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國航天人太拼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01指揮員胡旭東感慨。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就是載人航天精神。」神舟九號航天員、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說。
2020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5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濃墨重彩的一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開始火星探測之旅……10月12日,「人民日報進航天」雲中版活動推出,黨報編輯記者連線航天人,共話飛天夢想,共敘航天精神。
「要把人民日報辦得更好,擴大地域覆蓋面、擴大人群覆蓋面、擴大內容覆蓋面,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報社對外交流合作部以「金臺書聲」讀書會為橋為窗,走出編輯樓,邀請社會各界一起深讀黨報、深讀時代,努力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讀書會創新方法,成功舉辦「人民日報進校園」「人民日報進鄉村」雲中版系列活動,線上聚焦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反響熱烈。「人民日報進航天」是又一次新嘗試。
廣袤無際的太空背景幕布下,黨報人與航天人的對話別開生面。胡旭東深情講述109天測試期間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迎難而上的發射歷程。劉洋表示期待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航天精神,關注航天事業。「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執行主編張文軍分享了近年來航天報導成為熱點、航天人被「追星」的有趣故事。
人民日報與航天事業的情緣、黨報科技報導的持續創新、太空經濟的飛速發展、太空探索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啟示……作為老中青三代黨報科技記者的代表,來自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的蔣建科、餘建斌、劉詩瑤從記錄者的視角,用一個個版面報導穿針引線,鋪展開中國航天事業拼搏奮進的時代畫卷。
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強調,「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在胡旭東看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是航天人最生動的寫照,「航天人的夢想很近,抬頭就能看到;航天人的夢想也很遠,需要長久跋涉才能達到。」「航天精神與時俱進,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年輕記者劉詩瑤說:「航天人是造夢者,黨報人是記錄者,我們都是書寫夢想的人。」逐夢星辰大海,航天人從未退縮,黨報人始終在場。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