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數字地球手冊》在線出版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在今天開幕的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上,全球首部《數字地球手冊》宣布正式在線出版。這部由來自18個國家100多名作者歷經3年撰寫的著作,是數字地球概念20年前問世以來,全球數字地球領域的第一本系統性專業巨著,也是數字地球科學家群體為推動國際數字地球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數字地球手冊》由四大部分、26章、852頁組成。第一部分分析數字地球技術,第二部分為數字地球多領域應用,第三部分為數字地球區域及國家的發展,第四部分為數字地球教育與倫理,第一章和最後一章分別為數字地球理解和數字地球展望。全書論述數字地球理論、技術與應用,剖析數字地球發展現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該書的問世,必將推動數字地球在全球的積極發展,亦為我國的數字中國戰略作出學術貢獻。

據了解,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以「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聚焦數字地球應用和技術,共同探討梳理大數據時代數字地球發展脈絡,探討如何基於數字地球技術服務國家戰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大會由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和中國科學院主辦。

中國科學院院長、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名譽主席白春禮說,通過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我國的數字地球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取得了豐碩成果,在諸多領域發揮著引領作用。相繼研發的數字地球系統、建立的數字地球平臺,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城市管理、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字地球的快速發展,可極大促進我國的數字中國戰略。他希望各界攜手合作,致力深化和提升數字地球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共同開創我國數字地球領域的美好明天。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名譽主席王欽敏表示,在知識經濟時代數據無處不在,要深刻認識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大意義,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激活數字地球和地學數據資源的巨大潛能,把握空間信息技術的核心引擎,積極促進空間數據和經濟社會信息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國在數字地球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他認為,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促進地球信息資源共享和利用,進一步推動數字地球服務於數字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開幕式當天,地球大數據原型系統同期發布。該系統是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的重要成果,作為一套集數據管理、計算、分析、服務為一體的原型系統,實現了從數據到信息再到可視化模擬的全過程功能。該系統已建成一個自然交互與智能分析功能的可視化環境,遴選了一批關於地球大數據支撐全球可持續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驅動科學認知等對國家具有重大意義的研究主題開展科學應用示範,充分展示了「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在綜合分析、決策支持以及知識傳播等方面的能力,為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據悉,大會為期3天,將圍繞「地球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數字地球前沿技術與平臺」主題開展研討,共設置52場分會報告。大會還舉辦了陳述彭先生數字地球學術思想研討會。此次大會由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科學院主辦,由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等11個單位聯合承辦、16個單位協辦。大會將每兩年舉辦一次,輪迴在不同地方舉行。

相關焦點

  • 57家數字閱讀平臺及數字出版企業提供免費閱讀助力戰疫
    全國57家數字閱讀平臺及數字出版企業積極行動,製作上線了「免費閱讀,共克時艱,取得戰『疫』勝利」閱讀專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  面對疫情,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於1月31日向全體會員單位發出了《數字閱讀行業戰「疫」倡議書》,呼籲全行業積極響應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集結數字閱讀行業力量共同戰「疫」,藉助信息化平臺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的正面宣傳,弘揚社會正氣,切實做好疫情相關知識學習和輿情工作的積極引導。
  •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5日電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陳妍)記者15日從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近日出版發行。
  • 氣象局: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千餘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全面記錄展現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及科學進展記者2月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 數字地球,人類家園可以變得更美好
    有記者問擔任第一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秘書長的郭華東,什麼是數字地球?他答道:把真實的地球放進計算機裡,就叫數字地球。20年後,又有記者問他同樣的問題。他的答案是:在大數據到來的今天,地球大數據使數字地球有了更好的實現方式。郭華東在會上呼籲,推進地球大數據的開放共享,將分散的數據集成起來,推動科學發現,服務決策支持,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 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三維城市躍然紙上
    在當代生活中,地圖已成為必備的生活工具,不論是傳統的紙質地圖,還是現今配備人工智慧大腦的在線地圖,始終圍繞真實還原現實世界、為人類決策提供輔助的本質在前進、發展。即使是智慧型手機指引人們走遍天下的年代,實體地圖仍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第10版《默沙東/默克獸醫手冊》中文版出版—新聞—科學網
    》中文版正式出版。 《默沙東/默克獸醫手冊》首版於1955年出版,目前更新到第10版,是享譽全球獸醫界的經典工具書,以多種語言向全球發行。手冊目標是向獸醫工作者提供動物疾病診斷和治療方面的簡潔、權威和快速有效地信息。
  • 新雅芳推出全新交互式數字產品手冊
    新雅芳宣布,將更新標誌性的雅芳產品手冊,新版數字產品手冊新鮮問世。新數字計劃使雅芳能以更加精簡、便捷的流程改善北美地區雅芳業務代表的銷售體驗,有助於凸顯公司為保護地球所做的持續改進。為慶祝世界第50個地球日,新版電子產品手冊將於今天(4月30日)發布。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今年5月出版
    本報訊 記者焦玉海報導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審稿暨中國鳥類調查研究現狀高級研討會3月7日在京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廣受鳥類專家和觀鳥愛好者關注的鳥類專著《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將於今年5月出版。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
    清華學者出版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1-9 董子暢 馬海燕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羅國安歷經20年完成的首部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專著面世後,引起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該專著的國外出版對於中醫走出去具有意義。
  • 福建出版首部行政區劃地圖集
    新華社福州12月3日專電 (記者 來建強)《福建省行政區劃地圖集》12月3日出版,這是福建省首部以地圖形式表現行政區劃現狀和歷史沿革的權威地圖集。    這部圖集的出版使福建省行政區域界線表示徹底告別了長期以來的「權宜畫法」。據福建省地圖出版社介紹,從1996年起,福建省政府以行政區域管轄的現狀為基礎,勘定全省省級界線3條,縣級界線192條(含市區間界線),鄉級界線1898條。2007年,全省海域勘界也全面完成。
  • 高校團隊出版全球首部蜘蛛圖集 十年摸遍千種蜘蛛
    他和團隊跑遍全國 十年摸遍千種蜘蛛  西南大學張志升研究員團隊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出版,系全球首部蜘蛛圖集書中涵蓋上千中蜘蛛的圖片和介紹。  張志升所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重達4.2公斤,採用了2300餘張生態照片和130餘張顯微照片。
  • ...手冊》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趙劍英首先對《「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的出版發行表示祝賀,作為《「一帶一路」手冊》中文版的發起者和出版方,他介紹,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英國羅得裡奇出版社共同策劃的《「一帶一路」手冊》是全球首部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要內容的百科讀本。這部手冊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現場展示中獲得熱烈反響。
  • 福建首部蝴蝶生態圖鑑出版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東南網1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近日,由海峽書局出版的福建首部蝶類生態圖鑑圖書即將上市與讀者見面。本書的出版將進一步補充對福建蝴蝶生態的研究工作,帶領大家進入到野外昆蟲的秘密世界。該書的作者林平曾是福建省博物院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
  • 我國出版首部北極航行參考地圖集
    新華網天津11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24日在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首部全面反映北極航行相關知識的大型綜合性圖集《北極航海地圖集》出版發行。  據了解,《北極航海地圖集》資料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際組織和國外官方機構發布的相關資料;二是國內外相關單位和學者出版的北極相關專著,三是部分我國北極科考和中遠「永盛輪」北極東北航道航行資料。  柴進柱表示,《北極航海地圖集》的出版結束了國內極度缺乏北極地區航行資料的歷史,對我國利用北極航線、開展北極科學研究和推動北極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全球發行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全面開放新格局》英文版China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Shared Future in a New Era,日前面向全球正式發行,並在第三屆進博會現場亮相展示。
  • ——來自2019全國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工作交流會的聲音
    中文集團董事長助理葛子龍在日前閉幕的2019全國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工作交流會暨數字出版部門主任聯盟會上如是說道。    內容資源一度是傳統出版的核心優勢所在,而葛子龍的觀點則體現出,傳統出版在從內容提供商到知識服務商的轉型過程中,單純圍繞內容資源進行的積累與開發不足以支持用戶日漸多樣化、細分化的需求。
  • 王健林出版英文版《萬達哲學》 書籍由其手寫完成
    倫敦當地時間2月22日,中國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為他自己第一本署名的書《萬達哲學》英文版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行全球首發儀式。萬達官方稱,這是中國企業家首次全球發行企業管理專著。  2015年,王健林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排名為29名,同時,他也是全球最富有的華人。  這本《萬達哲學》2015年1月在中國國內出版,內容包括了王健林的創業史、個人成長史和思想發展史,涵蓋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業轉型之道。 書籍由王健林手寫完成,而去年全年的銷量超過了61萬冊。  王健林並不是第一個出版自己成功學說的中國企業家。
  • 國際首部持續葡萄糖監測英文專著日前面向全球發行
    (CGM)領域的首部英文學術專著,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持續葡萄糖監測》(英文版)] 已於2018年8月8日正式面向全球發行。  本書已入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2017年上海市新聞出版『一帶一路』資助項目」。同時本書中文版入選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和「上海文教結合『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出版工程』資助項目」等。
  • 宿遷:出版《企業防雷防靜電手冊》強化防雷監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吳迪報導 近日,江蘇省宿遷市氣象局防雷中心聯合江蘇、山東、遼寧等地多名專家編制的《企業防雷防靜電手冊》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手冊從雷擊預防、靜電產生及消除、雷電災害應急處置、企業防雷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防雷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方面,向企業提供了較為全面的科普知識,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