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路難,難於上青天。」路痴青年老把這話掛嘴邊。
不管在布局多精妙的城市,你總會看到有人在原地打轉,或拿著手機跟八卦羅盤一樣倒騰幾圈。
他們並不是在感受風水,只是在校準手機地圖的導航信號,並暗暗祈求那個藍色小箭頭能成功把人送到目的地。
但路痴身上的特殊磁場總能使導航失靈,不管自轉手機還是公轉身體,都會響起「您已偏航,已為您重新規劃路線」,但這話已經勾不起路痴的焦慮了,他們壓根沒聽導航說過「您已到達目的地」這種浪漫情話。
院辦這才發現,原來今年已經是路痴跟百度地圖相愛相殺的第十五個年頭了,地圖發生了啥改變我一時半會說不上來,但路痴和導航的鬥智鬥勇實在很精彩。
路痴跟百度地圖十五年來的愛恨情仇
在早些年百度地圖只是一張可以放入手機的電子地圖時,它還是個啞巴,沒有GPS不會提醒你偏航,而路痴連自己在地圖的哪個地方都不知道。
圖源微博:Lichee一隻丸子
那時候面對廣州有異世界之稱的時尚天河,路痴要繞過半個地下商場回到地面,得在二三十個三岔口前,每一個都試一遍。但通常情況下,都是拐個彎就丟了人。
商場廣播的尋人啟事常年代替音樂,唱響整個地下商場。
GPS的出現堪稱是終結路痴的偉大發明,至少能讓路痴知道了自己在哪,跟著小藍箭頭比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強多了。
幾年前吧,我爸還用老司機的口吻給我比劃,「盲目跟導航不行,你得心中有路,萬一到哪個橋底沒信號了,你還跟著直走,這不是給閻王爺送車嗎?」
但近幾年我爸已經改了口供:「出門旅行必須開導航,盲目自信只會要了你的命。」
百度地圖的更新改進,讓成為路痴的門檻越來越高,那些開著導航把人帶到河裡的搞笑段子,逐漸銷聲匿跡。
一個流傳在朋友圈的傳奇,圖源:瑞安新聞網
院辦大學期末考試那會,有個漂亮學姐拿著手機導航走來了我們教室,老師看著臉熟也沒說話。就這樣,她兩年都參加了同一門期末考試,都硬著頭皮瞎扯了一萬字的《一帶一路輿情分析》。
聽說那次經歷,徹底改變了她對自己路痴的認定,以後的每次考試前,她都在寢室給導航燒香作法。
後來百度地圖採用了SDK定位,以GPS、基站、WiFi、地磁、藍牙、傳感器等多種定位方式,還有步行AR導航的功能,讓路痴樓對樓,路對路,更精準地讓人和車都安全無誤地到達目的地,就算在弱衛星信號下也可以繼續導航。
AR雙屏導航
在智能定位出現以後,不僅有我爸等老司機屈服,皈依到百度地圖門下,不少路痴也在跟地圖的糾纏中,重拾人生久違的自信。
「以前最怕導航跟我說,目的地就在您附近,本次導航結束。我能在地下商場穿三個小時最後給我媽打電話接我。現在導航聰明了一點,能直接把我送到小區門口。」
但導航和路痴的戰鬥並沒結束。
百度地圖的精準進步,讓不少路痴盲目痴迷導航,深信就算上天下地,也比自己得繞地球一圈也回不了家強。
但路痴之所以是痴,還在於他們連路口都分辨不來, 「導航喊我右轉,我看到路口就猛打方向盤,怕打慢了又得重新規劃路線。」
命運,直接把她規劃上了花臺。
這種盲目痴信導航和超自然的方向感,讓路痴面對高山大海時,都誤以為是霍格華茲的穿牆測試。
「地圖顯示我要穿過這堵牆。」
「要去對面的酒店,必須跳過懸崖。」
說到底,不是百度地圖導航不行,是路痴不行。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度地圖也有辦法應對連小藍指針都看不懂的路痴。打開百度地圖的全景地圖,看一眼周邊有啥好吃的烤串,跟著餐廳一個個走,準沒錯。
前幾天院辦在青島找酒店,我以為要去海景房,必須套上翅膀,目的地在大海輪船的下方,然後看了一眼全景地圖,原來酒店就在我背後。
路痴代表曾經說過,「我迷路的時候好像永遠在太陽的右下方,旁邊有個紅綠燈,現在是綠的,你看到我了嗎?」
這種蜜汁方向感除了在找路的時候讓身邊的朋友崩潰,還有面對坐公交地鐵,讓路痴徹底失去對城市的最後一丁點把握。
就算他們把地圖看掉色了,依然會坐錯,要不是坐反了方向就是忘記下車。
但他們在百度地圖裡挖到了新功能,重拾對城市的希望——公交行中導航功能。這其實也是百度地圖十五周年對智能首頁的更新。
可以精確預估公交達到的時間,動態顯示下車、換乘等信息。就是如果你看到K3來了,但百度地圖沒提醒你,那證明不是那輛車,乖乖等著。
有一次,狗友迷路了要打車,司機說「我在路的南邊。」直接把他給整瘋了。(眾所周知,對路痴只能用上下左右)
最後,在他找不到司機和司機找不到他的糾纏下,司機吸了吸鼻子帶著哭腔求我朋友取消訂單。
但現在連百度地圖都有打車功能,結合智能定位,推薦最佳上車點。路痴狗友說,現在打車只要一直強調「我的定位是準的,我的定位非常準確。」就基本都能打上。
實際上,最讓路痴鬼打牆的,還得數商場的停車場。
就算是方向感良好的普通人,在烏漆嘛黑的地下,也曾經在停車場裡呆上半小時找不到自己的車。更別說路痴了,就算一下車就立馬拍了照,轉個頭就覺得這是個全新沒來過的停車場。
而我,是找了半小時,才發現自己沒有車
還是那個路痴狗友,有一回他打開地圖,手指比劃了兩下,就帶著我們一行人找到了車。那時候我還以為是她的電信信號出現了奇蹟,原來是我沒學會用地圖。
百度地圖已經替路痴解決這個問題了,開發了停車助手的功能,除了可以記錄停車的位置,還可以反向尋車,提前預約車位,在找車位把自己給繞沒之前給你預定好。
十五年進化,路痴才是百度地圖最熟悉的陌生人
路痴,雖然簡稱撒手沒,出門遛狗,回家靠狗。但在跟百度地圖的權衡較量中,路痴其實是最快掌握所有地圖功能的人。
除了以上百度地圖隱藏的小功能被路痴用得賊溜,還研究出了不少新玩法,比如在百度地圖上找回兒子故意扔掉的暑假作業:
有人用百度地圖的語音包來追星,設置了自己愛豆的語音包,天天跟愛豆聊天,讓他給你帶路,連上廁所都得開著導航,整日沉迷在偶像的聲音裡:
院辦還發現很多路痴跟我一樣會用百度地圖的收藏功能。
每次旅行出發之前,先把要去的地方用星星標記起來,做攻略的時候就會發現,地圖已經自動幫你設計好本來會令人頭禿的路線了。
還有個院辦一眼相中的功能,景區真人講解。
除了可以擺脫人擠人聽不清導遊在說啥的痛苦,重要的是可以把省下的錢買兩根烤腸吃。
對於毀壞嚴重古蹟,掏出百度地圖可以看到用VPAS技術再現歷史的景象。AR導覽+AI導遊+全景虛擬遊,打造沉浸式的出行體驗。
百度地圖VPAS技術再現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百度地圖現在不僅可以搜周邊,搜沿途,甚至還跨出國門。
百度地圖是國內唯一服務覆蓋全球的地圖產品,境外POI覆蓋率超過98%,已經成為國人最受歡迎的海外旅行地圖app,儘可能降低路痴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再迷路的概率。
境外地圖
問路卡功能
不僅這樣,百度地圖除了給你指路,還給路痴的出行配置了其他同樣重要的使命,這同樣也是百度地圖十五周年,不斷進化的初衷。
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推出的智能首頁中,還有地點實時探索功能,解決大伙兒不知道吃啥,不知道去哪等難題。
比如地點探索實時決策功能中,用大數據幫你篩選出本地人最喜歡的餐廳,解決旅行時一定得思考「中午吃點啥」的哲學難題;還有周邊熱門景區的推薦,不至於花200塊門票,卻到了一個被大爺大媽圍著摸腳指頭的,所謂網紅大佛的腳下。
或者搜索公司附近的歇腳地,給摸魚多點選擇的餘地
除了出行,百度地圖十五周年的智能首頁的進化,更多的還體現在日常生活。
對路痴來說,每天最難的就是得提前兩三個小時出門,預留自己的迷路時間。而百度地圖的未來出行ETA功能,就可以幫路痴規劃時間,推薦最合適的出發時間,讓出行變得更加簡單。
首頁的功能是根據每個人的慣用出行方式個性化呈現的
只要在百度地圖記錄一下自己的公司和家庭地址,上班時間,他就自動算好等公交和堵車的時間,給你安排最省時的方案。
比如差不多到下班時間,百度地圖的智能首頁中的通勤導航,就給我推薦趕緊回家。合理安排好了不堵車的路線,和公交站點,貼心地給沒錢打車的我,安排好騎行的路線。智能通勤規劃結合異常天氣提醒功能,還會根據天氣變化,給出出行建議,減輕夏天每次出門都買傘的錢包負擔。
精準目的地行程推薦
異常天氣出行規劃
百度地圖不知不覺就十五周年了,不僅幫人們解決了出行的不便,記錄人們的行走軌跡,還在引導人們打開新的生活方式。
在百度地圖打開自己的足跡盤點
像手機鏡頭像素色彩的美化,讓我們用不一樣的視角去看世界一樣,百度地圖的智能化,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
百度地圖現在就像我們的貼心老朋友,你喊它一聲,它就知道你在想啥,還靠譜。就連我爸,現在出門不到一公裡,他都得把小度喊出來,講個笑話。
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打開感受一下智能的新出行方式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