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眾多科技公司在此次疫情中大顯神功。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成為當下的兩條主線。3月6日,百度發布復工搜索大數據報告,該報告不僅反映了各行業復工狀態,更反映了當前國內社會的變化趨勢、「疫」後產業發展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百度復工搜索大數據顯示,近階段來房地產、裝修、旅遊和酒店的搜索熱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受疫情衝擊較大。另一方面,疫情對於工業製造業發展的影響是短期的、一次性的,「醫藥」、「汽車」、「紡織」等製造業相關搜索在年後平緩增長一段時間之後,趨於穩定。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近30天的搜索數據環比上漲100%,這是在國家大力提倡「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所呈現的。
「新基建」正成為拉動國內經濟發展的新一輪驅動力,而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的搜索熱度背後顯示的,是數位化正在驅動社會整體的變革,數字經濟正成為新一輪發展的內核,顯露出強大的生長性。可以看到,通過百度搜索大數據的多層次分析,讓人們更加了解用戶現實需求,更能讓我們看到產業經濟的未來。
多地線下復工率近六成
據百度地圖慧眼大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國(除港澳臺)範圍復工指數已達57.42%。從全國37個重點城市來看,大部分城市復工指數超50%;西寧、大連、長春、瀋陽、拉薩、青島等城市復工指數較高,均在60%以上。整體上看,各地復工程度不一,但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最近一周與復工相關的資訊熱度環比上漲678%,這是用戶主動索取信息所呈現的結果,復工已經成為當下網民關注的絕對熱點。從各行業復工數據來看,當前全國整體復工指數呈逐漸增長的態勢,多個行業復工程度陸續接近節前水平。金融、汽車服務、餐飲等五個熱門行業,復工率都超過了七成。
從具體行業來看,多地金融業復工率超95%,保證了經濟生活得以正常開展。瀋陽、寧波、重慶、杭州等城市排名靠前。為了減少接觸,復產復工時,私家車出行增多。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城市汽車服務業復工率均超過95%,瀋陽市再次位居榜首。
人們對復工復產的感知更多來自日常生活,眾多超市、飯店近來陸續開門營業。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餐飲行業復工進展順利,北京已有超九成餐廳開業,上海、廣州、寧波、深圳等城市營業率均超過80%,成都、上海、北京、廣州、瀋陽等城市商超營業率也均超過80%。
為了給用戶提供切實可靠的商家信息,百度App對商戶信息進行及時更新,用戶搜索"附近營業的超市"、"附近營業的餐廳"即可了解附近超市、商場、餐飲等場所的營業狀態、最新營業時間。
雖然全國疫情整體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依然不能鬆懈。「復工上班注意事項」 、「企業復工買不到口罩怎麼辦」、「自己帶飯做什麼比較好」、「疫情期間怎麼面試 」。依然是眾多網友重點關注的話題,安全地解決復工之下的生活服務問題、如何做好復工防護等仍然需要擺在首位。
大數據提速「數字經濟」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看到,多個行業受疫情的影響是較大的。通過百度搜索大數據可以直觀地看出,疫情對於電影行業的衝擊較大,關鍵詞電影票搜索大數據熱度年前年後呈現「坐電梯」式的漲跌。同時,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企業對於現金流的擔憂和對貸款的需求都很大。近30天,貸款關鍵詞搜索大數據走勢環比上升30%,現金流關鍵詞搜索大數據走勢環比上升102%。
通過百度搜索大數據的輔助,讓我們看到了在疫情中各產業的真實狀態。危機之外,往往也孕育著希望。房地產、裝修、旅遊和酒店的搜索關注熱度明顯下滑的同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娛樂和生鮮電商呈爆發式增長。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大量學生家長開始尋求在線教育服務,在線教育迎來了龐大的用戶體驗流量。報告顯示,3月2日,對於在線教育類的相關搜索量達到一個小高峰,而近7天「在線教育」、「在線教育平臺」搜索指數皆環比上漲250%以上。
群體一次又一次的搜索、求證、提問之下,給機遇走勢提前進行了預判,這意味著百度搜索大數據裡也藏著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方向。疫情期間,人臉識別、機器人等關鍵詞搜索大數據分別環比上漲80%、53%,「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近30天的搜索數據環比上漲100%。從搜索熱度暴增可以看出,人工智慧這種趨勢性技術的價值正在被更多人認識和認可。
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以算力、算法和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數位化的方式驅動社會整體的變革。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防疫、抗疫和復工復產環節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特高壓等被定義為「新基建」,這其中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成為內核,在於其可以大大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疫情期間,以百度為首的網際網路平臺為個人建立信息渠道,解決了公眾陡然爆發的信息需求。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百度等科技公司一直所專注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在成為防疫、復工重要武器的同時,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