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開啟星際探索新徵程,一起見證不甘平凡的追夢力量

2020-08-29 瀘州老窖頭曲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於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開始火星探測之旅的同時,也預示著中國在行星探測領域開啟新的篇章。

自古以來,國人對太空和宇宙都有著無窮的想像。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悠悠流傳,屈原在史詩篇章《天問》中提出的172個問題在耳畔迴響了兩千年。

這種浪漫想像的背後,醞釀著的是一種求索的渴望,一種不甘平凡的追夢力量。

銳意進取,敢為人先

中國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仿製到自行研製,走過了艱苦的創業歷程。14年個春秋冬夏,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就在中國航天事業起始的頭一年,傳承傳統釀製技藝數百年的瀘州老窖也在不斷地探索、追尋中,作出了重大突破。1955年,瀘州老窖正式區分特、頭、二、三曲,瀘州老窖·頭曲正式更名,從此「瀘州老窖·頭曲」成為業內首家以「頭曲」為名的白酒產品。


傳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

從衛星上天到載人航天,從嫦娥探月到火星探測,探索浩瀚星空的徵途上,中國航天留下了深刻的足印。仰望星空,從古人的浪漫追夢,到今天不斷圓夢,體現了有夢想又腳踏實地中國航天人的奮進力量。

60年多年來,瀘州老窖·頭曲在見證中國航天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是榮譽滿身。

一代代頭曲人在傳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對傳統釀製技藝的傳承與發揚,成就了瀘州老窖·頭曲「醇香濃鬱、飲後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長」的獨特口感,並先後斬獲第三、四屆「四川名酒」稱號,第五屆「亞洲及太平洋國際貿易博覽會」銀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銀獎,2016年榮獲「金爵獎」——「中國酒業重構期待榜樣產品等輝煌成績。

而瀘州老窖·頭曲傳承了23代、近700年的傳統釀製技藝,更是於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有乘風破浪的力量,也有追逐夢想,探索未知的勇氣。天問一號為我們打開宇宙之門,走向星辰大海;未來,瀘州老窖·頭曲也將繼續不忘初心,嚴守工匠精神,向著名酒品牌復興的戰略藍圖持續邁進。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精頭】

相關焦點

  • 洋蔥OMALL受邀與SAGA共同見證「天問一號」發射之旅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揭開中國行星際探索的序幕
    作者:劉鐵軍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周四成功發射,開始了中國深空和行星際探索的新階段。長徵5號火箭火箭從海南東部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漫遊車。航天局副局長吳延生在中國航天工業集團的一份聲明中說:「天問一號任務是建設中國航空航天力量的重要裡程碑項目,也是中國航空航天向更深層次發展的裡程碑項目
  • ...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徵程開啟 長城天賦助力航天精神
    北鬥一號從無到有覆蓋中國,北鬥二號突圍國外封鎖自創一派,北鬥三號閃耀星空擁抱全球,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並傳回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探索浩渺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我們不懈追求航天夢。上述過往,是中國航天輝煌成績的冰山一角,7月23日,全球矚目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隨著「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事業再攻一城。
  • 5G+VR直播見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圓周率Pilot One全景相機直播「天問一號」發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開啟星際旅程,新的時代我們將如何定義中國速度
    在文昌發射場,備受世界矚目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這裡發射升空,帶著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探索,開啟進入這次特殊的星際旅程。中國速度:三步並一步,天問一號「攬星九天」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攬星九天」作為整體概念,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鑽石般光芒閃耀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2020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有百年難遇的疫情,也有諸多振奮人心的事情,比如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入網工作,中國最快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刷新航天徵程,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火星……新火箭、新飛船;新領域,新探索。我們從步履堅定的中國航天人身上,看到了人類的勇氣和堅毅。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2020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有百年難遇的疫情,也有諸多振奮人心的事情,比如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入網工作,中國最快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刷新航天徵程,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火星…… 新火箭、新飛船;新領域,新探索。我們從步履堅定的中國航天人身上,看到了人類的勇氣和堅毅。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目前,探測器已完成第三次在軌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月逐火共奮進,追夢求真向天行。
  • 「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
    12時41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天問一號」出徵,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出徵,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聲音 | 「天問」之旅開啟,探索永無止境!
    在此之後,天問一號將承載著所有中國人的期盼,經過長達7個月的漫長飛行抵達火星,還要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邁出了我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的升空,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的盼望和期待。它既承載著我們對宇宙和自然的嚮往和探索,也證明著中國的航天數十年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取得的成果。中國人的火星之旅就這樣開啟了!
  • 物理學家李淼:天問一號是一次浪漫徵程的開端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針對當下最熱的科技新聞,我們就「天問一號」相關問題專訪到了參加此次論壇的著名物理學家李淼,他對於此次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獨到見解。此時此刻,「天問一號」正在浩瀚太空中進行著孤獨卻萬眾矚目的徵程。從地球到火星,是一場多麼漫長的旅行,正是這樣一次次漫長的對未知的探索之旅,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誰知道,500年後,火星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地球?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側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啟動儀式首次嘗試在線上開展,廣大網友在網絡直播中感受到了中國航天的澎湃動力。從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測「天問」,中國人的飛天夢正走向更高更遠。50年前,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入太空的那一刻,中華民族「天問」的答案註定將一步步揭曉。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尋訪火星 中國向未知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
  • 中國太空探索新徵程
    中國深空探月捷報再傳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開啟星際探索新徵程中國航天成就世界矚目,各國如何共享成果?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鬥」造福人類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中國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走向深空,踏夢遠行,中國航天,未來可期今日看世界「嫦娥」探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夢之藍M6+」組團觀摩發射並發起著陸點徵名
    7月23日,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的「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邀請了60位「百萬航天合伙人」一起到現場,共同觀看「天問一號」的升空,同時「夢之藍M6+」助力央視,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官微等平臺,和千萬網友一起見證「天問一號」發射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