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徵程開啟 長城天賦助力航天精神

2021-01-11 鳳凰網

星空浩瀚,探秘無限。

古往今來,在探索太空這條永無止境的道路上,既有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的好奇,亦有無盡的創新和突破。從陸地到太空,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從沉沉暗夜走向風光霽月,中國航天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北鬥一號從無到有覆蓋中國,北鬥二號突圍國外封鎖自創一派,北鬥三號閃耀星空擁抱全球,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並傳回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探索浩渺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我們不懈追求航天夢。

上述過往,是中國航天輝煌成績的冰山一角,7月23日,全球矚目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隨著「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事業再攻一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的探索精神和過硬品質也備受關注。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戰略合作夥伴,長城天賦的追夢精神也和中國航天精神一脈相承。不僅在發射中心現場親眼見證珍貴時刻,也在發展的過程中用航天品質為國產葡萄酒帶來突破和驚喜。

距離遠,環境新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有多厲害?

此次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更為中國航天事業點燃了強大引擎。如果你不了解背後的故事,便不知道探測火星到底有多難。

火星位於地球軌道的外側,這顆紅色星球以不同的角速度繞著太陽公轉,所以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發生變化,從最近的5500萬公裡到最遠的4億公裡。因此,我們在地球上並不能隨時發射探測器前往火星。只有當火星靠近地球時,發射探測器才是最節省時間和燃料的。

去火星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遇期,這個機遇期當中大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半個月當中的每一天大約有半個小時,這也就是所謂「發射窗口」。如果錯過機遇期,需要再等26個月。

火星探測距離遠、環境新。火星離開地球最遠會達到4億公裡。以光速傳播需要將近23分鐘。這意味著,從地面發送指令,探測器要在23分鐘之後才能執行,這給測量控制帶來了新的難題。

在環境方面,太空飛行器設計的一般邏輯要先了解、知道要去的環境,然後通過技術手段措施保障太空飛行器適應環境,而火星屬於深空探測,意味著要去一個尚不確定的環境。另外,我們對火星的確切地貌也完全不清楚。因此,我國的第一次火星登陸之旅充滿了巨大的挑戰和困難。

對於航天事業而言,每一次的突破背後,都是無數的艱辛付出。而對於國產葡萄酒代表長城天賦而言,其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合作夥伴,也以親身經歷,演繹了國產葡萄酒版的「十年磨一劍」。

事實上,長城葡萄酒的探索和中國航天的探索一脈相承。多年前的戈壁灘開荒,奠定了長城天賦日後崛起的基礎。敢為人先、探索未知、艱苦創業、敢於追夢一直是長城天賦的品牌內蘊。

長城天賦酒莊地處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這裡地貌原始、人跡罕至。但獨特的地貌環境也被視為出產優質釀酒葡萄的沃土。12年前,長城天賦在這片未被開發的土地上開啟了追夢徵程。立足於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長城天賦分析銀川產區、永寧產區、青銅峽產區、紅寺堡產區的不同特點,深挖各地風土特色,分析土壤成分,打造獨特產區風格。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淬鍊,長城天賦不斷突破,將一片貧瘠的土地打造成生產葡萄酒的「天賦風土」。曾經賀蘭山東麓的荒地,如今已經變成一片片「葡萄綠洲」,如今紮根寧夏的長城天賦葡萄酒已經成為了東方風土特色的精品葡萄酒代表,被認為是中國「甘潤平衡型」葡萄酒的典型代表,並多次登上世界葡萄酒舞臺。新時代下,長城天賦又有了新的夢想,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酒莊。

打造航天品質,天賦蹚出品質發展新路徑

縱觀航天事業,幾十年來,我國幾代航天人不懈努力,「長徵」系列火箭成為了中國第一、世界知名、在國際高科技產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從不同方面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力量及中國智慧……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對於細節的關注,從零部件打磨,到成功發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品質嚴格把控。對於航天事業而言,「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零缺陷是貫穿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作為秉承高質量發展、品質為首要使命的長城葡萄酒,長城天賦多年堅持將航天品質融入到選育、種植、釀造工藝等每一道工序中;堅持以零風險的航天標準,嚴控品質;以航天探索精神為方向,融入產品生產、研發、銷售、推廣全產業鏈中,不斷增加自主技術和創新能力,為提供更多高品質的葡萄酒產品而不懈努力。

例如,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氣候乾燥,年降水量200毫米,蒸發2000毫米,葡萄生長依賴黃河澆灌。長城天賦酒莊採用世界最先進的以色列滴灌系統,採用精準滴水,精確到不同生長期、不同時間段,確保葡萄根系下扎良好生長。

在釀造工藝方面,長城天賦酒莊採用行業最領先的重力釀造,避免傷害葡萄酒體;採用柔性壓榨技術,最大程度保留葡萄裡面的自然風味,保障葡萄酒口感更加甘潤平衡。

「不斷探索、勇敢追夢」的長城天賦人在嚴格打造葡萄酒品質時,也讓天賦酒莊酒散發出無窮的創新活力。

天賦風土,大師匠心,長城天賦酒莊擁有專業的國家級品酒師、國家級釀酒師國家級品酒委員,實力遙遙領先。此外,還擁有堪稱豪華的技術專家團隊,世界級釀酒師米歇爾·羅蘭先生、中國葡萄酒產業體系的首席科學家段長青教授等業界和學界泰鬥組成了足以媲美世界一流名莊的陣容。

在專家的指導和天賦技術團隊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天賦酒莊採用了最先進的釀造理念:節能環保、有機綠色、重力釀造、柔性壓榨,保證了其「甘潤平衡」口感的形成。長城天賦,觀之酒體顏色飽滿,聞之香氣濃鬱複雜,果香味突出,富有礦物風味, 蹚出品質發展新路徑。

長城天賦長期的深耕和探索,也得到業界的認可,斬獲多項榮譽。例如,長城天賦酒莊赤霞珠乾紅葡萄酒、長城天賦酒莊赤霞珠/丹菲特乾紅葡萄酒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榮獲柏林葡萄酒大獎賽金獎、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2019年榮獲IWGC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大金獎。

傳承航天精神,有天賦敢追夢

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登攀」的精神指引下,50年來,航天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中國航天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不斷演繹著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奮發圖強、砥礪奮進,不斷刷新高度,助力國家發展。

而天賦也秉持航天精神,長城天賦紮根寧夏,不負天賦風土,將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視為品牌發展的血脈基因。自2010年建莊以來,長城天賦酒莊以航天精神為指引,將行業最高品質標準與國際視野融入自身發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大品牌的探索和創新力量。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是中國航天精神,也是支撐長城天賦邁向10億級大品牌夢想的法則。

基於賀蘭山東麓的天賦風土,天賦人用持之以恆的奮鬥和夢想,釀造中國美酒,表達東方自信。長城天賦,用天賦產品的卓越品質,追求國產葡萄酒復興之夢;用天賦勇敢追夢的品牌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追夢赤子心。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曾說「中國人不能止步於月球,還要繼續奮鬥,中國人有能力飛得更遠」。

對於中國葡萄酒來說,也是如此。讓世界品嘗中國味道,讓天賦品牌代表賀蘭山東麓產區走向世界,一直是長城天賦大品牌的夢想和努力方向,為了這一天,天賦酒莊2020年將持續開墾、建設升級,增強賀蘭山東麓產區酒莊酒價值感、增強樣板市場打造帶動其他區域的示範效應,引領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

每一次突破,都註定要掙脫藩籬枷鎖、堅定前行腳步,擁有夢想,就擁有無限可能。長城天賦,造就卓越東方味道,見證航天精神力量。「有天賦,敢追夢」,突破界限,不斷挑戰,長城天賦宛如築夢者,以獨特的東方氣韻點燃無數勇者內心的夢想。

人,只有沿著黑夜之路探尋才能最終到達黎明理想,只有在想像與現實之間懷揣堅韌的嚮往之心才能真正超越。仰望滿天繁星、腳踏星河燦爛,長城天賦正與中國航天一道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出徵。

新時代、新目標、新徵程。不論是與航天事業開啟合作,還是打造以「有天賦,敢追夢」為品牌夢想的長城天賦大品牌,長城葡萄酒都在為醞釀一個更有戰略意義的開端。這個開端承載著長城葡萄酒永續經營的願景與使命,驅動長城葡萄酒在共築中國夢的使命下再次邁向新的高峰。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長城潤滑油守護航天事業七十年
    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徵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長城潤滑油帶你見證:奇幻的2020,超燃的中國航天
    10月1日,在舉國歡慶之刻,於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升空的中國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來自己在太空中華麗舞資的自拍照,向祖國報告平安並表達生日祝福。 去火星上尋找生命是人類一直心之嚮往的徵程,但火星探測並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輕鬆之旅。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目標:火星!》,中國經濟網,2020年7月17日2.《近期「扎堆」火星探測為哪般?》,中國新聞社,2020年7月19日3.《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為啥這麼牛?》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並不容易,在完成發射之前,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裡,期間出現多個變數。2017年,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一度給火星探測項目的推進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功夫不可有心人,在我國航天人員的努力下,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文昌VR航天體驗館助力航天事業
    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據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批准立項,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目標火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行星探測任務的盛大啟航2016年1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獲批立項。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轉運至發射區。
  • 助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任務 航天文創直播強勢破圈
    伴隨著掌聲和歡呼,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於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意味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踏上了「探火」徵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踏上了「探火」徵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火星,「天問」來了!中國深空探測踏上新徵程
    ◎龐丹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踏上新的徵程。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探測、航班化航天運輸! 西電人聚焦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西電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共同聚焦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首日5場主旨報告 西電校友2場引轟動9月18日,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暨開幕式舉辦,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航天領域合作。大會首日主論壇共5場主旨報告,其中2場均是來自西電航天人的聲音,得到了央廣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和大眾廣泛關注。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7個月後抵達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而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0次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經過7個月5500萬公裡的航行,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附近。隨後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出發吧,向著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