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出徵,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

2020-12-04 長城網

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是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國火星探測取得的重大進展,標誌著中國航天科技實現了新的裡程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縱觀世界航天史,人類似乎對火星「情有獨鍾」,這不僅緣於探索火星能夠幫助人類更好了解行星和宇宙演化,更緣於它能夠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更多前沿知識。

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世界各國共實施40餘次探火活動,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而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尚屬「新手」,「天問一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應對種種未知的風險,難度可想而知。

當前正值火星探測窗口期,「天問一號」帶著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探索,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儘管7個月、最遠4億公裡的長途布滿荊棘,但唯有創新才能搶佔先機,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探索太空、認識太空的夢想。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回望半個世紀的太空徵程,從衛星發射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測,在無數航天人的接續奮鬥下,中國航天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歷程,眾多「高大上」的科技成果,諸如航天育種、GPS、方便麵蔬菜包、運動鞋氣墊、尿不溼等等也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這異常艱辛的攻堅之路背後正是中國航天精神的接續傳承,凝聚著中華民族對於自主創新的不懈追求,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注入了強大信心與力量。

近年來,世界大國紛紛放眼「星辰大海」,制定多樣的太空探索計劃。從實踐不難看出,航天科技的發展,既可以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還可以推動與其他國家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太空競爭的日益激烈也時刻鞭策著我們要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努力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越是難走的路越要走一走,越要邁得更堅實。(蘆靜)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出徵,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探索星空 永無止境
    2000多年前,偉大的詩人屈原對浩瀚宇宙發出驚天一問。2000多年後,「天問一號」穿越雲霄天際,向火星進發,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千百年來,宇宙之「問」,牽引著人類湧動不止的好奇心,記錄著探索太空的艱辛歷程,也印刻著追求真理的堅韌篤定。哲人有言,一看見星星,我就開始做夢。
  • 聲音 | 「天問」之旅開啟,探索永無止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此之後,天問一號將承載著所有中國人的期盼,經過長達7個月的漫長飛行抵達火星,還要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邁出了我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的升空,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的盼望和期待。
  • 事業單位政治知識:探索宇宙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出徵:科技自強方有未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近年來,中國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斷加快。
  • 火星探測器為何是「天問一號」不是「問天一號」?火星車取風火輪乎?
    天問,出自《楚辭天問》,屈原所作。《天問》一文,以「曰」字 開篇,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對天地開闢的追問,也有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對九天構造的追問。全詩170多個問號,天問一號,探索太空,亦可追溯宇宙天地起源,以此為名,也算名副其實!
  • 美媒:「天問一號」促中國成太空探索領導者
    2020年7月至8月,備受矚目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迎來發射「窗口期」。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文章稱,「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次任務,也將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火星探索任務將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領導者之列。
  • 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側記
    從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測「天問」,中國人的飛天夢正走向更高更遠。50年前,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入太空的那一刻,中華民族「天問」的答案註定將一步步揭曉。  追夢:我們要去,我們不能不去  中華民族從來不乏對宇宙的想像。
  • 世紀浪人:浩瀚宇宙,「天問」出徵,彰顯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
    「天問」的由來  「天問」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 天問一號問天開啟問天新紀元
    嗨,火星,我是來自地球中國的天問一號,首次見面,請多關照。近日來自西昌發射場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問一號即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窗口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擇機發射,到時肯定是舉國歡慶!天問一詞來源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探尋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正如「天問」這一名稱的由來,中國航天人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探索「天問」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而我們在航天航空上的探索,也的確沒有辜負「天問精神」!
  • 2020福建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探索宇宙永無止境
    2020福建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探索宇宙永無止境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20福建事業單位考試閱讀資料,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包含法律知識、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等。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歷史性的一刻,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000多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這是一次萬眾期待的出徵。
  • 中國人的故事 | 送「天問一號」出徵的航天人
    如果我們不搞航天,將會錯過太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回答。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火星探測器奔向太空,化作一道優美的弧線划過蔚藍的天空,以11.2千米/秒的速度將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 【中國人的故事】送「天問一號」出徵的航天人
    如果我們不搞航天,將會錯過太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回答。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火星探測器奔向太空,化作一道優美的弧線划過蔚藍的天空,以11.2千米/秒的速度將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天問一號」意義重大外媒指出,成功的太空發射任務無疑會給中國蓬勃發展的太空領域帶來更大聲望和更多關注,「天問一號」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也將在世界航天發展史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篇。The Verge網站在7月22日的報導中指出,「『天問一號』是中國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任務,將向火星發射『三兄弟』探測器:一款無人探測器、一個軌道器以及一輛火星車,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
  • 洞見丨浩瀚星空裡的中國腳步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衝進太空。歷史性的一刻瞬間燃爆網絡,短短一個小時,「天問一號」在網際網路上的相關搜索熱度飆升1560%;與此同時,上百萬網友熱情地參與到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在百度App平臺啟動的全球徵名活動中。
  • 「天問」出徵,探火不凡
    新華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向著浩瀚蒼穹出徵了!儘管7個月、最遠4億公裡的長途布滿荊棘,但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對未知的渴求。人類文明屢因斷惑而進步,天問探火將因窮理而不凡。天問奔火,肩負了祖先的重託,接續著科學的求索。翻開人類歷史,火星探測共40餘次,成功24次,通關概率僅一半左右。探測長路挑戰重重,即便一粒微小的塵埃都可能對太空飛行器構成巨大考驗。然而,人類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斷惑,身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求知慾超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