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孩子從小是「路痴」?培養方向感,可以巧用「地圖學習法」

2020-12-04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路痴嗎?培養孩子方向感,這裡有研究辨別方向是寶寶的一種基本的生活能力,方向感是自覺空間智能的一個方面,在想像力、創造力和數學能力方面,方向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方向感強的孩子在自我安全感方面也比一般孩子好很多。說到此,百度上是這麼定義方向感的呢?

什麼是方向感?

方向感也稱方位,認準是人體對物體所處方向的感覺,如對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的感覺。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有著不同的方法獲得方向感。

比如,一歲左右的寶寶,通常是靠聲音的來源去尋找發聲的位置和方向,這個年齡階段,家長可以跟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然後向寶寶發出聲音,讓寶寶按著聲音去尋找;兩歲左右的寶寶,可以有辨別前後方向的能力,這個年齡階段,家長可以教寶寶探索五官的位置,如眼睛在哪、眉毛在哪、鼻子在哪等,寶寶都可以找到;

到達三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就可以辨別出前後和左右的方向,並且在方向感和空間感的倆個方面,已經漸漸的成熟起來,說到這裡我們通常可以回憶起小時候身邊的爺爺奶奶帶孩子時會經常問寶寶:"鳥在哪叫呢"?寶寶都會用手指向天空,原來我們的長輩們早就掌握並通曉了孩子的成長史。但是,依舊有很多長大成人的孩子還是不知道左右或者東南西北,為了完善我們這方面的認知那就要從小做起。

路痴寶寶的逆襲。

學校教育中很少重視方向感,在兒童教育中,方向感這個能力常常被忽略,你會發現,身邊的很多成年人,分不清東南西北,或者左右。追根溯源,要回到孩子小時候,家長是否重視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方向感,不信你來看。

1、和地圖做朋友。

孩子在三歲左右,家長就可以入手一副地圖,或者相關的地圖書籍。

慢慢培養孩子對地圖的興趣,興趣一旦培養起來,就會產生自主學習性,自己對圖形感興趣,慢慢的自己學習起來,這個時候,只需要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能夠做到隨問隨答的及時性,孩子就會一步步的喜歡上對地圖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看電視或者任何休閒的時間,家長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地圖遊戲,可以採用一問一答的模式,家長提問孩子或者孩子提問家長,互相交換作答也可以。從自己生活的周圍開始學習,教孩子認識一些道路的名稱;或者用下棋的方式在地圖上讓孩子認識大概的方位,總之,讓孩子產生興趣就可以。

2、外出旅行帶上地圖。

現在的80、90後都喜歡帶著孩子出門遊玩,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孩子學會看地圖說話,從地圖上知道自己要去往哪裡,途徑哪裡,以及出行的線路圖的方向是怎樣的都可以告訴孩子。在旅行的路上欣賞了風景的同時孩子也得到了鍛鍊,增加了親子互動的機會,相信家長和孩子的相處也會越來越默契。

3、利用導航功能。

現在交通便利,到處都有網絡覆蓋,在手機上開啟導航模式,然後帶著孩子出去的時候讓孩子了解一下路線,方向,名稱等,上下學路上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就看家長有沒有這個耐心和用心。偶爾也可以讓孩子當家庭導遊,和孩子來一個互動,比如:"廚房在哪兒?臥室在哪?衛生間在哪?陽臺在哪等等,讓孩子帶著家長去找目的地,這個時候完全可以讓孩子來當家長的老師,家長乖乖的做一個不懂的小學生,充分激發起孩子的欲望。

4、多和孩子進行方位互動。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可以學習的工具,比如,孩子找書包的時候,準確的表達出書包在距離孩子的哪個方位,充分的利用起來一切可以利用的,任何時候任何場合,用方位和孩子進行對話,孩子學習到了方向,又鍛鍊了孩子動腦的習慣。另外,孩子的玩具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孩子模仿司機,在室內給孩子設置障礙物,問孩子怎麼向左轉,怎麼向右轉等。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更快。

5、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方向感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幫助孩子增加方向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散步的時候,問問孩子標誌性的建築物,紅綠燈,公園裡的樹木,座椅都有幾個。這些在鍛鍊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方向感也隨著一起帶動起來學習,一舉兩得的機會。

6、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讓孩子在參與家務勞動的時候,多分配給孩子一些表現的機會,比如:把衣服放在衣架上,把玩具放進抽屜裡,把筷子放進廚房,這個過程中不需要考慮後果,只要孩子體驗了這個過程就能得到鍛鍊。在鍛鍊獨立自主的同時,又學會了方向空間感。

培養孩子的方向感,有很多種方法,只要家長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到位,孩子是不會在這方面有缺陷變成路痴的,就看家長是不是重視,有沒有把培養方向感當成一件學習的事情對待。

方向感之性別差。

德國的有關研究人員做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發現,男女在方向感的判斷上,使用了大腦上不同的地方,女人是通過大腦皮層來獲得準確定位的,男人是通過海馬體來獲得準確定位。通俗的講: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長能夠抓住每一個訓練的機會,都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其實並沒有什麼專業的訓練方法,日常見真知,多給孩子一些探索的機會。不妨多利用生活中的點滴,讓孩子不錯過每一個可以得到鍛鍊的機會,孩子的路痴逆襲之路需要家長積極引導。

今日互動話題:學習無處不在,寶媽們可以說一下你們的獨到見解,我們共同學習!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不想孩子變成一個小路痴 怎樣培養孩子的方向感
    原標題:不想孩子變成一個小路痴 怎樣培養孩子的方向感   如今的家長多少有點急功近利,學校要求要考試的,家長無比重視,而方向感這樣重要的能力,卻常常被大家忽視。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那種沒有方向感不記錄的人,歸根到底,爸爸媽媽責任重大,一定是關鍵時期沒有好好培養。
  • 培養孩子方向感,多陪他玩以下幾個小遊戲,就能達到目的
    在學校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成績,方向感的培養常常是被忽視的。所以作為父母就更加要關注這一方面,平時可以通過和小孩子一起做一些小遊戲,來培養、提高孩子的方向感。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平時小孩子經常會在客廳或者在臥室玩玩具。
  • 天生就是路痴的3個星座,方向感很差,出門是重點擔心對象
    天生就是路痴的3個星座,方向感很差,出門是重點擔心對象嗨嘍,各位寶寶們,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那些天生就是路痴的星座吧,遇見這樣路痴,出門的時候一定要重點關注,面的到時候會走丟懶得找。第一:雙魚座雙魚的路痴,是天生的,別看她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走丟,保證大部分都是跟著別人走的,像雙魚座這樣的人,在遊戲裡面都分不清方向感的人,別指望在現實生活中能分清楚,她們的方向感已經差到讓人崩潰的程度了,能夠平安長這麼大還沒有走丟,這對幸運的人啊。
  • 別再說女性天生是路痴了!
    華龍網12月28日13時30分訊 生活中常常看到女人方向感普遍比男人差的說法,並且慣以開車為例:女司機常找不著路、看不懂導航地圖、告知其路線還能走丟,而男人則仿佛天生自帶定位光環,穿街走巷出入自如。    然而,氣壯不一定理直,在方向感上真的是女不如男嗎?
  • 孩子是「路痴」?家長可培養他的空間認知能力,別用批評解決問題
    而且似乎跟遺傳一樣,自家的孩子方向感也很差,一起逛商場的時候,朋友總是得把孩子看得牢牢,就怕這娃走遠了,待會找不到家長。有些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能準確地分清東南西北,平時也總是不認識路。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並不是比別人笨,而是因為這些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發育不夠完善,進而使得孩子沒有方向感。
  • 路痴是怎麼逼瘋百度地圖的?
    路痴跟百度地圖十五年來的愛恨情仇 在早些年百度地圖只是一張可以放入手機的電子地圖時,它還是個啞巴,沒有GPS不會提醒你偏航,而路痴連自己在地圖的哪個地方都不知道。
  • 路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女人真的天生「路痴」嗎?真相驚人!!
    有次老公有事,單位加班,於是我開車下班回家。這三位科學家在大腦中的海馬體內,發現了能記住位置周圍特徵的「位置細胞」(武林廣場上有一座噴泉)和能感知當下所處方向的「頭部方向細胞」(我現在面部朝東);在海馬體附近的內嗅皮質腦區,發現了能建立坐標系統的「網格細胞」(模擬地圖上的上下左右、空間位置)。這套細胞系統在大腦裡組合成了一套人體自帶的「GPS」導航系統。正是這些細胞,讓我們有了方向感。
  • 性別差異小於個體差異 別再說女性天生路痴了!
    《科技時報》12月26日報導稱,生活中常常看到女人方向感普遍比男人差的說法,並且慣以開車為例:女司機常找不著路、看不懂導航地圖、告知其路線還能走丟,而男人則仿佛天生自帶定位光環,穿街走巷出入自如。 然而,氣壯不一定理直,在方向感上真的是女不如男嗎?
  • 女人方向感比男人差?與基因和後天環境訓練相關
    性別差異小於個體差異  別再說女性天生路痴了!  生活中常常看到女人方向感普遍比男人差的說法,並且慣以開車為例:女司機常找不著路、看不懂導航地圖、告知其路線還能走丟,而男人則仿佛天生自帶定位光環,穿街走巷出入自如。
  • 為什麼有人是"活地圖"有人卻天生「路痴」?終於知道原因了…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字典裡好像永遠沒有方向感這東西,帶TA走過十遍的路都能忘。
  • 為什麼北方人是天然指南針而南方人路痴多呢?
    在這個地球,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腦子裡沒有「東西南北」,出門轉個身就跟失憶一樣,他們就是「路痴」。路痴,並不是說他方向感差,而是說,根本就沒有方向感。路痴們去遛狗,狗逛累了,還能把他們順便帶回家。所以像這樣的路痴,覺得北方人都像外星人,沒有導航、指南針,居然分得清東南西北。
  • 「路痴」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路痴, 它的英文表達也非常簡單:have / has no sense of direction 路痴,沒有方向感People with no sense
  •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時間:2018-04-15 12:57   來源:愛問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么女人方向感總比男人差?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 小夥逃出傳銷窩暴走1300公裡,靠路牌和太陽認路。前段時間,一則以此為題的新聞走紅網絡。
  • 有路痴體質怎麼辦?看到網友留言,真心可愛,你不是一個人這樣
    有些人很奇怪的,走路不分東西南北的,只知道前後左右,大概就是沒有方向感吧,就這樣「路痴」這個詞就出來了。即使導航,依舊會發出「你已偏離路線」,是不是沒誰了!不敢亂走,真怕自己走丟了。這麼大的人,走丟了,說出去也是讓人無語的!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相信大家周圍都會有一兩個「路痴」,這些人在方向感上似乎格外的沒有天分。特別有些孩子,方向感特別差,比說東南西北,自己家門衝哪,說不定都不知道。寶媽別擔心,方向感也可以練其實方向感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有些寶寶對於去過的地方,非常敏感。但也有些寶寶,就算在自己家裡,也會出現迷糊的情況,分不清方向。如果寶寶天生方向感就一般的話,家長也不用擔心,因為方向感是可以練的。
  • 路痴原來也是一種病,迷起路來真要命!
    大爺挺友好的,用一口蹩腳的川普這樣說:么妹兒你一直走,然後右拐,直走,再右拐,往前走就到咯。於是,這位遊客樂呵呵地按照大爺說的路線走,走到最後她發現不對啊,怎麼又回來了?話說這位姑娘,方向感去哪兒了?隨便在腦袋中規劃一下,你就會發現這條路分分鐘能把你帶回原點啊。而方向感這一點,可得好好向北京人學習學習。
  • 為什麼有人是「活地圖」有人卻天生「路痴」?終於知道原因了……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  字典裡好像永遠沒有方向感這東西,  帶TA走過十遍的路都能忘。  每次一個人去商場都要靠保安帶出來,  甚至連自己家小區都會迷路。
  • 有個方向感好的孩子是種什麼體驗?從此找車不用愁
    因為自己方向感很差,經常在地下車庫把車給停不見了,每次認真觀察了環境還拍了照片,回來還是找不到。所以孩子從小學好地理,將來可能會成為高考的利器,如果想培養小朋友的地理興趣,我推薦這套《地理學習王》大套裝,特別適合小朋友。
  • 「我是路痴」用英語怎麼表達?可不是「I'm a road idiot.」
    他們就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勉強分清前後左右的「路痴」!在看文章的你是路痴嗎?反正小編我是!(毫無底氣)「我是路痴」用英語怎麼說?儘管不認識路,但我依舊可以花式秀英語~我是個路痴用英語可以說:路痴就是對方向沒有感覺,不知道哪個是北哪個是東,所以英語中一定有一個方向單詞:direction美 [drkn] 方向I have no sense of direction也可以翻譯我是個沒方向感的人
  • 只有「路痴」才有的6大特徵!
    不知道各位身邊有沒有一種朋友,認路很差也沒有方向感,明明走過一百次的路,也總有本事會走錯。最近,就有韓國網站總結了"路痴"的6大特徵,一起來看看你或者妳的朋友,是否路痴一名吧!第6位:大腦記憶自動重設路痴們有一個特徵,她們的大腦有自動重設機制,「哇!原來這兒還有這種地方呢!」朋友,明明剛剛才走過的路,為什麼轉過頭,就好像失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