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2020-12-04 中國政府網

千餘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
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全面記錄展現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及科學進展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近日由氣象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全面記錄展現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歷程、科學進展和業務特色,填補了歷史空白。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是一部以大氣科學為基礎、以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為主線、以氣象業務為重點的專科性百科全書。全書共560餘萬字1633個條目,分為《綜合卷》《氣象科學基礎卷》《氣象服務卷》《氣象預報預測卷》《氣象觀測與信息網絡卷》《索引卷》6卷,涵蓋氣象事業發展、大氣科學中各分支學科領域、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等各方面知識。

百科全書是衡量國家與行業、地區經濟社會與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編纂出版《中國氣象百科全書》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醞釀,是我國幾代氣象工作者的夙願。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主編鄭國光說:「這本書既是面向各類讀者集科學性、資料性於一體的工具書,又是面向社會大眾傳播氣象知識的科普書,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記載氣象事業發展的典籍書。」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表示:「《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的出版是氣象事業發展和氣象文化建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是一項氣象文化精品工程。」

該書總編委會成員中45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等,其中11人為兩院院士。

該書副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表示,編纂工作充分借鑑了國內外專業性百科全書的有益經驗,千餘名專家學者對書中的每個詞條都進行了反覆評審、研討、修改、完善,確保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可讀性。未來,該書編委會還將廣泛聽取讀者意見,不斷修訂完善,促使這部百科全書整體質量進一步提升。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發行後,中國氣象局將加強該書的發行工作並加大宣傳力度,推動各級氣象部門將其作為重要的工具書和基本資料,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徵訂,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與價值。(記者 賈靜淅 莊白羽)

相關焦點

  • 氣象局:我國首部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這是記者11月15日在該書第一次總編委會會議上了解到的。該書是我國氣象行業的首部百科全書,將在傳播氣象知識、體現氣象業務、提高公民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要求增強《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條目框架、分類的準確性;加大氣象科普力度,增強可讀性;科學組織,明確責任,切實推進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
  •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是怎樣煉成的
    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近日由氣象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全面記錄展現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歷程、科學進展和業務特色,填補了歷史空白。
  •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科學基礎卷》通過評審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9月28日上午,《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委會在京組織召開《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科學基礎卷》(以下簡稱《科學基礎卷》)專家評審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委會副主任許小峰出席評審會。
  • 《太陽能光伏發電預報技術原理及其業務系統》出版發行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慶忠報導  日前,由湖北省氣象局陳正洪研究員等人編著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預報技術原理及其業務系統》一書正式出版發行,這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功率)預報領域的首部專業著作,填補了太陽能預報行業空白。
  • 市氣象局獲全國表彰
    日前,中國氣象局表彰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先進單位和標兵單位, 授予營口市氣象局「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標兵單位」稱號。據悉,全國氣象部門共8家獲此殊榮,其中地市級氣象部門僅2家。近年來,市氣象局持續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實踐。確立支部書記屆滿輪換制度,總支委、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以落實「一崗雙責」實現黨建與業務「雙促進」。整合黨建紀檢工作力量,率先成立非常設內設機構黨建辦。將專業技術人才思想政治培養考核納入支部工作,構建「支部+人才」培養機制。
  • 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成都大熊貓基地推出首部原創大熊貓百科全書
    近日,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旗下咪咕數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出版的中國首部原創大熊貓百科全書《熊貓大百科》在咪咕中信書店重磅發售。這是繼全球首次5G+4K+VR大熊貓直播、《你好!大熊貓》音頻節目、交通銀行咪咕熊貓IP聯名信用卡之後,熊貓超級IP衍生開發的又一重要落地。
  • 營口市氣象局獲評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標兵單位殊榮
    來源:營口氣象 幾年來,市氣象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創建模範機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及時傳達貫徹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對氣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省氣象局保障遼寧振興發展中的各項工作部署,以局市籤署《共同推進營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保障營口振興》合作協議為推動,全方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基層黨建夯實有力,融入業務促發展。建立了支部書記屆滿輪換制度,總支委和支部委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以落實「一崗雙責」實現黨建與業務「雙促進」。
  • 「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將聯手中國氣象局開展大型海上試驗
    「依託大氣學科和科考船等優勢,中山大學將參與中國氣象局氣象觀測技術發展引領計劃等新一代氣象觀測設備研製。」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籤約儀式上表示。中大科考實習船將成為重要依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中大與中國氣象局「牽手」確定多項合作內容,其中包括依託「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聯合開展大型科學實驗及氣象觀測,共享科學數據和成果。雙方還將在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未來地球計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領域展開合作。
  • 浙建首個海洋氣象大型浮標增強近海氣候監測
    新華社杭州6月22日電(屈凌燕、王敏) 浙江省第一個海洋氣象大型浮標項目21日通過驗收,這個位於舟山群島的大型海洋氣象浮標將實現對近海氣象的全天候觀測,對於歷來多颱風等災害天氣的浙江省來說,它的建成將有進一步增強對近海災害性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監測預警能力
  • 華大海洋參與的英文專著《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
    近日,華大海洋參與編寫的英文專著Encyclopedia of Marine Biotechnology(《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圖1)。紙質版和電子版於8月底完成全新上線。本書由世界第一大獨立學術圖書出版商John Wiley& Sons Inc.(約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印刷發行。
  • 我國出版首部北極航行參考地圖集
    新華網天津11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24日在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首部全面反映北極航行相關知識的大型綜合性圖集《北極航海地圖集》出版發行。  據了解,《北極航海地圖集》資料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際組織和國外官方機構發布的相關資料;二是國內外相關單位和學者出版的北極相關專著,三是部分我國北極科考和中遠「永盛輪」北極東北航道航行資料。  柴進柱表示,《北極航海地圖集》的出版結束了國內極度缺乏北極地區航行資料的歷史,對我國利用北極航線、開展北極科學研究和推動北極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PNSO兒童百科全書:恐龍的秘密》英文版圖書正式出版發行
    於2021年1月正式出版發行,與英語讀者朋友們見面。英文版《PNSO兒童百科全書:恐龍的秘密》《PNSO兒童百科全書:恐龍的秘密》圖書是PNSO原創科學藝術作品,經凱琳國際文化版權代理,授權 Brown Books出版社編輯出版英文版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彰顯錢江情懷 匯集氣象大愛——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
    3年來,浙江援青氣象的深情厚誼播撒在32萬平方公裡的柴達木盆地。浙江省氣象局從最基礎的氣象業務輔導幫助開始,從確定專家指導重點氣象科研項目研發、支持發展資金推動藏區氣象事業發展、傾心培養海西氣象人才隊伍建設等各個層面,精準補齊海西氣象發展短板。
  • 安塞區氣象局榮膺「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稱號
    安塞區氣象局榮膺「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稱號 發布時間:2017-03-27 09:36:36 來源: 安塞區政府網站
  • 百科全書
    西方現代百科全書大多按字順編排,突出工具書的檢索功能,並採用小條目主義的編纂思想。注重百科全書教育功能的則採用大條目主義。修訂的方式有再版制、補卷制、出版年鑑和連續修訂製4種。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彙編,偏重古文史。自1978年起開始編輯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總計74卷,歷時15年,於1993年8月全部出齊,並於2009年出版了第二版。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3年來,浙江援青氣象的深情厚誼播撒在32萬平方公裡的柴達木盆地。浙江省氣象局從最基礎的氣象業務輔導幫助開始,確定專家指導重點氣象科研項目研發、支持發展資金推動藏區氣象事業發展、傾心培養海西氣象人才隊伍建設,補齊海西氣象發展短板。
  • 【氣象日現場】氣象局裡觀氣象
    3月23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的陳大媽一大早和老伴來到了中國氣象局,在氣象局裡的觀測場裡,她一邊聽志願者講解觀測儀器的作用,一邊提出自己的疑問。  陳大媽告訴記者,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氣象先生宋英傑的訪談節目,並對宋英傑講述的通過查看衛星雲圖做預報的事情留下了深刻影響。因此,今年的「3·23」她特地來到氣象局,想問問相關專家,作為普通市民,能否通過衛星雲圖來自己預報天氣。
  • ——記定日縣氣象局抗震救災與氣象服務工作
    地震後的第一時間,局領導在局大院空地上召開緊急會議,及時安排部署了抗震救災工作,當即安排了三項重點工作,一是要通過聯繫十三個鄉鎮的氣象信息員了解有無氣象災情的發生,並拍攝照片作為依據,報給市氣象局,並按照市局黨組的部署,在安撫職工的同時,組織單位職工集中進行應急安置工作;二是要不定時檢查業務設備的運行情況,並及時監控管轄範圍內的無人自動站、本站自動站、L波段雷達設備、各個通訊網絡及軟體的運行,保證氣象數據的正常傳輸
  • 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10月10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範氣象數據管理,加強資源整合、促進開發利用,保障氣象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