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6月的雲南香格裡拉,成片的黃花杓蘭在林緣或疏林下綻放,粉紫色花朵的雲南杓蘭生長在枯枝敗葉的腐殖土中,碧沽天池3800米海拔的樹叢中紫點杓蘭的花朵美麗而奇特。
我國目前有記載的蘭科植物有1700多種,其中雲南就有約1000種。
雲南堪稱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針闊混交林下的麗江杓蘭 攝影 楊燕東
雲南野生蘭科植物包括溫帶(高山)、亞熱帶、熱帶三大氣候區的具有多種生活習性的地生蘭、附生蘭、腐生蘭類。
北起四川西北的九寨溝、南至雲南香格裡拉的白水臺,這一地帶是杓蘭屬植物集中分布區,是杓蘭的天堂。
每到夏季,在香格裡拉、九寨黃龍,20多種杓蘭相繼開放。在各種灌木叢中、喬木林下,可看到雲南杓蘭、麗江杓蘭、斑葉杓蘭、黃花杓蘭、西藏杓蘭等多種杓蘭,有黃色、黃綠色、粉紫色、深紅色、紫褐色、白色等多種花色,有斑點狀、條紋狀等多種形態。
我國有37種杓蘭,是世界杓蘭屬植物的分布中心,雲南是主要分布區之一。
盛夏,在滇西北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流石灘草甸,清新雅致的寬口杓蘭宛若仙女起舞。
在滇西北的針闊混交林下,麗江杓蘭擁有黃色底色、紅褐色斑點的花朵,與飄忽的松蘿一起,展示著野性之美。麗江杓蘭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從2008年在滇東南重新發現暖地杓蘭開始,陸續在雲南、廣西、西藏發現了暖地杓蘭的新居群。暖地杓蘭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屬典型的極小種群瀕危植物。
玉龍杓蘭為中國特有種,是極小種群瀕危植物,僅在麗江玉龍雪山、香格裡拉有分布。
雲南是我國兜蘭分布最多的地區。我國已知的野生兜蘭有18種,主要產在西南和華南地區,其中雲南就有15種,包括杏黃兜蘭、硬葉兜蘭、麻慄坡兜蘭等。
雲南野生兜蘭主要集中在滇西至滇東南地區。滇西碧江、貢山的兜蘭數量分布較多,有杏黃兜蘭、彩雲兜蘭、紫毛兜蘭等。滇東南文山州的兜蘭種類分布最多,除杏黃兜蘭和彩雲兜蘭外,其餘兜蘭均有分布,其中麻慄坡兜蘭、亨利兜蘭、文山兜蘭為該地區特有種。滇中一帶包括昆明、玉溪、大理、楚雄等地,均有兜蘭分布,如同色兜蘭、虎斑兜蘭等。
在雲南的兜蘭種類中,杏黃兜蘭為我國特有種,十分稀少。杏黃兜蘭花含苞時呈青綠色,初開為綠黃色,全開時為杏黃色,後期金黃色,是兜蘭中的「佼佼者」。
在文山州麻慄坡縣老山的懸崖上,生長著一種兜蘭。這種兜蘭因最早發現於此,故以「麻慄坡兜蘭」命名。此後被人們熟知,並在雲南東南部其他地區、廣西西部、貴州西南部被發現有分布。
9月,在雲南低緯度高山地區,獨蒜蘭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常成片群居,盛花期時呈現出壯觀的美景。
我國有28種獨蒜蘭,是獨蒜蘭屬植物的分布中心,其中雲南分布21種。
在雲南的深山密林中,有著紅色、黃色、紫色等鮮豔花朵的石斛也是常見的蘭科植物。我國有石斛屬植物105種,其中雲南就有60種,是我國石斛屬種類最多的地區。
齒爪齒唇蘭的植株高僅10多釐米,常被枯枝落葉覆蓋,只有花朵盛開時,深黃色的唇瓣才會引人注意。這種少有的蘭科植物,僅在西藏、雲南、廣西有記載,呈間斷分布。
各種蘭科植物遍布雲南。
附生在大樹上的大花萬代蘭 攝影 李劍武
南部的西雙版納、西北部的高黎貢山是雲南野生蘭科植物集中分布的兩大區域,分別有蘭科植物481種、425種,幾乎囊括了全省所有野生蘭花種類。
西雙版納蘭科植物隸屬於120個屬,其中石斛屬、石豆蘭屬種類比例相對較高。
在這裡,有些種類的命名與地名有關,如勐海石豆蘭、勐海隔距蘭、勐海天麻、勐海鳶尾蘭、版納玉鳳花等。
西雙版納有4個州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3的蘭科植物在保護區內有分布。
當地少數民族對菩提樹等「神樹」的世代保護,使這些「神樹」成為多種蘭科植物的庇護所。
大花萬代蘭是常見的長在菩提樹上的蘭花種類。有的樹林中,大花萬代蘭、扇唇指甲蘭、兜唇石斛、掌唇蘭等生長在不同種類、不同海拔的古老大樹上,形成自然的「空中花園」。
高黎貢山的蘭科植物包括90個中國特有種和30個高黎貢山特有種。
分布最廣的是石豆蘭屬植物。許多種類石豆蘭花朵絢麗多彩,如蘚葉捲瓣蘭、大葉捲瓣蘭等。有些石豆蘭花朵小巧玲瓏,如二色大苞蘭、墨脫石豆蘭。
獨龍江石豆蘭、怒江石豆蘭、怒江捲瓣蘭、貢山石豆蘭等是高黎貢山特有種。
這裡分布著約30種舌唇蘭屬植物,其中高黎貢山特有種包括貢山舌唇蘭、獨龍舌唇蘭、卵唇舌唇蘭、察瓦龍舌唇蘭。
4月的獨龍江峽谷溼度大、溫度低,貢山貝母蘭的明黃色花朵在雲霧中十分顯眼。這種蘭花是高黎貢山的特有種,目前只發現少數幾個居群,且居群中的個體數量也很少。
紅花貝母蘭在中國僅分布在高黎貢山,是貝母蘭屬中為數不多的紅花種類。
高黎貢山有兩種最耐熱的杓蘭屬植物,即暖地杓蘭和綠花杓蘭。
擬萬代蘭屬在全世界僅有5種,中國有擬萬代蘭和白花擬萬代蘭,都分布於高黎貢山。其中,白花擬萬代蘭分布較廣、數量較多。
2018年,在高黎貢山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理鎧蘭居群。
杏黃兜蘭 圖片來源: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
我國蘭科植物大部分屬,如三蕊蘭屬、兜蘭屬、毛梗蘭屬,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一些屬如杓蘭屬、珊瑚蘭屬、鳥巢蘭屬,主要分布在溫帶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石豆蘭屬、玉鳳花屬等,則分布在熱帶地區。
雲南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高原氣候區7個溫度帶氣候類型,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具備大部分蘭科植物生長的地理條件。
我國蘭科植物集中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和草原地區,尤其是雨量和熱量比較充足的山地雨林生態系統中。
在太平洋季風和印度洋季風的影響下,雲南恰好形成了這種山地雨林生態系統,給蘭科植物提供了最適合的生長條件,使雲南擁有了最豐富的蘭科植物種類。
西雙版納屬於熱帶的北緣,是熱帶季雨林氣候,由於太陽入射角高,所以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西雙版納常年溼潤多雨,雨季長達5個月,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繁多,這裡的熱帶蘭花也因此具有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高黎貢山地處怒江大峽谷,山高坡陡切割深,垂直高差4000米以上,有著極典型的高山峽谷自然地理垂直帶景觀。巨大山體阻擋了西北寒流的侵襲、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使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保護區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氣候。高黎貢山跨越5個緯度帶,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溼潤熱帶森林到溫帶森林過渡的地區。獨特地理特徵和適宜氣候條件,使高黎貢山擁有大量的蘭科植物特有種。
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植物王國」雲南,也為各種野生蘭科植物生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作者 白兆會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