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2020-12-05 讀思之所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本有關商業思維的暢銷書,書名叫《這次會用批判性思維了》。這個書名兒,看上去非常接地氣兒。我跟編輯聊了一下,書名果然是為了能多賣書才另外改的。

本書封面

書是日本顧彼思商學院的系列教材之一,之所以選讀這本商業書籍,除了承蒙編輯贈書之外,最主要的是想了解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

拿到書後,粗略翻了一下,果真沒有令人失望。全書內容有兩種,一種是思維方式,一種是商業案例。其中跟多思維方式和模型,不但能用來做商業論證,也可以用來說服別人,或者用來寫作,形成有邏輯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不應該僅局限於商務人士。

那麼,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讀完書後,我認為所謂的批判性思維,說到底還是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有了這些思維,合理地運用到商業行為中,自然就是批判性思維。可能從書的銷售和包裝,甚至回到商業課程的銷售和包裝來說,你如果去跟人家談基本的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大概就沒有人要聽了。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離自己太遠。這也是我們現在泛教育當中的一個尷尬的情況:明明是一些好東西,可是名字比較俗,供應者非得要弄成一個比較酷炫的東西,搞得就有點奇怪了。

這本書一共分為五章,外加序章。序章獨立出來,還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兩章,第二部分包括三章,第三部分沒有分章,是案例分析。作為非商業人士,我自然是不讀案例分析的。

序章

序章講批判性思維是什麼。除序章外,後續正文就很少再提到「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了。這也剛好證明了我前面講的那種的困境。這本書比較尷尬的地方在於非要拿正常的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去套批判性思維。

咱們看看作者怎麼套的。

回答批判性思維是什麼,先說思考的重要性,然後實在包不住了,正面回答定義的時候,還是回歸到「邏輯」「全面」「客觀」,不過額外加了「批判精神」。這仍然是個小文字遊戲。除此之外,還強調了跟商務活動結合。後面又重新講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進而細分到三大態度和三大方法論。

其實這些東西,全都是尋常思維課程都要有的。比如說三大態度:第一,不能跑題,時刻意識到自己目的是什麼;第二,你要不斷地追問啊,抽絲剝繭地挖掘更深層次的問題;第三,要意識到自己思考存在的缺點,避免這些缺點出現。這些並不專一地僅屬於批判性思維,任何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都這樣。

書中列舉的所謂批判性思維的三大方法論也是如此。第一,在把握論題的基礎上思考思維框架;第二個呢,在這個框架內正確地展開邏輯;第三,把握結構與機制。——同樣是任何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都需要具備的。

這裡的第三點可能有點抽象。什麼叫「把握結構與機制」呢?其實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要把握不同的結構之間的關聯和它們的相互作用,不能割裂地看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們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的觀點啊?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理思緒、構建信息」。在這個部分又兩章,第一章是「搭建宏觀的理論框架」,第二張是「邏輯推理」。這兩章直接對應了方法論的前兩條。

談第一章搭建框架之前先說一點題外話。絕大多數的寫作教材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寫提綱,也就是這裡說的建立框架。尤其是議論文寫作,在邏輯性上要求高,更接近本書第一部分的內容框架。先要有論點,為了支持論點要有分論點,分論點可以繼續細分。論據和分論點之間需要論證,分論點怎麼推出論點需要有邏輯。所以,正確的思維方式真的是個好東西,到處都用得到。

在組織框架的過程中,這本書給讀者推薦了一個號稱能讓框架更有邏輯的小道具,叫做金字塔模型。我覺得大部分人早就在不自覺地使用金字塔模型了:塔尖是論點,下一層是幾個分論點,分論點的再下一層可能是以分論點的分論點或者論據;分論點與論點和分論點與論據之間依靠論證連接;這一切都要有邏輯關聯。——好像很多人一直就是這麼思考問題的。

第二章講邏輯推理,比較有意思。談的都是基本的邏輯入門知識,比方說邏輯分為演繹和歸納法,兩者的區別等等。帶著商業例子把這些講完,作者還很貼心地加上了一個小節叫做「核對點」,其實就是邏輯中經常犯的錯誤。

比方說我們在講話的時候經常容易忽略掉隱含的前提,再比如我們經常會有些跳躍性的思維,典型的例子就是問「你今天為什麼遲到了?」,你說「下雨了。」連貫的邏輯應該是:下雨了,車走得慢,或者路上很堵,耽誤了時間,所以遲到。直接回答「下雨了。」顯然是邏輯的跳躍。類似的「核對點」錯誤在這裡一共給了六個。

我讀很多講邏輯的書,也都要告訴讀者一些常犯的邏輯錯誤。這裡講得並不全面,大概是為了照顧商業應用的需要吧。這一章可以單獨拿出來仔細閱讀,對提高邏輯素養很有幫助。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情況分析」是我閱讀本書最後一個部分,分為三章,分別是「把握現狀」,「因果關係」,「補充論述:假說與驗證」。這部分有點接近商業的課程的需要。

第三章講把握現狀,那麼,為什麼要把握現狀呢?目前的商業理論非常多,大部分理論也高度自洽,可是不同理論之間難免有些矛盾。這就造成一個狀況,絕大部分的商事活動中,決策者不知道該採用那種理論,無法把現狀跟最合適的理論結合起來,這就導致經營中的決策沒有那麼精準。所以,把握現狀是非常重要的。

咱們說人這一輩子,要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內在和外部環境。那麼公司作為法人,是不是也需要認清自己呢?這個認清自己,也分為內外,總括起來就是認清現狀了。

重要性講完,自然要講方法論,也就是如何把握現狀。書裡給了幾個基本步驟,分解構成要素,把握分析對象啊,把握整體以及構成要素各自的特徵形象等等。我個人感覺雖然有例子,但這部分的方法論講得實在是過於大而無當了,基本都是誰人都知道的哲學理論,約等於是廢話了。這個沒辦法,肯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嘛,沒有具體情況的時候,便只能說這些流於表面的空泛的理論了。

第四章講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中,非常重要的功課。尤其是在社科研究中,當你發現兩個事情具有相關性的時候,你要先確定兩者有沒有因果關係,更進一步的,你要確定誰是因誰是果。

比方說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崔永元到美國調研,發現隨著草胺磷除草劑用量的增加,癌症患者的人數也在急劇增加,兩者曲線很近似。於是他得出結論,說就是草胺磷導致癌症,那為啥用這個除草劑呢?還是轉基因啊,所以轉基因該死!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可以試著再增加一個看似相關的曲線,隨著崔永元年齡的增加,草胺磷的用量在增加,同時癌症患者的人數也在增加,那是不是說崔永元才是罪魁禍首呢?那肯定不是!因為你可以把崔永元換為任何一個人。所以,曲線相關或者近似,並不能代表兩者存在因果關係。

另外,即使兩者有因果關係,仍要分清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比如某本經濟學科普讀物講過,犯罪率下降和墮胎上升之間的關聯。這就要分清,到底是因為墮胎率提高了,犯罪率才降低;還是因為犯罪率降低了,墮胎才增加。

表面上看,墮胎率跟犯罪率的曲線一個升高一個降低,關聯性不如崔永元尋找的「證據」。可最後學者們發現,原來真的是墮胎率提高,導致很多潛在的未來的罪犯沒有沒有被生出來,所以犯罪率降低了。

可是反過來說,似乎也能給出一個解釋。比如犯罪率降低了,說明社會治安好了,是不是父母們很放心讓青少年出來玩了?青少年出來約會,一不小心懷孕了,自然要墮胎。核心邏輯是:犯罪率下降,治安變好,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做愛做的事情。看上去很有道理,然而這不是真的。

跟第二章邏輯推理一樣,在第四章因果關係裡,也專門有一個小節講「正確解開因果關係的關鍵點」。在這個小節裡提到了因果關係中常犯的錯誤判斷,這正是很多人在尋找因果關係中常掉進的坑。

第五章講假說和驗證,這是科研中常用到的思維,非常重要,也特別聯繫實踐。比方說,你總結了很多數據後,提煉出一個模型或者一個假說,這些新的理論,怎麼能夠讓大家接受呢?肯定需要對它進行驗證。一般步驟是要在你構造的系統中輸入一個變量,在輸入之前,你應該能夠預測系統的輸出結果。如果輸出的結果跟你的預測一致,你提出的新東西才是有可信度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在他之前,已經有非常多的人發現了類似的規律,德國化學家邁耶爾在1868年編制周期表跟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的版本幾乎完全一樣。但門捷列夫是第一個大規模預測周期表中空缺元素的化學家,這就說明只有他抓住了元素周期律的核心規律。所以他是當之無愧的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

在商業活動中很多決策或者解決方案這類實操性的結論都需要驗證,這樣看起來,第五章談假說與驗證就很有必要了。這章先講了什麼是假說,什麼是好假說。在商務活動中,假說的意思其實就是最終的解決方案或者決策。如何驗證?當然是通過實踐來驗證。第三次的,在這章裡有單獨的一節專門講驗證中的「注意點」——還是那些常見的坑。

大家有沒有發現,所有的內容,其內核都在講理性的,科學的邏輯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願意去讀這本書的原因,即便我幾乎沒有機會去做一個商務人士,但我去了解這麼一本有關思維的書,仍然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批判性」聽上去非常負能量,但批判性思維並不是指導我們將問題都往消極的一面去思考,只是相對於選擇感覺上正確的答案,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以審視懷疑的態度推敲所有可能性,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選擇最有用最可靠的信息。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那麼尋根本源,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批判性思維教學
    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讓你的思考插上翅膀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這本《學會提問》(原書第11版),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不太容易理解。豆瓣評分:8.3主觀評分:7.5書中先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分別是「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讓我們辨別是非、提問和自省的能力,它能幫助我們鞏固知識,發現世界的運行規律,更好地理解和改變世界。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導致貧富差距的,只有這一個原因你認為一個人一生的財富是什麼決定的?是他的思維質量。一個人的思維質量不僅決定現在的財富,而且決定他未來到底會是窮人還是富人。那怎麼才能判斷思維質量的高低呢?你可以通過思維質量的6個等級,來測試一下,你的思維質量在哪個等級。第一等級:魯莽的思考者。
  • 小學批判性思維課程培養目標是什麼
    「老師們,我們試著想一想,這兩支毛筆有什麼區別吧。」我指著PPT上兩支一模一樣的毛筆問道。「……」「同學們,我們試著想一想,這兩支毛筆有什麼區別吧。」我將同樣的問題問了我的學生。
  • 思維決定命運:掌握「批判性思維」的孩子,更易「贏」得人生!
    我看著她一反常態,便好奇的問她:"寶貝,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呀?"女兒回我說:"媽媽,今天進行數學檢測考試,考試題目有一道題是前天晚上我們做過的,昨天老師給了我們答案,但是老師給的答案是錯的。"
  • 批判性思維:告訴我們信什麼?做什麼?
    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基本要點。」而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勇於探究,正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批判性思維,絕不是我們望文生義所理解的「大批判思維」或是不加辨別地否定一切,而是為我們的理性思維、合理質疑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方法。
  • 從羅胖跨年演講聊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老實說,我不是羅胖什麼粉絲 。那個跨年演講是我刷新聞的時候 ,無意看到點進去的。我看了大約半小時 ,羅胖舉了一個行動支付的對餐飲業的影響例子 ,製造出一個小趨勢的概念。我那時候想,這不就是一個大的變化在我們自己所處的特定行業裡面的影響嗎 ?就是我們日常思考的東西包裝個新概念而已 ,感覺沒什麼意思新東西,就睡覺去了 。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批判性思維的目的不是「否定」許多人認為,批判性思維的根本取向是「批判」,最終目的是「否定」,這是對批判性思維最嚴重的誤解,客觀上限制了批判性思維在國內被接受和推廣。
  • 批判性思維——教你客觀、理智去思考
    當別人與你意見相左時,你是否能客觀評論他人的觀點,還是一味固執己見?*你更相信直覺還是更相信理性思考?做決定時,你是否能避免自我欺騙,全面地去考慮問題?但是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幸福程度,我們推崇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而不是總被情緒和感受左右。
  • 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拋開平臺推薦和引流的影響,要想讓別人喜歡你的文章,接受你的觀點,除了文字敘述要簡單清晰、觀點鮮明外,文章的邏輯性和說服力也是成敗的關鍵。怎樣讓自己的文章邏輯嚴謹、富有說服力呢?我們可以從《學會提問》一書中找到答案。
  • 批判性思維是提高思維質量的利器
    這與他們在學校受到的教育有關,從20世紀80年代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作為創新教育的首要目標之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搜尋引擎中同時輸入「批判思維」和「孩子教育」兩個關鍵詞,就會看到很多原版照片和教材。在一些大學中批判性思維已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哈佛大學一直堅信批判性思維與寫作是文理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國要想培育更多的創新人才,必須從娃娃起倡導批判性思維。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教師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但在現實中,能擔此重任的教師卻不多。這與教師自身不具有批判性思維有關,但更多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意識相關。比如,教師知道理性、開放是批判性思維的特點,也知道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底指什麼?很少有人能回答。與此同時,教師對教學法的認知往往停留在淺層次。比如,不了解啟發式教學,不知道如何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習目標開展教學;不具備指導學生提出探究性問題、分析問題和進行論證的能力,等等。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訓練你的大腦,助你認知升級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核心素養。邏輯學有助於訓練你的大腦。思想家與批判性思維一切學科都有思維,邏輯學的核心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它包括綜合分析,演繹歸納,邏輯推理等核心技能。思維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要想認知升級,就要訓練你的思維。發散思維有助於創造,辯證思維有助於分析問題。人的一切行為取決於思維方式。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很多家長對於這一系列的要求的反應是孩子有了攀比心,可是到底是攀比還是盲目的跟風呢? 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家長只是覺得孩子大了,知道提要求了,卻忽略了孩子的要求是跟別的小朋友要一樣的。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魯迅先生一句話道出真諦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今社會缺少這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懂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不多,有許多人更是對這種思維方式趨之若鶩,買了很多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書籍,看完以後也沒什麼用處,對「批判性思維」還是一頭霧水,有些人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批評人,於是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其實「批判性思維」並沒有那麼難以解讀,魯迅一句話就道出了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