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科技賦能醫療發展 智慧護航健康中國

2020-11-25 新華網重慶站
  • 主持人

    主持人

    近年來,國家持續出臺了多項政策規範和推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從醫療發展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正是當前醫療中運用的新技術,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 程功明

    依託新技術、新途徑、新手段 構建全民健康管理體系

    新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切都在變化,隨著工業化進展,一方面是人民對健康的期望值非常高;另一方面由於長時間的工業化,人民的健康危機逐漸顯現。面對這種健康形勢,中央和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一些傳統的手段以外,最重要的是採取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技術、新途徑、新手段,這就是「智慧醫療+網際網路」。沒有「智慧醫療+網際網路」這一套新的技術,想把全國大面積的全民健康狀況摸清楚是不可能的。針對這種情況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就提出了一個新的途徑,就是要依託醫聯體,充實健聯體,打通網聯體,構建全民健康管理體系。只有採取信息化的手段,對全民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篩查,才有資格說全民健康管理,同時依託各種醫療機構的輔助功能,才能承擔起健康重託。

  • 王金山

    借勢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 走智慧醫療道路

    「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是大勢所趨。從醫療的發展來看,經歷了很多階段,但是到目前這個階段,必須要藉助網際網路,走智慧醫療道路。實際上,傳統的醫療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了,現在社會對健康的要求更高,健康管理已經深入到方方面面。所以,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健康管理迎來了春天。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健康管理需求,國家提倡「網際網路+醫療」並率先應用健康管理網際網路技術,以金山科技為例,金山科技主要是研發生產醫療設備的公司,如果按照以前傳統的方式,就只能是生產設備賣設備。而現在將設備、大數據、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對人進行管理,一方面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推進了精細化管理。所以,健康管理與網際網路是大勢所趨,也是全球醫療發展的方向。[詳細]

  • 主持人

    主持人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實現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重大決策。目前,醫療行業逐漸實現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的轉變,對於健康管理大家有什麼看法?

  • 郭渝成

    通過頂層設計 建立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健康是全人類追求的永恆目標。自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從成立以來,一直想建立一套以預防為主的智能化全民、全程、全時、全新的健康管理體系,目的就是讓老百姓晚得病、少得病、不得病,讓中國人的人均健康壽命邁入世界前列。第一,希望把健康法納入國家政策,讓人們主動為自己的健康做一些有益的事;第二,也希望在中央電視臺建立一個24小時滾動播出的健康中國頻道,通過這個頻道讓更多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健康,怎麼做健康管理,同時如何加強對疾病的預防;第三希望通過頂層設計,全民健康管理,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體系;第四希望通過全民健康管理,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適用於老百姓的標準化健康管理體系;第五希望培養更多的健康管理人才,國家有健康管理資料庫,每個社區有健康管理小屋,每個人都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晚得病、少得病、不得病。

  • 陳宗濤

    做好連接預防與臨床的紐帶 深入社區找出幹預對象

    實際上,真正到醫院看病的人不到全人群的1%,大部分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作為健康管理中心,重心是要與臨床的門診區分開,而不是按照臨床的標準去判斷。在沒病的人群中挖掘、找到他的風險幹預。特別是慢病,包括大家關心的腫瘤、心血管意外、腦血管意外等,慢病更需要在家庭和生活中去幹預。現在,除了陽光、空氣和水,大家都離不開網絡,所以醫療要結合網際網路,只有這種無處不在的東西,才能提醒人們關注自己的健康。此外,還要做好連接預防和連接臨床的紐帶,下移重心,深入到社區,將人群進行分類,進行風險評估後,找出幹預的對象,這樣才能真正抓到可控的人群。

  • 楊小軍

    「醫治未病」 納入管理各項參數數據

    談到健康管理,我們國家有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中醫來講是「醫治未病」的思想,根據人的體質調理以後達到一個防病的作用。其實,現在我們國家也在落實這方面的工作,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我們所熟悉的健康管理,就是對身邊新生兒的管理,兒童的管理,預防接種的管理等等,而真正的到了少年或者成年之後,我們所知道的健康管理可能就是單位的健康體檢。其實健康管理非常多,人從生下來開始,全程的健康管理就有很多,比如說身高、體重、血壓、血糖等等,在成長過程中,各項參數數據都應該納入管理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半年或者一年到醫院做一次體檢。

  • 主持人

    主持人

    目前有人將「網際網路+健康醫療」形象地稱為「新醫療」,它新在哪裡?與傳統的醫療相比,其主要優勢是什麼?

  • 王金山

    人工智慧遠程診斷與院後管理 變革未來醫療領域

    「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稱為新醫療,是這些年通過科技的進步才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領域。比如說,傳統的方式,就是醫生看病,要面對面的看,有了網際網路以後,就可以遠程診斷與遠程院後管理。在診斷方面,傳統的方式就是靠醫生來診斷,人工智慧的出現,它可以代替醫生很多繁忙的工作。以金山科技的膠囊內鏡為例,它拍攝的圖片可以達到10萬張以上,工作時間大概18-20小時,10萬張以上的圖片基本上就是10個G的內存。而傳統的方式,醫生要一張張的看,這樣不僅耗力耗時而且質量不一定能得到保證。人工智慧出現以後,通過機器的深度學習,在它的大腦裡面積累案例,通過智能的篩選圖片,在幾秒鐘內,10萬張圖片全部看完,最後抓出有病變的圖片,形成診斷報告,這是人工智慧新醫療的體現。我認為這種新醫療未來對整個醫療的有著變革性的意義,新醫療的出現也將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福音。

  • 楊小軍

    「新醫療」實現信息的獲得性與技術性

    我覺得「新醫療」之所以新,第一是醫療信息的獲得性。以前看病的時候,病人總是拿著一堆報告,其實這個資料是不完整的,如果用「網際網路+AI」,不僅可以減少很多重複的繁瑣的、耗時耗力的工作,還可以獲得更多信息。第二就是,智慧醫療是技術性的,有了網際網路技術之後,某一天膠囊內鏡可以通過無線遙控,處在大城市的專家可以為一個遠在偏僻山村的老人家進行診斷,這樣的醫療技術也可以實現。

  • 郭渝成

    減輕病人痛苦 提高診斷的準確性與速度

    金山科技自主創新的高科技膠囊內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與傳統醫療方式比較,一是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二是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同時速度也大大增快。近年來,健康管理協會也發現只有通過智能化、「網際網路+醫療」,才能把全中國老百姓健康管理起來。比如在北京、上海工作,我們通過手機,就能好每天看到父母親血壓、血糖、睡眠等等,也能對父母的健康了如指掌,而且隨時對他給予最快捷、最方便的預防和治療。

  • 主持人

    主持人

    智慧醫療作為一套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以患者數據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以及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交叉學科,它的核心是什麼?為什麼?

  • 程功明

    轉變全民健康管理觀念 打造健康文化與「百歲工程」

    智慧醫療與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一致。目前遇到的最嚴重的問題還不完全在這方面,阻礙全民健康管理的主要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大膽的預計,按照我們健康中國的政策,加上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智慧醫療,到本世紀中期中國人的壽命可以平均到100歲,這就是健康文化、百歲工程,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百歲工程。

  • 王金山

    人工智慧整合分析醫療數據 形成健康管理體系

    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的核心還是數據。如何獲得這些數據?將得到數據通過計算機、網際網路技術進行整合,加以分析,從而對健康管理做出指導。金山科技也在研究一套對健康管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比如說健康管理,以前每個指標檢查完以後,醫生根據這些指標出報告,不僅繁瑣而且不同的醫生可能得出的結論也會有偏差。但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分析,一方面是快,另一方面是很準確。此外,查出這些指標以後,對於指標後期的、中期的、遠期的管理怎麼做,形成一套體系,所以智慧醫療的核心就是醫療數據。

  • 陳宗濤

    將網際網路的個性化與大數據帶入醫療領域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醫療的顛覆性變革還沒有到來,「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將網際網路的一些特點帶入了醫療領域,第一,它有普世性;第二,它有個性化;第三,大數據大大增加了醫療的手段,做到醫生以前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 主持人

    主持人

    從患者的角度來說,以往就醫,不得不經歷掛號、初診、血液檢查、影像檢查、治療、複診等多個環節,在醫院各科室間「折返跑」,如今智慧醫療打破了科室間壁壘,實現跨科室「開方」,在「一站式」醫療服務中有哪些解決方案和臨床應用?

  • 薄世寧

    提供報告檢測、藥品配送「一站式」解決方案

    智慧醫療通過大數據,提供網際網路醫療的決方案;第二,人工智慧的精準性,尤其在檢測報告方面,中國最好的腦外科的專家專家和機器比較讀片子卻輸給了機器。所以對於大家以前擔心機器看的片子,尤其是化驗報告到底準不準的問題,現在完全沒問題。所以無論是看病,還是想儘快拿到檢測數據,智慧醫療提供報告解讀的解決方案;第三藥品配送,包括一些出院的病人、老年人、不方便來看病的病人,現在藥品配送直接一步到位。

  • 楊小軍

    打破科室與地域界限 跨界實現資料整理、匯總、分析

    智慧醫療不僅僅打破科室的界限,也能打破地域的界限,儘管中醫是很古老的科學,現在也有很多APP能夠實現遠程的醫療,包括藥品的配送。比如說中藥,現在在網上開的中藥,只要在APP上付費,藥品就能直接煎好送到家裡,現在重慶市已經可以做到這一步,確實非常方便。對於「折返跑」這種情況,如果真的有了健康管理,AI、全程的管理,相當於網際網路技術給這個人進行了畫像,包括身高多少、體重、血脂含量、心電圖等結果。無論是今天在西南醫院檢查的,還是明天在新僑醫院檢查,所有資料都可以協助整理、匯總、分析,給出一個非常準確的判斷,我覺得這就是打破了一個壁壘。

  • 陳宗濤

    形成路徑 從體檢到臨床實現無縫對接

    醫生診療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診和複診可能還是避免不了的,目前就是門診的智能導診,任何一個病人來了都有一個標準的走法,防止走彎路。同時也要加入健康管理,如果能夠形成一個體檢臨床路徑,從體檢到臨床能夠無縫對接,也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現在臨床上大多採取的是科室會診的方式,如果進行網際網路融合之後,可以大大拓展醫生的知識庫,也能避免一些知識的死角或者誤區。

  • 主持人

    主持人

    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智慧醫療已經成為未來醫療發展的趨勢,從實際醫療機構的應用來看,智慧醫療在那個領域或是那些科室應用最廣,主要原因什麼?

  • 郭渝成

    智慧醫療廣泛應用門診掛號、送藥上門、遠程醫療系統

    實際上,智慧醫療在醫院裡的應用最多是門診掛號系統,現在的病人根本不用跑到去排隊,非常方便;第二個是送藥上門;第三個是遠程醫療系統。

  • 王金山

    醫院科室與健康管理已進入智慧醫療時代

    其實網際網路和智能化醫療帶來的便利性,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醫療機構健康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基本上所有的醫院的科室和醫院的管理都已經進入了智慧醫療的時代。

  • 主持人

    主持人

    當下從國外到國內,從資本巨頭到科技巨頭,已經在積極布局智能醫療產業。那麼,對於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大家有什麼看法?

  • 郭渝成

    智慧醫療服務百姓 增強幸福感與獲得感

    智慧醫療的發展未來勢在必行,將對我們的生活,對醫療行業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是我覺得通過智慧醫療發展將會給全中國老百姓帶來更大的實惠,讓我們的健康管理更到位,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強。

  • 陳宗濤

    集中體檢數據 分配個人查詢檔案數據權限

    現在有了區塊鏈技術,其有三個特點:一是互聯;二是並發,每個體檢中心,每個醫院同一個時間段都在產生不同的數據,需要通過技術把不同的數據全部集中到一個中心;三是信任,獲取數據的同時,通過權限進行區分,這樣作為一個健康人群也好,就診者也好,到任何一個體檢中心體檢就有調出檔案數據的權限。

  • 楊小軍

    海量醫療數據實現共享 需依靠國家、政府部門的協調作用

    現在醫療的數據是海量的數據,比如重慶市中醫院、大坪醫院、西南醫院等都有很多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都在各個醫院,沒有真正實現數據的共享。可能還得靠國家、政府部門進行協調,真正讓這些數據能夠共享,能夠起到健康管理的作用。

  • 主持人

    主持人

    智慧醫療作為一套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以患者數據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以及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交叉學科,為用戶提供醫療健康互動服務保障,也逐漸成為未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麼,今天的新聞圓桌到這裡就要暫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參與今天的新聞圓桌,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5G賦能,科大訊飛A.I.醫療助推中國智慧醫療建設_新華報業網
    經過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醫科大學二附院五位兒科臨床專家論證,其中300例與專家診斷一致。  戰新冠疫情,A.I.也成抗疫利器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有A.I.協助抗疫的影子。慶幸的是,當地政府及時引進科大訊飛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該機器人同一時間最多可以撥打2000個電話,一小時最多能完成10萬通電話隨訪。  由於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還能設置不同場景對話,來電顯示的是梅州政府服務熱線,信服度高,群眾很配合開展工作。原來需要花8個多小時都未必能完成的任務,現在10分鐘就完成了。
  • 海爾盈康科技產業園落地成都,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醫療健康新生態
    ,建設「產、學、研、用」一體的國際高端醫療設備研發生產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的示範基地及產業發展生態社區。 跨領域 盈康一生布局高端大健康產業示範基地 建設「產、學、研、用」一體的國際高端醫療設備研發生產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的示範基地及產業發展生態社區,是海爾·成都盈康科技產業園的目標。
  • 歐洲精準醫療研究院賦能中國大健康產業
    2020年12月23日,上海臨港新片區留創園、新僑驛站項目啟動儀式暨大健康產業聯盟項目落地推進會在新僑新興產業園順利舉行。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安派科生物醫學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苗挺,臨港產業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浩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銘,副總經理李阿銘,大健康產業聯盟代表等相關領導、企業家參加出席此次活動。
  • 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盤點百度在數字健康領域的布局大事件
    8)百度智慧醫療劉軍偉: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2019-12-2212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年未來醫療100強大會·未來醫療領袖論壇上,百度智慧醫療業務總監劉軍偉提到,百度圍繞「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的願景,依託醫療數據結構化與知識圖譜兩個核心技術底座能力,已經形成了集篩查、診斷、管理於一體的基層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包含眼底影像分析
  • 安徽:智慧醫療,讓看病「觸手可及」
    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融合發展,網際網路不斷為健康醫療行業賦能新業態,「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正成為現實。2019年底,安徽省立醫院(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京東方醫院,作為安徽省首批掛牌成立的5家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電子病歷查詢、智能預約問診,患者在家即可與醫生進行圖文及視頻對話;醫生為患者快速開立處方,並由藥劑師審核生成電子處方,患者點一點指頭即可享受快遞送藥上門服務;患者通過手機、電腦等行動裝置
  • 國內外權威學者專家共話健康產業發展,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
    大會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旨在搶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契機,進一步提升煙臺醫藥健康產業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形成健康產業優勢資源集聚效應,壯大醫藥產業規模。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20餘位醫院院長等學者專家,就疫情之下如何用科技護航人類健康等話題展開探討。
  • 從數字賦能看網際網路新發展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數字為舟,創新賦能。  11月23日上午,浙江烏鎮,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正式開幕,世界網際網路再度開啟烏鎮時間。  自大會落戶烏鎮以來,這座千年古鎮便被注入網際網路基因,歷史古韻與現代科技融合共生。
  • 5G讓醫療更「智慧」,機器人醫生真的要來了
    1月8日,以「5G賦能智慧醫療,共探智慧醫療新道路」為主題的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在渝舉行。共商「5G賦能智慧醫療」大計當日,一批產學研企事業單位與全國醫療機構頂級專家、學者大咖齊聚一堂,圍繞5G+智慧醫療行業研究報告、智慧醫療信息化、智慧醫療服務體系、醫學影像雲、5G
  • 奇點資本:專注醫療及網際網路科技+,賦能企業價值創造
    我們的基金公司除了去發掘更優秀的項目之外,最核心的目標還是:為好項目賦能,陪著它跑更遠。" 為此,奇點資本從自身網際網路科技以及醫療產業基因出發,打造投資+投行式投後管理的模式,從各方面打造資本生態閉環聯盟,以資本能力賦能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資產增值。
  • 科技賦能深化業務場景 2019年平安科技成果顯著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經濟結構,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深刻地影響著社會各個領域。 2019 年是平安全面豐收與突破的一年,平安以開放創新的姿態擁抱科技進步,為建設數字中國與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撐。這一年平安有哪些成績尤為引人關注?
  • 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建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數位化賦能口腔醫生
    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建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數位化賦能口腔醫生 2020年12月16日,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在北京共同宣布以「構建智慧口腔,普惠優質醫療」為願景,展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支持口腔產業信息化
  • ...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 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
    「G語文旅·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 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 2020-11-23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智慧同行,聯通5G保駕護航「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創新 · 與智慧同行」,中國聯通將繼續致力於「創享有溫度的智慧生活」,為客戶提供更溫暖的智慧體驗,同時,以智慧賦能其他行業,與合作夥伴共同營造價值共享的新生態。
  • 傾聽青年代表聲音,以數字科技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160;
    2020年7月12日,來自中國的青年代表通過網際網路齊聚一堂,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和騰訊集團共同主辦的「洞見未來:我為數字權益代言」線上對話活動,分享他們對確保青少年安全上網、健康用網、科技        2020年7月12日,來自中國的青年代表通過網際網路齊聚一堂,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和騰訊集團共同主辦的
  • 科技賦能建築將成新興行業 建築智慧化改造將成城市更新關鍵
    鄭惠強認為,通過科技賦能建築將會成為一個新興行業。 江峰 攝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3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是中國的重點發展戰略。在可預見的未來,通過科技賦能建築將會成為一個新興行業,必將會成為拉動智慧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據了解,上海市內24層以上的樓宇數量已超過3萬棟,新建建築面積增長速度放緩,既有建築的智慧化改造將成為城市更新的關鍵。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逐步成熟完善,從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兩個角度出發,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智慧建築行業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 新技術新應用賦能 「智慧旅遊」加速發展
    而在火熱的旅遊市場中,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紛紛應用於各類旅遊場景,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為旅途增添了美好體驗,而且大大加速了中國「智慧旅遊」的發展進程。  語音購票、刷臉辦證、掃碼進園等成旅遊業新標配   今年春節,「智慧旅遊」成為各地熱門景區的關鍵詞。
  • 商湯科技副總裁張少霆:AI 賦能臨床醫療的實踐心得|CCF-GAIR 2020
    在8月9日的醫療科技專場上,來自商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集團副總裁張少霆以《新基建,新醫療,新機遇——SenseCare:賦能臨床醫療的視覺中樞》為題,分享了商湯科技在醫療新基建的背景下,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和挑戰,以及工作中的心得與實踐。張少霆表示,商湯科技的戰略核心是圍繞計算機視覺技術賦能百業,而智慧醫療的具體產物則是SenseCare 智慧診療平臺。
  • 商湯科技副總裁張少霆:AI 賦能臨床醫療的實踐心得 | CCF-GAIR 2020
    在8月9日的醫療科技專場上,來自商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集團副總裁張少霆以《新基建,新醫療,新機遇——SenseCare:賦能臨床醫療的視覺中樞》為題,分享了商湯科技在醫療新基建的背景下,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和挑戰,以及工作中的心得與實踐。
  • 科技助殘 用心關愛丨柔性電子賦能智慧輪椅
    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其中肢體殘疾人數近2500萬。肢體上的殘疾不僅使得他們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之處,長時間的坐立也使得他們擁有比常人高出幾倍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機率。當前,智柔科技基於全球領先的柔性電子技術,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柔性醫療可穿戴設備——監測人體心電、體溫、血氧、血壓、胎心、血糖等生命體徵的產品。
  • 科技賦能,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近日,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企業、示範街道、示範基地名單,我市豐山街道、琅琊街道、清流街道和滁州市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四家單位上榜。四單位上榜國字號榜單近年來,智慧健康養老漸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