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2020-07-2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仰望星空,揮筆寫下名篇《天問》,闡發對宇宙萬物的哲思。7月23日12時41分,滿載著探索太空的神聖使命和科學真理的不懈求索,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踏上奔赴火星的茫茫徵途,火星探測的成功實施離不開西電航天人的共同努力。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圖片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行星探測任務的盛大啟航

2016年1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獲批立項。

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轉運至發射區。

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圓滿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搭載13種載荷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完成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研究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研究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研究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研究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五項科學目標。本次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西電航天校友的星辰大海

從「嫦娥奔月」的美好願望到「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

從「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的研發到「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壯大;

從「天舟一號」的圓滿升空再到「天問一號」的盛大啟航;

勤勞智慧的中國航天人在70餘載的風雨歷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成果,而奮勇拼搏的西電航天人亦在中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不朽的功績。

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包為民院士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統籌領軍,把控探火任務發展方向;張榮橋總師從整體方案到實施細節一一身體力行,對探測任務的方方面面傾注心血,5個月來埋首於發射場一線;眾多以西電航天校友為首的技術骨幹投身技術研究和產品研製,參與到了探測任務的各個環節。火星逐夢,天問求索,西電航天人共同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新徵程助力添彩。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圖片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西電1978級校友包為民:「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為『彎道超車』,若能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步走,這一自主性、智能性創新的跨越式方案將成為全球首次。然而,成功發射只是起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時間表』中,還有5個時間節點至關重要。2020年10月,天宮一號將進行深空機動,中途修正變軌調整;2021年2月,近火點附近實施制動,第一次自動減速,實現火星捕獲,數天後於遠火點轉為兩極飛行;2021年5月,環繞器、著陸器兩器分離,環繞器進行軌道調整進入中繼通信軌道保障高速通信,著陸器軟著陸於火星表面;2021年5月日至8月日,火星車駛離著陸器,開始火星表面科學探測;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進行環火星探測普查。」

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西電1984級校友張榮橋:「中國行星探測之所以將火星列為首選目標,是因為火星是離地球最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的類地行星。開展火星探測,可以深化對火星演變的認知。同時,中國人的眼光也並未局限在火星探索上,木星系及其以遠的空間也是深空探測的重要對象。深空探測具有成本高、風險高等特點,既是『勇敢者的遊戲』,更需要科學攻關的精神,一系列科學技術、工程建設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一直以來,中國深空探測本著『創新、協調、和平、開放』的發展原則,願與國際同仁廣泛開展合作交流,包括科學目標的選擇、載荷搭載、測控資源的相互支持、科學數據共享等。希望全世界深空探測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們攜手推動,讓人類進入深空的腳步走得更快、更遠。」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副院長、西電1994級校友李立,火星探測器分系統研製負責人、2003級校友張愛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承擔了測控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的研製工作。測控數傳分系統提供火星車對地通信、進入艙以及火星車和環繞器之間的中繼通信。研製的高靈敏度X頻段深空應答機,確保實現最遠4億公裡的對地直接測控通信;研製的UHF頻段收發信機,確保著陸過程以及火星表面巡視探測數據的中繼通信;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在火星著陸過程中為探測器提供相對於火星表面的距離和速度信息,確保探測器安全著陸。火星探測任務自2016年立項以來,在四年多的研製過程中,西安分院項目團隊攻堅克難,連續奮戰,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研製任務。其中不乏董晨、段西航、李剛、陳燕、倪大寧、汪娟、朱培芸、郭語等諸多西電校友的身影。發射成功僅僅是探火之路的第一步,後續火星探測器還將進行地火轉移、火星捕獲、著陸、火星表面巡視、科學探測等一系列關鍵任務。西安分院將繼續拼搏。」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5所所長、西電1992級校友曹哲:「火星探測任務中,科工二院主要參與了天問一號著陸探測器配套產品、傳感器的研製工作,為天問一號著陸提供落時信息保障。和以往探月等航天任務不同,探火任務的著陸探測器配套產品、傳感器根據火星的地形地貌特徵進行了特殊設計,經過標準化實驗驗證和測試流程,將為天問一號著陸控制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確保應對火星地表環境下的全新挑戰,在著陸過程中提供通信技術保障,為安全著陸火星保駕護航。」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圖片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矢志叩問蒼穹的航天夢想

中國航天的火星探測任務不僅凝聚著眾多西電校友的智慧汗水,也聚焦著無數西電師生的熱情期待。7月22日—23日,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人民政府主辦,未來宇航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火星之旅嘉年華活動召開,西電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劉彥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小平教授、辦公室主任李昱良應邀參加,李小平教授為活動帶來《風物長宜放眼量——淺談系外行星探測》主旨報告,從太陽系內行星探測放眼系外行星探測,面對新的挑戰,發展新理論、提出新方法,通過專業航天科普論壇為大眾普及航天知識。「在現場感受探測器呼嘯升空,內心震撼無以言表,我們不僅為中國航天取得的成績感到由衷驕傲,更加感受到培養一代空間科學新人的重要性。」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與此同時,在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之際,西電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辦「天問求索 火星逐夢」專題科普徵文活動,莘莘學子們也通過關注學術前沿航天動態,追憶航天人物輝煌歲月,講述星辰大海航天故事,聚焦火星探測重大意義,抒發矢志航天偉大夢想,以自己的方式共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盛舉。優秀徵文將在學院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展播。

(來源:西電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航班化航天運輸! 西電人聚焦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西電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共同聚焦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首日5場主旨報告 西電校友2場引轟動9月18日,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暨開幕式舉辦,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航天領域合作。大會首日主論壇共5場主旨報告,其中2場均是來自西電航天人的聲音,得到了央廣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和大眾廣泛關注。
  • 西電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本報訊(記者姜泓 任娜 通訊員付一楓)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致力於探測器圖像與數據壓縮將「天問」的答案「打包」回傳相對於地球的近鄰「月球」,火星的距離實屬遙遠。想要讓火星探測到的各類圖像和數據「看得清」「收得回」,數據壓縮必不可少。
  • 世界航天史首例!我國首次火星探測開啟,西電承包5項技術任務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
  • 張榮橋總師回西電講述火星探測工程
    11月15日,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西電傑出校友張榮橋回到母校,在北校區大禮堂為全校師生帶來航天金課《初戰告捷 任重道遠-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介紹》。黨委副書記楊銀堂主持報告會並致辭。
  • 講述「天問一號」探測火星的故事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西電傑出校友張榮橋回到母校,在西安北校區大禮堂為全校師生帶來航天金課《初戰告捷 任重道遠——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介紹》。在分享了「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視頻集錦後,張榮橋以「一條簡訊和一個電話」「記者的一句問候」「指揮員的一句感嘆」「登機前的一個報告」四個故事為引,分享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發展歷程和展望。從「中國首次進入星際空間」的深遠意義到「一次完成繞著巡」的跨越發展,從「三新工程」的巨大壓力到疫情之下各部門通力合作,張榮橋將「天問一號」偉大工程娓娓道來,也將滿腔愛國情懷盡數展現。
  •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西工大航天人
    天問一號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圖自人民日報官微「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西電通院李雲松教授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
  • 西電通院李雲松教授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
  • 為火星探測打通「天路」丨 西電團隊攻克多項圖像處理核心技術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
  • 天問一號問火星,深空機動助力跑,向天叩問不曾歇
    中國航天工程以火星作為終點站,問候廣袤太空,「天問」這次徵程有著重要意義。「天問一號」在10月1日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奔向太空,它帶著「在深空進行機動來實現脫離地球軌跡,向火星靠攏」的任務,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提供節點性關鍵支撐。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落、巡」三大探測任務,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從未有過的。據了解,美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測器也僅僅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了環繞、著陸兩種探測目標。為此,天問一號集成了一個「三套餐」組合。包括火星軌道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火星車),將分別實現「火星環繞」、「火星表面降落」、「巡視探測」三項探測任務。
  • 將火星之旅「天問」的答案「打包」回傳     西電通院李雲松教授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致力於探測器圖像與數據壓縮 將「天問」的答案「打包」回傳 相對於地球的近鄰「月球」,火星的距離實屬遙遠。
  •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還需再闖三關;美國費城因騷亂實施宵禁 每日經濟新聞
  •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的發射,陝西這所高校功不可沒
    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轉運至發射區。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圓滿發射升空。
  • 為參與項目的湖北人自豪
    今天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開始!為什麼我們要去火星?下一步還將去往哪裡?首先請專家來為我們解讀一下「實施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我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7月1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教授肖龍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該所參與火星探測科學目標論證和著陸區選址論證研究。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文昌VR航天體驗館助力航天事業
    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據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批准立項,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今天,「天問一號」奔向火星!一起聽聽雲南籍航天人的心裡話
    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悉,此次探測目的是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即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進行巡視勘測。
  • 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中信銀行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
    (2020年7月29日,北京)隨著中國「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圓滿成功,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開啟,為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7月29日「一起看火星」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辦,中信銀行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宣布正式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將銀行卡金融產品、服務與航天科普活動相結合,創新開拓航天科普新形式,激發廣大人民對太空探索的崇敬,致敬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我國火星探測,西安2所「神仙」高校,居功至偉
    2000多年後的2020年,我國將火星探測系列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對屈原「天問」的延續,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追求真理的堅韌和執著,對宇宙深空探索的文化傳承。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胖五」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與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僅環繞火星飛行不同,我國「天問一號」將一口氣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任務,如果成功,這將是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