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團隊跑遍全國 十年摸遍千種蜘蛛
西南大學張志升研究員團隊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出版,系全球首部蜘蛛圖集
書中涵蓋上千中蜘蛛的圖片和介紹。
張志升所著《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重達4.2公斤,採用了2300餘張生態照片和130餘張顯微照片。
該書系統介紹了中國蜘蛛已知的71個科和1139種中國蜘蛛的形態特徵、生物學和分布信息,在蜘蛛照片的數量、所包含的蜘蛛類群和種類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之最,是目前世界範圍內首本蜘蛛類大型圖鑑。
此外,該圖鑑還首次對全世界蜘蛛的地理分布進行了分析、概括和總結,將世界蜘蛛分布劃分為6種類型,同時將中國蜘蛛的分布劃分為15個地理區。
張志升研究員團隊在介紹自己的新書。西南大學供圖
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張志升「摸」遍全國千種蜘蛛。不久前,在西南大學召開的亞洲蛛形學會第四次學術討論會報到現場,一本近千頁厚的精美科普著作被一搶而空。歷時十年,跑遍全國山山水水,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志升研究員團隊完成的《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正式出版發行。
張志升說:「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有的邪派人物養了很多毒蜘蛛,幾乎一咬人就斃命。其實,沒那麼厲害,最毒的蜘蛛也不在中國!而且,就是目前全球發現的蜘蛛中,也沒有立即就能咬死人的毒蜘蛛!」
他和全隊跑遍全國
完成這部近千頁「又厚又重」的「巨作」可不容易。張志升在過去的10年,他和團隊成員跑遍了中國幾乎所有省、市和自治區,參加或自行組織了數十次野外考察,拍攝了大量蜘蛛照片,並採集了數萬號標本,為本書的創作積累了極好的素材。
蜘蛛在野外環境中無處不在,但是要完成圖集,就需要尋找一些特別珍奇的蜘蛛種類。有一次,張志升為了尋找一種特別難找的「近裡氏盤腹蜘蛛」,和團隊成員在縉雲山使用「陷阱法」——用200餘個紙杯,分放在縉雲山廣袤的山體地上,等了好久才抓到了3隻。
他們將3隻蜘蛛埋在實驗室培養器皿裡,整整一年才得出團隊想要的結果。張志升說:「做科研,必須要有耐心,一年搞不好,我就搞十年。」
徒手抓蜘蛛是常事
很多人都對蜘蛛、蛇一類的生物談之色變,與這些看上去很恐怖的生物打交道,會不會遇到很多危險?張志升花十年時間與蜘蛛「共舞」,回憶到與蜘蛛打交道的一些瞬間,他仍覺得「蜘蛛很可愛」。
張志升介紹,在多次野外考察中,自己也曾被咬過,但一些蜘蛛精美奇特的外形還是令他覺得精美絕倫。他說:「其實蜘蛛並非人們想像中的可怕,抵抗力差的人,受毒性影響就大,抵抗力強的人就不那樣明顯。」
在生活中見到蜘蛛,張志升會根據以往經驗徒手把它們抓起來,他並不覺得可怕——作為和蜘蛛打交道的研究人員,他一般會捏比較硬的頭和胸部,這樣就不至於把蜘蛛捏死,也不會被傷及,「但是一般市民還是不要隨便模仿!」
在野外考察,張志升也見過許多不可思議的蜘蛛:最大的蜘蛛除開腿腳、光是軀幹的直徑都有五六釐米,也就是說這種蜘蛛加上腿腳的大小就有巴掌大了;最小的可能就比指甲縫大一點點,不注意看根本看不見。他說:「見得多了,也就不覺得驚訝了,大自然是神奇的,需要我們去不斷發現。」
引起國內外巨大反響
《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一出版,迅速引起了國內外蛛形學同行、攝影和自然愛好者以及相關工作者的關注,前來出席亞洲蛛形學會議的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學者也對本書讚賞有佳,紛紛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布相關消息。
張志升介紹,編纂這本圖鑑,對今後蜘蛛在生物領域的價值也有一定參考意義,「蜘蛛毒素可以提取藥物成分,這個在國內都有很好的應用。我有朋友做有機玫瑰,他也使用蜘蛛、青蛙和鳥進行生物防治。希望這本書能在未來起到更大的作用!」
見習記者 楊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