
6.2.6廣度-包含多重觀點
6.2.7邏輯性-組合有有意義的部分
6.2.8重要性-聚焦於重要的
6.2.9公正性-合理的,非自私或片面的
6.3評估思維的元素
6.3.1目的
6.3.2懸而未決的問題
6.3.3信息
6.3.4概念
6.3.5假設
6.3.6解釋和推理
6.3.7觀點
6.3.8結果和意義
6.4使用思維標準的簡要指南(需要看詳細筆記)
--
7培養良好思維的提問第六章
--
答案不能推動思維的發展,真正推動思維發展的是問題。
7.1三種問題類型:事偏判
7.1.1基於事實的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問題。比如:房間的大小是多少?
7.1.2基於偏好的問題:問題隨著個體的不同偏好而擁有不同的答案。比如:你願意去看戲劇嗎?
7.1.3基於判斷的問題:需要進行論證,並不止一個可行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具有辯證意義的,答案有更好和更壞之分。比如:死刑應該被廢除嗎?
7.2五種培養批判性思維方式的提問方法:類標元次科
7.2.1應用關於問題類型
7.2.2應用關於思維標準的知識
7.2.3應用關於思維元素的知識
7.2.4應用問題解決先次序知識
7.2.5應用關於學科領域的知識
--
8掌握思維掌握內容
--
8.1內容和思維的關係
(1)洞悉內容和思維的關鍵在於,要清楚所有的內容代表了特別的思維方式。
(2)要想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你需要理解學習的內容和思維之間的聯繫。
8.2通過思維理解內容,通過內容進行思考
(1)所有的內容都是由概念組成。學習任何內容,都需要準確、合理地掌握界定這些內容的思維和概念定義。
(2)所有內容邏輯上是相互依存的:
--
9了解優秀思維者如何學習
--
9.1優化學習的18個策略
9.1.1策略1:要求——確保了解每門課程的要求,即這門課程是如何被講授的,對你有什麼要求。
9.1.2策略2:主動——成為一個積極的學習者,通過主動閱讀、寫作、報告或聽課讓知識真正融入思維當中。
9.1.3策略3:特殊思維——將你所學的每一科目內容都看做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歷史課用歷史思維,數學課用數學思維。
9.1.4策略4:提問——成為一個勤學好問者。通過提問的方式投入到課堂的討論中。
9.1.5策略5:探尋內在聯繫——探尋內在的相互聯繫。每門課上的學習內容都是相互聯繫的知識體系,絕不是隨機任意的知識點記憶。
9.1.6策略6:練習——把你的大學老師當做教練,把你自己看做團隊的成員,努力練習教練示範出來的思維方式。
9.1.7策略7:作者的角度——試圖從作者的角度理解教科書,思考作者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的思維是怎樣的。
9.1.8策略8:基礎——在課堂上,練習對基礎概念和原理的思考。
9.1.9策略9:與現實聯繫——儘可能的時刻將學到的內容與現實問題相聯繫。注重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9.1.10策略10:學習技能——清楚你需要發展什麼樣的學習技能,時刻注意練習這些技能。
9.1.11策略11:清晰地解釋——經常問自己是否能夠清晰的解釋知識,且也能讓他人準確地聽明白嗎?
9.1.12策略12:核心概念——注意課程的核心概念。
9.1.13策略13:問問題——經常性的問一些問題,完成學習中的遺漏點。
9.1.14策略14:總結——在課前總結,寫下之前課上的主要觀點。
9.1.15策略15:檢查——用智力標準來檢查你的思維:我掌握清楚了嗎?掌握的準確嗎?我掌握相關內容和邏輯了嗎?
9.1.16策略16:寫作——寫作是重要的學習工具,用自己的語言寫下教科書或閱讀材料中的重要觀點來鞏固學習。
9.1.17策略17:評估聽講能力——經常評估你的聽講能力。你是積極主動注意到主要知識點嗎?你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老師講授的知識嗎?
9.1.18策略18:評估閱讀深度
9.2成為成熟的思考者
你必須掌握將外在觀點內化為自己觀點的能力。只有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一個觀點,並從自己的經歷中舉例,你才能真正地掌握觀點,真正的掌握知識。
9.3深度學習(學科)的三個關鍵問題:概模思
9.3.1這門課的最基本概念是什麼
9.3.2這門課的最根本的思維模式是什麼
9.3.3如何在學科邏輯下思考:標完問收方基影用(重要-看詳細筆記)
9.4聽說讀寫與思考
(1)寫作方面:通常情況下,只有能夠將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了某一理念。在寫作方面,我們很容易發現問題,發現自己不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所理解的概念。
(2)表達是深層次學習方面另一個有力的工具。
9.5找出一篇文章的邏輯(應用8元素法)
--
10重新評估自己思考和學習的水平-9章-略
--
--
11決策和問題解決
--
本章的核心,學會利用思維元素來思考決策和問題的解決。
11.1決策
11.1.1評估決策模式
11.1.2重大的決策:兩類決策(長期影響的決策和對生活有影響的決策)
11.1.3決策的邏輯
合理決策的四個關鍵點:認了評選
(1)認識到你面臨一個重要的決定。
(2)準確地了解所有選擇方案。
(3)對選擇方案進行邏輯思考和評價。
(4)堅定地按照最佳選擇方案採取行動。
11.1.4決策行為的9個維度--標逐情信推,選評決修正(重要)
(1)目標:整理並定期重新闡明最基本的目標、目的和需求。
(2)逐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個地解決問題和考慮決定。儘量清晰和明確地澄清情景和選項的情況。
(3)情境:研究可選項的周圍情境以便清楚你正在處理決策的情況。找出各種可選項對你的影響,將那些控制你和你可以控制的決策區分開。集中精力去思考那些你可以控制和影響的決策。
(4)信息:找出你需要的信息,並積極尋求該信息。
(5)推斷:仔細分析和解釋你收集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
(6)選項:找出你可採取的行動。短期內能做什麼?長期內能做什麼呢?明確你對金錢、時間和權利認識的局限性。
(7)評估:在情景中評估你可以採取的行動,考慮他們的優劣勢。
(8)決策:採取戰略性的決策,戰略性的決策,可能是直接的行動也可能是謹慎觀望。
(9)修正:行動的時候,監督自身的行為出現的含義,根據情境需要隨時準備修訂行動策略。
11.2問題解決
11.2.1問題的分類
首先要認清你所面對的為類型。問題可以分為兩種:
(1)因我們自己的決策或行為產生的問題;
(2)因外力產生的問題;
然後將問題分為兩類:
(1)我們可以全部或部分解決的問題。
(2)超出我們解決能力範圍的問題。
11.2.2問題解決的評價模式
(1)去除錯誤的解決方案
(2)錯誤的需求和非理性的結果:考察一個需求是否錯誤的,首先問問自己下面的問題:我是需要這個,還是我僅僅想要得到它?
11.2.3大的問題
人們需要思考生活中的以下兩種大的問題:
問題一: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反應勢必會有長期影響;
問題二:這種長期性的影響勢必顯露出來,被人們發現。
11.2.4問題解決的維度:評辨信結行策監
11.2.4.1找到並再次規範表達和評估你的目標目的和需要
11.2.4.2準確的辨別你的問題並分析它們
11.2.4.3弄清需要的信息並積極獲取這些信息
11.2.4.4認真分析、解釋和評估收集到的材料,並得出合理結論
11.2.4.5按計劃行動並對其進行評估
11.2.4.6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並嚴格執行這一策略
11.2.4.7當你行動時,密切監控你的行動所帶來的影響
11.2.5解決問題的分類圖
--
12應對自身的非理性
--
本章的主題:
(1)人類的自我中心:人類傾向於自我中心地、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萬物。
人類的自我中心有兩個基本傾向:第一,傾向於自我服務;第二,傾向于堅持自我信念。
(2)人類的社會中心:人類自然地以所在群體為中心,以自身群體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萬物。
社會中心思維是自我中心的直接延伸,它從根本上源於自我中心的兩種基本思維傾向:
第一,尋求滿足自身或自身所在群體的欲望,而不去考慮其他人的權利和需求。
第二,使群體的信念和行為合理化,不論荒謬與否;
12.1自我中心
12.1.1管好自私的天性
12.1.2自我中心思維
12.1.2.2非自我中心思維
12.1.3自我中心的兩種模式
獲取和使用權利的兩種非理性的方式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自我中心策略:
(1)控制其他人的藝術(直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2)順從他人的藝術(間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12.1.4人類心理的病態傾向
12.2社會中心
12.2.1社會中心傾向的推理元素
就像人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一樣,我們同樣是天生的社會中心者。社會中心思想,是將自我中心思想提升到的群體的水平。
12.2.2社會中心思維是無意識但有潛在危險的
--
13甄別新聞中的媒體偏見和宣教
--
13.1兩個事實
13.1.1批判性思考者的標準:未許偏利
13.1.2主流媒體報導的原則:我最贊批故
13.2使得新聞媒介邏輯晦澀難懂的謬見:獨事分僅常
13.3新聞媒體的客觀性
13.3.1新聞報導的問題:邏幻集謙
13.3.2觀點與客觀性:角背觀眾忽原加
13.3.3客觀的形式:真虛
客觀可以呈現為三種形式:兩種真實的客觀,一種虛假的客觀。
13.3.3.1思想上謙遜的客觀——承認我們的無知
13.3.3.2公正的客觀,多角度思考
13.3.3.3詭辯的客觀——強烈的動機捍衛預設的觀點。
13.4辨別社會中心思維
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主流媒體的新聞不可避免會建立在社會中心的世界觀基礎上,我們必須學會識別自身文化中的偏見。
13.5成為批判性的新聞讀者
13.5.1如何從新聞報導中獲取有益信息:眾強忽否頭淹沒
13.5.2成為新聞批判性讀者的步驟:流邏評識
13.5.2.1理解新聞報導的基本流程
13.5.2.2理解新聞報導的邏輯
13.5.2.3系統性評估
13.5.2.4識別可信度低的報導
13.5.3媒體對媒體偏見的意識
13.5.4媒體對新奇和轟動效應的偏愛
13.5.5批判性讀者的特徵
(1)知道人們有不同的視角和世界觀,知道人們能夠從多角度看問題;
(2)通過多來源的觀點和信息來理解事情,不迷信大眾媒體
(3)知道如何辨別新聞中的隱含觀點
(4)會在心裡從多個角度重構這則新聞
(5)以分析現實的方式分析新聞報導
(6)評估新聞的清晰度、準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
(7)會注意到新聞中的矛盾和不一致
(8)會注意到新聞中的操作議程和新聞媒體服務的利益
(9)會注意到新聞媒體中報導的事實和忽略的事實
(10)會注意到哪些信息被當做事實呈現
(11)會注意到報導中隱含的假設
(12)會注意到報導的潛在含義
(13)會注意到哪些信息得到強調,哪些信息收到忽視
(14)會注意到哪些觀點受到作者的青睞,哪些會受到排斥
(15)意識到受既有觀點的影響,浙西的罕見的、戲劇性、轟動性報導中存在偏見,並且會對這些報導進行糾正、重構
(16)會質疑社會規範界定問題的合理性。
人們在思考的時候,經常犯以下謬誤:
--頭腦不清晰,思維混亂
--匆匆下結論
--沒有思考含義
--忘記自身的目標
--不現實
--關注瑣事
--沒有注意到衝突
--適用不正確的信息
--問含混的問題
--回答含糊
--問含沙射影的問題
--問不相關的問題
--回答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
--根據錯誤或不相關的信息下結論
--只用支持自己的信息
--做出與自身經驗不符的推理
--歪曲數據,不明確的呈現
--沒有注意到自己所做的推理
--得出不合理的結論
--做出錯誤的決定
--不知道自己無知
--沒有注意到他人的假定
--做出不合理的假定
--錯過關鍵觀點
--使用不相關觀點
--產生混淆觀點
--產生膚淺觀點
--措辭不當
--忽視相關觀點
--沒有從自身之外的其他角度看問題
--混淆不同類型的話題
--沒有識別出他人的偏見
--思維狹窄
--思考的不準確
--思考得片面
--思考得過於簡單
--虛偽地思考
--思考得膚淺
--思考得不合理
--種族中心的思考
--自我中心的思考
--無法解決的問題
14.3錯誤的概括化
14.4分析概括
14.4.1概括時的原則:多一少一;避內在
14.4.2類比和隱喻
任何情況下都存在三種描述:字面描述、類比描述和隱喻描述。
14.5 44種贏取辯論的詭計(可查漏補缺學會提問21個錯誤)
進行策略性思考時,你自己的思維中必須包括兩個成分:
(1)識別活動的成分:你必須能夠清楚自己的思維何時是非理性或者有缺陷的。
(2)思維活動的成分:你必須主動思考,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思維活動。
在思維活動成分中,你必須弄清楚四種信息:
(1)現在的事實究竟如何。
(2)你對行動的選擇。
(3)做出這種選擇的合理性原因。
(4)當意識到自己的非理性時,推理的方式或減輕自己非理性的方法是什麼。
16.3策略性思維的開始(11個策略性思維):觀點-策略:依有評默對;超誤自謀天練習
16.3.1核心理念1:思維感受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16.3.2核心理念2:這是有邏輯的,並且我能把它弄清楚
16.3.3核心概念3:進行定期評價,提高思維質量。
16.3.4核心理念4:自我中心是默認的心理機制
16.3.5核心理念5:審慎對待我們周圍人的自我中心
16.3.6核心理念6:人們傾向於做出超出個人經驗的概括
16.3.7核心理念7:誤把自我中心思維當做理性思維
16.3.8核心理念8:自我中心思維是自動發生的
16.3.9核心理念9:我們經常通過控制或順從來謀取權力
16.3.10核心理念10:人類的社會中心傾向是天生的
16.3.11核心理念11:理性發展需要練習
第一類:一句話總結;
第二類:書的核心內容及綱要;
第三類:詳細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