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而在火熱的旅遊市場中,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紛紛應用於各類旅遊場景,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為旅途增添了美好體驗,而且大大加速了中國「智慧旅遊」的發展進程。
語音購票、刷臉辦證、掃碼進園等成旅遊業新標配
今年春節,「智慧旅遊」成為各地熱門景區的關鍵詞。位於雲南昆明滇池之畔的雲南民族村,實現了線上線下售票一體化,開通了「一部手機遊雲南」專用通道,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加快了檢票效率。安徽黃山風景區也推出了「碼上遊黃山」活動,遊客掃描售票窗口旁的二維碼購票即可刷碼入園,這樣可以節省排隊時間,有效控制旅客流量。
事實上,眾多景區已經無需遊客排隊使用現金購買紙質門票,通過刷臉或手機掃碼即可進入景區遊玩。據了解,目前僅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飛豬,在春節期間參與建設的無紙化景區就有近100家。而在2017年早些時候,人臉識別終端已經在樂山大佛、西溪溼地、遼寧盤錦紅海灘等重要景區實地應用。中國首款主打旅遊市場的手持式智能翻譯器——準兒翻譯機也已揭開面紗。此外,越來越多的遊客在安排住宿前,會通過VR了解目的地及住宿環境。時下最炫酷的「黑科技」,正在為旅遊業賦能。
據悉,隨著春運旅遊市場的火爆,各大在線旅遊網站都運用各種「黑科技」,吸引點擊量的上升。比如,去哪兒網宣布上線全網首家語音搜索火車票功能。進入該網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鐘即可出現車次信息。攜程也在春節期間上線新版「機器人酒店前臺」服務。該平臺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在終端上刷身份證後,不僅能自動查驗身份信息,還能同步匹配訂單信息,消費者可自助完成辦理入住、離店等操作。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成熟落地和在線旅遊市場的高速增長,未來諸多「智慧出行」理念和服務措施將走入該領域,語音購票、刷臉辦籤證、掃碼進景區、機器人客服、VR實景導航等功能將成為中國旅遊業的新「標配」。
大數據成旅遊業競爭新焦點
北京人喜歡去三亞度假,海南人喜歡去中原地區,陝西人熱衷新疆旅遊,江浙滬地區的人們偏愛北方……如果選擇出境旅遊,中國遊客最青睞的國家分別是泰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美國……這是阿里巴巴統計出來的中國人春節旅遊「路線圖」。過去,旅遊行業的從業者們從來不敢想像能夠得到如此翔實的行業數據。如今,在線旅遊市場的火爆,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讓旅遊業的「數位化」成為現實。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線旅遊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追捧。據了解,2012~2016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增速保持在30%以上。而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到3.76億,較2016年年底增長7657萬人,增長率為25.6%;同時,在線旅行預訂使用比例達到48.7%,較上年提升7.8個百分點。網上預訂火車票、機票、酒店和旅遊度假產品的網民比例分別為39.3%、23%、25.1%和11.5%。上述數據表明,中國人的旅遊消費習慣正在迅速發生著變化。過去只能在線下進行的購票、出行、住宿預訂等流程,現在只要通過一部手機就可完成。
不久前,馬蜂窩旅遊網聯手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共同為「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將結合雙方大數據特徵,實現優勢互補,從用戶行為數據、交易數據、產業宏觀數據等多維度,洞悉旅遊發展新動向、新趨勢、新特徵,樹立行業風向標,助力產業更快實現從「老旅遊」向「新旅遊」轉變升級。馬蜂窩CEO陳罡表示,大數據應成為旅遊行業的核心生產力。真正的旅遊大數據研究,應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一方面切實幫助旅行者解決出行難題,提高旅行體驗,另一方面幫助旅遊企業把握市場走向,長遠布局,著力創新。
同樣深耕旅遊大數據的還有同程。今年春節同程旅遊發布了「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慧行」,其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模式,創造性地解決用戶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在同一頁面提供多場景備選方案,覆蓋火車、飛機、汽車、輪船等多品類,致力於「讓回家更簡單」。
「智慧旅遊」如何譜寫出新篇章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這對旅遊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旅遊」如何譜寫出新篇章,是旅遊業界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
全域旅遊是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升級的選擇。在全域旅遊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對傳統的景區管理與模式創新是重要內容。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上,科技部表示將重點開發四大創新平臺,其中,自動駕駛平臺在景區裡可以嘗試使用;城市大腦平臺可以與無景區旅遊相結合;醫療影像平臺對養生、異地養老非常重要;利用智能語音平臺,到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或者接待入境遊客,語言不再是一個障礙。這四個平臺的開發都與全域旅遊息息相關,可以藉助這些平臺促進智慧旅遊的發展。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成熟的態勢下,誰能搶抓「智慧旅遊」建設的關鍵機遇期,誰就有望佔領未來旅遊市場的制高點。如今,「智慧旅遊」已被納入各省市的未來發展規劃之中。日前,甘肅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全省智慧旅遊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該省將基本建成「一中心三體系三朵雲」智慧旅遊體系,實現「一部手機遊甘肅」,全省智慧旅遊建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河北省也提出,要建設集旅遊行政辦公、市場監管、產業監測為一體的智慧旅遊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智慧旅遊服務平臺,通過一體化的遊客服務門戶網,為遊客提供酒店、交通、餐飲、購物、商務、娛樂等旅遊綜合信息服務。同時建設「網上河北」虛擬景區和智能導遊系統等。到2020年,全省4A級以上景區實現智能導遊、在線預訂和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物聯網、大數據、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這些時下最炫酷的「黑科技」,正在為旅遊業賦能,同時,旅遊業豐富的應用場景、極強的跨界能力以及龐大的產業規模為「黑科技」提供了足夠的施展舞臺。從目前技術應用的趨勢來看,「黑科技」進入景區才剛剛開始。2018年,旅遊業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將會進一步加速,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湧現將為遊客帶來更新穎、更高效、更貼心的服務。(逸秋 國信)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