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比你想像得還要重要

2021-01-09 澎湃新聞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跨越式企業,作者東方贏

作者:跨越式發展理論創始人東方贏

來源:跨越式企業(ID:dfy82853236)

01

牛逼的人做啥都牛逼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牛人,就是那種做什麼都成功的人。年輕時學成名校博士,打工三年升到總經理,人到中年創業成了霸道總裁,身價數億。

他不只是事業成功,就是在尋常生活中,也活得比不少人要強大。

比如說有一件生活中的事。

他身體曾犯有一個小病,無大礙,但難根治。幾年前,這病幾乎每兩個月都重複發作一次,用藥效果慢。

他反省了一下,覺得問題出在太依賴醫生,而醫生每天面對病人眾多,也不會花較多的時間用在觀察與思考他這個小病上。

他決定改變過去被動接受治療的狀況,做到主動積極地開展治療。

首先,由過去只在一家醫院就醫,變為到幾家醫院去看病,去聽聽不同醫院不同醫生的診斷與治療辦法,試試不同的藥。後來,他發現幾位醫生開出的處方中有一種藥針對性強,治疔效果明顯且療效快。

其次,他還在預防病症反覆發作上,下功夫。通過對幾位醫生提出的幾種預防辦法進行試驗,發現其中一種辦法效果好。

通過以上綜合性努力,現在他這個小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由過去一年發作5~6次降到平均每年1次不到。

我知道他這個故事後,覺得他治這個病能夠做到這個水平,與他從學生階段開始,多年來養成的"批判性思維"習慣有關。

02

批判性思維的本質

有兩種人容易犯錯誤,他們是:

輕信盲從的人。

這種人的特點,是對權威或其它有影響者提供的知識與信息容易相信,不會質疑,跟隨行動,不能夠獨立思考。

在我們身邊常有這種人,看到知名媒體人士的評論,沒有經過自已認真學習思考,沒有求證與了解事實真相,輕易接受別人的結論與觀點,跟著發表附和意見。

如果別人給的觀點與信息是錯誤的,這些人便也會跟著犯錯,甚至害人害己。

這實質是「隨大流」,是烏合之眾情緒化、低智商的一種表現。

自以為是的人。

這種人往往是先入為主,對那些不同的但可能正確的觀點、意見,他們聽不進去;或者被貪慾蒙蔽,只見利益「誘餌」而看不到風險,也不對可能的風險進行深入調查而落入「陷阱」。

而批判性思維,可以使我們做人做事趨向成熟,減少錯誤。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與客觀思維,是一種對他人的觀點與思維進行質疑與評估並判斷其對錯的方式,這種思維可以避免犯「輕信盲從「與「自以為是「的錯誤。

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就是對別人與自己思維的再思維,屬於獨立性思考。

03

批判性思維

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

(1)批判性思維,是人格健全與成熟、優秀的重要標誌之一。

著名的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曾提出:人和物體的最重要區別在於,人可以自我革新,而物體一成不變。物體的改變只能受到外在的影響,而人自我革新的方式在於積極、主動的去尋找正確知識的思考。

批判性思維便是這麼一種「積極、主動的去尋找正確知識的」學習方式與學習能力,它是人格健全與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我認識的不少學霸和優秀的職業人士都具備這種能力,相比之下,那些平庸者都是被動的、被灌輸式地學習。

人的思維成長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盲目相信的時期。

第二階段是「有知的混亂性」。上了大學之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包括各種對立的學派。感到各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大多數人的思維水平都停留在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是「批判性思維」。可以在各種不同說法之間,通過分析、取證、推理等方式,作出判斷,論說出哪一種說法更有說服力。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第二,批判性思維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

(2)批判性思維,是創新與文化、科技發展的驅動力。

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容易獲得真才實學,能夠接納新事物,具有創新精神。

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才的多少,決定著一個組織或一個國家各方面創新與文化、科技發展的速度和水平。

(3)批判性思維,是社會良知與社會公正存在的支撐。

美國學者彼得·范西昂在他所寫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什麼,為何重要》文章中指出:批判性思維即便不是一個理性和民主社會的本質,也是其基礎。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個社會的管理者們只會唯利、唯上而不唯實,不具備批判性思維,那麼這個社會還會存在多少良知與公正?

(4)批判性思維,還可以使人們避免在生活與工作中被欺騙及減少相應的損失。

在當今的信息爆炸與新事物層出不窮的的網際網路時代,虛假信息與欺詐現象也很多。一個人擁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相當於擁有一雙慧眼,能夠有效甄別信息的真假,看破欺詐畫皮,避免錯誤判斷和錯誤選擇及相應的損失。

04

掌握批判性思維的6個法則

(1)開放與學習意識。

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不是封閉守舊者,而是追求與時俱進的人,好學開放,有想像力,願意不斷地主動積極接觸新事物與獲得新信息。

(2)既不盲從於權威與大眾,也不盲從自己。

不少人既容易輕信盲從於權威與大眾,趨炎附勢,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甘願平庸;又容易自以為是,盲從於自己的偏見與貪婪,或將與之存在衝突或一時看不透的先進文化與正確思想及相應的機會予以否定,拒之門外,或上當受騙。

(3)質疑與包容。

對別人的觀點與推銷,永遠保持第一反應:既包容異見,不說別人不對;又保持不相信的態度。

(4)質詢。

對於別人任何一個觀點與提供的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的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這個觀點與信息有什麼支撐」、「這樣的支撐是否合理」。最終目的是搞清楚別人講的對不對,真不真實。

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來引發自己思考:

別人提出的觀點與結論是什麼?概念是什麼?

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最終目的是什麼?

所用的材料來源於哪些渠道?這些材料可信嗎?

有什麼邏輯前提?用什麼推理方式?

有什麼實證材料?用什麼歸納方式?

(5)評估。

一是看別人的邏輯上是否嚴密,概念是否有準確定義並前後一致,推理過程是否有效且沒有疏漏跳躍。

二是看別人的邏輯是否可靠,演繹推理是否前提真實,歸納推理是否證據可靠。

我曾見到有人在網絡上發文談論中國同美國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這時就有人在留言欄裡開罵:「媚外,跪舔。你不愛中國,滾到美國去吧」

這個指責是錯誤的,因為罵人者缺乏有效的推理過程,跳過了必要的推理步驟,導致了錯誤結論。

一個人讚賞一下美國,並不能等同於這個人媚外與不愛國,這個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沒有必然性。

(6)多角度求證。

了解一個新的知識點與觀點、信息,不要局限於一個渠道一個角度。多收集、多看看不同信息來源與不同利益立場、不同視角、不同態度的人的看法與提供的信息,這樣做,既可避免與超越外部認知視野的死角與狹隘性,又可消除自己偏見的影響,最終獲得正確的認識。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

以上我談了3個問題,即批判性思維的本質、意義及法則。

寫這篇文章,是源於我的一個願望,希望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要被動,不要依賴別人,要主動與獨立地去尋求、整合那些正確的知識、價值、方法及信息。

只有這樣,才能不被蒙蔽,少犯錯誤,獲得更多真知灼見,有助於我們去創造更好的人生,主宰自己的命運。

作者簡介: 東方贏,真業心學創始人,企業跨越式發展理論之父,曾擔任大型實業公司總裁,出版著作《企業超速成長》《跨越式戰略》,2006年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閱讀量逾千萬的作品有《對員工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扯淡》等多篇。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在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對寫assignment很重要?
    但批判性思維並不僅僅局限於應試,實際上,它應用之廣遠超我們的想像,從每一次網際網路熱點事件的討論到生活中的各種判斷決策,背後都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維的身影。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對於信息的接收和甄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天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信息左右我們的大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原則。缺乏批判性思維容易導致輕信和盲從。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事實上,批判性思維並不事先假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是主張任何觀點及其論證都應該接受理性的檢視,如果發現是錯的就拒絕它,發現是對的就相信它。當然,在相信的同時還要思考有無進一步改進的可能。比如,能不能對教材運用批判性思維?可以。發現教材的瑕疵會令人振奮,當然,發現教材結論的正確和文本的高明,也會讓學生真正接受和深刻理解教材所傳遞的東西。
  • 批判性思維是提高思維質量的利器
    批判性思維概念最早由被稱為批判性思維之父的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1941年,美國學者格拉澤(Edward Glaser)明確了批判思維的概念:「批判性思維是態度、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體,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必須有質疑的態度、邏輯推理知識以及分析、綜合和評價的認知技能。」
  • 思維決定命運:掌握「批判性思維」的孩子,更易「贏」得人生!
    換句話說,女兒缺乏了批判性思維。如果女兒在看到老師給的答案與自己做出來的答案有出入時,有再進一步求證,便不會出現今天考試寫錯答案的情況。孩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性思維"是孩子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耳濡目染,不斷接受批判性思維教育逐漸獲得的能力。學會批判性思維對孩子的成才至關重要,學會"批判性思維"的孩子,更易"贏"得人生!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批判性思維之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
    好的批判性思考者不僅要有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還要培養好的思維品質與思維技能。思維品質,第一品質就是清晰性。吃飯的工具是刀叉碗筷,思維得工具是概念、斷言、推理和論證。清晰性是運用思維工具得入門性標準,遺憾的是搞人文社科的人在清晰性方面做的存在欠缺,當然人文本身具有模糊性,做不到像理工科那樣不清晰立馬就錯,但是這不意味著人文社科不要求清晰,任何一種學問都要求清楚不然就無法達到傳授的目的。因為,在文科領域去追求清晰性是一個藝術性的事物,它存在程度的差別,也就更難。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近年來,許多高校開設了批判性思維課程。批判性思維正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也受到不少邏輯學教師的青睞,甚至有的高校把邏輯學課程改名為批判性思維。此種易幟的效果可謂「皆大歡喜」——學生覺得所學有用、有趣,教師也不必苦於講授許多學生不感興趣的邏輯推理和演算。那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到底是什麼關係?
  • 李培根院士: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批判性思維,包括當時對資本主義世界,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批判,沒有批判性思維實際上不會有馬克思主義。並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某些西方學者都給予馬克思的批判精神高度評價。 法國學者德希達有一段話: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某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
  • 批判性思維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有利於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而批判思維是歷史創新思維的前提, 因為, 創新往往就是建立在對舊有思想或事物的批判的基礎之上的。 2. 有利於培養學生信息辨析能力 21世紀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
  • 批判性思維教學
    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簡而言之,完善我們的思考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走向問題本質的方法,讓我們仔細剖析現狀,揭露偏見和人為操作等隱性問題,從而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有了這些思維,合理地運用到商業行為中,自然就是批判性思維。可能從書的銷售和包裝,甚至回到商業課程的銷售和包裝來說,你如果去跟人家談基本的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大概就沒有人要聽了。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離自己太遠。這也是我們現在泛教育當中的一個尷尬的情況:明明是一些好東西,可是名字比較俗,供應者非得要弄成一個比較酷炫的東西,搞得就有點奇怪了。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從專業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批判性思維並不等同於標新立異,為了質疑而質疑,它的真正含義在於獨立思考,不滿足於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批判性思維對於信息的接收和甄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魯迅先生一句話道出真諦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今社會缺少這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懂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不多,有許多人更是對這種思維方式趨之若鶩,買了很多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書籍,看完以後也沒什麼用處,對「批判性思維」還是一頭霧水,有些人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批評人,於是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其實「批判性思維」並沒有那麼難以解讀,魯迅一句話就道出了真諦。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我所要論證的是,演繹邏輯乃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根基和最基本的工具,離開這個根基,就不會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維。如果說批判性思維要致力於對既有思維結果的檢討與評判,那麼有效演繹推理就構成其最重要的「槓桿」。演繹邏輯非但不是封閉心靈、維護教條的工具,恰恰相反,它是促進心靈開放、質疑教條的最有力的工具,是批判性思維培育中基本「硬體」。
  • 批判性思維2個最重要的工具(無可讀性)
    「批判性思維」三個思維模型:一、批判性思維二、給思想洗澡三、不可知論「認知邊界」:我們以為是「我」在做決策,其實是我的「思維模型」在做決策。But,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的心智模式都是「好」的嗎?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導致貧富差距的,只有這一個原因你認為一個人一生的財富是什麼決定的?是他的思維質量。一個人的思維質量不僅決定現在的財富,而且決定他未來到底會是窮人還是富人。那怎麼才能判斷思維質量的高低呢?你可以通過思維質量的6個等級,來測試一下,你的思維質量在哪個等級。第一等級:魯莽的思考者。
  • 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01批判性思維的含義和兩組重要思維方式本書中給出了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含義,包含三個維度: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問題;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出並回答這些問題;積極主動地使用這些關鍵問題的強烈渴望。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