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發布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浦東科幻協會會長顧備、著名科幻作家丁丁蟲等出席發布會。
「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以科普科幻的形式,將內容精彩、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以時間旅行、太空探索、生命科學等八個角度分類成冊,並邀請專業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科普相關知識。通過有趣的科幻故事打開視野,同時通過科普解讀,講解劉慈欣等著名作家的科幻作品是藉助什麼科學知識起飛的。這套叢書既有對人類文化傳承的接收,同時也有助於小讀者打破常規,放飛想像,在現有的基礎上描繪更加美好的未來。
「通過這套書,我們實現了創新思維的多元碰撞,科學人文的跨界交流。」本套書系的主編尹傳紅說道。科幻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思想實驗,類似於未來科技場景的提前介入,比如「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中的空間探索卷《木星時代的黎明》中,想像未來我們到木星和太空中的其他地方去探索,還比如《時空捕手》中涉及到的時間旅行,通過乘坐時間機器回到過去或者跳躍到未來,雖然這些在當前的科技水平或者科學理論體系下還無法實現,但是通過科學幻想,讓我們得以體驗奇特美好的未來場景。同時,我們在書中對科學知識進行科普,把科普、科幻結合起來,將語文課程、科學課程以及其他相關課程融匯在一起。讓孩子在閱讀這套叢書的時候可以全腦思維、跨界思維,對小讀者進行通識教育。
「當下的課程改革,其實倡導的是單學科教育向多學科甚至跨學科轉變,」尹傳紅說,「因此,能夠讓小讀者通過一套書理解和學習創新思維、科學精神和思想方法,是我們編纂『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的初衷。」
浦東科幻協會會長顧備在發布會上講道,隨著教育的普及,科學意識將逐漸成為每個人基礎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科幻帶給孩子的雖然不是知識本身,但卻煥發出了孩子探求知識的好奇心,讓孩子即使在長大以後,依然會遵循科學素養,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不斷去學習,去創新。此次上少社創新地將科普和科幻結合起來,正是在激發青少年讀者的好奇心同時,培養未成年人的科學精神,讓熱愛科學成為全社會的、尤其是在孩子中間的一種「新時尚」。
在發布會上,著名科幻作家丁丁蟲通過分享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向現場觀眾直觀地分析和講解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擁有好奇心的重要性。丁丁蟲鼓勵孩子們,要勇於在這個擁有無限可能的世界中去不斷探索。
發布會的最後,三位專家老師總結自己多年的經驗,為讀者送出了三枚智慧錦囊以及美好祝願:
尹傳紅
想像力是沒有邊界的,如果一定要說有邊界的話,那麼一個人的想像力邊界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人事業格局的大小。
丁丁蟲
保持懷疑。
顧備
願孩子們都有一雙會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