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版首部北極航行參考地圖集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天津11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24日在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首部全面反映北極航行相關知識的大型綜合性圖集《北極航海地圖集》出版發行。

  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進柱介紹說,由天津海事測繪中心牽頭組織編制的《北極航海地圖集》分序圖組、北極概況圖組、北極航道圖組、北極港口圖組、北極海圖目錄圖組、北極助航資源圖組和附錄7個部分組成,系統地展示了北極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極航道、北極港口、海圖覆蓋、助航與搜救服務資源、極地航行要點、法律體系、國際組織等方面的內容。

  據了解,《北極航海地圖集》資料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際組織和國外官方機構發布的相關資料;二是國內外相關單位和學者出版的北極相關專著,三是部分我國北極科考和中遠「永盛輪」北極東北航道航行資料。

  柴進柱表示,《北極航海地圖集》的出版結束了國內極度缺乏北極地區航行資料的歷史,對我國利用北極航線、開展北極科學研究和推動北極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北極航線」是指經北冰洋連通亞洲、歐洲與北美洲的海上新航線,共有4條航道,不僅具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和經濟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氣候變暖,「北極航線」正越來越成為現實,北極航線研究已成為國際熱點,在國內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我國首部以中國地理環境為研究對象的地圖集出版
    近日,我國首部以中國地理環境為研究對象的專題地圖集——《中國地理圖集》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圖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靜愛和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審左偉合作主編、國內數十位業界專家學者聯合編著。    《中國地理圖集》的讀者對象為國內外高校從事「中國地理」教學和科研的廣大師生,從事地理、資源、環境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和中學地理教師,從事區域管理、企事業管理和區域科學研究的人員,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廣大讀者。
  • 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三維城市躍然紙上
    在當代生活中,地圖已成為必備的生活工具,不論是傳統的紙質地圖,還是現今配備人工智慧大腦的在線地圖,始終圍繞真實還原現實世界、為人類決策提供輔助的本質在前進、發展。即使是智慧型手機指引人們走遍天下的年代,實體地圖仍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福建出版首部行政區劃地圖集
    新華社福州12月3日專電 (記者 來建強)《福建省行政區劃地圖集》12月3日出版,這是福建省首部以地圖形式表現行政區劃現狀和歷史沿革的權威地圖集。    《福建省行政區劃地圖集》匯聚了這個省行政區劃設置調整、行政區域界線勘定、地名標準化和基礎測繪的最新成果資料,系統地繪標了當前福建法定的鄉級以上行政區域界線和各級政區、村級建制的全部標準名稱,詳細標示了各級政區及政府駐地的分布情況,簡要反映了福建從秦代的一個郡至今2000多年來的行政區劃沿革。圖集採用16開本、雙面四色印刷。
  •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5日電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陳妍)記者15日從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近日出版發行。
  • 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在哈爾濱問世
    新華社哈爾濱8月15日電(記者楊思琪)記者15日從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獲悉,《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日前發行。這是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以精湛的製圖技術、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了我國當前地圖製作技術的創新與突破。
  •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 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龍江問世
    本報訊(陳妍記者桑蕾)近日,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出版發行,該地圖集是我國第一部3D中國地圖集。
  •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裸眼可見其效果
    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5日消息,記者15日從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近日出版發行。據介紹,該地圖集是我國第一部3D中國地圖集,集合了當前各種製圖領域的高科技融合創新而成,不僅保留了傳統地圖宏觀整體的統一性,還為二維平面地圖直觀展示三維空間提供了一個全新途徑。該圖集利用全球海陸地形數據,運用計算機處理和光柵3D顯示技術,以高精密光柵材料為載體,最終通過特殊的印刷工藝印製完成。裸眼便可領略從高空俯瞰中國三維地貌景觀的視覺效果。
  • 中國首部《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極地影響力提升
    《南北極地圖集》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段欣毅)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我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該圖集的首發儀式於22日下午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
  • 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 《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序圖組主要反映南北兩極的地理概況;南北極概覽圖組主要以各類專題地圖表示南北極的資源與環境,以及人類在南北極的科學考察活動等;南極洲區域地理圖組和北極地區區域地理圖組按照南極洲的「地」和北極的「邊緣海」,分別反映南極洲和北極地區的地理特徵;中國南極考察地區圖組和北極考察地區圖組重點反映了我國在南北極的測繪科學考察與研究成果;附錄包括中國南北極測繪大事記、中國命名的南極地名、南極條約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
  • 氣象局: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千餘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全面記錄展現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及科學進展記者2月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 《光語者》首部北極紀錄電影
    歷經兩年多的拍攝與後期製作,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預計將於年底正式在各大院線上映。  同時,影片的拍攝得到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心中有光素履以往 踏夢前行聚力生長  影片《光語者》主要記錄一位中國大氣高空物理科學家劉楊的北極徵程。
  • 不,是北冰洋,附地圖投影...
    郝曉光告訴記者,在《豎版世界地圖》公開發行之前,其實這份地圖已經在多個單位作為國防科研用圖內部使用。中國軍方開發北鬥衛星系統時,採用的就是這份地圖,才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失誤:一旦有來自美國方向的飛彈來襲,掛在太平洋上空的衛星,肯定要比掛在北極附近的衛星更晚看到。與這次《豎版世界地圖》同時出版的,還有《豎版中國地圖》。
  • 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 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開機
    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 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開機 近日,我國首部北極政策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提到我國政府依據《聯合國海洋公約》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將積極參與、建設北極,為北極發展做出貢獻。
  • 馴鹿課堂 | 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冊出版448周年
    1570年5月20日由佛蘭芒地圖學家和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手工繪製的第一部現代地圖集《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出版,其中共包含 53 幅地圖,每幅地圖均附有詳細注釋。到今天已經有448年了。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湖南地圖出版社的這張豎版中國地圖在今年3月出版,當時印刷了2萬份,到7月份就賣斷貨了。讀者紛紛反饋說,「這樣的中國地圖看起來舒爽多了」。    湖南地圖出版社佘世建先生為了說服郝博士時介紹,他們在2008年時編制了一本《中國海洋國土知識地圖集》,編輯這本圖集是為了反映國家在陸海疆域的主張,普及知識。
  • 我國建北極科考站 武大版地圖為科考導航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記者趙飛通訊員張文燕報導:記者昨從武漢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已於近日啟程前往北極建立我國首個科學考察站,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共有兩位專家參與,而由武大製作的兩種北極地圖,將為整個科考行動導航。據介紹,我國首個北極考察站將建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的西斯匹卑爾根島新奧爾松地區。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作為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於去年7月交付使用,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擁有雙向破冰、360度原地迴轉、防氣泡下沉式龍骨、模塊化作業甲板、冰區水密月池、DP2動力定位、全船防冬化設計、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等亮點設計,能夠搭載101名船員和科考人員航行2萬餘海裡,實現全球無限航區航行。
  • 北極第一張地圖的奧秘
    現在,氣候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北極地圖。隨著冬季海冰縮小並出現裂縫,他們試圖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並確定我們未來應該期待什麼。然而,幾個世紀前,當人們試圖繪製北極地圖時,他們並不太在意發生的事情 - 他們只是想知道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 北極冰融對我國地緣經濟的影響
    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北極區域的地緣經濟價值進一步彰顯。 1.北極航道資源概述北極航線具有巨大的商業開發價值。北極航線的開通意味著歐洲、北美洲和東亞各個經濟體之間的航行距離縮短了數千千米,並節約了較長的航行時間。因此,北極航線的地緣經濟影響是全球性的,並不限於北極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