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踏上了「探火」徵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還有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等一系列任務規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23日下午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再經過約2.5個月環繞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著陸巡視器將在火星烏託邦平原南部預定區域實施軟著陸。「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立項,2020年4月被正式命名為天問1號。天問一號也是我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從而拉開我國行星探測序幕。
首次火星探測高起點地開展了中國行星探測。其工程目標包括: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推動中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在科學目標上,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主要將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等研究。
此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搭乘」的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這也是該系列火箭的首次應用型發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就此表示,此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重量超過5噸,是中國目前發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器。同時,世界範圍內,達到這一量級的火星探測器也屈指可數。「這次任務作為長徵5號首次的應用型發射任務,從火箭的研製流程上來講,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它意味著長徵5號通過此次實用型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將可以承擔後續探月工程、載人空間站工程等後續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發射任務,為我國航天強國的建設提供堅實的支撐。」
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發射也為中國後續深空探測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在介紹未來中國深空探測規劃時說:「現在在深空探測裡,我們首先是要開展行星探測。行星探測除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外,(我們)還規劃了小行星探測和木星系及行星穿越的規劃,還有一個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希望後續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儘快走向正式研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