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生存和發展。制定計劃來提升思維能力,保持練習直到批判性思維成為你的第二天性。
1
思考和改變
相信這些年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世界一直在變化,變得日益複雜和無法預測。
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那些不變的東西,更好地作出決定。
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努力,但批判性思維本身並不比不加批判的思維更難。第一步是檢測你現在的思維方式——你的假設、邏輯、推理和決策。只有理解了思維是什麼的人才能理解他們思考的成功和失敗之處。卓越的思考者不僅僅擁有突出的技能,他們也擁有真正善於思考的優點。這些優點是相互依賴、相互加強的。它們不會孤立存在。
這些優點只會伴隨練習養成,而練習的第一步就是理解良好思維的特點:
謙遜——思想上謙虛的人了解他們知識的局限性,因此遠離傲慢與偏見。
勇氣——思想上勇敢的人勇於接受他人觀點,並且在他人觀點優於自己觀點時勇敢改變自己的想法。思維的勇氣是公平思維的必要條件。
移情——移情能使你站在與你對立的角度看待問題。
正直——擁有正直的品質意味著你言行一致。正直是虛偽的對立面。
堅持——不能堅持是有效思考的死穴。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努力通過層層複雜過程直到尋得真理。
推理能力——許多人認為推理不能為複雜世界提供答案和解決方案。他們不用理智而是被盲目的信仰、傳統和情感衝動所引導。
自治——自治是指依賴自身和自身思想。批判地思考、接受他人意見、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都需要獨立的思想。
公平思維——公正的思考者無論贊成與否都對所有觀點一視同仁。
2
自知和公平
建立批判性思維要求自知和追求公平的決心。許多人採取了無意識的態度。批判性思維能穿越這些態度尋得真理。
個人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有以下六個階段:
1. 「草率思考者」——人生而草率,這意味著你不懂如何進行思考。通過反思你的思考方式能提升你的思維過程。
2. 「困難思考者」——意識到有問題,例如錯誤的假設,是批判性思維開始的象徵。
3. 「初級思考者」——初級思考者承認思維的重要性並且也為了提升思維而做出努力。但是通常這些努力都不規律且不持久。我們可以將這一階段與基本意識到自身問題的酒鬼相比。認識到問題是必要的,但還不足以克服和解決問題。
4. 「見習思考者」——規律的練習對於進步來說必不可少。需要制定提升計劃並持續按照計劃執行。
5. 「高級思考者」——根據計劃做規律的練習,這將幫助你持續進步。
6. 「大師級思考者」——你的批判性思維發展良好並且幾乎達到自動思考的地步。
3
構成思考的八個因素
批判性思維需要認真運用這些要素:
1. 「目的」——思考總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可能有意識或者無意識。批判性思考者理解他們的目的並且可以針對目的加以思考。
2. 「觀點」——所有的思考都發生在特殊的方面。你不能脫離框架或觀點進行思考。
3. 「假設」——假設是幫助你形成觀點的預設。假設可能正確或是錯誤,合理或是不合理。請檢查並且測試你的假設是否正確。
4. 「暗示」——暗示存在於一個情況或是決定之中。暗示揭示了可能由此情況導致的可能性,而結果就是這些可能性的體現。
5. 「信息」——思考要求從原有事實中建立信息。
6. 「推理」——運用推理過程使數據有意義。
7. 「概念」——概念性推理將數據形成一個可識別模式。概念是引導你思考的含蓄的「理論、原則、公理和規則」。
8. 「疑問」——疑問是思維鏈條中第一或最末的環節。它可以先於目的,也可以後於概念。批判性思維者會在整個思考過程中隨時提出疑問。
批判性的思考者應當依據以下標準測試他們的思考:
「清晰」——思維必須清晰。混亂模糊的思維會導致可疑的結論和糟糕的決定。
「準確」——準確的思維與事實一致。不準確的陳述,如廣告活動,只能說服不加批判的思考者。
「精確」——精確是指恰當而不過多的細節信息。詳細和精確有助於優化清晰和準確。
「相關」——相關性思維與目的緊緊關聯。
「深度」——深度思維超越表面,並且抓住深藏於思想之下的複雜性。
「廣度」——思維具有廣度的人會將所有方面、觀點和論點考慮進來,公平地評估。
「邏輯順序」——符合邏輯的思維是有效且堅固的,而非自相矛盾或上下不連貫。
「意義」——意義保證思想不會離題,而是聚焦於問題中心。
「公平」——公平給予其他人的觀點相應的尊重,並且避免成見和偏見。
4
不斷學習
有技巧的思考者從經驗中學習,勇敢面對自欺欺人的行為。他們獲得洞察力,並用來評估自己的經歷。他們摒棄矛盾的或前後不一致的想法。他們勇於面對媒體壓力、社會壓力,並且否定僅從有限經驗就得到的結論。你如何發展此類能力呢?一個打破你社會壓力的技巧就是閱讀其他年代作者的書,因為他們不懂得我們時代的偏好。
自我中心論和社會中心論是思維狹隘的兩種形式,這兩者都是批判性思維的阻礙。自我中心論幾乎是全人類的通病,根據自己的意願、目標和想法看待世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者只以自己的觀點看待事物,努力為自己的推測和行為找理由,其實他們根本懶得去證實對錯。有時候成功會令人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想法似乎很有效。另一方面,那些未曾成功的自我中心者變得自怨自艾,他們的自我熱衷使得他們無法改變想法和自己的參照系。
自我為中心的兩個階段—支配與服從—都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論也會導致許多思維缺陷,包括選擇性記憶、思想狹隘、自以為是、虛偽、過度簡化、不願認清事實和荒謬的言行。
社會中心論與自我中心論相似,只是將個人換成了團體。社會中心論者以他所處團體的想法進行判斷思考。這個團體可以是一個民族、一種職業、一個派系、一種宗教或其他。社會中心論通常是盲目的,而且很早就開始發展起來。甚至兒童就能辨別自己所屬的語言或民族團體。
企業當然也是團體,而且一些企業生活的元素會加強以社會為中心進行的思考。在企業裡有礙批判思維的因素包括:
權力鬥爭——支持錯誤觀點和不合邏輯的結論,特別是掌權者也同意這些觀點時,把這種行為當作獲得權利的途徑。
團體代表——團體裡的成員通常需要努力維持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這就會阻礙大家公開提出問題,因為這樣有損形象。
官僚體制——官僚體制阻礙獨立思考,總是盲目跟隨慣例行事。
成功——成功會使團體從經驗中吸取錯誤的教訓。企業文化中可以誕生成功,但成功決不因為處在企業文化中。
5
戰略性思維
戰略性思維幫助理解並且提升思維模式。請診斷出你的缺點並且採取思想行動來改正它們。
培養戰略性思維的11個關鍵因素是:
1. 相互依賴——分析思想、渴望和感覺之前的聯繫和模式。識別模式並且將其與理性原則聯繫起來。
2. 邏輯——意識到你通過思想給世界帶來意義,仔細分析你的目標、問題、信息、假設、概念和結論。
3. 評估——做一個規律的評估,批評你的思維模式,從而使你的思考能力保持在高效率水平。
4. 自我主義——意識到自我主義的危險。
5. 其他人的自我主義——任何一個人都可能以自我為中心,一些人還可能表現得不理性。然而,戰略性思考者在將非理性歸咎於其他人之前會做公平而深入的分析。
6. 概括——豐富的實驗和歷史證據顯示出當人們會基於近期的有限數據做概括。戰略性思考這會考慮到所有經驗和信息。
7. 不相信外表——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開始時往往十分理性。你必須堅持穿越膚淺的表面現象。
8. 深思熟慮——戰略性思考者認為無意識、無計劃的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
9. 主導和順從——自測會揭示出你扮演的是一個主導或是順從的角色。
10. 社會中心論——戰略性思考者質疑僅僅為了表達社會身份的思想和決定。
11. 工作——戰略性思考者認為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花費集中和持續的努力。
作者:Richard W.Paul & Linda Elder
整理:縱橫之家
END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