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野生居群

2021-02-08 騰衝發布

近日,高黎貢山保山段首次發現兩種蘭科鎧蘭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鑑定為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這一發現,為高黎貢山保山段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

鎧蘭

喜馬拉雅鎧蘭

據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工作人員介紹,7月6日,他們在一次日常的巡護中,無意中發現在高黎貢山一處山脊兩側的苔蘚上遍布著一種不知名的美麗小花。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護林員 劉紹燦

我們順著山脊巡護的時候,看見這種小花,只有幾釐米高,這裡一叢,那裡一叢,非常的漂亮,我們拿手機把它拍下來發到工作群裡。

喜馬拉雅鎧蘭

無名小花的照片,立即引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孫衛邦研究團隊的高度關注,並派科研人員進行了實地調查。圖片上的植物被鑑定為喜馬拉雅鎧蘭,然而更為驚喜的是孫衛邦團隊還意外發現了同屬的鎧蘭。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孫衛邦

鎧蘭屬於瀕危物種,如果不加保護,這個物種就會消失,要加緊保護起來。

喜馬拉雅鎧蘭

這次發現的喜馬拉雅鎧蘭主要生長於常綠闊葉林林下苔蘚及落葉層上,估計有兩萬多株。鎧蘭與喜馬拉雅鎧蘭共同著生於苔蘚及枯木上,估計有700多株。

鎧蘭

這次發現的兩種鎧蘭屬植物的野生居群均為騰衝市首次記錄。目前,高黎貢山南段已發現大理鎧蘭、喜馬拉雅鎧蘭、鎧蘭3種鎧蘭屬植物。

大理鎧蘭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副局長 黃湘元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會加強對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調查、監測,把資源底數摸清,我們會要求護林員加強巡護、監管,特別是對珍稀物種分布地段,防止人為幹擾和破壞。

來源:雲視新聞七彩雲

相關焦點

  • 雲南騰衝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首次在雲南騰衝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為高黎貢山南段山系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鎧蘭屬約有150種,主要分布於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太平洋各島,向上經東南亞延伸至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分布有六個種。
  • 騰衝新發現兩種鎧蘭屬植物——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
    近日,雲南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在高黎貢山發現了一種鎧蘭屬(Corybas Sp.)植物的野生種群,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孫衛邦研究團隊的實地調查,鑑定為喜馬拉雅鎧蘭(Corybas himalaicus
  • 【今日科技】暗能量觀測證據、鎧蘭野生居群、裸腹鱘、新冠病毒、負氧離子、多巴胺能神經元
    ——中國新聞網2雲南騰衝首次發現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野生居群▲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日前,科研人員在雲南高黎貢山山系發現喜馬拉雅鎧蘭的野生居群,實地調查中還發現了同屬瀕危植物鎧蘭的野生居群。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介紹,此次發現的喜馬拉雅鎧蘭主要生長於常綠闊葉林林下苔蘚及落葉層上,估計有兩萬餘株。鎧蘭與喜馬拉雅鎧蘭共同著生於苔蘚及枯木上,估計有700餘株。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麗江杓蘭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從2008年在滇東南重新發現暖地杓蘭開始,陸續在雲南、廣西、西藏發現了暖地杓蘭的新居群。暖地杓蘭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屬典型的極小種群瀕危植物。玉龍杓蘭為中國特有種,是極小種群瀕危植物,僅在麗江玉龍雪山、香格裡拉有分布。雲南是我國兜蘭分布最多的地區。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雲南發現30米高珍稀巨樹,已有200年樹齡,發現之前全國只有6棵
    原始森林是陸地原始自然生態留存最好的地方,不過原始森林在我國留存下來的比較少,只在東北和西南地區有部分留存,這些地方保存著我國珍稀的動植物自然遺產。比如在雲南高黎明貢山,科考人員發現了珍稀的滇桐物種。,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
  • 高黎貢山騰衝境內現珍稀滇桐野生種群 之前國內僅存10株
    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在區域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這次在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騰衝境內,首次發現的滇桐總共有31株,通過與當地群眾走訪,推測樹齡最大的200年左右,最小的也有10年左右。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
    但高黎貢山山高坡陡路難行,以往大多數野生動物很難見到蹤影,直到紅外相機的出現。紅外相機堪稱「秘境之眼」,在野生動物監測中得到廣泛使用,在高黎貢山有久遠的使用歷史,用它能拍攝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動物及畫面。自1994 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馬世來等專家在高黎貢山地區的野外考察,首次運用紅外相機監測野生動物以後,雲南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使用了紅外相機開展監測與研究工作。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至少149隻個體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極度瀕危的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記者趙珮然)一個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該成果於18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ZooKeys》上。
  • 高黎貢山發現神獸雲貓,尾巴似雪豹、爬樹直上直下,敢攻擊長臂猿
    高黎貢山,是我國橫斷山脈最西部的一條山脈。其北連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島,縱向橫跨5個緯度,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受到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風影響。同時由於山脈是南北走向,在擋住西北方向寒流時,又保留了印度洋吹來的暖溼氣流。
  • 高黎貢山護林人的苦與樂
    此次大會落戶雲南,一定程度上是對雲南生物多樣性資源地位和保護工作的認可。作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位於滇西的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為關鍵的地區之一,目前發現有高等植物5728種、動物2389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
  • 雲南高黎貢山百花嶺觀鳥
    (原標題:雲南高黎貢山百花嶺觀鳥) 這是在高黎貢山百花嶺拍攝的一隻飛舞的黃臀鵯
  • 珍稀動物雲貓頻頻出現在高黎貢山
    掌上春城訊曾一度在國內消失了30年的雲貓是一種古老、稀有、神秘的貓科動物,自從2014 年雲貓重現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之後,工作人員就通過紅外相機對其實施了跟蹤監測,這段時間有了可喜的收穫,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