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瀋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全面上線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瀋陽市印發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

今年市屬三甲醫院至少一家實現線上診療

推進「一站式」結算 探索醫保脫卡就醫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讓瀋陽居民看病少跑腿、少花錢,這些都將在今明兩年得以實現。6月4日,市政府印發《瀋陽市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在市屬三甲醫院中至少建設一家網際網路醫院,建成5個以上市屬專科遠程會診中心,建成一個綜合性遠程會診中心,兩個區縣級遠程會診分中心;到2020年,在三級醫療機構全面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三級醫療機構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內。對基於網際網路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屬基本醫療服務的,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執行,並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服務:明年三級醫療機構全面網上診療

  《實施方案》允許醫療機構使用網際網路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並開具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網際網路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2019年在市屬三甲醫院至少建設一家網際網路醫院。到2020年,在三級醫療機構全面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瀋陽將規範整合各級遠程診療系統,實施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鼓勵上級醫療機構全面向基層提供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病理等遠程會診服務。加快實施省衛生健康委「健康遼寧影像雲」項目建設,構建市、縣遠程影像雲平臺,聯通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在全市普遍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遠程影像服務新模式,提供影像資料15年雲存儲和手機APP隨時查詢的便民服務。2019年建成5個以上市屬專科遠程會診中心,建成一個綜合性遠程會診中心、兩個區縣級遠程會診分中心。到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延伸到瀋北、遼中、新民、康平和法庫5個區、縣(市)級醫院。全面建成瀋陽市「健康遼寧影像雲」,力爭實現全市所有公立鄉鎮衛生院均可進行遠程影像診斷。

  全面推廣網上預約掛號分診、行動支付、診間結算、自動發藥、自助列印結果、檢查檢驗報告推送等信息惠民服務措施;加快實現醫聯體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開展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依託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到2020年,三級醫療機構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內。

  計劃:今年建成4家區縣健康信息平臺

  《實施方案》提出,開展大數據分析和挖掘,逐步加強對各種傳染病、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的智能監測和精準預測。加強對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孕產婦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的在線管理。

  推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應急救治能力等信息與院前急救機構信息互通共享,做到在院前急救現場第一時間救治患者,識別傷情,合理分流轉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與院前急救車載信息系統、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形成信息通道,最終實現院前與院內救治信息無縫對接。

  推進區、縣(市)二級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促進與省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和各級各類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互聯互通與協同共享。2019年完成4家區、縣(市)級平臺建設,2020年力爭全部完成區、縣(市)級平臺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互聯互通。

  管理:手機APP可籤約家庭醫生

  實現居民醫療健康信息一人一檔、連續記錄、動態更新、共享共用,開展從「負一歲」到終老的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信息服務,支持居民醫療健康信息自主在線查詢、居民健康自我管理。鼓勵發展網約護理、網約家庭醫生、網約家庭藥師等服務,為居民在線提供健康諮詢、慢性病隨訪、延伸處方、健康管理等服務。完成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信息系統平臺建設,通過手機APP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二級以上醫院要指定專人負責,為籤約轉診患者建立綠色信息通道,通過信息化手段豐富家庭醫生上轉患者渠道。

  藥品:鼓勵推進「智慧藥房」建設

  加強基於網際網路的短缺藥品多源信息採集和供應業務協同應用,提升基本藥物目錄、鼓勵仿製的藥品目錄遴選等能力。推動區域處方流轉平臺建設,在市屬醫療機構探索開展處方流轉業務建設,鼓勵醫療機構推進「智慧藥房」建設,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方便群眾及時取藥。鼓勵執業藥師在線開展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指導等服務。在線開具的處方未經醫療機構配藥的,不計入醫療機構藥佔比。藉助信息技術創新中醫藥就醫取藥模式,提供便捷的藥品調劑、飲片代煎、送藥上門等藥事服務。

  醫保:探索實現脫卡就醫

  進一步優化支付流程,推進「一站式」結算,探索實現脫卡就醫。大力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制定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及時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對基於網際網路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屬基本醫療服務的,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執行,並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對競爭較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

  方向:支持研發醫用機器人

  以健康檔案為核心,通過籤約服務的家庭醫生對老年人進行持續的健康狀況跟蹤、動態監測、遠程管理和上門服務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精準健康指導。積極推進具有瀋陽特色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業務協作機制,鼓勵醫療機構利用信息化等方式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居民家庭。

  《實施方案》鼓勵醫療機構探索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支持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應用,提升基層中醫診療服務能力。

  積極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在臨床、科研方面的共享應用。支持研發醫療健康相關的人工智慧技術、醫用機器人、大型醫療設備、應急救援醫療設備、生物三維列印技術、可穿戴設備、康復醫療設備等。(記者 方月寧)

 


本文來源: 瀋陽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納入醫保政策
    同時明確,2020年年底前各地完成制定本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完善經辦流程和協議範本。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驅動下「網際網路+」醫療生態有望形成閉環。隨著「網際網路+」醫保支付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開啟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下的3.0時代。在此背景下,進入黃金髮展期的「網際網路+」醫療也迎來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加速布局。
  • 社區醫療連鎖服務商強森醫療獲首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今年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線上問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讓大家進一步意識到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性。同時,疫情的暴發也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發展。此前網際網路醫療因醫保支付、處方流轉等問題制約其發展,在疫情期間許多地方政府開始對線上醫保「鬆綁」。明確提到,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對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研究報告
    2012年以來,在新醫改的衝擊下,醫院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合作,大力開展信息化工作,不斷優化看病流程,基於PC端開展在線預約、掛號、諮詢等服務。2015年以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移動智能設備使簡單的醫療服務如線上問診等成為可能,但整體仍是以診斷治療為中心。
  •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創立 推動眼科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8日,「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暨「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儀式在上海金茂大廈隆重舉行。儀式上,「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平安好醫生旗下的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專科中心,通過匯聚全國各地頂尖眼科名醫專家資源,打造國家級的眼科專科醫療中心。
  • 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步入景氣周期
    中山一院是廣東全省首家開通線上義診的網際網路醫院,2020年1月26日春節期間上線免費網際網路發熱門診及心理諮詢服務,疫情期間開展義診諮詢服務3440例,新冠肺炎自測問卷78萬份。截至2020年10月底,網際網路醫院患者人數已經近3萬人,來自廣州以外的患者佔比達90.2%。  疫情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需求端的培育,快速提升了消費者對網際網路醫療的認知度。
  • 「網際網路+社區」的瀋陽模式
    尤其是在國家出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後,各地都在嘗試運用新的網際網路技術來提升政府部門的治理能力、治理效率,並藉此提供更為完善快捷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等措施。作為國內首家實現社區全覆蓋的政務微信服務平臺——「瀋陽新社區」上線運行一年來,已初步構建了多層次、立體化的運行機制,並在「惠民」的同時努力實現「興業」與「善政」並舉。
  • 強森醫療獲得首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診所服務新場景將不斷拓寬!
    5月19日,強森醫療宣布獲批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在構建「雲端+終端+產品+服務」連鎖診所生態鏈,解決城市「最後一公裡」就醫問題上邁出一大步。此外,強森醫療在企業醫務室業務上展開布局,將不斷拓寬醫療服務新場景。
  • 內蒙古首個「網際網路 中醫診療服務」平臺上線
    王慧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月8日電 (王慧)8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網際網路 中醫診療服務」平臺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正式上線,標誌著內蒙古自治區「網際網路 醫療健康」邁上了新臺階。據介紹,平臺運營後,患者在小程序中登陸「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即可在線完成全流程門診、複診諮詢、手機購藥、預約專家等就醫服務。
  • 瀋陽四院網際網路醫院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一批批的醫務人員馳援湖北,面對瀋陽治療資源不足、防護物資緊缺等情況,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作為三甲醫院、遼寧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及時開設了網際網路熱線、小依醫生、新冠智能自查、新冠智能知識問答、線上診療、處方外轉和隨訪諮詢等功能,開通了呼吸與危重症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產科、兒科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加速度成長
    ,為群眾提供不限次、全免費健康問診諮詢服務;  在上海、湖南等地,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以「加速度」開通……  「十三五」期間,我國全面實施「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益民服務,發展面向中西部和基層的遠程醫療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醫療,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虛擬實境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的深度融合,提升健康信息服務能力。
  • ...地區做好重點患者醫療服務保障;加強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
    文 / 冷靜2020-02-27 17:21:39來源:FX168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落實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要求做好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要求;低風險地區全面提供正常醫療服務;中風險地區儘快有序提供正常醫療服務
  • 2020年瀋陽將成為引領實現東北振興發展中心城市
    原標題:一帶一路為通道 京蘇人才來報到八大走廊當嚮導 一河兩岸是主角 日前,《瀋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正式印發。力爭通過「兩步走」,實現瀋陽振興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成為引領實現東北振興發展的中心城市;到2030年,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中心城市。經過半年多的修改完善,這份《戰略規劃》終於呈現在瀋陽人面前。
  • 佛山市中醫院攜手金蝶醫療,共創全國首家移動網際網路中醫院
    7月8日,佛山市中醫院、金蝶醫療軟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蝶醫療」)聯合召開全國首家移動網際網路中醫院新聞發布會,宣布患者移動服務與支付系統正式對外發布(7月1日系統成功上線),接入微信服務號,標誌著傳統中醫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邁進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 瀋陽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監管檢查
    王景巍 攝中新網瀋陽1月6日電 (王景巍)在瀋陽市政府6日召開的第2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國宏表示,瀋陽市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和檢查工作,全市醫療廢物包括涉及新冠肺炎病毒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 金蝶醫療在健康中國峰會上發布「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創新應用成果
    金蝶醫療出席了「網際網路+醫療實踐與思考」圓桌會議 金蝶醫療受邀在「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行主題論壇中發表了《以醫院為主體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創新應用》的重要報告,並出席了「網際網路+醫療實踐與思考」圓桌會議。
  • 博鰲樂城一齡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葡聚糖項目啟動
    一齡網際網路醫院的上線將推動先行區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新興業態領域向更深度融合、更廣度發展,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打下堅實基礎,把更多國際先進的產品引入園區,更多的藥械和人氣匯聚到園區,推動更多國際創新藥械在樂城先行先試,讓中國老百姓不出國門即可享受到全世界最優良的醫療服務。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網際網路+醫療」為就醫提供更多便利  2012年,楊國慶上任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信息化建設是他分管的工作之一。   出任副院長的第一年,在全省首家推廣第二代身份證和居民社保卡替代醫院就診卡。「病人每到一家醫院就需要辦理一張就診卡方式遲早都會被淘汰。」正如楊國慶所言,短短幾年,就診卡時代就成為了過去式。
  • 疫情背景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網際網路AI+有了用武之地
    不僅僅是疫苗產業,新冠疫情後,整個醫療產業需求出現井噴,從口罩、呼吸機、核酸檢測等醫療物資,到預約掛號、遠程問診等無接觸醫療服務,再到全面的智慧醫療服務,整個大醫療產業的「供給」升級缺口被快速放大,急需新的產業力量「補給」。
  • 被衛健委點讚,這家醫院12項「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做法值得借鑑
    福建省立醫院表示,實際上,不能將創新醫療服務認為是一項大工程,「很多創新服務其實是對細節的優化,跟資金投入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有時小投入也會有大效果。」為方便行動不便的患者來院就診,他們曾推出院內「滴滴打車」功能,患者可在網際網路醫院上預約輪椅和平車服務,解決從醫院門口到診室的行走難題。
  • 網際網路、物聯網、高科技……中國醫療距離「全面技術」時代還有多遠?
    在生活需求已得到基本滿足的今天,人們對於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技術在醫療領域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未來五年,中國醫療領域或將正式步入「全面技術」時代。筆者在此試圖梳理一下各類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大致運用,供大家借鑑研究,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