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雙語 「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上線 中醫藥健康服務走向世界

2020-12-05 青瞳視角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全球性的大流行期,海內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外籍人士等對中醫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更迅速、方便地為他們提供健康服務,首個北京中英文雙語中醫藥服務平臺——「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今日正式上線,將向全球疫情地區民眾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防控疫情防治、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此平臺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多部門開發,依靠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線上實時互動、遠程問診等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醫藥憑藉其獨特優勢,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統計顯示,截至4月1日,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使用中醫藥患者達88.68%,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中醫藥抗疫成效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最新版本的中醫藥診療方案被翻譯成英文,分享到了有需求的國家、地區。

為有效對接海外華人的中醫服務需求,進一步助力海外華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充分發揮首都中醫藥資源優勢,聯合10餘個政府部門成立中醫藥國際化專班,聯合23個海外中醫藥學術組織,組織首批10餘家中藥企業以及物流、貿易等相關企業,共同開發了「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平臺開通後,將為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外籍人士開展中醫藥防治方案、遠程諮詢、產品服務等,實現「五個一點」快捷服務,即「一點了解北京方案」、「一點學會居家防護」、「一點找到三甲醫院」、「一點找到專家諮詢」、「一點了解中藥服務」,讓世界共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北京經驗。

「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 服務功能也十分多樣化,「三大功能九大模塊」 切實為海外華人提供個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準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平臺分為北京方案、北京服務以及北京產品3個功能,每個功能又分為3個模塊,服務內容涵蓋中醫藥疫情防治指導、中醫養生、精品課件學習等方面。

其中,「北京方案」分為指南發布、防護視頻、生活指導3個模塊,向全球疫情地區民眾權威發布北京中醫藥防控疫情防治、康復、護理全周期方案,並以視頻形象展示居家防護科普,內容涉及中醫藥預防方、穴位保健、兒童防護、心理調適等豐富內容,此外平臺生活指南提供了百餘篇生活防護知識,指導民眾疫情期間的日程生活。而「北京服務」分為遠程諮詢、千名專家、精品課件3個模塊,平臺一鍵連結到北京市4家三甲中醫醫院,近千名中醫藥專家在平臺上為海內外民眾提供遠程諮詢服務,推送北京中醫藥疫情防控精品課件,提升海外中醫從業者服務能力。 「北京產品」分為一鍵查詢、一點對接、我要服務3個模塊。針對不同國家地區,將中藥產品分類分途徑推送。海內外民眾將一鍵了解查詢中藥企業的海外銷售點分布,供需雙方多途徑多渠道精準對接,實現中藥產品服務。

此外,「北京遠程健康服務平臺」實現「五渠道」統一服務,緊密對接海內外中醫藥服務需求。平臺動態採集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通過現有中醫藥企業海外渠道、國內企業流通渠道、其他貿易渠道、海外華人華僑社團及個人中醫藥服務渠道、世界中醫藥組織海外主席渠道等實現「五渠道」統一服務。

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等可根據需求選擇多種中醫藥服務,北京同仁堂集團、北京亞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春風藥業有限公司等中藥企業產品線上入駐京東平臺,多家企業線下提供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劑、預防飲產品相關服務。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譚衛平

相關焦點

  • 複利【新看點】——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發布,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並且是中英同步國際發行。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認為,上述叢書對科學認識中醫藥臨床療效、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一定意義。通過臨床療效為導向、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為指導,結合中醫藥自身特色,客觀、科學地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據盧傳堅介紹,上述研究方法是中醫藥走向世界、更廣泛地為人類健康服務且與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
  • 京東健康免費在線問診中英雙語頁面上線
    億歐獲悉,為了給更多海外民眾提供在線醫療諮詢和援助,京東健康於3月21日將「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全面升級為中英雙語頁面。據了解,全新升級的京東健康「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除頁面語言由中文擴展為中英雙語之外,還特別增加了英語服務「ENG Service」板塊,20多名有英語接診能力的醫生在線提供圖文問診服務;平臺上還專門設置了與新冠肺炎疫情關聯最為緊密的感染科和呼吸內科醫生專區,以及特色中醫服務專區,讓海外民眾能夠更快速、便捷地針對自己的需求,找到對應專科領域的醫生進行諮詢。
  • 「中華中醫藥」板塊在健康中國TV端啟動上線
    「中華中醫藥」板塊在健康中國TV端啟動上線 2021-01-13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視機上就有數字健康服務平臺 為居民提供精準醫療衛生服務
    商報訊(通訊員 吳導 記者 祝芷媛)為深度踐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持續推進智慧廣電建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近日,華數數字健康服務平臺發布會在建德大同鎮農創客中心舉行。華數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華數傳媒黨委書記、董事長鮑林強,建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朱春根,建德市政府副市長鄭志華,華數傳媒副總裁卓越出席儀式。
  • 河北省海外華僑華人健康諮詢平臺用戶覆蓋五大洲
    中新社石家莊7月25日電(李曉偉)「這個平臺非常實用和快捷,可以和現實中面診達到同樣的效果。」北京時間24日上午,結束了在河北省海外華僑華人健康諮詢平臺上的遠程視頻問診,身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華人宋女士反饋說。
  • 內蒙古首個「網際網路 中醫診療服務」平臺上線
    王慧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月8日電 (王慧)8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網際網路 中醫診療服務」平臺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正式上線,標誌著內蒙古自治區「網際網路 醫療健康」邁上了新臺階。據介紹,平臺運營後,患者在小程序中登陸「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即可在線完成全流程門診、複診諮詢、手機購藥、預約專家等就醫服務。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14期】阿里健康發布疫苗服務
    3)遠程醫療雲服務助力打造健康貴州2020年10月20日,由心醫國際承建並服務的貴州省率先在中國建成第一個由政府主導建立的遠程醫療系統——貴州省遠程醫療平臺,覆蓋省、市、縣和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1543家,縣以上公立醫院293家)及大部分村衛生室。
  • 中國知網在美首發中國百種中英雙語學術期刊
    要更好地、有效地在國際上傳播中國的學術成果和文化精品,就必須進一步開放辦刊,採取雙語出版的新模式,改變期刊發展定位,更好地吸納國際學術界的關注,促進中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也使中國學術期刊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方股份集團副總裁、同方知網本部總經理王明亮先生在歡迎詞中如是說,他還提到中國知網已經在美國成立子公司CNKI Inc.,將探索雙語期刊優先出版、本地營銷的新模式。
  • 養老服務深入群眾「最後一納米」,華數數字健康服務平臺開啟建德智...
    華數數字健康服務平臺通過遠程視頻診療、動態監測記錄,方便醫療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醫等服務,老年人坐在家裡打開電視就能和醫生面對面交流,讓養老服務深入群眾「最後一納米」。在建德大同鎮祁雪花的家裡,她正在與大同衛生院護士就婆婆的病情進行交流。
  • 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宮曉倩)6月23日,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以及由35所中醫藥院校組成的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工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成立,此次成立大會由共青團中央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一體化推進 助力健康寧夏
    寧夏作為全國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區,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多指標考核落實各項工作,全力助推健康寧夏行動。新華網北京11月23電(王蹊)近年來,寧夏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事業,重視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為健康寧夏行動方案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 我市首批11家涉外醫院開設24小時雙語(中英)諮詢電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為了更好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提升重慶國際化營商環境和城市美譽度。近日,市衛生健康委向社會公布了首批11家涉外醫療服務定點醫院創建單位24小時雙語(中英)諮詢電話,讓更多國際友人尋醫問診更加便捷。
  • 線上線下跨境雙語AI智能合同服務雲平臺亮相京交會
    5月28日-6月1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開幕當日,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推薦展出的中國首個線上線下跨境雙語AI智能合同服務雲平臺——合通機器人亮相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
  • ​新一代網際網路數字健康服務發力,華西喜貓打造大健康融創平臺
    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知識教育、藥物購買、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平臺百花齊放,為民眾帶來了諸多便利。   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綻放別樣健康色彩   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迅速。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社區治理中專業平臺作用,促進服務功能向社區服務綜合體延伸,促進形成醫防融合、平戰結合、多元參與的社區健康服務體系。  二、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務  (一)基本功能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本市社區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與服務主體,是本市醫療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網底,也是政府履行提供基本衛生服務職能的平臺。
  • 牛津通識讀本:網絡(中英雙語)
    氣候變化、流行疾病以及金融危機等現象的發生都基於網絡結構,網絡也為我們了解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人們的健康和行為提供了洞見。借用社會、技術、自然和歷史領域中人們耳熟能詳的例子,卡爾達雷利和卡坦扎羅在本書中探討了網絡的本質及多樣性。本書還揭示了網絡的自組織方式及其在大規模停電和計算機病毒爆發等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且描述了網絡理論在遺傳學、生態學、技術以及管理等一系列領域中廣泛且重要的應用。
  • 常笑健康小程序上線 提供權威知識科普與優質產品服務
    近日,知名健康諮詢服務平臺常笑健康正式上線小程序服務。從該小程序內容來看,常笑健康小程序整合了健康百科、精品課程、熱銷商品等健康相關的服務,力圖打造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管理優質平臺。
  • 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醫學專家委員會「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召開
    2019年5月10日,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主辦醫學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在京拉開帷幕。國醫大師金世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賴聲漢、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吳大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秘書長常明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羅蘇東會長主持。
  • 全國健康碼上線時間上線平臺及重大作用揭秘
    全國健康碼上線時間:2月18日-2月23日內  全國健康碼上線平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全國健康碼有什麼作用:>  2月11日,杭州率先推出健康碼模式,對杭州市民和擬入杭人員實施綠、紅、黃三色動態碼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
  • 到2020年瀋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全面上線
    服務:明年三級醫療機構全面網上診療  《實施方案》允許醫療機構使用網際網路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並開具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網際網路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