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

2021-01-10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1-9 董子暢 馬海燕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羅國安歷經20年完成的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專著面世後,引起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該專著的國外出版對於中醫走出去具有意義。

  今日該校特意舉行成果發布會,介紹這部長達515頁的專著得到所有國際專家匿名評審一致好評的原因。《中醫藥系統生物學》用科學的數據、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闡釋了中醫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該書系統闡述了中醫藥系統生物學的學術思想與研究策略,構建了體現中醫藥整體觀、系統論並融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方法體系。該書的學術思想和豐富的研究實例為中醫藥研究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示範,有利於推動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及應用。此外,將系統生物學應用於中醫藥研究,也有利於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西藥針對人類的病,中藥針對生病的人」,羅國安這樣區分了中西藥的作用機理。他說,西醫強調單一化合物針對單個「靶點」作用的「點對點」模式,後來提出了「點對系統」的模式,即一個小分子對一個人的整體發生作用。羅國安及其團隊於2007年提出「系統對系統」的模式,即把中藥和人體(生物)各看做一個系統,實現了由「點-點」、「點-系統」到「系統-系統」的突破。

  書中以大量篇幅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系統生物學的形成、演變和研究內容,並通過臨床的實際事例糖尿病腎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以及實驗室研究事例中藥複方雙龍方的整體系統生物學研究等應用實例,生動講解和驗證了「系統對系統」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不僅如此,羅國安及其團隊還開展了指紋圖譜和多指標成分定量測定的系統研究,其中中藥指紋圖譜對中藥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該書去年6月由國際著名科技出版社JohnWiley出版社正式出版。羅國安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是幾千年優秀文化的瑰寶,應當把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中醫藥中去,實現中醫藥的現代化。

相關焦點

  • 國內首部系統全面論述航天精神著作《中國航天精神教程》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航天精神研究分會聯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1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航天精神教程》籤名售書活動中獲悉,由梁小虹擔任主編的《中國航天精神教程》近日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向社會公開出版發行。
  • 《新疆的貓科動物》(英文)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阿布力米提· 阿布都卡迪爾研究員主編的英文專著《Felidae
  • 植物科普著作《我的植物閨蜜》出版發行
    日前,由陝西省科學院科普專項資助,陝西省西安植物園祁雲枝研究員的新書《我的植物閨蜜》(上、下冊)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的植物閨蜜》一書,秉承「人性化植物」的理念,站在「閨蜜」的角度,以植物的眼睛來看待人類文明的功與過。
  •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全球發行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全面開放新格局》英文版China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Shared Future in a New Era,日前面向全球正式發行,並在第三屆進博會現場亮相展示。
  • 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翻譯受害者口述時忍不住落淚
    原標題:首部中國慰安婦的英文著作作者丘培培:  為受盡摧殘的生命做紀念
  • 中國植物分類學著作——《中國高等植物》出版
    《中國高等植物》植物分類學知識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滿足林業、農業、畜牧業、中醫藥、環境保護、植物學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一部14卷冊的《中國高等植物》於2012年10月全部出版。該著作的編研於1997年1月作為中科院重點項目而立項。
  • 中國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為受盡摧殘的生命做紀念
    首部中國慰安婦的英文著作作者丘培培:  為受盡摧殘的生命做紀念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華丘培培(左)聽譚玉華講述她在慰安所的受害經歷。  丘培培出版了全球首部中國慰安婦的英文著作,作品中譯名為《日本帝國的性奴隸:中國「慰安婦」的證言》。  丘培培是美國瓦薩學院中日文系主任,她出生於黑龍江,80年代移居美國。2002年,她在指導學生做有關韓日慰安婦的畢業論文時,開始接觸到慰安婦這個群體。
  • 國際首部持續葡萄糖監測英文專著日前面向全球發行
    (CGM)領域的首部英文學術專著,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持續葡萄糖監測》(英文版)] 已於2018年8月8日正式面向全球發行。  本書已入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2017年上海市新聞出版『一帶一路』資助項目」。同時本書中文版入選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和「上海文教結合『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出版工程』資助項目」等。
  • 《C4植物生物學—荒漠植物生理生態適應性》出版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蘇培璽編著的《C4植物生物學—荒漠植物生理生態適應性》一書出版發行。作者自2005-2014年連續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該書是作者長期從事C4植物與C3和C4荒漠植物相互作用研究,並結合國內外研究動態,系統總結凝練的成果,為國內第一本「C4植物生物學」方面學術著作。
  • 全球首部《數字地球手冊》在線出版
    來源:經濟日報在今天開幕的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上,全球首部《數字地球手冊》宣布正式在線出版。這部由來自18個國家100多名作者歷經3年撰寫的著作,是數字地球概念20年前問世以來,全球數字地球領域的第一本系統性專業巨著,也是數字地球科學家群體為推動國際數字地球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 首部《杜甫詩》英語全譯本出版 花費8年時間翻譯
    據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站《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4月11日的報導,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歷經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全集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The Poetry of Du Fu),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 《香港植物志》第一卷英文版出版面世
    由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Hong Kong Herbarium)共同合作主編的《香港植物志》(第一卷)英文版,於4月9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書店(www.bookstore.gov.hk)出版發行。
  • 高校團隊出版全球首部蜘蛛圖集 十年摸遍千種蜘蛛
    他和團隊跑遍全國 十年摸遍千種蜘蛛  西南大學張志升研究員團隊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出版,系全球首部蜘蛛圖集書中涵蓋上千中蜘蛛的圖片和介紹。  張志升所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重達4.2公斤,採用了2300餘張生態照片和130餘張顯微照片。
  •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出版「複雜疾病的系統生物學...
    系統生物學是從整體的角度應用系統論和實驗、計算方法對生物有機體內大量分子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進行動態分析的交叉學科,而傳統實驗生物學往往僅以一個或幾個分子作為研究對象,在簡化了的實驗條件中進行研究。因此,系統生物學方法和技術在對複雜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診療方法的研究中更有優勢。
  • 《太陽能光伏發電預報技術原理及其業務系統》出版發行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慶忠報導  日前,由湖北省氣象局陳正洪研究員等人編著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預報技術原理及其業務系統》一書正式出版發行,這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功率)預報領域的首部專業著作,填補了太陽能預報行業空白。
  • 福建出版首部行政區劃地圖集
    新華社福州12月3日專電 (記者 來建強)《福建省行政區劃地圖集》12月3日出版,這是福建省首部以地圖形式表現行政區劃現狀和歷史沿革的權威地圖集。    《福建省行政區劃地圖集》匯聚了這個省行政區劃設置調整、行政區域界線勘定、地名標準化和基礎測繪的最新成果資料,系統地繪標了當前福建法定的鄉級以上行政區域界線和各級政區、村級建制的全部標準名稱,詳細標示了各級政區及政府駐地的分布情況,簡要反映了福建從秦代的一個郡至今2000多年來的行政區劃沿革。圖集採用16開本、雙面四色印刷。
  • 氣象局: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千餘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全面記錄展現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及科學進展記者2月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 中國出版政府獎揭曉 浙江獲獎的這本書還是用英文寫的
    值得注意的是,它還是一本用英文寫作的學術專著。此外除了這一重量級獎項,浙大社還收穫先進出版單位獎等多項榮譽,創歷史最好成績。治病也要講「環保」中國是出版大國,每年新書品種數在20萬左右。作為三年一評的獎項,能在60萬種新書中成為這「1/57」,也就是萬中挑一,實屬不易。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結果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結果公布,全國2017年度共資助203個項目,我社(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選133
  • 專家談中醫藥發展:生命力在於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
    中醫藥生命力在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專訪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中醫藥的發揚離不開創新,但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另據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顯示,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湖南)榮獲先進集體稱號。毛以林感悟說:「無論是誰懷疑中醫藥的療效都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