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國際中醫藥研究中心10日在廣州發布《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該叢書是國際首套採用整體證據方法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系統整理、嚴格評價的專著,並且是中英同步國際發行。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認為,上述叢書對科學認識中醫藥臨床療效、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一定意義。
此次出版的叢書覆蓋變應性鼻炎、糖尿病腎病、成人哮喘、尋常型銀屑病、阿爾茨海默病等中醫藥具有治療優勢的病種。通過臨床療效為導向、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為指導,結合中醫藥自身特色,客觀、科學地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據盧傳堅介紹,上述研究方法是中醫藥走向世界、更廣泛地為人類健康服務且與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
其中,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書中,通過對目前中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和分析,以及證據質量評價,對其中隨機對照試驗和非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系統評價和綜合統計分析,探討中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和安全性。
盧傳堅稱,與普通教科書僅立足專家的共識不同,《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匯聚現有的中醫藥指南、共識和證據,相信這套書對指導臨床醫生的實踐將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
澳大利亞中醫管理局局長薛長利稱,未來還會進一步對中醫藥進行臨床循證研究,「如果不進行循證研究,將無法知道中醫藥證據發展的具體水平,這套書將會為中醫藥國際化發展提供平臺」。
中澳國際中醫藥研究中心由廣東省中醫院和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共建,雙方啟動並完成10多套中醫整體證據系列循證中醫藥專著的編寫和出版工作,聯合發表了80多篇SCI收錄系統評價文章,部分研究成果被國際臨床指南引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的發布,意味著中醫真正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他讓全世界的學者對中醫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同西醫一樣,以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為評價標準,科學地論證了中醫自身的特色與優勢。
而未來對中醫藥的進一步循證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論證了中醫藥的具體發展水平以及本身的價值,才能幫助中醫藥走進更大的舞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聖原複利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