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2021-01-20 網易

2021-01-14 11:40:09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人民網昆明1月14日電 據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微信公號消息,首次全面完整記錄中緬交界高黎貢山地區地衣、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名錄的學術專著——《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於2020年12月由該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恆、李嶸研究員主編,中國科學院王文採院士作序。

  

  高黎貢山

  高黎貢山地區是指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間的分水山脈和山脈兩側的地域。由於特殊的地質歷史和獨特的生態自然環境,高黎貢山地區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被全球保護組織列為世界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因其獨特的地勢、峻秀磅礴的山體、神秘深邃的原始森林、四季陰雨綿綿的氣候以及保存完好的人文自然生態景觀,高黎貢山地區備受中外生物地理學家關注,被視為熱點地區的關鍵地帶。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也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已故中國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區系地理學奠基人吳徵鎰院士認為這一地區是「研究中國植物區系最重要的一個區繫結構」。

  

  圖書主編李恆研究員(左)、李嶸研究員(右)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李恆研究員及其團隊30年的研究成果,是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基於各類群專家對植物標本的準確鑑定,該專著首次詳細記載了高黎貢山地區的地衣、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名錄,並對高黎貢山種子植物區系的性質、來源及在中國植物區系區劃中的位置進行了論證,提出一個與該區域相適應的種級分布區類型系統。

  該書的出版為我國南亞生物與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建設、橫斷山乃至東喜馬拉雅植物區系研究、中緬跨境植物資源利用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提供了詳實的科學數據,為世界同領域的科學研究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據介紹,《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體現了我國在植物分類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資源學研究領域的前沿水平,先後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湖北省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全書共11章、150萬字,採用16開精裝,定價960元。(文/曾紫風 圖/杜曉紅 李嶸 刀志靈 王欣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
    >高黎貢山上的瀑布高黎貢山,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特殊,氣候類型特殊,孕育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同時,生物多樣性全國居首,森林資源極其豐富,珍稀動植物隨處可見。600多年樹齡的大樹杜鵑、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樹種禿杉、與大熊貓和滇金絲猴享有同樣聲譽的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羚牛、白尾梢虹雉等多種珍稀動植物齊聚此地,讓人不由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多彩。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該書是野外識別溼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共收錄我國溼地植被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溼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由中科院院士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劉興土作序。
  • 在騰衝高黎貢山博物館,開啟一段探索自然的奇幻旅程
    博物館主要分為三大展區、七大部分。三大展區為主展區、影像區、臨時展覽區。主展區設置序廳、史前高黎貢、神秘高黎貢、植物大發現、生命避難所五大部分。重點展示高黎貢山的自然、人文、歷史、地理、成果等方面。在館外迴廊內設有臨時展覽區,重點以展示高黎貢山動植物標本圖片、風光等攝影、繪畫作品。館內的陳展設計以地質年代和歷史發展的脈絡做為布展主線,以動植物的分布規律為輔線進行展陳。
  • 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溼地植物資源專著出版
    ——《東北溼地植物彩色圖志》,最近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東北地區是我國溼地的主要分布區,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包括湖泊、河流、沼澤及人工溼地,其中沼澤與沼澤化草甸溼地約佔全國該類溼地的48%。其中,黑龍江省扎龍溼地和吉林省向海溼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據介紹,東北溼地發育完整,植物種類豐富,據初步統計共有各種野生微管溼地植物800餘種。
  • 高黎貢山騰衝境內現珍稀滇桐野生種群 之前國內僅存10株
    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滇桐,百度百科這樣介紹它:椴樹科,落葉喬木,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中國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為中國西南特有種,現僅存6株。在區域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這次在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騰衝境內,首次發現的滇桐總共有31株,通過與當地群眾走訪,推測樹齡最大的200年左右,最小的也有10年左右。
  •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2015-12-18 新華網 吳晶晶 【字體:大 中 小】
  • 高黎貢山護林人的苦與樂
    此次大會落戶雲南,一定程度上是對雲南生物多樣性資源地位和保護工作的認可。作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位於滇西的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為關鍵的地區之一,目前發現有高等植物5728種、動物2389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
  • 「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Springer聯合出版。過去的一個世紀,我國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植物資源進行了廣泛的調查,開展過多次大型科學考察,完成了大量的植物標本採集和鑑定工作。近二十年來,「中國植物志」、「中國樹木志」、「Flora of China」以及各省區植物志和樹木志、地方植物資源考察報告等紛紛出版,使得中國植物分布圖的編研成為可能。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雲南野生蘭科植物包括溫帶(高山)、亞熱帶、熱帶三大氣候區的具有多種生活習性的地生蘭、附生蘭、腐生蘭類。高黎貢山的蘭科植物包括90個中國特有種和30個高黎貢山特有種。分布最廣的是石豆蘭屬植物。許多種類石豆蘭花朵絢麗多彩,如蘚葉捲瓣蘭、大葉捲瓣蘭等。有些石豆蘭花朵小巧玲瓏,如二色大苞蘭、墨脫石豆蘭。獨龍江石豆蘭、怒江石豆蘭、怒江捲瓣蘭、貢山石豆蘭等是高黎貢山特有種。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溫州地處浙江東南,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區域內生物、生境、生態系統十分多樣。這裡的很多植物起源古老,殘遺植物、特有和珍稀植物多,比如溫州種子植物中就包含22個我國特有屬,在中國植物區系劃分中佔重要地位。然而,溫州雖然是省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一直較為薄弱。
  • 《陝西維管植物名錄》出版
    )植物分類學課題組系列專著項目資助的《陝西維管植物名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書中系統地記載了陝西維管植物屬的種類和分布,我國和世界及陝西省的具體種數,並註明中國特有、世界單種屬以及主要經濟價值,詳細列舉了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學名、生長環境、海拔範圍、省內分布(縣級)、國內外地理分布等,還標記出陝西省特有植物、陝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批次和等級、紅色名錄受威脅植物的等級、中國入侵植物的入侵等級等信息。
  •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2015-12-21 新華網 【字體:目前該植物志系列3卷冊已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和劍橋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  「泛喜馬拉雅地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及其所連接的橫斷山、喀喇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跨越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和阿富汗等7國。地區擁有植物2萬餘種,高山植物豐富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同時該地區還是亞洲6條大河的發源地。地區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
  • 辰山植物園出版《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
    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學課題組馬金雙研究員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The Survey Reports on Chinese Alien Invasive Plants)7月15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上、下卷,951頁;167.5萬字;ISBN:
  • 到高黎貢山去看那些「世界第一」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歷史文化的積澱讓高黎貢山擁有了世界級的旅遊資源,擁有多個世界第一。因此,到高黎貢山我只看第一。一、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 高黎貢山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野生居群
    近日,高黎貢山保山段首次發現兩種蘭科鎧蘭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鑑定為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這一發現,為高黎貢山保山段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鎧蘭喜馬拉雅鎧蘭據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工作人員介紹,7月6日,他們在一次日常的巡護中,無意中發現在高黎貢山一處山脊兩側的苔蘚上遍布著一種不知名的美麗小花。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植物區系與植被》出版—新聞—科學網
    《東莞植物區系與植被》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等主編的《
  • 中國植物分類學著作——《中國高等植物》出版
    《中國高等植物》植物分類學知識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滿足林業、農業、畜牧業、中醫藥、環境保護、植物學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一部14卷冊的《中國高等植物》於2012年10月全部出版。該著作的編研於1997年1月作為中科院重點項目而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