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如何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07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塗珊珊 記者 舒越 / 文 施向輝 / 攝)2021 年,江蘇將實行新高考方案,這對高中生的成長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無論是強基計劃還是綜合測評,各大高校選拔人才時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 " 思辨力 "。11 月 17 日,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江蘇省課程基地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成果報告會在南京市中華中學舉行。省內百餘名教育大咖齊聚,探討新高考大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養成批判性思維。

△ 報告會現場

唇槍舌戰,這場高中生辯論賽引發思考

現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 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 " 課題負責人、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徐飛進行成果匯報。他提出,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的思維,是通過理解、質疑、查證、推理等探究活動考察論證的合理程度從而決定信什麼和做什麼的思維。批判性思維對健康人格的塑造、創新人才成長以及社會公序良俗的維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 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徐飛

在報告會分會場,中華中學 8 名學生圍繞辯題 " 中學校園是否應該對學生教室進行 24 小時監控 " 展開辯論。" 應該裝監控,這是對學生的一種保護,一旦發生緊急事件,老師可以迅速做出應對。"" 不應該裝,事實證明,很多校園霸凌事件即使有監控也依然無法從根源避免,而且 24 小時監控很容易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百害而無一利 ……"8 名辯手擺事實、舉例子、講道理,唇槍舌戰,十分精彩,同時引發圍觀嘉賓和師生思考。" 雙方都說得好,論點論據很充分,將思辨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名旁聽的老師發出感嘆。

△ 辯論現場

如何將批判性思維融入日常教學?這種思維方式到底給高中生帶來什麼益處?中華中學副校長錢華向記者介紹,學校批判性思維課程體系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是批判性思維校本課程,第二是批判性思維應用活動,第三是批判性思維與學科的融合課程。" 高一,我們會對全體學生開設由徐飛校長開發的校本必修課,從初級、中級到高級,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高一、高二的研究性學習或者校本課程,包括社團活動,也會開設相應的批判性思維應用課程。比如批判性思維辯論賽,就是將批判性思維與社會文化相融合的應用活動之一。另外,因為我是化學老師,我也會結合當下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關化學知識的誤區,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

課程對接新高考,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 年高考的這一批畢業生,是從高一開始完整接受了批判性思維課程的學生。" 錢華透露,實際上學校對這屆畢業生做了相關問卷調查,發現今年他們不僅高考成績很突出,而且大量學生反饋,批判性思維課程對他們學習成長起到了積極影響。

錢華表示," 現行的高考評價體系也特別關注批判性思維的考察,當孩子們思維變得更加嚴謹,看待問題更加全面,那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同時人格也更加理性、審慎、包容。"

《江蘇教育》副主編蔣保華認為,批判性思維給孩子帶來了至少是三樣東西," 第一是激情,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探索;第二是理性,相比較一般的思維過程,批判性思維更強調一種證據的回顧、整理、反思;第三是溫情,批判性思維強調獨立思考精神,孩子的思維和這個世界建立了一種特別的情感關聯。" 他表示,當下教育應當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養成批判性思維,對養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中華中學自 2012 年開始探索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問題,2016 年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 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 ",在國內基礎教育階段首開校本必修課 " 邏輯與批判性思維 "。 2019 年成功申報江蘇省首個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出版國內首部中學生批判性思維教程《給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書》。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導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對其深入解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周,三好教師聯盟為老師們推薦一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文章。
  • 美國大學注重的批判性思維,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在這之後,杜威提出了新的概念 — 反思性思維,主張大膽的質疑,謹慎斷言。當聽到一個新觀點,無論對方身份如何,都需謹慎對待。在做出判斷之前,做主動的、充分的、持續的理性研究。延遲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立即對於某一個觀點給出武斷的贊成或反對。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今天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信息左右我們的大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原則。缺乏批判性思維容易導致輕信和盲從。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找到不少例證,看看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的謠言以及漏洞百出的成功學和雞湯故事就知道了。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虎嗅網
    本文探討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即教育應該更多聚焦在學生的思維發展而非知識掌握上,這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這個問題不僅與培養創造性人才有直接關係,而且也是有關育人的一般性問題。本文分為理念與實踐兩個部分。
  • 批判性思維教學
    會議第一天,由南京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主持人,中華中學教師徐飛老師為學員們作了《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 》的課題報告。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新高考時代,批判性思維能力將是高校招生選拔的重要評價指標!
    導讀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世界一流高校的教育目標之一,它也是學習和職場當中運用最多的高階能力之一,在人的決策思維,問題解決和邏輯判斷中,批判性思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超過95%的高校領導和92%的企業決策者都認為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國新的高中課程標準也把批判性思維列為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
  • 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讓學生敢於質疑 教學民主是形成批判思維的前提。要想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 首先要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在歷史教學中, 我們也積極實踐,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例如, 學習「對成吉思汗的歷史評價」時, 我讓學生對成吉思汗進行討論。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少數民族領袖, 對國家的統一和對中華民族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李培根院士: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 批判性思維與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請看他的話,「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測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現實中,不少人對批判性思維存在誤解或不了解。誤解多來自望文生義,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負面的批判。這樣的誤解導致一部分人拒絕批判性思維,另一部分人則以批判性思維的名義對不喜歡的東西肆意批判;另有一些人雖然知道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各種專用詞語,但缺乏細緻、深入的了解。當我們觀察現實會發現,教師對批判性思維的誤解或不了解會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產生不利影響。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還有觀點認為,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之間不存在範疇差異。邏輯思維素養可檢測、可量化,邏輯學課和批判性思維課的目標都是培養邏輯思維素養。前者注重專業知識,後者注重思維訓練;前者涵蓋全面的邏輯知識(比如命題邏輯、謂詞邏輯甚至模態邏輯),後者只部分覆蓋。按此思路,選邏輯學還是批判性思維,各取所需即可,比如,哲學專業可以教邏輯學課,而有些專業則可以教批判性思維。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2.缺少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孩子還很小,並且都是在父母的嚴加管教下成長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有時候也需要技術性的方法,比如懷疑一切的勇氣。 2.批判性思維 保持質疑精神,並且全方面的思考衡量 美國學者理察·保羅認為,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批判與批評性不同,批判更多的是否定,而批判性則是思辨式的,是有建設性的。
  • 小學批判性思維課程培養目標是什麼
    「老師,生產毛筆的廠家不是一個,他們可能是競爭關係,一家為了超過另一家在模仿。」「我也想到了,他們的主人可能不同,一個是書法大家,一個是普通愛好者。」「這兩支毛筆的做法也可能不同,一個出自手工,另一個是機器生產出來的。」還記得這一道題目是我們團隊在最開始設立批判性思維課程時,為學生設置的一個啟發他們打破慣性思維的題目。
  • 批判性思維是學習品質的保障
    不過,這些不僅僅是我們希望每個學生具備的重要智力技能,還是至關重要的基本能力,即做出判斷和評估事實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實面前虛心學習與自我成長的意願。因此,批判性思維是最高階的思維,包括包容和謙遜、判斷和評估事實、基於理性和證據而改變自己、學會辨別等重要特徵。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隨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基於翻轉課堂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策略
    學生對李白作品做出價值判斷不準確有學生查詢資料不全的原因,有學生認短偏差問題,但更重要是批判性思維品質出現問題。因為,批判性思維的目標在於形成正確的結論、做出明智的決定。翻轉課堂對於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的主要策略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思維發展與提升核心素養中重要內容。「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經驗,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增強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翻轉課堂有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品質。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2016-08-29 10:48 來源: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簡而言之,完善我們的思考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走向問題本質的方法,讓我們仔細剖析現狀,揭露偏見和人為操作等隱性問題,從而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成果報告會舉行
    …… 11月17日,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成果報告會在南京中華中學舉行,一場你來我往的批判性思維辯論賽也正火熱進行。「並不是發現錯誤才是批判性思維,通過理性的檢查發現正確也可以是批判性思維。」項目負責人、中華中學校長徐飛介紹,中華中學的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以「會質疑、重實證、講邏輯」為基本要點,以課程建設為主渠道,不斷推進批判性思維與各學科教學融合。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我曾給批判性思維下過一個描述性定義:人們在面對(或作出)一些結論時,如果對結論不是簡單接受或斷然拒斥,而是研究這個結論有沒有依據,其中的推理是否合乎邏輯,甚至進一步對依據本身的真實性、代表性進行考察,當然還會思考結論本身是否合理,是否會推出謬誤,是否與已知的一切有衝突……這就是在進行批判性思維。當然,我們也要防止陷入另一種誤解,即認為批判性思維適用於任何領域,甚至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