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版基金:築就出版高原乃至高峰的重要推力

2020-11-23 人民網

編者按 2018年即將結束。在中國出版協會剛剛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中,「國家出版基金設立10年碩果纍纍」名列其中。回望10年來路,在推動精品力作出版、提高出版物整體質量、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等方面,國家出版基金都發揮了重要的政策導向和示範引領作用,給中國出版業帶來了活力與動力。

聚焦相關數據,國家出版基金10年來共有500多項成果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在今年公布的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的57種圖書中,34種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獲圖書獎提名獎的117種圖書中,63種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佔比均超過50%。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沉甸甸的收穫。本期國家出版基金專版將介紹部分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的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以提供經驗借鑑。

填補我國特大型綜合性工具書的空白——

《大辭海》(38卷42冊)

夏徵農 陳至立/上海辭書出版社

項目評價:38卷本《大辭海》收詞更加系統全面,釋文更加詳細完整,是我國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語言文字等學科名詞、術語、概念等各方面知識以及世界各國知識和信息的集大成者,填補了我國特大型綜合性工具書的空白,具有開創性的價值。

兩年前,在《大辭海》(全38卷) 出版暨《辭海》第一版出版8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辭海》和《大辭海》「全面反映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系統展現了中華文明豐碩成就,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積極貢獻」。

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大辭海》項目醞釀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個項目需要調動全國相關學術力量、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完成,規模大,難度高,需要出版社長時間的精心打磨,成本壓力較大,出版進度緩慢。在最困難的時候,《大辭海》項目得到了國家的支持,特別是2007年國家出版基金成立後,《大辭海》被正式納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管理,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不但加快了出版進度,更使得編輯們能夠沉下心來,專心打磨書稿,打造精品。

《大辭海》的作者隊伍總數達2000多人,這麼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證質量?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秦志華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同仁:一是啟動之初的總體設計一定要抓好。保證編纂工作按照正確的方向和方法有序地進行。二是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通過對流程的制定和執行,理順各環節關係,保證項目進度和質量。三是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社裡除了制定各種制度,從方方面面為《大辭海》的質量提供保障,還嚴格按照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監管的要求,制定了《大辭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廉政制度,確保經費安全和使用效益。

體現目前黨史研究最高水平的大書——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中央黨史研究室 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項目評價:該書主題鮮明,導向正確,對黨的歷史做了一些新的概括和闡述,包括對黨的理論、黨史基本框架的創新,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評價也做了全新闡釋。是一部有質有文、可信可讀的通史類黨史基本著作,可以更好地發揮黨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對於黃豔來說,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她所參與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九十年》(10卷本)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在她的編輯職業生涯裡實屬不易。能參與到整個編輯出版過程,自身及整個編輯團隊的職業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是體現目前黨史研究最高水平的大書。社裡首次採用領銜編輯制並在社內競標,從4年前以黃豔為領銜編輯成立的小組中標,到兩年前本書正式出版,兩年多的時間裡,整個編輯組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的編輯。在編輯過程中,大家普遍感到任務重、壓力大,但同時覺得是非常難得的鍛鍊機會。

據黃豔介紹,這部書稿除了編輯工作本身,還要與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相關部門和社內其他部門銜接協調。整個過程中,黃豔和她的團隊有幸見證了大家協同作戰、共同打造精品的過程: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實施對項目的全程監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其他專家學者對這部著作的打造、打磨和對書中一些細節的完善。出版社領導對出版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視,出版團隊和營銷團隊不僅有嚴謹負責的工作作風,還有著專業的工作水準,可以說,所有的人都不遺餘力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才會有這樣的精品圖書問世。

反映近40年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扛鼎之作——

《中國教育改革大系》

朱永新 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

項目評價:叢書全景式地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進程,立足於從理論總結和規律探索的角度,對40年來改革的成就經驗,包括基層好的案例進行深入挖掘,從中總結出40年來帶有規律性的發展經驗。

如何客觀、公正、全面地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教育改革經驗,是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話題。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湖北教育出版社提前策劃出版了這套叢書,希望將其打造成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扛鼎之作。叢書自2013年啟動,到2015年年底出版上市,歷時3年,匯集了110多位教育者、研究者以及出版者的智慧與心血。

作為鄂教社重點出版項目,在長達數年的編校出版過程中,鄂教社力爭凸顯叢書的內容特色,同時十分注重出版品質。從封面設計到版式設計,從編校到印製,都按照打造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精品的標準嚴格把關,杜絕差錯。為保證質量,叢書調動了20多名編輯,還邀請了社內外多位教育專家和質檢專家審讀。正因為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叢書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還叩開了市場之門,成為「叫好又叫座」的雙效精品圖書。

在今年公布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績效考評榜中,《中國教育改革大系》因出版質量、社會效益、項目管理等方面表現突出而被評為優秀項目。湖北教育出版社也因此獲得了增加1個申報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名額的獎勵。

中國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研究的裡程碑——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裘錫圭 主編/中華書局

項目評價:這套書是馬王堆漢墓簡帛資料第一次全部集中公開面世,也是馬王堆漢墓簡帛資料的圖版第一次全部以高清全彩的形式示人。全書規模宏大,數據完整,是馬王堆漢墓簡帛文獻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必將成為馬王堆漢墓簡帛研究重要的裡程碑。

設立國家出版基金給整個出版行業帶來了福音。正是在國家出版基金的大力資助下,一些規模大、投入多、周期長、難度高,單靠出版社的力量難以完成的國家級文化工程,很快就能見到成果。中華書局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正是這樣一個項目。

一說起長沙馬王堆,人們或許就會想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屍。實際上,上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發掘出土的馬王堆漢墓除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還有三號漢墓出土的大量帛書和竹書,這些來自西漢初期的簡帛,涵蓋了哲學、歷史、術數、方技等多個領域,非常珍貴。

據介紹,馬王堆帛書出土時,都是泡在水裡的,很多地方出現破損,有許多殘片,不少字已無法辨識。出土後,專家組對這些書進行了整理、釋讀,取得了很多成果。上世紀80年代,出版了《馬王堆漢墓帛書》。但是,經過近幾十年來學術界的研究,當時的很多釋讀結果需要修正、補充,新的研究成果需要發表,因此,這一項目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2008年9月,湖南省博物館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中華書局達成三方合作協議,成立編纂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正式啟動全力整理研究出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的編纂工作。編纂工作跨越了7個年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部傾注了眾多研究者心血的巨著終於完成,是馬王堆漢墓簡帛文獻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記錄我國高速鐵路建設成就的重要文獻——

《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總結》

《中國高速鐵路(音像片)》

中國鐵道出版社

項目評價:《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總結》全面記載了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成就和技術創新成果。《中國高速鐵路(音像片)》記錄了中國高鐵建設、運營的真實場景和豐富經驗。兩項目對於宣傳普及中國高鐵技術知識、增強國際影響力、展示我國高速鐵路發展實力、塑造大國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鐵道出版社今年有兩項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同時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其中《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總結》獲圖書獎,《中國高速鐵路(音像片)》獲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獎。這是中國鐵道出版社自1951年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好成績,也為中小型出版社做好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提供了有益經驗。

隨著國家出版基金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對於出版社的意義從最初的成本補貼,更多地向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響力轉化。一些專業出版社充分利用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精心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產品、精品工程。這兩個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能獲得如此佳績,中國鐵道出版社把國家出版基金申報政策與自身專業優勢相結合是其中關鍵。

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速鐵路起步稍晚,但發展速度之快堪稱世界第一。進入新時代,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速鐵路建設更是大大縮短了中國城市間時空的距離。堅持自主創新、快速發展的「高鐵現象」引起了中國鐵道出版社的關注,而出版社本身的專業特質又能夠促使項目高質量完成。

農業科技經典著作與時俱進——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項目評價:《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是本屆中國出版政府獎57種獲獎圖書中唯一的農業科技圖書,其規模之大、內容之廣、作者之多都創造了植物保護專著的歷史,代表了當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科學研究與防治技術的最高水平。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別於1979年和1995年出版。經過近20年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如何讓這一經典著作內容與時俱進?國家出版基金的設立,為該書的修訂出版創造了良好契機。

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每年都會發布申報指南,各家出版社都會仔細研究其中條文,並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哪些項目可以申報。《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項目立項就是衝著國家出版基金去的。據參加此項工作的編輯介紹,有700餘人參與編寫的這個大工程,單靠出版社自身力量是很難完成的。

但是,國家出版基金申報要求是必須有一定比例的成稿才能申報,除了成稿有要求,對書稿內容質量要求也很高,如果達不到要求,即使完稿量夠了也不一定通得過專家評審。如何保證編寫質量和進度是其中的關鍵。對此,中國農業出版社採取了層層籤訂圖書出版合同的辦法,層層監督把關,責任落實到人,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編寫進度又保證了質量。

在收到80%稿件後,該項目申報了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並順利通過。這時距項目要求的完成時間只有不到一年,於是,全社總動員,採取上、中、下3冊按順序分步進行的辦法,最終保證了整體進度。當《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終於出版並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大家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全面系統呈現中國文字的發展演變——

《中國文字發展史》

臧克和 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項目評價:該項目在廣泛收集材料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採用高度量化的統計分析方法,對中國文字的發展演變進行斷代調查和描述,科學地呈現了我國各個重要時期的文字發展規律,系統地構建中國文字發展史,對於學科發展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該書責任編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說,這套書的出版緣由與它的「前傳」密切相關。當年華東師大出版社由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並進行了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她那時擔任副社長,主抓選題策劃,十分注意尋找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的選題。

華東師範大學設有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該中心是「100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當時正在以數位化為學科交叉研究手段,建設資料庫文字學,並且已經有重要的學術成果面世。策劃編輯的敏銳和直覺告訴王焰,這樣的項目很有價值,華東師大出版社應該去做。於是她開始向臧克和老師組稿,2008年出版了該中心的研究成果《中古漢字流變》,該書後來獲得了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這讓王焰更加認定這樣一種跨學科的原創研究是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合適選題。她一直跟進臧克和教授和他團隊的研究成果,並且將這個項目申報了國家出版基金。

在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下,《中國文字發展史》(5卷)從立項到出版完成一共用了5年時間。談起國家出版基金的作用,王焰認為,國家出版基金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持,更是通過嚴格把關的評審機制、規範科學的管理措施,既保證了項目成果質量和經費安全,也對項目承擔單位管理制度的完善、精品出版機制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朱俠 婁建勇)

34種基金資助項目

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

(2016年版)

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年譜(1949-1976)

中央文獻出版社

鄧小平傳(1904-1974)

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中共黨史出版社 黨建讀物出版社

興國之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十講

湖南教育出版社

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通史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化發展史

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財政通史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字發展史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教育改革大系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國蜀道

三秦出版社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譯註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總結

中國鐵道出版社

中國近代建築史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

竺可楨全集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任應秋醫學全集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新中國60年外國文學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外文學交流史

山東教育出版社

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

商務印書館

中國音樂總譜大典(第一輯)

山東友誼出版社

崑曲藝術大典

安徽文藝出版社

中國當代設計全集(全20卷)

商務印書館

魯迅藏外國版畫全集

湖南美術出版社

《髹飾錄》與東亞漆藝

——傳統髹飾工藝體系研究

人民美術出版社

博物館裡的中國

新蕾出版社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大辭海(全38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漢法大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中華書局

陝西金文集成

三秦出版社

蒙古醫學古籍經典(蒙古文)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新疆卷:維吾爾

民間故事集(維吾爾文)

新疆大學出版社

中國朝鮮族教育研究叢書(朝鮮文)

延邊教育出版社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近紀犀牛》出版
    最近關於犀牛化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如第四紀冰期的典型動物披毛犀起源於上新世的青藏高原,而不是原來認為的北極圈地區;「獨角獸」真板齒犀由具有巨大鼻角和小型額角的中華板齒犀進化而來,鼻角後移與額角癒合,從而縮小頸部對沉重頭部的支撐力矩;巨犀在青藏高原南北兩側被發現,說明漸新世時「高原」隆升的幅度還不大,還不足以阻擋大型哺乳動物的交流,它們仍然可以自由地遷徙。
  • 《寧波傳統村落田野調查》入選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喜   報       2020年2月26日,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發布通知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結果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結果公布,全國2017年度共資助203個項目,我社(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選133
  • 《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國家科技出版基金資助
    新疆日報訊  日前,由新疆民間植物學分類學研究者楊宗宗、遲建才、馬明編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並將在明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首部以彩色圖鑑的形式較為全面、系統地記載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的學術專著。
  • 天津大學理學院高峰教授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本站訊 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執行主任、《生物信息學簡報》(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編委、《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編高峰教授在以上國際刊物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 國家出版基金優秀項目|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續)
    該書為2009年出版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的續集,內容有極大豐富和充實。《續》不僅從3600年以來的海量古文獻中精選相關資料,而且將百餘年來的古脊椎動物、考古成果以及現代野外動物調查等多學科資料融為一體,相互印證,全景式地反映了以第四紀為主中國脊椎動物中兩棲、爬行、鳥、哺乳4綱近60種珍稀動物的辨識以及靜態的地理分布與動態的變遷情況。
  •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人民網昆明1月14日電 據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微信公號消息,首次全面完整記錄中緬交界高黎貢山地區地衣、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名錄的學術專著——《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
  • 【喜報】《力學學報》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
    【喜報】《力學學報》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支持項目 2020-12-22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擦亮新時代「廣西出版」品牌的奧妙
    這是他們在主題出版方面的「豪言」。   主題出版是出版界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和工作抓手。近年來,各出版單位都將主題出版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來推進,在眾多出版板塊中,主題出版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9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准,上海交通大學出社承擔出版的《Marine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等9個項目入選。  據悉,本次全國共有39家出版社239個項目獲得基金資助。
  • 高原出版「94紅磡演唱會」攝影集,百餘張照片首次公開
    新京報訊(記者 田偲妮)12月17日,由攝影師高原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紅磡1994:「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25周年》攝影集在朗園良閱空間宣布開啟新書預售,該書用攝影作品及高原親歷回憶的文字還原了25年前竇唯、何勇、張楚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表演的搖滾演唱會的臺前幕後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出版
    琉球得以繁榮的根本原因在於琉球大量吸收了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中華文化,並以儒家文化為榜樣進行國家治理。這體現了琉球王國管理者的儒家文化認同傾向與國家治理方略的深意,且有利於琉球王國政權的穩定,對琉球王國官僚、上層社會乃至民間社會的生活價值與行為取向都有導向作用,因而構成了琉球王國自上而下的一種基本認知。
  • 海洋研究院劉謀斌研究員出版英文專著「Particle Methods for...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劉謀斌研究員撰寫的專著「Particle Methods for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近期由著名科技圖書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出版(
  • 「10000個科學難題」之《天文學卷》《地球科學卷》《生物學卷》出版
    近日,「10000個科學難題」系列叢書《天文學卷》、《地球科學卷》、《生物學卷》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0000個科學難題」徵集活動於2007年在創新方法工作的大力支持下,由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四部門聯合開展,是我國首次面向全社會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進行的大規模難題徵集活動。在數理化三卷徵集試點的基礎上,2009年陸續啟動了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農學、醫學以及信息科學領域科學難題的徵集。
  • 《離子液體——性質、製備與應用》出版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友全編著的《離子液體——性質、製備與應用》一書近日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是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項目中綠色化學化工叢書系列之一。
  • 《固體地球潮汐》專著出版
    近日,由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厚澤院士等著的《固體地球潮汐》專著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專著40餘萬字,詳細介紹了國內外在固體地球潮汐理論和實驗及相關方面研究的主要發展歷史和最新進展。
  • 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溼地植物資源專著出版
    新華網長春10月22日電(記者周長慶)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地區溼地植物資源的專著——《東北溼地植物彩色圖志》,最近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它為東北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溼地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依據和重要的參考資料,將對推動這一地區的溼地保護和恢復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東北地區是我國溼地的主要分布區,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包括湖泊、河流、沼澤及人工溼地,其中沼澤與沼澤化草甸溼地約佔全國該類溼地的48%。
  • ...服務業發展高峰會議暨2019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國際...
    【消息來源:圖書館】近日,由吉林省委宣傳部指導,吉林省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知識創新服務業發展高峰會議暨2019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國際研討會(CDPDL)」在長春召開。
  • 《中國雜交水稻發展簡史》出版
    該書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編,入選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2019年度天津市重點出版扶持項目。  該書是中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嘔心瀝血60餘年的科研成果展示,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逐步實現國際化合作的科研總結,書中還有大量珍貴照片和論文資料,多角度呈現該領域科研發展各階段的重要技術成果。
  • 圖書出版的溫度與力量(記·藝2020)
    意見指出,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國民綜合閱讀率顯著提升。意見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委宣傳部門牽頭負責的全民閱讀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