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梟翔
2016-12-2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和高德地圖就「手機地圖導航」的頭把交椅「論戰」的兩個月後,百度地圖披露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在12月23日舉辦的百度地圖2017年智能出行生態大會上,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宣稱,百度地圖市場份額超過了70%。向海龍還透露,百度地圖日均導航裡程達2億公裡,每天為60萬APP和網站提供地圖服務,每日相應大概超過720億次位置的請求,已覆蓋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10月15日,時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兼高德集團總裁俞永福曾宣布,高德地圖手機客戶端的每日活躍數據已經超越百度地圖。
據百度公司披露,截至2016年11月,中國地圖APP大盤的月活用戶數為3.8億。在百度組織架構中,百度地圖事業部在百度搜索公司體系內。
在百度將人工智慧升級為公司戰略的當下,百度地圖也試圖與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融合。據向海龍介紹,百度地圖作為智能出行平臺主要體現在四大方向,由人工到自動化、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態內容到實時信息、由指尖到語音,進而完成地圖產品突破性的飛躍。
據了解,百度地圖的全流程數據生產自動化程度已超過80%,全景圖像的自動化識別準確率高達95%。
在大會現場,百度地圖還推出了3D地圖。不過,目前僅製作完成3個景區的3D地圖。
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3D地圖大規模鋪開的難點在於成本和工藝,以及讓線上消費者和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獲得較好的體驗。「3D技術並不新鮮,但問題是你不能讓用戶下一個100兆或者500兆的客戶端,那就完全變成了秀技術。我們不希望讓用戶看到3D地圖很酷很炫就結束了,我們希望能徹底改變現在大家看地圖和體驗地圖的方式。此外,我們要求3D地圖在用戶體驗上要流暢地實現縮放、360度旋轉等功能。」 李東旻告訴澎湃新聞。
李東旻稱,此次百度地圖展示了3個景區的3D地圖,旨在讓外界知道百度地圖具備生產3D地圖能力。「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排生產計劃了。首先會從景區、度假區這些開放式的地方著手,類似恒隆廣場、萬達廣場這樣大型的場所的3D地圖的繪製可能會有價值。」李東旻告訴澎湃新聞。
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認為,下一代地圖的發展方向是虛擬實境化、智能化、共享化、全球化。與此同時,百度地圖正在擴張其商業生態邊界。
李東旻表示,百度地圖正在藉助地理大數據為車險、加油站、車輛維修保養等傳統行業「賦能」。李東旻透露,車險方面,百度已經與太平洋車險合資成立了合資公司。壽險方面,百度、安聯保險和高瓴資本共同發起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百安保險在做這一塊業務。
近日,藉助AR功能進行場景交互的產品陸續推出。12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產品支付寶上線「AR實景紅包」功能:利用手機定位和拍照功能,可以在某個地點某件物體中埋下、挖掘紅包。對此,李東旻表示,百度地圖今年「十一狂歡節」推出的「抓猴子,搶汽車」,才是中國第一個大規模應用的用AR的方式進行交互的產品,「可能不一定準確。」
李東旻還認為,AR互動的核心是你能夠幫助到用戶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Pokemon GO》(《口袋妖怪》)就是一個遊戲,遊戲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但你不要期望它能長遠下去。」李東旻表示。
在演講中,李東旻講了他眼中的「下一代地圖」。李東旻表示,「下一代地圖的發展方向是虛擬實境化、智能化、共享化、全球化。」
據李東旻介紹,百度地圖接下來將在步行AR導航、室內圖、4K地圖、軌跡導航等功能上發力。此外,百度地圖正在全球範圍推進共享化進程,將進一步滲透到對各國的旅遊、出行、車聯網、無人駕駛等行業。不過,李東旻透露百度地圖的國際化還是會重點關注旅遊及相關場景。
李東旻還透露,百度地圖目前每天給用戶節約的時間超過115萬小時。2016年,與百度地圖合作的服務商超過300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