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地圖曾經展示了AR實景導航功能。近日,該功能終於開始面向小範圍用戶內測。《華爾街日報》的大衛·皮爾斯參與了該功能的測試,他表示:「這是谷歌地圖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谷歌地圖AR實景導航功能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首先通過GPS等定位技術確定使用者的位置,然後使用街景數據結合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進一步精確定位。一旦位置被確定,那麼手機的屏幕上就會顯示箭頭指引方向。
不過據大衛·皮爾斯介紹,谷歌地圖的AR實景導航似乎並不允許用戶持續使用,而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進入常規地圖界面。據悉這是因為谷歌在此前的測試中發現,使用該功能會讓用戶太過專注於手機屏幕。谷歌地圖的用戶體驗負責人Rachel Inman女士表示:「該功能主要是為了應付某些場景,比如『我要乘坐地鐵,應該先去哪兒?』」。
這一功能對於國內用戶來說應該並不陌生,百度地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正式上線了AR實景導航功能。不過其主要基於手機原有的定位技術,似乎並沒有採用街景畫面比對來精確定位。不過坦白講,以國內的基建速度,想要隨時更新街景數據並不容易。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隨時在百度地圖的主界面上啟用該功能,從平時的體驗來看,該功能對於路痴逛街的幫助很大,但是在部分場景還不夠精確。
目前,谷歌地圖並沒有宣布何時會將AR實景導航功能開放給所有用戶。事實上,零鏡網認為對於該功能來說目前的智慧型手機並非最佳載體,也許到5G時代後,AR眼鏡會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