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航天精神研究分會聯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1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航天精神教程》籤名售書活動中獲悉,由梁小虹擔任主編的《中國航天精神教程》近日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向社會公開出版發行。
《中國航天精神教程》是國內首部系統全面論述航天精神的著作。該書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航天精神研究分會組織中國航天系統內外部的專家編寫,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兼航天精神研究分會會長梁小虹研究員擔任主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侯少文擔任執行主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五、八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三、四研究院,中共中央黨校,解放軍航天工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參加了該書的編寫。
梁小虹是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在中國航天領域工作,在探索企業內部管理規律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在企業黨的建設、文化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撰寫過《航天精神》等著作。
梁小虹曾推動設立了「中國航天日」。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他曾連續多年遞交設立航天節日的提案,還請到39名院士籤字呼籲。2016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每年4月24日(中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鑄就偉大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然而,航天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航天精神也面臨著市場經濟、對外開放、員工代際結構變化、多元文化思潮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和衝擊。面對航天事業發展的新變化、新挑戰、新使命,需要與時俱進地研究航天精神的核心要義,梳理航天「三大精神」的邏輯關係,深入研究航天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適用性,著力探索新時期航天精神的繼承與發展,更好地為航天事業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為此,梁小虹主編的《中國航天精神教程》應運而生。
《中國航天精神教程》全書近30萬字,鮮活記錄了航天人特有的信仰追求、思想品質和行為方式,深刻體現了航天人的思想、意志與情感,系統總結了航天精神的起源、發展、內涵和外延,全面揭示了航天精神在新時代的繼承、拓展與升華。
書中認為,航天精神中最根本的屬性,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這8個字之中,「艱苦奮鬥」又從屬於「自力更生」。因「自力更生」而必須「艱苦奮鬥」。這對當前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具有借鑑和啟示意義。
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劉紀原在為《中國航天精神教程》所寫的序言中寫道:「當我讀到這本書時,感到中國航天的輝煌歷歷在目,書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是我接觸和經歷的。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名老兵,我有幸親歷並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在黨的領導下的奮鬥徵程,有幸實踐並組織了許多重大的航天工程。」
「《中國航天精神教程》一書探索性提出了『強國奮鬥、胸懷世界、自主創新、勇攀高峰、協同攻堅、卓越奉獻』的新時代航天精神基本要素,推動了新時代航天精神建設與航天工程實踐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既有頂層牽引又有航天行業特色的文化系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土壤,進一步築牢了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精神基礎。」劉紀原在序言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