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新基建丨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疫情背景與新興業態增長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全球數位化時代的速度,線上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數字商業、數字生活等新興業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傳統貿易疲弱,出口同比下滑6.9%,進口同比下降1.3%,而跨境電商卻逆勢增長,進出口電商同比增長52.8%。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面臨數位化轉型需求,希望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

  疫情之下,國內外對數位化產業轉型的需求都更為迫切,都離不開數位化能力。支付和數位化能力將成為新型國際貿易的重要基礎設施。

  產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工業4.0引領產數位化趨勢;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釋放出巨大價值紅利;數位技術降低經濟社會信任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正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數字金融亦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也為數字金融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空間。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十三五」初期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佔GDP比重36.2%,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綜合體。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的相互關係

  數字金融和新基建,實際上是互為驅動、互為發展的,新基建的安全本身是促進了數字金融的安全技術的發展;

  同時,數字金融本身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又反哺了新基建基礎的創新和應用,這裡面運用到了很多的技術,其實是相輔相成,不謀而合的。

  當前金融機構更加注重自身科技的建設,基於金融科技的數位化將成為銀行業的新基建,特別是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數位化更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數位化更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對城商行而言,其網點服務能力和廣度有限,科技基礎建設普遍較弱,如果不進行數位化轉型,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為其經營管理帶來挑戰。

  在助力傳統金融機構服務小微方面,小微企業由於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抵押物等原因,獲得信貸支持比例較小,而網際網路科技與大數據的加碼,通過線上貸款模式,有助於降低小微企業獲貸門檻,解決資金需求比較急、期限短的難點。

  此外,需要深入具體行業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為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差異化的融資服務。

  數字經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在數字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因金融業務因情況複雜,涉及資產價值高而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其中,金融資產更是遭受網絡攻擊的重點的風險區。

  由於金融業和科技加速融合的過程當中,新業務、新技術大量湧現,新型的安全風險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持續增長,不僅會威脅用戶利益,也可能給金融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因此務必高度重視金融網絡安全。

  未來的數位技術是開放融合的,必然帶來新的安全挑戰。過去的安全是被動的,通過不斷加密、加探頭等方式發現安全問題。

  大國金融安全對於當前全球經濟走勢影響至關重要。因此,金融監管鼓勵金融創新,最大程度提高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對此防範金融風險外溢成為課題。

  此外,伴隨著5G、物聯網等數字新基建如火如荼地布局建設,其將會加速保險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亦會帶來新的安全問題。

  「金融新基建」將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影響

  ①推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②提高行業效率;③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④助力金融業結構調整。

  新基建在促進傳統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也將面臨一些全新的挑戰。

  金融科技創新本身需要技術與金融的高度融合,促進金融、科技能力的雙向聯動與提升。

  「金融新基建」的創新也需要全新的監管模式,增強數位化監管與合規能力的輸出,推動監管規則框架形式化、數位化和程序化建設。

  當前,銀行業面臨著來自政策監管、跨界競爭以及客戶線上化等方方面面的挑戰與壓力,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企業競爭力的快速增強,提升金融效率,有效管控風險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共識。

  新基建·助力產業數據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

  ①新基建將形成數以萬計的數字經濟建設投資。

  ②新基建創新科技的應用推進數字經濟的新發展。

  ③產業網際網路成為產業轉型的生態,提升產業數位化水平。

  ④新基建的產業創新推進數位化數字經濟的新進展。

  ⑤新基建推動更大規模的數字市場建設。

  新基建·加速數字化金融服務體系

  數位化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而創新發展又離不開金融服務的助推。

  在新基建的政策支持下,金融服務的加速數位化,也成為傳統產業升級新產業發展的必要基礎設施。

  新基建是對各種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數位化轉型則是對信息數位化基礎設施的應用,兩者合力就能完成對數位化金融的構建。

  此外,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通過數位化新基建來重塑不同產業場景中的服務能力、效率與質量。

  數位化基礎技術的升級,讓金融業務和傳統產業的連接更加緊密,圍繞產業場景的金融服務也將更加平滑和通暢,同時能讓傳統金融場景獲得足夠的創新空間,為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結尾:

  如果說傳統基建構成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那麼新基建一定是中國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充分條件,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基建的開局之年,在科技賦能下的數字經濟以及對應的智能應用場景落地已經讓我們體驗到了數字紅利。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構建新金融安全體系?大咖們這樣說
    ,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努力實現金融科技和金融安全核心技術的突破。李稻葵說:「新基建裡面重要的一條,應該是監測的系統。新基建不僅是充電樁,不僅是超高壓輸電網,也應該包括金融安全的監測系統,這個需要花錢去做,而且需要帶動相關的企業一起來做。」另外,李稻葵建議監管層應該成立相對獨立的科技金融、數字金融的監管機構。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新動力,老城市新活力。5月8日上午,廣州舉行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籤約項目共73個,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華立科技蘇本立:超前布局「新基建」,以數據驅動精益造
    新基建是當下社會邁入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經濟的主要助力之一,在其涉及的領域中,新文娛已經成為新興技術應用的重要戰場。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業遊戲遊藝龍頭企業,華立科技在AI、VR、AR、5G、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減稅降費、專項債擴容、引導政策性金融債發行等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將持續利好新基建。政策性金融債或將進入財政的工具箱 繼專項債大幅擴容後,政策性金融或成為基建的又一「長期資金供給」。從歷史來看,「政策性金融」能夠放大中長期的財政槓桿,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工具。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
  • 盛世量子 | 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夯實新基建根基建設
    2020年初,發改委明確新基建定義和主要內容,賦予其新高度、新內涵,將數位化、智能化帶入發展快車道。新基建將驅動城市發展模式進行轉變,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強力支撐,同時也更需要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在致辭中介紹,今年以來,廣州市出臺實施「數字新基建發展40條」「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措施」、「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等系列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緊抓數字經濟新時代重大機遇,釋放政策紅利,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據測算,2019年廣州市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已超萬億元。
  • 「新基建」應堅持科學思維
    面對這場「新基建」熱潮,我們必須冷靜思考,摒棄「舊思維」,從實際出發,堅持理性務實、積極穩妥、健康有序,方能事半功倍、行穩致遠。 加快推進「新基建」正當其時 所謂新型基礎設施,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
    主要目的是打造新基建產業的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平臺與智庫,而在各地的新基建建築產業實驗室就是這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新基建產業實驗室由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銫鐠平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 築產業升級變革。
  • 理論動態|徐洪才:推動「新基建」投資需要新的思路
    其中,5G基站、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可歸為數字經濟,圍繞這四項展開的基建可稱之為「數字基建」。中國為何要加快新基建進度?新基建尤其是數字基建將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在這場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由4G/5G+(大數據+人工智慧)+(健康碼+釘釘)構成的三層數字基建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下一步推進「新基建」投資提供了新的思路。
  • 百度復工搜索大數據:多行業透露結構性機會 「新基建」背後是數字...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近30天的搜索數據環比上漲100%,這是在國家大力提倡「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所呈現的。「新基建」正成為拉動國內經濟發展的新一輪驅動力,而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的搜索熱度背後顯示的,是數位化正在驅動社會整體的變革,數字經濟正成為新一輪發展的內核,顯露出強大的生長性。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我國銀行數位化轉型進入快車道,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得到飛速發展,智能投顧、供應鏈金融等行業穩步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鏈條更加順暢,在服務「三農」、精準脫貧、小微企業融資與智慧城市建設等場景,新服務、新產品不斷湧現。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關於「新基建」的三重解讀理解「新基建」,首先要知道它的具體指向是什麼。目前來看,主要是三種不同範疇的定義。1、狹義的理解狹義的「新基建」主要就是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這也是2018年底以來中央歷次重要會議明確宣示的範疇。
  • 鄧迪受邀參加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分論壇
    11月18日,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分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全國工商聯併購公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太一集團董事長鄧迪受邀參加。鄧迪與其他數字經濟專家《實踐數字經濟 發展數字產業》圓桌論壇隨著國家 「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深入,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滲入到眾多領域。
  • 天眼查:構建誠信新基建 護航雙循環經濟
    12月5日,天眼查作為大數據徵信行業代表參加2020年第五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本次論壇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關注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金控2.0 時代、新金融與新基建等話題。天眼查副總裁孫健出席論壇並分享了主題演講「助力護航雙循環、構建誠信新基建」。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範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   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處?助推新基建駛入快車道,應該從何處發力?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深圳薩摩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從科技公司視角分享了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的薩摩耶數科經驗。薩摩耶數科深耕行業應用,以技術壁壘構建核心競爭力薩摩耶數科成立於2015年5月,作為一家以AI為驅動的金融數字科技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現代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專業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助力金融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科技知識:「新基建」
    「新基建」的內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中國新基建:發展機遇、策略與影響
    2008年我國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大傳統基建建設,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增長。但傳統基建在極大提升我國基礎設施的同時,投資已經趨於飽和,投資的邊際效益不斷下滑,需要引入新的基礎設施拉動經濟增長。新基建具有網絡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的特徵,是培育新動能、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對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支撐作用。第二,新冠疫情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