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訪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國慶
遠程超聲診斷中心:設在仁裡衛生院的服務終端
楊國慶指導就診者如何使用自助掛號系統
精確到時間點的預約掛號,線上問診,電子處方第三方流轉,在線自助複印病案,與院士專家遠程會診、討論……近期,市中心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的服務項目新動作不斷,給老百姓帶來接二連三的全新就醫體驗,獲得了不少好評。
政府提出「健康中國2030」計劃。在政府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與傳統醫療資源不能滿足民眾看病就醫的市場需求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醫院」應運而生。借著這股東風,市中心醫院正在全力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作為西部地區地級市醫療機構,市中心醫院能夠緊跟全國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大趨勢,藉助「網際網路+」在全省率先推出諸多新的就醫體驗,離不開醫院對網際網路醫院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也與幕後推手之一的楊國慶付出的努力息息相關。
楊國慶,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在全國數千家同級醫院的同行中脫穎而出擔任這一職務,既是對醫院近年來在「網際網路+醫療」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的一種認可,也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
那麼,近年來,醫院在「網際網路+醫療」的做了哪些動作?接下來還有哪些驚喜等待著大家?
「網際網路+醫療」為就醫提供更多便利
2012年,楊國慶上任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信息化建設是他分管的工作之一。
出任副院長的第一年,在全省首家推廣第二代身份證和居民社保卡替代醫院就診卡。「病人每到一家醫院就需要辦理一張就診卡方式遲早都會被淘汰。」正如楊國慶所言,短短幾年,就診卡時代就成為了過去式。
「網際網路+醫療」所涉及的內容既廣也複雜,這幾年楊國慶在頻繁的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學術會議中吸取了很多「養分」,也幫助醫院在信息化進程迅速的當下走在了改革的前列。撇開普通人感受不明顯的醫院管理信息化不談,醫院利用信息化建設在臨床和便民方面幾乎年年都有新內容——門診自助掛號繳費、手機預約掛號繳費、窗口掃碼付、遠程區域影像中心、臨床科室預約出院、出院病人床旁結算、檢驗檢查結果自助列印、報告結果手機查詢、全省首個數位化手術室和重症監護病房……
醫院門診樓最初的設計是滿足每天400人的就診,沒有專門的候診區。但門診服務人次不斷刷新紀錄,目前平均每天的門診量是以前的十多倍,但多年前排長龍掛號、繳費的場景卻再難見到,這得益於醫院自助掛號繳費系統以及移動端
預約掛號繳費系統的推廣和使用,以及院內就醫流程再造。
2017年,醫院微信公眾號掛號數還只有6萬,2018年就增至38萬,今年前10個月也已經突破62萬。「網際網路+醫療」給人們帶來的舒適就醫體驗,正在讓大家拋棄傳統的就醫模式。
正如大家剛熟悉的移動端預約掛號繳費,新的就醫模式又接踵而至了。
「在『網際網路+醫療』建設過程中,我們前期已經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打通醫院各應用系統與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的數據交換接口等等。」楊國慶表示,伴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讓老百姓就醫更便捷?如何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如何讓中心醫院優秀的專家團隊,通過網際網路服務於更廣大的群眾?一直是醫院在智慧醫院建設中思考的問題。近期醫院接二連三推出了很多新工作。門診患者感受尤其明顯,譬如近期就有全省獲得正式牌照的第二家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問診上線、全省第一家電子處方第三方流轉平臺上線;年前,還會有醫生手機端下醫囑、手機預約檢驗檢查、送藥上門、醫院電子票據、院內診療全流程提醒等陸續上線。
健康醫療大數據為精準醫療提供依據
2018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遂寧研究中心在遂寧舉行揭牌儀式,遂寧成為目前全國首個健康醫療大數據地級市試點。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國內與地級市共建的首個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機構。作為雙方合作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遂寧市中心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將開展精準醫學的研究工作。
當前,中美等國都在推進精準醫療,即個性化醫療,精準醫療的最本質特徵是將組學大數據用於醫療。「絕大多數疾病的致病因素都和基因有關係。」楊國慶舉例說到,「為什麼患有同樣疾病的患者,有時在使用相同藥物時卻出現不同的治療效果,這與不同患者的藥物敏感基因有關。」他表示,當前,人類基因組測序目前能夠認識了解的有限,認識僅局限於3%蛋白編碼區,還有97%非編碼區還沒有搞清楚。基因測序數據、各種表型數據、臨床數據採用大數據的關聯性分析,將對這項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建設周期較長,目前平臺還在建設中,初期正在收集和整理遂寧本地公共衛生數據,今後還將結合基因檢測數據、臨床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關聯,為精準醫療和健康管理提供大數據分析。」楊國慶表示,藉助組學和醫療大數據,未來醫療將會從以疾病診斷治療為核心過渡到以全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為核心。
信息化建設助推醫院精細化管理
醫院是一個複雜的組織,既是資金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組織,也是知識密集型組織,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管的組織之一。作為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遂寧市中心醫院每天都需要面臨大量的專業設備、工作人員和和管理流程,每天都有海量的數據,如果單純依靠傳統的管理手段難以支撐。公眾的需求、政府的要求、醫院發展的需要,都要求醫院進行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醫院在信息化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門診電子病歷質控系統、專科專看相關功能、CHPS藥物警戒系統、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監測系統……僅近一年多,醫院在管理方面上線運行的系統就多達數十個,還有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正在完善或籌備中。
以信息化建設助推醫院精細化管理,促進醫院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楊國慶說:「在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正在改變傳統就醫模式。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就醫新體驗等待著大家。」 (陳曦)
擴展閱讀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的國家一級學會,其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中國衛生統計學會;2004年更名為中國衛生信息學會。2017年7月,經民政部批覆,同意中國衛生信息學會更名為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