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2021-02-08 雲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3月14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叢林中採集標本時,意外發現幾株疑似滇桐的植物。5月19日,工作人員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現場比對確認,專家根據植物殘存的花果和葉子鑑定後確認為滇桐,在保護區護林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尋找下,截至目前共發現31株。

    「滇桐之所以被列為瀕危物種,是因為它的分布區比較狹窄,種群和個體數非常少。此次發現的滇桐,主要以單株或少見的兩株、三株存在,周邊幾乎沒有小苗,這顯示滇桐的自然更新率非常緩慢。」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生態學博士徐聰麗介紹,此次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發現的滇桐樹齡各不相同,樹齡最小的10年左右,最大的200年左右。其中,最大的一株滇桐近30米高,胸徑100多釐米。

    據悉,31株野生種群滇桐的發現,填補了滇桐在高黎貢山分布信息的空白,對研究滇桐系統演化過程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相關焦點

  • 數量高達31株!「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高黎貢山騰衝境內現珍稀滇桐野生種群 之前國內僅存10株
    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中國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為中國西南特有種,現僅存6株。在區域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這次在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騰衝境內,首次發現的滇桐總共有31株,通過與當地群眾走訪,推測樹齡最大的200年左右,最小的也有10年左右。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發現30米高珍稀巨樹,已有200年樹齡,發現之前全國只有6棵
    ,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1999年就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植物。
  • 最高近30米,雲南現瀕危植物,地球滅絕,消失動物為何也再現?
    雲南再次發現了什麼「珍稀瀕危植物」?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發現的「珍稀瀕危植物」名叫滇桐,而在數量上可以說並不多,根據云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公布的數據來看,數量為31株。
  • 高黎貢山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野生居群
    近日,高黎貢山保山段首次發現兩種蘭科鎧蘭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鑑定為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這一發現,為高黎貢山保山段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鎧蘭喜馬拉雅鎧蘭據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工作人員介紹,7月6日,他們在一次日常的巡護中,無意中發現在高黎貢山一處山脊兩側的苔蘚上遍布著一種不知名的美麗小花。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中國雲南震動世界,發現珍稀瀕危植物,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今年中國雲南震動世界,是因為我國的研究人員在這裡發現了珍稀瀕危植物。這一發現,對我國的生態乃至全世界的植物研究都極具重要的意義。瀕危植物的發現,給予了我們可以延續物種的希望。這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植物呢,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在中國,有上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它們因數量少、分布地域狹窄、遭受人類活動威脅等原因,瀕臨高度滅絕風險。例如觀賞和材用價值極高的華蓋木,野外只發現52株;藥用價值極高的重樓屬植物,至少有7種已瀕臨滅絕。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較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概念適用於動物物種嗎?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自身因素限制和外界因素幹擾,呈現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都極少,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簡稱:MVP),而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植物(Sun,2013,2016;Sun等,2019a,b)。 這一概念在我國受威脅植物保護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 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
    掌上春城訊 近日,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標誌著顯脈木蘭和廣西火桐的遷地保護獲得初步成功。研究人員預期,未來這兩種美麗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不僅可以在城市裡開花結果、綻放異彩,也可以在原產地傳宗接代、光芒四射。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極度瀕危的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記者趙珮然)一個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該成果於18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ZooKeys》上。
  • 廣東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生存鏡像側記
    你是否知道,始見於廣東的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植物報春苣苔,近10年間種群分布點已從11個減少至8個,僅存的分布點中部分野生植株數量已不到1000株;你是否知道,廣東特有植物種屬杜鵑紅山茶,現僅存於清遠陽春境內一條4公裡的小山溝兩側,野外現存1039棵;你是否知道,木蘭科喬木長梗木蓮,全世界僅在廣東省南崑山自然保護區內存有一個種群,目前野外成熟植株不到10株;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騰衝新發現兩種鎧蘭屬植物——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
    近日,雲南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在高黎貢山發現了一種鎧蘭屬(Corybas Sp.)植物的野生種群,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孫衛邦研究團隊的實地調查,鑑定為喜馬拉雅鎧蘭(Corybas himalaicus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雲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記者近日從省林草局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我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至少149隻個體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到高黎貢山去看那些「世界第一」
    高黎貢山是中國戶外運動愛好者、動植物研究愛好者、鳥類攝影愛好者的的據基地之一,享有「世界動植物南北交匯走廊」、「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人類的雙面書架」等美譽,被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列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A級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靈長類動物白眉長臂猿的故鄉。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記者近日從省林草局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