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心植物分類學七十載 他為中國植物建檔案
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採集標本,94歲依舊堅持每周兩次乘班車去上班,右眼失明的10多年間仍出版多本著作、完成幾十篇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文採傾注畢生心血,為中國植物建檔案。70個春夏秋冬,走遍大江南北,哪怕是在最危險的境地、最困難的時候,他也從未放棄。人物小傳王文採,1926年生,山東掖縣人。
-
科學網—胡宗剛:介紹一部中國植物分類學史著作
此中以植物分類學最為煩瑣,因其種類複雜、多樣,因而其問題也甚多。故而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須對學科發展脈絡有所了解,懂得查閱文獻。 植物分類學史將1753年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發表《植物種志》作為該學科起始之重要標誌。該書聲稱概括了當時所知全世界的植物,故又稱之為第一部「世界植物志」,其中也記載了一些中國植物。
-
《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叢書,今日限量100套!
中國植物學家為了系統地展示中國植物的多樣性,歷經艱辛,相繼編研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和《中國植物志》,並與外國專家合作出版Flora of China等大型志書,這些著作在國內外 應用廣泛、影響巨大,客觀地展現了不同時期的植物分類學研究 和植物資源調查的成果,成為植物分類學領域最重要的大型經典著作。
-
識別你身邊植物的必備工具——中國最美植物圖鑑
中國是世界上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植物學家們為了系統地展示中國植物的多樣性,相繼編研了附有黑白線條圖的大型志書,但其效果難以滿足部分讀者鑑賞植物的需要
-
植物分類、鑑定必備工具書——《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現貨發售!
《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精選中國境內野生高等植物和重要栽培植物1萬餘種,配以圖片近2萬張,每一物種以中英文形式簡要介紹植物的中文名稱及拉丁學名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組織全國30餘個單位的專家教授和繪圖人員,在長期研究和積累的基礎上,以上千萬份植物標本為依據,花費19年(1964———1983年)時間編纂而成。全書共計8冊(正編5冊,補編2冊,檢索表1冊),1057萬字。
-
《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國家科技出版基金資助
新疆日報訊 日前,由新疆民間植物學分類學研究者楊宗宗、遲建才、馬明編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並將在明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首部以彩色圖鑑的形式較為全面、系統地記載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的學術專著。
-
植物科普著作《我的植物閨蜜》出版發行
日前,由陝西省科學院科普專項資助,陝西省西安植物園祁雲枝研究員的新書《我的植物閨蜜》(上、下冊)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的植物閨蜜》一書,秉承「人性化植物」的理念,站在「閨蜜」的角度,以植物的眼睛來看待人類文明的功與過。
-
南澗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出版
原標題:南澗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出版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劉恩德博士主編,西南林業大學、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理局、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雲南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編寫的《南澗彝族自治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正式出版。
-
中國植物科學畫的「最後時刻」
項目成立之初,時任中科院植物分類與植物地理學研究室主任的秦仁昌教授被選為《中國植物志》編委會委員兼秘書,同時擔任第2卷至第6卷的主編。秦仁昌是中國現代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中國植物學的拓荒者。他在英國、瑞典、奧地利等地拍攝的近兩萬張中國植物標本照片,為編寫該著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仁昌主編的《中國植物志》第2卷《蕨類植物》於1959首先出版。
-
中國維管植物物種報告(2000-2019)
論文首頁一直以來,回答中國到底有多少種植物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一方面因為國家級植物志的出版延續很久(中文版1959-2004,英文版1994-2013);另一方面植物新物種也一直被發表、其它地區的植物也會在中國被發現;此外,科學研究的深入也會對已發表的物種進行轉移、歸併等分類學處理。只有將這些信息匯總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目前中國植物的基本狀況。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一書由國際學術出版機構Springer出版。
-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正式出版 人民網昆明1月14日電 據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微信公號消息,首次全面完整記錄中緬交界高黎貢山地區地衣、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名錄的學術專著——《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
-
首都科學講堂 | 植物分類學
植物分類學- Plant Taxonomy -它是什麼?植物分類學是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係,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也就是把紛繁複雜的植物界分門別類一直鑑別到種,並按系統排列起來,以便於人們認識和利用植物。是植物學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綜合性的一門分支學科過去的經典分類大多依據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特徵去分,後來把孢粉形態、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結合進去後,有助於進一步對種類的鑑定、植物演化關係的探討和植物的分類。
-
甕石齋收藏《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讀書 藏書 甕石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是具普及性質的植物分類工具書,收載了我國高等植物近15000種,收錄了有經濟意義的常見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種類。《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中每種植物均有插圖,附有中文名、重要別名和拉丁名,簡明的形態描述,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近日,由任海研究員主編的《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中譯名: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
-
植物的分類學的作用
全世界有許多品種的植物,有的可能還沒有被發現,要對這些品種一一分類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因此有了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係,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基礎學科——植物分類學。用來便於人們對植物的了解。目前已知的植物品種共有50萬種以上。
-
為《中國植物志》寫史,向老先生致敬
《中國植物志編纂史》是一部完整記述《中國植物志》研究、編寫、出版工程全景式的力作,具有填補科學史、出版史研究空白的價值。全書以翔實、客觀的文字呈現出《中國植物志》研究、編纂過程中曲折和執著的實現路徑,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編纂過程的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
-
【中國科學報】李敏:打造手中的植物世界
在李敏看來,自己工作的目標就是讓植物分類學的研究成果走出研究所,真正成為普通人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東西。 曾經狂熱的攝影發燒友 李敏自2004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作,4年後開始主要負責植物圖像庫與數字植物系統研發的相關項目。 對於自己熱衷與植物圖像打交道,李敏認為這和自己對攝影的愛好密不可分。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近日,由任海研究員主編的《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中譯名: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一書近期由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Springer出版。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