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理學院高峰教授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2020-12-08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 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執行主任、《生物信息學簡報》(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編委、《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編高峰教授在以上國際刊物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隨著高通量測序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微生物基因組、功能基因組數據呈指數增長。如何闡述和理解這些數據所蘊含的生物學意義是當今科學領域的一大挑戰。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生物信息學簡報》(最新影響因子9.101,中科院分區一區)專刊中,高峰教授特別邀請到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Eugene Koonin高級研究員(美國科學院院士,總引用次數17.5萬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teven Salzberg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總引用次數18.8萬次)等生物信息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介紹微生物基因組與功能基因組軟體及資料庫的最新進展,並探討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該專刊共收錄了來自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阿貢國家實驗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丹麥技術大學、日本大阪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或研究所的13篇論文,內容涉及微生物複製起始點、原噬菌體、操縱子、次級代謝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抗菌素耐藥性、直系同源基因/蛋白質、途徑/基因組、基因組可視化、宏基因組分類、組裝和分析以及多序列比對等眾多方面的工作(Gao*,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19)。目前,專刊論文已被Nature, Cell等期刊論文引用820餘次(學術谷歌),單篇引用最高達545次。作為F1000 Prime推薦專家(Faculty Member),高峰教授和哥廷根大學Burkhard Morgenstern教授分別對專刊中的三篇論文進行了推薦和點評。《生物信息學簡報》也在其雜誌主頁對專刊進行了特別推介。

在該專刊中,高峰教授作為通訊作者撰寫了微生物基因組複製起始點預測軟體和資料庫的綜述文章(Luo et al.,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19)。高峰教授自2007年留校工作以來,系統建立和發展了高精度的微生物複製起始點預測軟體Ori-Finder和資料庫DoriC,其中Ori-Finder論文(Gao and Zhang*, BMC Bioinformatics, 2008;ESI高被引論文)單篇SCI引用169次,DoriC資料庫(Gao and Zhang*, Bioinformatics, 2007; Gao*, Luo and Zhang*,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3; Luo and Gao*,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9)累計SCI引用140餘次,預測結果獲Nature, Science等期刊論文印證。

專刊網址:https://academic.oup.com/bib/pages/software_and_database_virtual_issue

此外,高峰教授曾於2013年作為《微生物學前沿》(最新影響因子4.259,中科院分區二區)客座主編主持了「微生物基因組複製起始點」專刊。在此基礎上,高峰教授邀請美國佛羅裡達理工學院的Alan C. Leonard教授作為共同主編推出了第二版同主題專刊。該系列專刊已逐漸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累計訪問近十萬次,具有了良好的國際影響力。與上一版相比,新版專刊在論文質量和國際化程度上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其中,高峰教授作為通訊作者撰寫了從群體基因組角度研究酵母基因組複製起始點的論文(Wang and Gao*,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9)。目前,論文第一作者理學院博士生王丹已赴法國尼斯大學酵母群體基因組學知名專家Gianni LITI教授實驗室,就該課題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交流。

專刊網址: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5862

以上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1571358, 21621004)等項目的資助。

(編輯 趙暉 郭藝璇)

相關焦點

  • 繼《Nature》後,美國化學會《JACS》發專刊慶祝南京大學化學...
    為慶祝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近期《Nature》、《JACS》、《Sensors》等多個全球頂級學術期刊以「特刊」、「專刊」、「專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紀念這個學術界重要的日子。下面就跟小藍鯨一起來看看吧!
  • 天津大學成立數學學院
    本站訊 (通訊員 商闖)11月18日,天津大學數學學院成立大會在北洋園校區32號樓理學院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舒歌群,副校長胡文平,組織部部長馬春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應用數學中心主任陳永川,數學學院院長孫笑濤,理學院黨政班子成員、數學系及天津應用數學中心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理學院黨委書記榮喜民主持。
  •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理學院
    理學院是在數理系的基礎上成立的。數理系是我校建立最早的三個系之一,始建於1980年,2008年更名為理學院。  理學院現擁有「數學」、「統計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應用物理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為學校優勢特色專業。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方面獲悉: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理論名師、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0日14時4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歲。公開資料顯示,高峰1933年9月18日出生於武漢,少年時就投身革命,很早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是一位信仰堅定的學者。1946年至1955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學習。1960年9月畢業後分配到南開大學經濟學系任教直至退休。
  • 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教授一行赴華盛頓參加美國公共...
    本站訊 (通訊員 宇文慧) 2019年3月8日至12日,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教授帶領師生一行赴華盛頓參加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年會(ASPA Annual Conference)。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年會是全美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呈現了全球公共管理研究的熱點,堪稱學界密切關注的風向標。
  • 「AI+醫學影像」專刊正式上線 | 期刊速遞
    專刊編委會安虹 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策劃出版的「AI+醫學影像」專刊,立足新一輪AI技術的發展背景,緊緊圍繞AI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需求,回顧和總結AI技術在醫學影像中應用的發展歷程,全面梳理近年來的最新的研究進展,思考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探索AI+醫學影像的未來發展方向。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4月16日,《微尺度》(Small)專刊《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Nano/Microscale Materials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出版。主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了清華大學在微納尺度物質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地科院」)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院士、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校長李家俊、副校長元英進等出席了儀式。李家俊在儀式上發表講話。校領導和來賓一同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揭牌。天津大學相關部處、院系負責人及環境學院、化工學院、理學院的教職工和學生代表等100餘人參加了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
  • ChemBioChem 慶祝翁啟惠教授生日專刊
    近期ChemBioChem出版了一期慶祝翁啟惠教授(Chi‐Huey Wong)70周歲生日的專刊。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是在原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的基礎上於1997年7月正式成立的。它的成立是天津大學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也是科學技術向高度綜合化方向發展的形勢要求,它表徵著天津大學化工學科的優勢在高起點上的再度融合。
  •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勇先教授出版《英語發展史》
    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勇先撰寫的《英語發展史》(中文版)已完稿,近期將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發行(下圖為樣書)。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胡壯麟、清華大學英語教授程慕勝、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秦秀白分別為該書作序。
  • ...張裕卿|論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業與工程|張絲萌|教授
    新京報此前報導,11月19日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進一步凝聚分子影像和探針領域的學術力量,搭建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碰撞,12月22日,由天津大學醫學部舉辦的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在津成功召開。來自史丹福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應邀做學術報告,吸引了百餘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 天津大學,化工名校,開除教授就完了?他女兒呢?
    天津大學,近期火了,原因是一名教授被開除了,天津大學什麼專業國內知名?因為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文理併入北大,工科大部分併入清華)、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併組成,你看看,集中了國內所有強校的化工專業,你說能不厲害?
  • 導師介紹:丁書江 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
    丁書江  教授基本信息:通信地址: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化系                   陝西省西安市鹹寧西路28號郵        編:710049辦公電話:029-82668391電子郵箱:dingsj@mail.xjtu.edu.cn丁書江,1978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理學院「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教材出版發行
    由理學院化學學科和玲教授和李銀環副教授負責編寫的在線開放課程配套MOOC教材——「無機與分析化學」,日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目前國內首部化學類MOOC教材。 受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改革在線課程建設項目的支持,由和玲教授和李銀環副教授負責建設的「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在線課程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學MOOC平臺運行,進行混合教學嘗試。通過反覆修改,在和玲、李銀環、梁軍豔、楊曉龍、吳宥審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2017年3月開始在三大平臺上線運行,並在本校以SPOC教學模式運行四次,有效地促進和提高了本科教學水平。
  •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主任杜嗣河教授一行蒞臨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交流訪問
    胡志城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榮休教授簡介:胡志城教授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取得眼科視光學博士學位,其後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深造,獲頒生理光學碩士及博士兩個學位。
  • 新招118名博士生,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開學了
    2020年9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雲典禮順利召開。天津大學主會場此次開學典禮共設一個主會場,兩個分會場,主會場設在天津大學,分會場分別設在福州市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三地共120餘名師生通過實時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典禮。福州市副市長李春、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祖翰、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
  • 探索DNA修復的秘密 天津大學在酵母群體基因組學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天津大學最近在這方面有了突破。  基於群體基因組學的重組分析,天津大學理學院教授、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高峰教授課題組發現存在重組DNA雙鏈斷裂的基因顯著出現在特定疾病和適應性相關的生物學通路中,表明同源重組在疾病與環境適應性相關的DNA雙鏈斷裂修復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