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揭開中國行星際探索的序幕

2020-08-27 國際工程貿易資訊

作者:劉鐵軍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周四成功發射,開始了中國深空和行星際探索的新階段。

長徵5號火箭火箭從海南東部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漫遊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約40分鐘後確認發射成功。長徵5號火箭將飛過菲律賓上空,並靠近首都馬尼拉。並按計劃在菲律賓周邊海洋墜落。中國的遠望測量跟蹤船在歐洲航天局ESTRACK設施的支持下協助了發射作業。太空飛行器與長徵5號火箭分離後,首次發現該太空飛行器是由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的15米天線完成的。現在,這艘重約5公噸的宇宙飛船正在進行7個月的旅程以前往紅色星球。

航天局副局長吳延生在中國航天工業集團的一份聲明中說:「天問一號任務是建設中國航空航天力量的重要裡程碑項目,也是中國航空航天向更深層次發展的裡程碑項目。」

天問一號的未來徵程

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進入高度橢圓軌道。然後,該太空飛行器將在嘗試著陸器降落之前的2-3個月內,以最近265公裡的橢圓軌道環繞火星運動。

軌道器和火星車共攜帶13種科學有效載荷,用於探測火星大氣層,磁層,地表,地下和氣候。

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獨立的行星際飛行勘探任務。中國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執行對近地天體的任務,火星樣本返回,可能發射類似旅行者號的探測器和木星系統軌道器。

延遲著陸嘗試

延遲將使軌道器能夠用其攝像機勘測候選著陸點,並為著陸器提供進行著陸嘗試所需的數據。

中國已選擇維京2號以南的部分烏託邦平原作為240千克著陸器的著陸區。

該選擇是根據科學目標和工程約束條件進行的,其中包括低海拔以提供更多的大氣和時間來減慢著陸器的下降速度以及火星車的太陽能需求。

神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機體和降落傘技術將幫助著陸器進入下降的早期階段。火星著陸器的機身將在290秒的時間內將進入火星車的速度從每秒4.8公裡降低到每秒460米。然後,一盤超音速降落傘將在下一分鐘半的時間內將飛船的速度進一步減慢到每秒95米。

接下來,中國著陸器的反向推進系統將完成其餘工作。

天問1號的科學目標

天問一號軌道器載有七種科學有效載荷,包括中高解析度相機,後者可與美國宇航局2005年火星偵察軌道器任務中的HiRise相機媲美。它還帶有磁力計,測深雷達以及用於大氣和電離層探測的儀器。該軌道器還將執行中繼功能,旨在運行一個火星年,即687地球日。

該火星車設計為能在火星上工作90天,它攜帶六種儀器,其中包括類似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所進行的雷射感應擊穿光譜實驗,以探測地表元素,礦物和巖石類型。該火星車不僅具有地形和多光譜成像儀,還具有與氣候和磁場檢測有關的有效載荷。並且,火星車還裝有探地雷達。

中國進入深空

天問一號是中國新的行星際和深空探索系列中的第一個。該任務是建立在中國嫦娥一號探月活動的探索和計劃之上的。

接下來是暫定為「鄭和」的航天任務,該任務旨在從近地小行星2016HO3 / 469219 Kamo』oalewa收集樣本並將它們返回地球,然後前往主帶彗星133P / Elst-Pizarro。該任務要求在2022年發射探測器。

此外,中國正在研究木星,中國的木星太空飛行器將於2030年發射升空,這可以補充美國宇航局的歐洲快車號和歐洲航天局對木星系統的研究。

如要了解更多國際工程貿易資訊,請關注國際工程貿易資訊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人民網評:「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2020年7月,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中國、美國、阿聯相繼發射探測器,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啟程,到火星去!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搭載著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奔向火星,拉開了向更遙遠深空探測的序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2020年7月,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中國、美國、阿聯相繼發射探測器,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 啟程,到火星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搭載著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奔向火星,拉開了向更遙遠深空探測的序幕。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中國科大研製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中新社合肥7月23日電 (記者 吳蘭)23日12時41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獨立研製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
  • 我國首個火星任務發射成功,「天問一號」的意義及鮮為人知的背後
    就在剛剛,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載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點火發射,成功的進入預定軌道,奔向火星,萬眾沸騰!2、為未來做準備:人類總是要走出地球的,現在的深空探索、火星探測,都是為後續人類(我國)走進太空、開發火星資源、實現星際移民做鋪墊和技術準備的。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百度APP成中國首輛火星車全球獨家徵名平臺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 APP 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 APP 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中國科大研製的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圖1)。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我校作為我國深空探測中首個承擔單機級科學載荷任務的高校,獨立研製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百度App成中國首輛火星車全球獨家徵名平臺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馬斯克發推祝賀:令人驚嘆
    (觀察者網訊)今天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央視新聞指出,「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發推祝賀:「今天,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令人驚嘆!」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長這樣在成功著陸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進行「拍照留念」、探測物質和元素、探測環境和偵測火星淺層地質結構我們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天問一號送上天?不只是證明我國航天實力,還要進一步探索火星。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而「天問一號」的發射,則開啟了我國星際探索的新徵程。的天問。中國星際探測任務的標識也有著獨特寓意,這個 logo 由多個字母「C」組成,有著中國行星探測(China)、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等含義。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於雪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紀念郵票的設計
    繼今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以下簡稱《人造地球衛星》)紀念郵票順利「發射」之後,金秋時節,她又問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以下簡稱《「天問一號」》)紀念郵票設計。真是好戲連臺,身手不凡。     此前,筆者曾跟隨於雪的《人造地球衛星》,開啟了一趟「太空」之旅,此間,又與她相約《「天問一號」》,發起了又一輪「天宮」之問。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邁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這一刻必將被歷史銘記,今天我國「天問一號」實現探火夢。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叫「天問」呢?「天問」一詞源自屈原長詩《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屈原老先生就對世間很多怪事大事、日月變化、天空星辰等有了濃厚的興趣,表達了對傳統觀念的懷疑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兩千多年後,我們的科技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天空的探索不在只限於想像。
  • 中科大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7月23日12時41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獨立研製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將在國際上首次一步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目標,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
  • 「天問一號」發射7天後,大洋對岸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成功發射
    眾所周知,稍早前,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也就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成功7天後,遠在大洋對岸的美國也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成功發射,追著「天問一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