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告訴我們信什麼?做什麼?

2020-12-07 人民論壇網

近年來,國內教育領域對「批判性思維」的關注熱情日益提升,特別是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頒布之後,人們注意到在「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之中,對科學精神做了這樣的表述:「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基本要點。」而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勇於探究,正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批判性思維,絕不是我們望文生義所理解的「大批判思維」或是不加辨別地否定一切,而是為我們的理性思維、合理質疑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方法。

今天,小智特別邀請了批判性思維領域的權威學者、《權衡:批判性思維之探究路徑》一書的作者馬克·巴特斯比通過一些介紹、分析和案例,跟大家聊聊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在工作和學習中會發揮什麼作用。

馬克·巴特斯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供圖)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信什麼和做什麼,即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依賴感覺做判斷,從個人的喜好出發,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會讓我們產生偏見,如果僅僅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思維倒也無傷大雅,但如果訴諸公共理性就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比如有兩部電影,一個是你喜歡的電影,另一個是真的好的電影。這個時候,個人的喜好是私人理由,而真正好的電影是有公共的理由。一個公共理由就是一個可以為你所持有、也可以為其他人所持有的理由。

什麼是公共理由?(馬克·巴特斯比 供圖)

就拿前幾日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舉例。這篇文章短時間內刷爆朋友圈的直接原因在於,它戳中了很多人的情緒痛點——「假裝生活」。但也直接引發了很多北京土著的反感和抨擊。附和性的轉發和破口大罵的抨擊都是感性的直接判斷,而了解批判性思維的讀者就會去想:「假裝生活」是個體的經驗還是2000萬人的經驗?「假裝生活」如何定義?怎麼樣算是假裝生活?如果你要生活在北京這座城市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更進一步,這些好處和壞處是普遍的嗎?對你來說是否適用?2000萬人的數據是從何得來的?最終,我們才能得出一個合理的判斷,並有可能幫助我們提出為改善北京生存環境的某一方面的政策建議。

批判性思維堅持以下這些基本原則:

追求真理、力求公正、勇於反思。 

相信理性,訴諸事實和理由進行推理。

努力理解他人,試圖從不同的立場看問題,尋求替代觀念、解釋、論證。

承認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自己很容易被迷惑。 

不輕易接受現有的觀念,將結論限制在事實支持的範圍內。

喜歡探求、學習──尋求新信息,力求全面。

清楚、細緻、有條理。

依據語境、背景來理解和思考。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綜合考慮各種觀念後尋求最佳方案。

批判性思維不僅有這些原則,還有一整套方法和工具,幫助我們聚焦於真正的問題,並通過質疑、論證,得出一個合理的判斷,找到相對合理的方案。同時,批判性思維幫助我們不斷發現思維中的謬誤,找出論證中的漏洞,提升我們的理性思維質量。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決定。有些微不足道,有些卻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如果說我們的腦海中存在一種思維,它讓我們形成意見、做出判斷、做出決定、形成結論。那麼同時,我們還存在另一種思維——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它批判前一種思維,讓前面的思考接受理性評估。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這個概念弄清楚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培養或鍛鍊這種思維能力呢。今天哲學詩畫就來大家分享下相關知識。鍛鍊批判性思維要從提問開始。會提問且懂得提問是批判性思維的啟蒙。提問也是有模式和方法的,6問法就是一套很好用的提問模式。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隨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第十五章)下面是我做的關於這本書的核心概要內容的筆記:--1緒論--1.1批判性思維的新定義1.1.1分析思維方式1.1.2評估思維方式1.1.3提高思維方式1.2思維技能11問(1)你是否了解你的思維方式?(2)你曾經研究過你的思維過程嗎?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那麼尋根本源,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全書內容有兩種,一種是思維方式,一種是商業案例。其中跟多思維方式和模型,不但能用來做商業論證,也可以用來說服別人,或者用來寫作,形成有邏輯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不應該僅局限於商務人士。那麼,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讀完書後,我認為所謂的批判性思維,說到底還是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
  • 小學批判性思維課程培養目標是什麼
    「老師們,我們試著想一想,這兩支毛筆有什麼區別吧。」我指著PPT上兩支一模一樣的毛筆問道。「……」「同學們,我們試著想一想,這兩支毛筆有什麼區別吧。」我將同樣的問題問了我的學生。
  • 從羅胖跨年演講聊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我們這些批評都不是批判性思維,它只會讓自己處在較低的思想層級裡面,不會進步。為什麼說這些批評缺乏基本的邏輯呢?一個演講講不好,跟碎片化學習有毛關係?跟羅胖的公司做得好還是不好有毛關係?即使討論碎片化學習,也不能從你一個人的感受,直接得到普遍性的結論。任何一個東西都不可能對所有的人有用的,即使看紙質的書也是一樣的。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事實上,批判性思維並不事先假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是主張任何觀點及其論證都應該接受理性的檢視,如果發現是錯的就拒絕它,發現是對的就相信它。當然,在相信的同時還要思考有無進一步改進的可能。比如,能不能對教材運用批判性思維?可以。發現教材的瑕疵會令人振奮,當然,發現教材結論的正確和文本的高明,也會讓學生真正接受和深刻理解教材所傳遞的東西。
  • 李培根院士: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天想談談我對批判性思維樸素的理解,因為我沒有能力從學理上談。批判性思維和我們到底有什麼關係?一旦某個事情完全看不出市場需求,那可能得零分,那還有什麼用。有一些美國人做的事情沒有現實的市場需求,如為火星移民做的事情。一幫人就是很執著去做,風風火火,百無禁忌地想,踏踏實實地幹。一做七八年,也沒有好的收入。這種創新現在沒有市場需求,但可能孕育偉大的創新。搞創新教育的設計者也得思考思考,還是需要批判性思維。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魯迅先生一句話道出真諦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今社會缺少這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懂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不多,有許多人更是對這種思維方式趨之若鶩,買了很多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書籍,看完以後也沒什麼用處,對「批判性思維」還是一頭霧水,有些人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批評人,於是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其實「批判性思維」並沒有那麼難以解讀,魯迅一句話就道出了真諦。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批判、質疑、比較、創新是它的基本特徵,保持好奇心大膽嘗試、不懈探究,追求真相是實驗室的品質要求。因此,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雖然沒有出現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但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卻盡在其中。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但僅僅知道標準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掌握批判性思維思考的方式,在本篇文章中,我把它整理成5個步驟,讓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學會。養成批判性思維的5個步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有什麼作用呢?書中是這麼說的:"是幫助我們超越表面化的記憶以深度學習,用思維的知識進行思考,理解內容和思維之間的關係,通過思維理解內容並通過內容進行思考。"
  • 深度|為什麼,我們人人都應該掌握批判性思維?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會有人一生下來就「想得深」;從這裡來說,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慢慢變得不同的。而思考,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從「想得淺」到「想得深」,這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但我知道你們的疑問:如何系統性的學會批判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好處是什麼?
  • 批判性思維教學
    會議第一天,由南京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主持人,中華中學教師徐飛老師為學員們作了《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 》的課題報告。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批判性思維之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
    好的批判性思考者不僅要有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還要培養好的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思維品質,第一品質就是清晰性。吃飯的工具是刀叉碗筷,思維得工具是概念、斷言、推理和論證。清晰性是運用思維工具得入門性標準,遺憾的是搞人文社科的人在清晰性方面做的存在欠缺,當然人文本身具有模糊性,做不到像理工科那樣不清晰立馬就錯,但是這不意味著人文社科不要求清晰,任何一種學問都要求清楚不然就無法達到傳授的目的。因為,在文科領域去追求清晰性是一個藝術性的事物,它存在程度的差別,也就更難。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儘管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定義仍然眾說紛紜,但「批判性思維運動」的發起人之一Robert Ennis的較為簡明而貼切的定義,即「旨在決定(主體)所信或所做的合理的反思性思維(Reasonable reflective thinking)」,得到了比較廣泛的認同。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近年來,許多高校開設了批判性思維課程。批判性思維正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也受到不少邏輯學教師的青睞,甚至有的高校把邏輯學課程改名為批判性思維。此種易幟的效果可謂「皆大歡喜」——學生覺得所學有用、有趣,教師也不必苦於講授許多學生不感興趣的邏輯推理和演算。那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到底是什麼關係?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訓練你的大腦,助你認知升級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核心素養。邏輯學有助於訓練你的大腦。思想家與批判性思維一切學科都有思維,邏輯學的核心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它包括綜合分析,演繹歸納,邏輯推理等核心技能。>學完批判性思維,你將會學會以下素養。
  • 新高考下,如何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聽聽他們怎麼說
    他提出,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的思維,是通過理解、質疑、查證、推理等探究活動考察論證的合理程度從而決定信什麼和做什麼的思維。批判性思維對健康人格的塑造、創新人才成長以及社會公序良俗的維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