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 梅全喜主編艾葉百科系列叢書正式出版

2020-12-05 騰訊網

近日,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藥學部學科帶頭人梅全喜教授主編的《艾葉百科系列叢書》(英文版),正式出版發行。本套叢書包括《艾葉實用百方》(英文版)、《蘄艾灸治百病》(英文版)和《艾蒿食療百味》(英文版)共三冊,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艾葉的藥用、灸用和食用情況。三本書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詮釋了艾葉與健康的密切聯繫。

近年來,隨著國家中醫藥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中醫藥事業在海外得到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海外對中醫藥文化及相關知識需求的與日俱增;而艾文化正是中醫藥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據梅全喜教授介紹,艾葉為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衍作出了重要貢獻,民間用艾的習俗人人皆知,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國各地都在使用艾葉來驅瘟避瘴,預防新冠肺炎的傳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傳播中醫藥科普知識,讓中國傳統醫藥惠及全世界人民,人民衛生出版社選中了梅全喜教授主編的這套《艾葉百科系列叢書》將其翻譯成英文版向海外發行,《艾葉百科系列叢書》(英文版)旨在解讀艾葉的人文歷史、養生療疾、文化交流等,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從多層面、多視角為讀者呈現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該套英文版叢書的出版對於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海外、將中醫藥知識普及到一帶一路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

《艾葉實用百方(英文版)--Mugwort Leaf: Over 100 Practical Formulas》:本書介紹了艾葉的藥性理論、中醫臨床上應用艾葉治療各科疾病的概況和古今常用的100餘個簡便實用的用艾方劑的處方、製法、用法與功能主治等。

《蘄艾灸治百病(英文版)--Qi Mugwort Moxibustion to Treat 100 Diseases》:本書全面介紹了蘄艾的基本情況,艾灸的種類、作用機制,以及100種常見病的灸治方法、取穴要點、操作與注意事項等。

《艾蒿食療百味(英文版)--Diet Therapy with Mugwort in 101 Recipes》:本書系統介紹了艾蒿食療的醫藥學基礎、食療的安全性、不同人群不同體質的食療要求等,以及101種艾蒿食療品種的製作與食用方法、食療功效等。

梅全喜教授是湖北蘄春人,家鄉盛產艾葉,素有「蘄艾」之美稱。他小時候認識的第一味中藥就是艾葉。耳聞目睹了很多關於艾葉防病治病的故事。大學畢業後,他即著手開展對艾葉的系統研究:經過30多年的潛心鑽研,取得了可喜成果:他在國內外醫藥雜誌上公開發表了《艾葉的DNA條形碼鑑定研究)》、《不同產地艾葉中揮髮油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較》、《不同產地艾葉燃燒放熱量的比較》、《複方蘄艾衛生巾方鎮痛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等30多篇頗有影響的艾葉科研論文,最早論證了蘄艾作為艾葉的道地品種其質量的優質性和道地性。

1999年還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專門論述中藥艾葉的專著《艾葉》,隨後又主編出版了《艾葉的研究與應用》等多部艾葉專著。還先後研製出「蘄艾精」、「艾地合劑」「李時珍中藥保健腰帶」、「蘄艾條」、「艾葉煙」、「艾灸貼(女士專用)」、「艾葉浴劑」、「蘄艾衛生巾」等新產品。

他指導國內10多家艾葉生產企業開展艾葉系列產品研發工作,其擔任技術顧問的艾葉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有幾家,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特別是他的家鄉湖北蘄春,在梅全喜教授的積極推動下從本世紀初艾葉產值幾乎為零發展到今天艾葉產值已超過30億元,為推動艾葉研發與推廣應用以及推廣艾葉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楊林)

來源:深圳新聞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
    原標題: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1月13日,市政協組織編寫、歷時兩年精心策劃編撰的《老北京述聞》叢書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問世,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叢書出版研討會並講話。叢書立足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定位,著重從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等方面,講述北京人文故事,提煉首都文化符號,探討首都文化特點與傳承。全書包括歷史典故、人文地理、營國故事等十二卷,涵蓋了北京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會上,北京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叢書編輯出版情況,楊良志、賀豔、宗春啟等9名專家學者踴躍交流發言,分享編寫心得感悟。
  • 複利【新看點】——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發布,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澳國際中醫藥研究中心10日在廣州發布《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該叢書是國際首套採用整體證據方法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系統整理、嚴格評價的專著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即將出版
    2016年8月23日,外研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籤署「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合作協議,授權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國際學術出版社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該系列叢書。  外研社社長蔡劍峰表示,中國有縱貫數千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
  •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圖書在滬發布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葉穎)8月12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讀本「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上舉辦新書發布會。
  • 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出版
    ◎趙曼/文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近日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3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於2019年出版。聽李四光講故事系列科普圖書就是將《天文·地質·古生物》科普化的成果,受眾主要為中小學生。全書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展示了科學發展的曲折歷程,提出了科學探索的思路方法,倡導了求實創新、獨立思考、持之以恆的科學精神,是寫給青少年的優秀科普讀物。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據悉,本次發布的《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是中國首套成系列「走出去」的航空航天類科技著作,這套叢書對世界航天領域科技工作者了解中國航天具有重要意義,對雙方未來更深層次的合作充滿期待。,一定會帶領編委會和期刊編輯部全力為世界航天學術界作者和讀者們做好出版服務。
  •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第一輯上海首發
    亮相書展現場的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的15萬餘種圖書中,歷經5年策劃編撰、匯集全國400多位各學科專家參與的「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第一輯新書首發格外引人矚目。該叢書作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出版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擔任總顧問單位,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市國際文化傳播協會、上海文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劃,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著名學者烏丙安、郝蘇民、葛劍雄擔任總主編,共56卷,分批出版。
  • 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在加拿大出版
    近日,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英文版在加拿大出版發行,這是第二部在加拿大出版發行的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是由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中洪村民委員會組織編纂的。編輯委員會按照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實施方案》《中國名村志叢書基本篇目》設置類目。
  • 金學論著~吳 敢:「金學叢書」第二輯前言
    香港夢梅館主梅節可謂《金瓶梅》校注出版的大家,1988年由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全校本金瓶梅詞話》;1993年由梅節校訂,陳詔、黃霖注釋,香港夢梅館出版《重校本金瓶梅詞話》(該本後由臺灣裡仁書局2007年11月初版,2009年2月修訂一版,2013年2月修訂一版八刷);1998年梅節再為校訂,陳少卿抄寫,香港夢梅館出版《夢梅館校定本金瓶梅詞話》。
  • 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
    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1-9 董子暢 馬海燕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羅國安歷經20年完成的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專著面世後,引起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該專著的國外出版對於中醫走出去具有意義。
  • 【科普時報】《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研究和撰寫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近日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這門課程應該說是國內創新型的課程,這門課程實現三大功能,一個是英語學習,第二個是中華文化,第三個是思政教育,我們在這個課程體系裡面,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讓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學習過程都看得見
  • 國家出版基金:築就出版高原乃至高峰的重要推力
    在中國出版協會剛剛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中,「國家出版基金設立10年碩果纍纍」名列其中。回望10年來路,在推動精品力作出版、提高出版物整體質量、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等方面,國家出版基金都發揮了重要的政策導向和示範引領作用,給中國出版業帶來了活力與動力。 聚焦相關數據,國家出版基金10年來共有500多項成果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擦亮新時代「廣西出版」品牌的奧妙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 供圖   最近幾天,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的人都繃緊了弦,為了一套叢書的出版做最後的衝刺。   這套名為「我們的廣西」的叢書,是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為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一套大型複合出版物,全面反映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來的巨大成就及基本經驗,並對廣西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遺產作了系統梳理。
  • 「走進日本」叢書在鍾書閣蘇州店舉行新書發布會
    在這40年間,中日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比40年前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民間交流等領域都取得重要成果。「走進日本」叢書編委會與上海遠東出版社共同合作,推出了「走進日本」叢書,將日本社會、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優秀研究著作譯介入國內。12月1日,「走進日本」叢書編委會、上海遠東出版社、鍾書閣在鍾書閣蘇州店聯合主辦了此次新書發布會。
  • 「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 ——科學和科幻的激情碰撞
    8月15日上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發布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浦東科幻協會會長顧備、著名科幻作家丁丁蟲等出席發布會。「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以科普科幻的形式,將內容精彩、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以時間旅行、太空探索、生命科學等八個角度分類成冊,並邀請專業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科普相關知識
  •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推出「理解系列」叢書 探索立德...
    近日,《理解民生:社會政策調查報告選集(2019)》一書出版,標誌著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主編的「青年中國說·理解系列」叢書發軔。據介紹,作為叢書的第一部,《理解民生》收錄了由學院本科生為主體組成的10個調研小組在中山大學副教授陳永傑指導下完成的10篇調研報告,分別聚焦於養老服務、教育扶貧、社會組織與基層社會服務供給三個重要的民生領域。  據介紹,「理解系列」醞釀有時,讓青年學生紮根中國治理的豐富實踐,圍繞國家治理的諸多領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調查研究、撰寫調研報告,以青年學生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