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在致辭中介紹,今年以來,廣州市出臺實施「數字新基建發展40條」「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措施」、「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等系列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緊抓數字經濟新時代重大機遇,釋放政策紅利,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據測算,2019年廣州市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已超萬億元。

他說,廣州正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建設,推動實施「5G發展頭雁行動」、「人工智慧場景構建行動」、「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行動」等行動計劃,舉辦「數字基建·雲聚廣州」籤約活動,首批254個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2600億元。截至12月,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約4.6萬座,新增5G用戶約540萬戶。智慧燈杆在全市12個區域正如火如荼的建設,已建和在建智慧燈杆超2500根。建成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二級行業節點接入數量已達到24個,佔全國的32%。榮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頒發的全球「定製之都」稱號,先後獲批創建首個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獲評廣東省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落戶全國通用軟硬體適配測試中心。

 「新基建」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國家發改委專家在論壇上分享了自身對於新基建相關國家政策的專業解讀,作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新基建」已成為我國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本屆高峰論壇以「數字經濟時代下的信用體系建設」進行了專家對話座談會,廣州設計院副總工程師肖建平,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惠青山,廣東金融學院教授唐明琴,廣州信息協會會長、廣州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羅敏靜出席座談,並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於大灣區經濟建設乃至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深度的討論。羅敏靜在發言中表示,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數字政府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要圍繞灣區發展需求,以新基建為發展契機,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賦能數字產業體系發展壯大。她還解析了新基建帶動的效益以及推動產業數位化升級的路線,闡述並探討了廣州信息行業在新基建背景中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並為人才培養與人才發展提出了符合廣州及灣區情況的觀點與建議。

本次活動還舉辦了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峰會、後疫情時代的大健康管理論壇、人工智慧的社會倫理與產業應用論壇三大主題論壇。其中,由廣州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峰會,以「融合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賦能智慧應急產業創新」為主題,從國家信息產業視角深入解構傳統應急與智慧應急的管理體系,發布基於人工智慧的全域感知聯合方案、5G+智慧急救應用場景,探索總體國家安全觀之下的信息技術支撐作用,探討了智慧應急的發展態勢和前景,促進了智慧應急產業鏈上下遊的交流和對接合作。

向社會推廣智慧城市典型案例經驗

論壇舉行了信息技術賦能建設行業發展揭牌儀式,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信息協會以及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領導的見證下,進行了揭牌與聘書發放儀式。本次論壇還發布了「2020年度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智慧灣區創新案例」、「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案例」、「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新型智慧城市智能+應用案例」,面向社會推廣典型案例經驗。

智能科技榮獲「2020年度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智慧灣區創新案例」獎、「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新型智慧城市智能+應用案例」獎。廣州智能科技紮根機場信息化領域,引領機場智能信息化建設,踐行「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的「四個機場」建設理念,通過採用新一代AI技術賦能機場節能減排。如通過AI+機場節能平臺為廣州白雲機場從業務、數據到管控模式的效率提升及節能環保提供了整體規劃,優化廣州白雲機場飛機滑行路線優化數據分析、地面運行管控模式分析、機坪運行效率提升等方面提出節能環保及效率提升分析,提升了機場運行效率、合理利用地面保障資源,為機場數位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礎數據。

新基建創新應用成果展亮相本次大會,集中展示了廣州信息協會成員單位結合5G+技術、AI、物聯網、GIS、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城市安全、應急管理、智慧園區、智慧醫療等各個應用場景的創新應用,其中,廣州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應用成果展上發布的「全域感知系統」、「城市級應急綜合管理平臺」、「智能安全雲平臺」、大數據融合統一平臺」、「人臉識別及步態識別智盒」等新產品新技術,獲得了參會領導與嘉賓們的關注。

在人工智慧的社會倫理與產業應用論壇中,專家、企業代表們深入解析人工智慧新基礎理論、新技術以及AI人才培養方向路徑,探討產業以及人工智慧中臺如何共建共享,分享人工智慧在產業數位化轉型實踐成果,展望智能城市建設中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張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聚焦「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探討產業、行業和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向。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沙利文諮詢:新基建成為新經濟浪潮中的巨大動能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沙利文諮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日前在沙利文2020中國新基建企業榜直播盛典暨第十三屆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上表示,「新基建」不僅對「引爆」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更將構建支撐新經濟發展的基礎網絡,助力各個行業更快構建新特點,跟上新趨勢,抓住新機遇,成為新經濟浪潮中的巨大動能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範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   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處?助推新基建駛入快車道,應該從何處發力?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11月11日下午,以「新基建、新發展、新標準」為主題的「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他表示,推動新基建加速落地,要加快建立自我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新基建供給能力。要建立以標準為核心的產業支撐體系,夯實新基建基石。要加強標準化國際合作,助力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新動力,老城市新活力。5月8日上午,廣州舉行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籤約項目共73個,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介紹,這些項目的帶動作用大、乘數效應強,將助力全市數字新基建提質增速,引領未來數字經濟萬億規模增量,有力促進廣州經濟起底回穩、激發數字經濟增長潛力。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新基建安全需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
    曾劍 攝 在今日(11月26日)舉行的INSEC WORLD成都·世界信息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以《新基建安全痛點與內生安全的擬態防禦亮點》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 新基建創造智能製造新機遇:2020聯想先進位造創新思享會成功舉辦
    近日,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在經濟特區深圳成功舉辦「新基建 新機遇 2020聯想先進位造業創新思享會」,與行業合作夥伴、製造業龍頭企業以及廣大客戶一道,深入探討在「新基建」加速升級的過程中,數位技術對製造行業新形態、新趨勢的催化與賦能。會上,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攜手智能化轉型先進企業代表和專家,分享前沿技術成果和先進經驗。
  • ICS相互鏈:新基建帶來的新機會
    中國一向被稱為「基建狂魔」,而傳統基建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新基建的時代已經到來。新基建:為區塊鏈搭設的東風「新基建」的概念已有數年歷史,但在新冠疫情肆虐之後的2020年,國家加速了明確、發展新基建的腳步。發改委對新基建的內涵提出了明確的界定,原本被部分人認為可能不會名列新基建之中的區塊鏈技術明確上榜。
  • 專訪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匯聚數字經濟新趨勢新動能...
    2020年,航天信息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排名第31位,在《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名第290位,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航天信息掌握了密碼與信息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國家及行業的多項頂級資質,建立了獨特的資源能力與競爭優勢。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 樊綱:新基建決定城市發展競爭力,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正在掀起新一輪的熱潮,將會為政府和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圖景,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也將給市民帶來更多便捷的體驗。12月2日,「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以《城市化、數位化和新基建》為題發表演講,為建設智數廣州出謀劃策。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中國新基建:發展機遇、策略與影響
    所謂偶然性,就是偶發的新冠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衝擊,經濟發展在短期按下了暫停鍵,造成經濟失速;與此同時,疫情也給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發展帶了新的機遇,特別是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看到,以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為基礎的新基建布局,對常態化防疫抗疫和加快經濟回升向好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原標題:新基建丨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疫情背景與新興業態增長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全球數位化時代的速度
  • 「新基建」加持 諾基亞貝爾迎來新機遇
    「新基建」加持 諾基亞貝爾迎來新機遇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2 15:49:26 2020年,是5G規模建設的一年,也是5G應用落地開花的一年。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2020新基建成績單折射什麼
    回顧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3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導讀新基建是科技時代的必要基礎設施。無論數字革命、能源變革還是科技賦能,要進一步發揮其產業、經濟帶動能力,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2020年明確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為重要投資發展方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補短和引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