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十五載:百度地圖繪就的時代浪漫

2021-01-18 腦極體

無論是大航海時期,歐洲人用羊皮卷繪製的南極地圖,還是《周禮》中記載的,「掌九州之圖,以知其山林川澤之阻」;無論是國家大事,如蘇秦為了說服趙王而「以天下地圖案之」;亦或是旅人奔波半生,發出「萬裡試披輿地圖」的感慨。

人類文明與日常生活,都跟地圖有著剪不斷的聯繫。

如果說,行走與道路隱喻著我們的人生觀與世界觀,那麼地圖就是一座平面的燈塔。

在地圖的彼方,可能是某些人,某個家。前一段時間新聞裡,有人在百度地圖的「時光機」中,看到了當時還健在的爺爺的身影,有人找到了拆遷前的老街和老房子,頓時淚流滿面。

也有可能是某些難忘的瞬間與溫情。忘不了父親送我大學報導時,在火車站外攤開一張地圖的樣子;而如今的我,也一點點教給他,在地圖軟體上點擊話筒,告訴「小度」你想從哪到哪,就能得到行程推薦……

趕往某地、會見某人、回歸某處,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就在這樣的遷徙流動之中,交織出了生命的華章。而地圖工具的變遷,也承載著我們的青春回憶和一段段人生際遇。

最近恰逢百度地圖十五周年,不妨一起穿梭時光,回看一場跨越時代的技術翻越,以及你我在阡陌交通之間流淌過的歲月變遷。

十五年世間百態: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疊印

《大眾機械》雜誌曾經這樣形容「地圖」這一工具——(它)照亮了文明的裡程碑,並定義了我們今天看待世界的方式。

事實也確實如此,今年突發的疫情讓我們每次出門都會提前掏出手機,查看一下路況信息、景區/商場營業情況、擁堵情況……在頻繁的交互中,也讓我開始琢磨:地圖是什麼時候變成今天我們熟悉的樣子?未來又會如何影響和改變我們的出行?

百度地圖的十五年發展,就給我了一個全盤理解出行領域變遷的契機。

如今只有在旅遊的時候,我會收藏一張當地的紙質地圖作為紀念品,而不再是一個實用性的工具。但在15年前,電子地圖還是一件只向少數專業領域開放的事物。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經濟的蓬勃,也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有了便捷用圖的需求,此時,百度地圖就成為了面向大眾應用的電子地圖的先行者。

藉助在搜索業務上對實時動態、交互性、多媒體等技術的沉澱,2005年,百度地圖PC版上線,從此查地點、查路線都可以通過網絡一鍵獲得,出發之前,還可以往手機上發一條簡訊,在途中隨時查看。

但如果是旅遊之類長時間在陌生環境,又沒有上網的條件怎麼辦呢?當時的解決辦法就是依賴於導航軟體。

2011年,百度地圖Android、iOS客戶端發布,隨後又上線了免費語音導航,出門隨時隨地查個路線,社恐再也不用擔心難以開口向路人求助了。司機們每隔一段距離,便可以聽到指路提醒,在線導航可以實時查看路況,無需再為下載數據包佔內存而擔心。

導航服務好雖好,但在當時卻是收費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顯然是一份「可以有,但很心疼」的支出,2013年,百度地圖敏銳地察覺到了移動網際網路大潮到來的訊息,免費化是大勢所趨,所以隨後在百度導航App V2.0版中率先開始推行永久免費,自此,用戶端免費的商業模式才開始在行業內推廣開來。

對於那一段歷史,現場一位百度地圖內業製作團隊的老員工印象極為深刻。在他的印象中,2006年,一臺車載導航儀可以買北京五環邊上2平米住房,只有開奔馳寶馬豪車的用戶才負擔得起,並且定位誤差還往往在十幾米左右。

隨著百度地圖率先宣布導航免費,逐漸帶動了大眾市場的成本降低。

此外,早年的地圖都全靠手繪,那會兒不少老員工常常得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帶著繪圖儀、鴨嘴筆等設備,有一次一個員工在青海採集數據,車直接朝著溝栽了下去,用了2個小時才全隊脫險。

而現在百度地圖的採集全部應用上了人工智慧技術,加上智能化採集設備,已經實現了全方位自動化作業,定位精準度更是大幅提升。

從昂貴到免費,從小眾到大眾,從人工到AI,如果要總結百度地圖下一個十五年的發展趨勢,那麼以常年積累的AI技術為基礎,實現創新「井噴」絕對值得側目。

從2014到2018年間,百度地圖先後上線了步行導航、騎行導航等專業版功能,在出行場景上不斷精細化;2016年AR導航和實景結合,讓不少「路痴」收穫了虛擬帶路導遊一枚;而覆蓋全球的國際化地圖,在海外旅遊的同胞們感受到中文指路的快樂;雙手忙著拍照、或在駕駛途中騰不出來?2017年「小度小度」 智能語音助手上線,開創了語音交互的全流程操控,徹底解放了用戶的雙手;2018年百度地圖還能「未堵先知」了,利用AI算法和大數據,提前就把出行路線和預估時間安排的明明白白。

劇情發展到這裡,出行途中的「AI味兒」已經挺濃了,但百度地圖表示「這才哪兒到哪兒,我們壓箱底的技術還有很多」,既然人民群眾有需要,那就集體亮個相吧——

2018年,百度地圖正式確立「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戰略,此後,更是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將AI融入出行全場景。

2019年,全球首個地圖語音定製功能上線,分分鐘安排上自己和寶寶的個性化語音包;2020年,在全民戰疫的浪潮中,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更是在返工復工、安全出行等方面,累計服務了30億人次。就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份,千人千面的智能首頁也上線了,讓地圖從頭到腳按照個人習慣來個大改造,讓出行更加便捷。

回溯百度地圖的十五年發展歷史,對精益化出行體驗的執著守候,貫穿在不斷湧現、業界領先的技術水位上,知識圖譜、NLP、多模態交互等看起來晦澀的名詞被百度地圖打磨成了一個個簡單易得的能力,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表示,「百度地圖在AI時代將加速前進,以新的方式、新的高度,重構我們對地理信息、生活信息、甚至萬物信息的理解。作為中國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我們也將擁抱變化,肩負責任,讓未來『智』在必得。」

眾木成林:產業智能化的造林者與送水人

對於流動在城市鄉村的每一個人來說,智能地圖所起到的作用已經十分明顯。如果唐朝就有這樣的工具,我想李白大概不會在酒會上停杯投箸,大喊「行路難,行路難」了吧。

一組數據顯示,百度地圖目前智能語音助手用戶量破4億、道路裡程覆蓋1000萬公裡、日均1200億次位置請求、80%數據採集環節AI化,並且擁有190萬註冊開發者、全球POI超1.5億……

等等,開發者是怎麼回事?對於百度地圖來說,個人用戶的體驗得到滿足,與產業服務能力的不斷升級,一直是同氣連枝、殊途同歸的。

早在2010年,百度地圖就宣布開放地圖API,2017年更是首家開放全球位置服務能力。目前,百度地圖的POI已經覆蓋了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在整個中國地圖產品中是獨一份兒。

為什麼要重視產業端的開放與合作?因為出行早已不再僅僅是個體行為本身,其所產生的大數據與工具效率價值,正在成為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新石油」。

作為中國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百度地圖自然也義不容辭,將自身的位置能力(定位、影像、出行、軌跡、數據、分析等)、大數據服務通過SDK、API以及雲端服務開放給開發者。

舉個例子,2014年春運期間,百度地圖遷徙平臺上線,多年來不斷從數據維度展示出各個城市的發展面貌。而2020年的遷徙大數據平臺升級版,更是以時空大數據助力全國科學防疫、復產復工。

地圖與出行服務相結合,誕生了一鍵叫車、一鍵接送機等便民服務,今年上半年甚至還能「一鍵呼叫無人車」,提前感受自動駕駛的神奇之處;

地圖與物流行業相結合,打造出了助力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全新智慧服務方案;

地圖與城市管理相結合,百度地圖開始賦能於銀川市政府、成都東站聯合打造的智能停車場等城市智慧交通項目;

城市與零售商業相結合,將大數據化為金融風控、線下營銷等的有力臂助,百度地圖慧眼就曾助力中國銀聯戶外廣告精準投放的點位優化;

百度地圖接入全國超過43萬臺公共電樁,因此成為業內最先整合完成全網公共充電服務的地圖產品。

……

2019年,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提出「無限地圖」概念,衍生出與政府、生活服務、便民出行相關的城市地圖與行業應用。從技術支撐到產業賦能,百度地圖的價值外溢,正在加速城市和各行業的智能化升級。伴隨著百度地圖人工智慧豐富能力的全面開放,2019年百度地圖註冊開發者增長率高達16%,海外開發者也增長了一倍之多。

萬物智能離不開智能化地圖服務的支撐,而通過助力產業升級,百度地圖也從技術自證來到了新的價值點位,那就是「他證」,最大化、全方位地伸展AI地圖生態,與合作夥伴一起讓未來變得不同。

百度CTO王海峰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百度地圖十五年發展成果的肯定,他表示,「時至今日,百度地圖已實現了從功能到智能,從平面到立體,從出行參考到行程決策,從出行地圖工具到新基建數字底座的進化升級。百度地圖既是人工智慧地圖的定義者,也是智能時代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基礎設施。」

為萬世開太平:利他是一種選擇,技術是一種信仰

在十五年的徵程中,當然不止有商業世界的風景。更遠處,一個充斥著「利他」主義的世界,也由百度地圖向我們徐徐展開。

所謂「利他」,是那些做了可能對自己沒什麼好處,但全社會都能為之受益的動作,在「可做可不做」之間選擇不做,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信仰。這樣的事,百度地圖偏偏做了很多。

比如利用地圖大數據,進行「預防踩踏事故」研究。百度地圖對路徑搜索數據進行匯總,再與目標地點的人口密度進行關聯,可以預測特定時間在特定地方的人群聚集狀況,來提前預警做好防範,無形中避免了許多悲劇的發生;

你也一定在疫情期間,接觸過百度地圖的相關數據,比如「疫情小區」專題地圖、復工地圖、醫院急診床位擁擠等級提示等,來改變或作出安全出行的決策。

可以說,舉國抗疫之際,百度地圖幾乎全程出現在了可以發揮數據價值的場景當中。1月22日緊急上線的發熱門診地圖,覆蓋至全國361個城市,包含上萬個發熱門診信息,就為合理、及時就醫提供了信息保障;

與京東到家、美團外賣等合作上線支持配送的服務類小程序,連接60萬線下超市、藥店等商戶,讓居家抗疫的民眾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復工復產時期,百度地圖通過「公共運輸安全出行指南」,實時公交動態、實時地鐵客流量、周邊疫情與公交信息、安全出行等提示,撫慰了逐漸步入正軌的生活。

而在關係國運的「新基建」浪潮中,百度地圖也作為排頭兵,用多年大數據與AI能力持續開放,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慶典上,獲得了「城市守護者」榮譽的四川涼山州緊急救援中心,就分享了一段令人感懷的故事。

調度員張弦的日常工作,就是接聽患者的急救報警電話,記錄地點並安排出警車輛,然而在漢、藏、蒙古、納西等10多個民族匯聚的梁山,要理解各種方言對本地人來說都不容易,更何況在緊急事故中的人很難冷靜,更容易語無倫次。

因為聽不清、理解困難導致出警延誤、錯過最佳搶救時機,無疑是令所有人都遺憾的事情。隨著急救中心與百度地圖、北京依眾公益基金會的合作,百度地圖急救報警小程序上線之後,用戶打開百度地圖APP,通過智能語音呼叫「小度小度,呼叫120」就可以快速報警,急救調度中心後臺可直接精準定位用戶事故地點。

以前通過打電話5分鐘都不一定能描述清楚的內容,現在可以一鍵解決,無疑為更多生命爭取到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這也印證了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曾經在2019年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所說的一番話,希望把百度地圖的能力開放給這些在交通領域長期深耕的單位,「從支持每一位開發者的服務需求,到支撐國家宏觀經濟決策,百度地圖為各行各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從而真正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

百度地圖在15年間不斷迭代優化,滲透進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細胞,既是社會變遷的忠實記錄者,宏觀經濟決策與城市建設的技術參照系,更成為每個人在回家路、歸鄉路、人生路上變得更便捷、高效、充滿期待的一座燈塔,照亮了那些在路上的人與情感。

從某種意義上,百度地圖的十五年,映照和改變的是一整個時代群體的記憶與人生。時間與空間在不斷輪轉,百度地圖的求索與初心卻始終如故。

莫愁前路無知己,至少,還有百度地圖作陪。

相關焦點

  • 百度地圖十五年碩果纍纍 權威出行平臺釋放AI時代新動能
    百度地圖十五年碩果纍纍 權威出行平臺釋放AI時代新動能   十五歲的百度地圖見證了國民出行方式的變遷,也見證了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
  • 百度地圖十五年:註冊開發者達190萬 播放1億
    8月27日,百度地圖舉辦「圖畫初心,智向四方」十五周年慶典,全面回顧了十五年來百度地圖的成長、蛻變和創新,致敬用戶長久陪伴,感恩員工辛勤耕耘,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未來發展描繪出清晰路徑。百度CTO王海峰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百度地圖十五年發展成果的肯定,他表示,「時至今日,百度地圖已實現了從功能到智能,從平面到立體,從出行參考到行程決策,從出行地圖工具到新基建數字底座的進化升級。百度地圖既是人工智慧地圖的定義者,也是智能時代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基礎設施。」
  • 時空大數據與智能技術的時代共舞,百度地圖給2020的答案
    最近,在以「智繪未來新圖景」為主題的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我們也得以直觀地看到百度地圖一年來的變化全貌,包括了地圖繪製技術的進階、AI在地圖領域的成熟應用、防疫期間守護國民安全出行的種種能力進展,以及輸出給全社會各行各業的成果
  • 百度地圖發布新一代數據生產模式 90%數據生產環節實現AI化
    12月29日,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以「智繪未來新圖景」為主題,集中展示了百度地圖一年來引領行業創新和賦能生態的新進展,彰顯了科技助力社會進步的新力量。在AI技術加持下,百度地圖實現了90%數據生產環節AI化,並基於強大的產品實力全新升級生態全景2.0,正值百度地圖十五周年、開放平臺十周年之際,為2020年呈上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 百度地圖開啟「人工智慧地圖時代」
    打開APP 百度地圖開啟「人工智慧地圖時代」 李倩 發表於 2018-03-14 11:40:00   百度地圖於3月12日完成調整,正式併入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
  • 百度地圖季永志: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釋放AI新勢能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9日, 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以「智繪未來新圖景」為主題,集中展示了百度地圖一年來引領行業創新和賦能生態的新進展,彰顯了科技助力社會進步的新力量。在AI技術加持下,百度地圖實現了90%數據生產環節AI化,並基於強大的產品實力全新升級生態全景2.0,正值百度地圖十五周年、開放平臺十周年之際,為2020年呈上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 三維地圖新時代 百度地圖PK谷歌地圖
    三維地圖新時代    [中關村在線GPS頻道]百度地圖在最近悄悄的發生了變化,在以往我們熟悉的的百度地圖上出現了與都市圈合作的三維地圖模式。 百度催生三維地圖時代    雖然鳥瞰固定視角的仿三維地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早在去年全國地圖測繪展覽上,我們就曾經報導過相關的產品,也在展會上曾經看到過都市圈的產品,但是正是應為有了百度的加持,才讓我們普通用戶更加直接的接觸到三維立體地圖的概念
  • 路痴是怎麼逼瘋百度地圖的?
    路痴跟百度地圖十五年來的愛恨情仇 在早些年百度地圖只是一張可以放入手機的電子地圖時,它還是個啞巴,沒有GPS不會提醒你偏航,而路痴連自己在地圖的哪個地方都不知道。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最近,在以「智繪未來新圖景」為主題的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我們也得以直觀地看到百度地圖一年來的變化全貌,包括了地圖繪製技術的進階、AI在地圖領域的成熟應用、防疫期間守護國民安全出行的種種能力進展,以及輸出給全社會各行各業的成果。AI地圖相關的新技術、新場景、新應用之豐富多彩,絕對能夠刷新你對這一產品的價值想像。
  • 人工智慧時代,百度地圖的思考與布局
    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地圖應該是什麼樣的?它又將為用戶帶來哪些全新的體驗?在極客公園 Rebuild 2018 科技商業峰會上,極客公園專訪了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和她聊了聊人工智慧下百度地圖的一些思考。       極客公園:您負責百度地圖業務後,團隊內部做了哪些調整?
  • 開啟後地圖時代:百度地圖web無線雙向領先
    2月1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正式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際網路地圖服務資質管理工作的通知》,151家網際網路單位獲得了甲級網際網路地圖服務測繪資質證書,這也意味著紛紛擾擾的地圖牌照之爭塵埃落地,後地圖時代正式開啟。
  • 百度李瑩:百度地圖正在釋放AI時代位置服務新動能
    百度李瑩:百度地圖正在釋放AI時代位置服務新動能 2020-05-19 15:1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 百度世界2020召開 百度地圖攜三大降本增效方案助推交通強國建設
    9月15日,"萬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大會在線上召開,百度地圖作為百度AI的典型落地場景亮相大會智能雲分論壇,以新基建"數字底座"的身份和視角,從智能交管、智能停車和智能物流三方面分享了打造智能交通數位化基礎設施的實踐經驗,展示了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賦能交通強國建設的階段性成果,為交通領域轉型邁向智能新時代提供新思路和新契機。
  • 百度被判侵犯四維圖新電子地圖著作權
    2020年11月19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經審理,一審判處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百度雲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統稱:百度)停止對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圖新)電子地圖圖形作品著作權的侵權行為,並判處百度賠償四維圖新各類經濟損失共計6500
  • 在線地圖進入AI時代 百度地圖走得更遠
    8月17日,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接受財新等媒體專訪時,詳細解讀了百度地圖在商業模式上的思考,「未來誰能把地圖接入到更多的服務中,提供給更多的開發者,賺錢的可能性就越高。」李東旻向財新記者表示,百度地圖在百度公司裡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做人工智慧的戰略級產品,像水電煤一樣支撐智能家居、自動駕駛、金融等業務。現階段,百度地圖的商業化嘗試主要在品牌合作、整合營銷上。
  • 百度全景:真實世界 百度地圖觸手可及
    2013年8月22日,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最大規模的技術創新盛會——百度世界在中國大飯店拉開帷幕。在首屆LBS分論壇上,百度地圖V6.0新版中的百度全景成為全場最大的亮點之一,吸引了眾人關注。在百度全景的幫助下,網友將能夠通過百度地圖體驗真實世界,百度地圖也吹響了向「全景LBS」邁進的號角。
  • 百度地圖總經理季永志:中國北鬥&百度地圖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的全面完成,地圖導航的位置精準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1月23日,以"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在成都召開。
  • 百度地圖的2020:沉心做產品,專心做基建,用心盡責任
    12月29日,在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百度地圖宣布已實現90%的數據生產環節AI化,基於領先的智能地圖數據與技術,全新升級「生態全景2.0」。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2020年是百度地圖面世的十五周年,也是其開放平臺的第十個年頭。在同時期玩家所剩無幾時,百度地圖依然牢牢佔據地圖行業的中心位置。
  • 百度地圖發力港澳臺:基於地圖的出境遊生活服務
    一方面,O2O生活服務領域百度地圖擁有領先優勢,而不管是內地的生活服務還是港澳臺的生活服務乃至海外的生活服務,其需求本質是一樣的,做法都是相通的。另一方面,百度地圖有著全國人數最多的用戶規模,近4億的用戶能涵蓋主流群體的出境遊需求,對百度地圖來說,拓荒基於地圖的出境遊生活服務市場的時機已經到來。
  • 百度人工智慧地圖生態全景亮相
    日前,百度地圖生態大會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生態全景首次公布。會上,百度地圖聯合九大頂級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並發布了行業首個地圖開發者發展趨勢報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百度地圖已經成為AI時代刻畫真實世界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支撐著數以億計的用戶每天的出行服務,同時也支持著所有合作夥伴的智能化升級。目前,百度地圖日均位置服務請求次數突破1200億次,日均軌跡裡程20億公裡,註冊開發者數量達180萬,服務超過50萬個移動應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