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鐵軍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周四成功發射,開始了中國深空和行星際探索的新階段。
長徵5號火箭火箭從海南東部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漫遊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約40分鐘後確認發射成功。長徵5號火箭將飛過菲律賓上空,並靠近首都馬尼拉。並按計劃在菲律賓周邊海洋墜落。中國的遠望測量跟蹤船在歐洲航天局ESTRACK設施的支持下協助了發射作業。太空飛行器與長徵5號火箭分離後,首次發現該太空飛行器是由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的15米天線完成的。現在,這艘重約5公噸的宇宙飛船正在進行7個月的旅程以前往紅色星球。
航天局副局長吳延生在中國航天工業集團的一份聲明中說:「天問一號任務是建設中國航空航天力量的重要裡程碑項目,也是中國航空航天向更深層次發展的裡程碑項目。」
天問一號的未來徵程
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進入高度橢圓軌道。然後,該太空飛行器將在嘗試著陸器降落之前的2-3個月內,以最近265公裡的橢圓軌道環繞火星運動。
軌道器和火星車共攜帶13種科學有效載荷,用於探測火星大氣層,磁層,地表,地下和氣候。
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獨立的行星際飛行勘探任務。中國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執行對近地天體的任務,火星樣本返回,可能發射類似旅行者號的探測器和木星系統軌道器。
延遲著陸嘗試
延遲將使軌道器能夠用其攝像機勘測候選著陸點,並為著陸器提供進行著陸嘗試所需的數據。
中國已選擇維京2號以南的部分烏託邦平原作為240千克著陸器的著陸區。
該選擇是根據科學目標和工程約束條件進行的,其中包括低海拔以提供更多的大氣和時間來減慢著陸器的下降速度以及火星車的太陽能需求。
神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機體和降落傘技術將幫助著陸器進入下降的早期階段。火星著陸器的機身將在290秒的時間內將進入火星車的速度從每秒4.8公裡降低到每秒460米。然後,一盤超音速降落傘將在下一分鐘半的時間內將飛船的速度進一步減慢到每秒95米。
接下來,中國著陸器的反向推進系統將完成其餘工作。
天問1號的科學目標
天問一號軌道器載有七種科學有效載荷,包括中高解析度相機,後者可與美國宇航局2005年火星偵察軌道器任務中的HiRise相機媲美。它還帶有磁力計,測深雷達以及用於大氣和電離層探測的儀器。該軌道器還將執行中繼功能,旨在運行一個火星年,即687地球日。
該火星車設計為能在火星上工作90天,它攜帶六種儀器,其中包括類似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所進行的雷射感應擊穿光譜實驗,以探測地表元素,礦物和巖石類型。該火星車不僅具有地形和多光譜成像儀,還具有與氣候和磁場檢測有關的有效載荷。並且,火星車還裝有探地雷達。
中國進入深空
天問一號是中國新的行星際和深空探索系列中的第一個。該任務是建立在中國嫦娥一號探月活動的探索和計劃之上的。
接下來是暫定為「鄭和」的航天任務,該任務旨在從近地小行星2016HO3 / 469219 Kamo』oalewa收集樣本並將它們返回地球,然後前往主帶彗星133P / Elst-Pizarro。該任務要求在2022年發射探測器。
此外,中國正在研究木星,中國的木星太空飛行器將於2030年發射升空,這可以補充美國宇航局的歐洲快車號和歐洲航天局對木星系統的研究。
如要了解更多國際工程貿易資訊,請關注國際工程貿易資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