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開啟星際旅程,新的時代我們將如何定義中國速度

2020-11-23 安徽網

2020年7月23日,一切已準備就緒。

在文昌發射場,備受世界矚目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這裡發射升空,帶著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探索,開啟進入這次特殊的星際旅程。

中國速度:三步並一步,天問一號「攬星九天」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攬星九天」作為整體概念,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鑽石般光芒閃耀,等待中國人摘星。相比之前月球探測任務「嫦娥」系列的穩紮穩打,這次的火星探測任務則具創新亮點,中國不再像探月那樣三步走:繞月、著陸、巡視,而是一上來就三步並作一步,繞火星、著陸和星面巡視均列為一次實施任務目標,而這也屬世界首次。

有評論稱,這是運用中國智慧所展現的中國速度。「天問一號」不只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在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上,推動人類文明的向前發展中,中國也正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速度:無遠弗屆,5G時代讓萬物互聯

站在2020年的中點,回顧和展望這個特別的時代。

「天問一號」讓古人的想像與今人的探索遙相呼應,而中國全面開啟的5G時代,5G信號上天入地、走南闖北,從最高的山峰到最偏遠的哨所,再到最長的隧道,無遠弗屆,同樣展現著中國速度。

今年4月21日,在超過5000米的海拔上,中國聯通實現珠峰觀景臺和珠峰大本營一號營地的5G全覆蓋。據了解,中國聯通4g/5g基站根據珠峰自然環境採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進行供電,既保證了基站運營的能源供應,又最大限度的以新能源保護了珠峰的生態,減少了人類的活動對於珠峰帶來的汙染。

而5G最終將如何通過萬物互聯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以「醫療「為例,在5G時代,遠程醫療快速發展需要一張無處不在的網絡,隨時隨地連接醫生、患者以及醫療設備,5G網絡將推動遠程醫療向無線化、移動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發展。而在不知不覺中, 5G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新冠疫情肆虐之際,中國聯通第一時間開通火神山、雷神山5G網絡,依託聯通5G網絡和醫療雲平臺為重症病例進行遠程會診,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高清圖像,遠程診斷病情,快速指導醫生開展診療活動,進而提高醫療效率。

同樣在備受關注的教育行業,5G時代通過5G技術與強現實、虛擬仿真、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型技術相結合,將為教育信息化帶來全新的變革機會,而中國聯通5G遠程互動教學、5G虛擬實境教育和5G智能教育應用,正為智慧教育行業應用賦予新的創新能力。

隨著媒體視頻行業向高清、多視角、強互動性體驗的方向不斷演進,媒體業對大帶寬傳輸、雲、AI 的需求不斷增強。在媒體視聽及信息傳輸上,2019年,中國聯通為央視春晚提供了一流的5G網絡服務和通信保障,通過5G+8K+4K+VR等新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觀看體驗。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聯通發揮雲網協調的5G創新優勢,提供了「雲採訪」視頻交互保障、5G背包、5G+AR採訪眼鏡、AI語音轉寫、5Gⁿ live直播平臺等媒體應用。

中國速度:變革孕育機遇,新的序章已經開啟

站在5G時代的開端看未來時代的可能性,有評論稱:高速度、大容量、低延時,5G時代將連接人、物、工業、環境等各個要素,打通底層鏈路,打通信息邏輯,促進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改變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

變革孕育著機遇,推動變革則需要發展者的智慧和勇氣。

當科技的力量掀開了時代新的一頁,縱使需要面對諸多的疑問和分歧,新的變革也將以百川入海之勢,不斷打開著人們視野的邊界。

讓未來生長,在時代新的序章中,我們相信,就如天問一號「攬星九天」,5G時代讓萬物互聯,中國人用中國智慧所創造的中國速度,也必將成為推動人類文明再次向前跨越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新的時代我們將如何定義中國速度?
    7月22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正式發布,其搭載了6種科學探測設備,將開展火星地表成分、物質類型分布以及氣象環境等探測工作。這一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迅速引發全民討論,網友對火星及中國探火工程的關注急速升溫。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揭開中國行星際探索的序幕
    作者:劉鐵軍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周四成功發射,開始了中國深空和行星際探索的新階段。長徵5號火箭火箭從海南東部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漫遊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約40分鐘後確認發射成功。長徵5號火箭將飛過菲律賓上空,並靠近首都馬尼拉。並按計劃在菲律賓周邊海洋墜落。中國的遠望測量跟蹤船在歐洲航天局ESTRACK設施的支持下協助了發射作業。太空飛行器與長徵5號火箭分離後,首次發現該太空飛行器是由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的15米天線完成的。現在,這艘重約5公噸的宇宙飛船正在進行7個月的旅程以前往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將尋訪火星,這是中國向星辰大海的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來源:海外網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英媒《衛報》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
  • 發射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八大闖關之旅正式開啟
    對於天問一號,它的軌跡耗時7個月左右,預計於2021年2月中才抵達火星,需要走過的路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此前的航天任務。我們熟悉的天宮和神舟任務距離地球表面僅400千米,北鬥星座距離地球表面僅20000-36000千米,嫦娥距離地球38萬千米。但它們相比天問一號而言都可以用「微不足道的距離」來形容,這也意味著對天問一號的導航制導與控制變得異常艱難。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尋訪火星 中國向未知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
  • 發射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八大闖關之旅正式開啟!
    第三關,天問一號已經在切入霍曼轉移的路上!第四關:深空導航制導與控制茫茫深空,漫漫長路,此前各個探測任務採用的霍曼轉移軌道普遍在4-7億千米的長度,6-11個月的旅程。天問一號的軌跡耗時7個月左右,預計於2021年2月中才能抵達火星,需要走過的路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此前的航天任務。
  • 天問一號到底要問什麼?探火路上它將如何「乘風破浪」?
    開啟這一徵程,也意味著中國將正式跨入行星探測時代。繼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後,中國根據本國國情綜合考慮開啟的又一太空探索計劃。中國通過嫦娥探月計劃十六年的積累總結了豐富的深空探測經驗,實踐了如何將探測器降落到地外天體上、遠程操控探測設備對地外天體(月球及小行星)進行各類型探測、了解了地月間的各種物理場及空間環境狀況。
  • 天問一號到底要問什麼?探火路上它將如何「乘風破浪」?
    如蘇聯的「金星」、美國的「水手」行星探測計劃一樣,中國的「天問」計劃也是由若干探測任務組成的系列深空探測計劃。開啟這一徵程,也意味著中國將正式跨入行星探測時代。繼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後,中國根據本國國情綜合考慮開啟的又一太空探索計劃。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 湖南老鄉給「天問」加油供電!「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旅程歷時7個月
    2300多年前,著名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寫下《天問》長詩,提出177個問題,闡發對宇宙萬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體現著跨越兩千多年的不懈求索。此間,人們火星探測共40餘次,成功24次,通關概率僅一半左右。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奔火,而「天問一號」背後,是肩負了祖先重託,接續著科學求索的湖南人。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飛向火星:毅力、天問和希望開啟星際往來新時代
    7月30日當地時間7:50分(格林尼治時間11:50分),阿特拉斯(Atlas)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將這個一噸重的巨型&34;送上太空。此前,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分別於7月20日和23日發射,開始7個月飛向火星的航程。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開啟7個月旅程,為何叫「天問」,探測...
    據人民日報消息,7月23日午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源自屈原長詩▲▲▲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而後續行星探測任務將依次編號。「天問」名稱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
  • 正式踏上火星的旅程!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正式向火星探索發起了衝擊!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承載著火星夢飛向天際!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圓周率Pilot One全景相機直播「天問一號」發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