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圍城下,2020年成為讓人難忘的一年。在疫情倒逼下,全世界都在加速數位化轉型,加速擁抱AI等新科技。我國對數字經濟高度重視,今年順勢提出加速「新基建」建設的戰略,即將開局的「十四五」也將數字經濟作為重點支持領域,以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疫情終將結束,數字經濟將得到進一步繁榮,國民級出行平臺,正在其間貢獻越來越多的力量。
12月29日,在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百度地圖宣布已實現90%的數據生產環節AI化,基於領先的智能地圖數據與技術,全新升級「生態全景2.0」。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
2020年是百度地圖面世的十五周年,也是其開放平臺的第十個年頭。在同時期玩家所剩無幾時,百度地圖依然牢牢佔據地圖行業的中心位置。2018年百度地圖提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定位,如今在AI產業化趨勢下,AI已成為地圖行業的制勝武器,百度地圖又一次踩準了點。
通過復盤百度地圖的2020年,可以看到疫情這一特殊年份的國民出行現狀,也可以窺見其發展思路以及地圖行業的未來。2020年百度地圖沒有「兵出奇招」,卻依然波瀾壯闊。
這一年,百度地圖圍繞打造「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核心目標,沿著三條主線前進:打磨產品鎖定「AI地圖」標籤、做好數字底座助力AI新基建、盡好社會責任用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沉心做產品,鎖定「AI地圖」標籤
對企業來說,產品是1,其他是0。雖然移動轉型成功、率先免費也是百度地圖贏得市場的重要原因,但產品才是百度地圖贏得用戶的根本。
2019年十一前夕,百度地圖發布全球首個地圖語音定製產品,內部代號「百雀靈」,用戶只需在百度地圖 App 中花費5分鐘、錄製20句話就能生成個人專屬語音包,還可以分享給家人、朋友使用,成為其殺手鐧功能,一年過去,依然只有百度地圖支持這一功能,原因在於百度地圖依託百度領先行業的AI技術優勢。事實上,語音交互功能一直都是百度地圖的「長板」功能,百度地圖智能語音用戶量已突破4億,個性化語音包每日播報次數高達1億次。
在將語音這一「長板」築上天的同時,2020年,百度地圖進一步沉下心做產品,基於AI技術,打磨出行導航服務,對基礎功能深耕細作,從首頁到細節不斷升級,將體驗做到極致。
1、智能新首頁,重新定義地圖App。
在今年8月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慶典上,百度地圖V15.0推出了智能首頁,基於對用戶的洞察與理解提供通勤智能推薦、功能個性推薦、長途行程建議等功能,讓每個人的百度地圖「千人千面」。
比如我習慣自駕出行,百度地圖會優先展示自駕路線,會根據我的出行習慣洞察給出個性化推薦,早晨打開百度地圖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去公司」,傍晚打開往往會是「回家」。如果你習慣公交出行,百度地圖則將會提供智能公交提醒服務。
再比如下雨天,百度地圖智能首頁會提醒即將下雨或者雨快停了,並智能預測不同時間點出發的出行耗時,給出理想出行時間推薦,這背後是百度地圖的複雜出行決策能力。
智能首頁的上線,讓百度地圖產品形態變得「徹底」不一樣。
2、細節新功能,用AI將出行導航服務做到極致精準。
在細節上,百度地圖基於AI在持續的一點一滴地進行創新。
自駕導航最容易出錯的是高速路口,如果沒有走對出口就要走很多「冤枉路」,一些車主在路口著急變道導致事故頻發。針對此百度地圖全面升級車道級導航功能,基於語音提醒和路口放大圖,給用戶更清晰更智能更準確的導航。
這一功能得以實現並不容易,一方面百度地圖構建了覆蓋多地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超高清路網,並對複雜路口進行了專門優化,使定位精度達到車道級導航要求。做到這一點的功臣是AI。截至12月,百度地圖90%的數據採集環節實現AI化,生產效率較傳統生產工藝提升30倍以上。基於此,百度地圖可以採集更多、更精、更全的數據,且可以實現更加實時的更新,確保地圖數據與真實世界一致。另一方面百度地圖基於AI技術可以實現更精準的洞察預測,在用戶偏航時可以秒級響應,提供精細化引導提示。
地圖導航要精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我在哪裡」,百度地圖在定位上下了很大功夫。2019年在行業首創智能定位引擎,可在高架橋、隧道等衛星導航信號不穩定的場景中,提供持續導航服務。2020年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百度地圖基於北鬥發揮自身AI與大數據等技術優勢,提供更強的智能位置服務能力。
此外,百度地圖在2020年還上線了「紅綠燈倒計時」,「AI室內通」等導航服務。這些功能,看似都是細枝末節的優化升級,但正是靠這些一點一滴的迭代,用戶的導航出行體驗才能變得更高效、更安全、更易用。而且不難發現,這些細節功能得以實現,均離不開AI技術。
3、獨家新服務,展示未來出行概念。
百度地圖是出行服務入口,在聚合滴滴、首汽、曹操、嘀嗒、攜程等全網優質打車品牌的基礎上,在2020年4月上線了一鍵呼叫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的服務,現已落地長沙、滄州、北京。百度地圖成為率先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的地圖應用,表明其依託百度AI生態優勢,一直在探索麵向未來的出行服務,「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絕不只是說說而已。
繼2018年提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後,百度地圖一直在沉下心來做產品,深入應用AI技術,不斷打磨產品,實現了三個重新定義:重新定義地圖數據生產流程,重新定義地圖應用產品形態,重新定義用戶出行服務體驗。
AI技術已成為百度地圖的基石,基於此百度地圖不斷創新功能、夯實數據基礎、打磨產品細節,提升用戶體驗,持續創造核心用戶價值,構建動態護城河。2020年,百度地圖已牢牢貼上了「AI地圖」標籤,將「AI地圖=百度地圖」的「=」給夯實。
專心做基建,成為數字底座
AI時代,百度地圖的野心不只是要通過App給用戶提供更準確、更豐富與更易用的出行導航服務,而是要做社會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基礎設施。
2020年成為國家重點戰略的「新基建」承載疫後經濟復甦的重任,也是新一輪數字經濟的發展焦點。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慧城市均屬於新基建範疇,它們均離不開AI地圖支持,定位「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百度地圖,在新基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8月,在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慶典上,百度CTO王海峰明確表示,「時至今日,百度地圖已實現了從功能到智能,從平面到立體,從出行參考到行程決策,從出行地圖工具到新基建數字底座的進化升級。」新基建成為科技行業的「風口」,但百度地圖要做「新基建」絕對不是追風口。
在更早前的5月的2020百度雲智峰會夏季峰會上,李瑩就曾表示:「當下,人工智慧新基建按下加速鍵,百度地圖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基礎設施。」當時新基建概念尚未被熱捧,百度地圖已表達出要做戰略基礎設施的野心。
實際上,這樣的理念可以繼續往前追溯,2019年12月10日,百度地圖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生態全景1.0,明確不只是要做一張AI地圖,更要基於此構建一個基於AI+位置服務的全新地圖生態,做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基礎設施。彼時百度地圖已成為中國領先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
做基礎設施是百度地圖作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在2020年突出的新內涵。2020年百度將AI產業化作為重點發力方向,推動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百度地圖對行業的價值,從空間數據服務商,升級成新基建數字底座,給各行各業提供位置服務,全面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基於這一新的路線圖,百度地圖2020年花了很大力氣來完善基礎設施級能力,面向不同行業提供智能解決方案:
面向智能交通行業,百度地圖發布了新一代網際網路車用數據服務方案,覆蓋車載導航、自動駕駛、手車互聯、車生活等全場景;發布了智能停車解決方案升級版;在其支持下百度Apollo發布 「百度地圖汽車版2021」;打造的信息發布與研判、路況播報、誘導發布、專網地圖等系列核心產品已成為新一代智能交通項目標配;今年12月百度地圖導航路口放大圖登陸特斯拉,有效幫助其提升自研導航系統的體驗。
在智慧城市方面,百度地圖的智能空間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商業地產、交通樞紐、醫院、展廳、園區等空間的智能化建設中;通過室內外一體化的駕車導航與停車規劃,顯著提升城市和商圈的停車資源管理利用效率;與中國銀聯、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達成合作,積極探索時空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價值;遷徙大數據平臺在疫情期間高頻升級,其可直觀呈現省市、區域的人口流動情況並預測趨勢,成為各地進行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的幫手,在日常則成為城市規劃治理、城市商業、媒體報導、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2020年,百度地圖政府合作項目超過170個,受益用戶達億萬。
在智能物流行業,百度地圖通過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提供的鷹眼軌跡、智能調度、貨車導航、智能物流園區等核心功能,搭建起覆蓋運前調度、運中管理、運後分析的全流程專業化方案體系,助力物流行業降本增效、轉型升級。2020年,百度地圖全面升級智能調度3.0,成為新一代智能物流解決方案,與雙匯、德邦、步步高、寧夏建材、古茗科技等眾多合作夥伴達成智能物流合作。
在城市商業領域,百度地圖推出智能選址平臺2.0、星河大數據自助分析平臺等智能解決方案,幫助生態合作夥伴制定科學的商業決策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在商業選址等領域。
百度地圖面向不同行業落地基於人工智慧地圖的大數據與AI服務標杆項目時,其基礎設施級能力得以不斷完善。在百度地圖開放平臺十周年之際,百度地圖仍在積極構建與完善智能地圖服務生態,拉上合作夥伴與開發者一起來給產業智能化提供更全面的能力,截至12月,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累計註冊開發者數量已達200萬。
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的關鍵方向。數字經濟在未來的國民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時空智能大數據底座的地圖應用已變得不可或缺,百度地圖專心做基建,做好數字底座,也將為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用心盡責任,用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AI正在變得無處不在,正因為此,AI平臺更要重視履行社會責任,讓科技發揮正面社會價值,讓人們生活更美好,讓企業生產更高效,讓社會發展更持續。
百度地圖作為AI驅動的國民級出行品牌,一直踐行用「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的使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020年,百度地圖做了不少沒有直接商業回報,卻有很強社會價值的事情。
疫情爆發時,百度地圖快速響應,先後上線發熱門診、出行管控消息速報、疫情小區、核酸檢測機構專題地圖等功能,向公眾提供便捷的疫期生活出行指南;開放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全國實時路況平臺,用大數據描繪上億國民出行軌跡,上線以來被訪問超過30億次;當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後,經濟復甦成為關鍵,百度地圖第一時間基於百度智能外呼系統上線了復工地圖,助力各地有序復工復產復學。百度地圖成為公眾、媒體、政府、企業與機構大量使用的抗疫利器,在數字抗疫中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百度地圖的社會價值不只是在疫情期間得到展現,作為國民出行平臺,以及數位化基礎設施,百度地圖在越來越多場景下發揮正能量。
基於覆蓋95%以上國內城市的13億張全景地圖,百度地圖具備真實刻畫和記錄城市變遷的能力,在2020年通過「定格時光計劃」開放全景拍攝服務,為公眾留存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今年暑假,百度地圖「時光機」曾爆紅網絡,用戶使用這個功能查到同一地點在幾年前的全景地圖,有人找到許久未見的至親,朋友,熟悉的店面,甚至是已故的親人,掀起了對過往生活的回憶,紛紛對百度地圖表示感謝,在抖音#感謝百度地圖#話題的系列視頻擁有高達1300多萬播放量,視頻最高點讚量四十萬。類似於「時光機」這樣的暖心溫情功能,還有急救車讓行播報、母嬰室地圖、綠動計劃等服務,這些均體現出百度地圖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放大到更宏觀的視角來看,百度地圖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出行這件事情本身,也具有節省社會資源、降低城市擁堵、實現節能環保等社會價值。做智能新基建助力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同樣兼具經濟與社會價值。作為「國民級科技品牌」,百度地圖一直在用心盡責任。
寫在最後:
AI時代全面來臨,數字經濟特別是產業智能化成為我國經濟的重點發力方向。2020年,基於AI技術優勢,百度地圖鞏固了產品核心優勢、夯實了基礎能力,一躍成為新基建數字底座,在產業智能化升級與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百度地圖的產品價值、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都得到升華,前路變得更加開闊。2020年,堪稱百度地圖的「關鍵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