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臉盲症的故事

2020-11-25 七七不一般

我不知道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路痴?我也不知道這世界上有多少臉盲症患者,但是我相信每一個路痴可能都不敢一個人出門,每個臉盲症都害怕遇見似曾相識的人。而我卻既是路痴又是臉盲症,各位可以想像,我的生活會遇到多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故事一:我最早發現自己是一個路痴+臉盲症患者是在大一第一個學期那個寒假,因為從幼兒園到高中我都是走讀生,城市很小,學校離家很近,總是三點一線,同行的都是幾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所以從來沒覺得自己會找不到路,會認錯人。但是當我一個人站在那個冬天黃昏的火車站,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的公交車,竟完全不知如何到達我將要借宿的目的地,路燈漸次亮起,我的心也越來越慌,慌亂之中,我忽然發現前面有一個男生好像是我的大學同學,但是卻怎麼也想不起是誰,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走上前,請求他將我送到我要去的地方,這位同學考慮了一下,竟真的將我送過去了。現在想來,仍然覺得非常慶幸,也可能是因為那些年似乎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壞人吧。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路痴的困擾。

故事二:有一次去相親,頭天晚上和一個男生還算聊得來,約好第二天晚上再見,誰知道第二天晚上這個男生叫上了他的朋友一起來找我,我一下就亂了,因為我無法辨認出誰是我的相親對象,又不好意思開口問,只好不說話,努力從他們的對話中來猜測誰是正確的那位,幸好他的朋友很快離開。唉,為什麼我會是臉盲症患者呢?

故事三:因為工作我不得不一個人去外地出差,誰知道外出辦事後,竟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了,拿出手機,打開百度地圖,輸入酒店名字,地圖提示我向東直行,我四下一望,哪邊是東呢?剛試著走了幾步,百度地圖就說話了:「你已偏離方向,請重新導航。」天,我不得不挨著試方向,總會找到正確的路。出差回來,同事們非常驚訝,調笑我:「你一個路痴還敢獨自出差,怎麼沒有走丟了呢?」我自豪地說,幸好我有智慧型手機,幸好我有百度地圖。

故事四:有一天,一個同事到辦公室來開工作證明,我看了他半天,不確定地問:「你是李某某吧!」那位同事無奈地說:「我不是李某某,我是王某某,我們都在這裡上班快三年了,你怎麼還是分不清喲?」我也沒辦法呀,因為我覺得這幾個人都長得差不多,平時大家見面的時候又比較少,臉盲症患者哪裡能分得清誰是誰呢?

你們有遇到路痴或臉盲症患者嗎?又曾經發生了多少有趣的事呢?

相關焦點

  • 那些見面不打招呼的人有可能只是輕度「臉盲」症患者
    &nbsp&nbsp&nbsp&nbsp那些見面不打招呼的人有可能只是輕度「臉盲」症患者&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6-09-22 09:16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你知道「臉盲症」嗎?臉盲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生都記不住人的模樣,不管是朋友,家人甚至是鏡子裡的自己,在他們眼中都是一樣的面孔,這就是所謂的臉盲症,那麼臉盲症到底是什麼症狀?它的定義是臉部識別能力缺乏的症狀。在目前的數據統計中,全世界有2%的人患有臉盲症。
  • 臉盲症是怎樣的體驗
    而臉盲症患者,就不能識別出臉孔。不能一眼就能瞄出臉來,要小心翼翼地研究,然後慢慢地回想,通過這些典型的特徵才能認出臉孔。比如有個臉盲症患者認不出所有的臉,包括他自己的臉,唯有三個同事的臉有特徵才能被他記住識別出來:一個人的眼睛眨個不停,另一個的臉頰上有顆很大的痣,第三個則是因為「他又高又瘦,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
  • ...PK戰」 陳正道拍出最燒腦電影 卻自稱是臉盲+路痴 – Mtime時光網
    在活動現場,陳正道導演自曝自己有「記憶黑洞」,不僅記不住數字,而且還是「臉盲」+「路痴」患者。導演陳正道自曝有「記憶黑洞」——臉盲+路痴細說電影靈感來源  篡改記憶引發燒腦情節       電影《記憶大師》講述了近未來世界一場由於錯誤的記憶存取手術而引發的追兇謎局
  • 臉盲症是為啥?
    隨著人們社交網絡的擴大,我們每天都有可能結識到新朋友,可是在短時間要記住新鮮的面孔和對應的名字並不容易,有臉盲症的人想要識別清楚就更加困難了。臉盲症一般表現為兩種:一是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二是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症狀強烈的人即使天天看電視,也分不清所有電影或電視節目裡人們的臉,在他們看來,裡面的人物長得都一樣。臉盲症並不是一種「錯覺」,而是大腦受到了損害。在人的大腦半球中,共分為五個葉:額葉、頂葉、枕葉、顳葉和島葉。
  • 那個誰和那個誰,怎麼都長得一個樣,請叫我「臉盲症患者」|臉盲症|...
    而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認錯人時,總會開玩笑地說自己是犯了「臉盲症」。殊不知,這才不是「所謂的臉盲」,而是一種神奇的科學現象——「異族效應」。臉盲症,醫學上又叫「面孔失認症」,通常表現為真正的臉盲症患者別說分不清外國演員,就連老婆、親媽都認不出,即便是熟人,也形同陌路。雖然他們看到的圖像和正常人是一樣的,鼻子是鼻子,眼睛也是眼睛,但他們的大腦卻沒法把人臉的整體形象連接到一起,也分不清你跟別人在面部特徵上的細微差別。
  • 社恐、臉盲、強迫症……這些作家更有發言權
    總聽到有同學說:我有「強迫症」/「臉盲」/「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大多數時候,大家的這些行為還上升不到病症的程度,而像這種困擾我們的事情,在大作家們身上也曾有發生。 堅信「東西摸三次會有好運」的小說家 難擺脫的強迫症其實歷史悠久,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 · 狄更斯就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
  • 臉盲症的世界:每個人都是陌生人-青年參考
    過去被認為極為罕見的臉盲症,近年來被證明在全球範圍內堪稱普遍。像他這樣患有「面孔遺忘症」(又稱臉盲症)的人,並不一定是在視力上出了問題,只是大腦無法拼湊零碎的信息,將五官特徵理解為「一張特定的臉」。    據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儘管在神經科學領域,這一情況仍是一個謎,但新的研究向揭示這種怪病邁出了一步。
  • 「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原標題:「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有認錯人的經歷,這個時候我們經常給自己貼上「臉盲症」的標籤。那麼到底什麼是臉盲症呢?臉盲症真的是個可以用來隨意調侃的無傷大雅的小病嗎? 臉盲症又稱面孔遺忘症,指不能直接歸因於智力功能退化的面孔識別障礙。
  • 朋友換個髮型後就認不出了丨臉盲症是怎樣的體驗
    ■■■難以察覺的臉盲症儘管近50人中就有1個臉盲症患者,但大眾對於臉盲症的了解並不深入,甚至患者自己往往也難以意識到自己的病症。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病症從而無法向家人、朋友解釋自己「視而不見」的真正原因,這也導致了臉盲症患者在生活中老是莫名其妙被家人、朋友指控太過高冷、故意不理睬人,這簡直比竇娥還冤!部分臉盲症患者也可能因此「自閉」,不敢與人打招呼,甚至患上社交恐懼症。那麼有哪些症狀可以幫助患者識別自己的臉盲症呢?
  • 臉盲症患者的劉強東終於失去了羅玉鳳
    不知怎麼就想起林徽因來,有些人就是註定了一輩子的風光體面……」鳳姐也得過,和劉強東一樣的臉盲症。她曾經說自己比範冰冰美,比Angelababy美,總之,非常美。她要扮演一個小丑,就要學會顛倒美醜。但她見不得劉強東也跟她得一樣的臉盲症。臉盲之於她,是畫上小丑的猩紅的大嘴,站在路邊惹人關注的手段。
  • 一分鐘測試你有沒有臉盲症,看看你為啥老是記不住人
    這就是傳說中的「臉盲症」?根據目前的研究,臉盲症可能是因為,人腦中負責臉孔認知功能的部位「梭狀回」受損導致的。這個部位的受損可能是後天如腦部外傷、疾病等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先天的。也有科學家推測,先天性的臉盲症或許是由於個別顯性基因存在缺陷所致的。
  • 你有臉盲症嗎?你會記不住人嗎
    「臉盲症」是什麼?  臉盲症又稱為「面孔遺忘症」。該症狀表現一般分為兩種: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基本介紹臉盲症又稱為「面孔遺忘症」。  有時候我們會這樣:  1、看不清別人的臉;  2、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
  • 原來真正的臉盲是這樣的!(內附臉盲...
    不,安娜患上了「臉盲症」說起「臉盲症」,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還會把這個詞當做口頭禪:我臉盲,真的,我分不清哪個是徐崢哪個是沈騰,如果把張一山、夏雨、姜文的照片放一塊兒,我都能玩兒連連看遊戲了!紅色部分為梭狀回面孔區如果枕葉面部區或顳葉上溝受損,看到的臉就像是打了打賽克,這是統覺性臉盲。如果梭狀回面孔區有缺陷,可以看清眼睛、鼻子、嘴巴,但沒辦法將這些信息加工成人臉,這就是組合性臉盲。早期被發現的臉盲症患者,大多是由後天疾病、腦部創傷等因素造成,這類情況被稱為後天獲得性臉盲症。
  • 一張圖確定你有沒有臉盲症,很多人竟然都看不出來!
    如何判斷臉盲症?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名人面孔測試,請看下圖——能認出其中幾個?上圖臉盲測試的標準答案是:A、毛主席;B、歐巴馬;C、普京;D、希拉蕊;E、貝克漢姆;F、麥可·傑克遜。如果認識這些名人,卻辨識不出3個以上,可能就屬於中國數千萬臉盲症大軍中的一員。(等等,小編雖然都認出來了不過我還是感覺自己有臉盲啊!)
  • 他為何一生都記不住一張臉 揭秘「臉盲症」
    許多人患了臉盲症卻在拼命掩飾   比爾·舒瓦瑟在商業區的人行道上和母親擦肩而過,卻沒有任何表示。母親表示永遠無法原諒舒瓦瑟的這種漠然,他自己則在網上寫道,這全都是因為臉盲——他對母親並沒有什麼不滿,只是沒能認出這個撫養他長大的人而已。
  • 新民晚報數字報-閒談臉盲症:我們分不清美醜了嗎?
    那麼,生活中真的有臉盲症患者嗎?他們真的從外觀視覺再到情感判斷都分不清美醜了嗎?  臉盲者的「思維常態」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從理論上說,這句歌詞裡描述的情況在生活中是可以達到的,畢竟大多數人對於面孔的識別與記憶能力比識別物體要強很多。這其中的原因,來源於人類是群居社會體,面孔識別是很重要的生存技能。
  • 調查稱每100人就有兩位屬於臉盲症患者
    與普通人相比,臉盲症患者的識別能力更加糟糕。以往的研究證實,每100人就有兩位屬於臉盲症患者。而上天賦予了這些「超級辨臉師」匆匆一瞥就辨認對方的能力。格林尼治大學面容識別專家喬希·戴維斯博士對此專門做過研究。「我們拿10年前拍的護照照片做測試,他們還記得在哪裡見過照片上的人。」「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但我認為識別容貌的能力大多是天生的,而非後天習得。」
  • 總是記不住人的長相人的臉:就是患有臉盲症
    後來,有人告訴我說,其實,不是你的記性不好,而是你患有臉盲症。臉盲症又稱為「面孔遺忘症」,在全球範圍內較為普遍。該症狀表現一般分為兩種: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即便是熟人,也會形同陌路。
  • 你可能得了動物臉盲症
    如果要問鴯鶓這種動物除了名字難寫之外還有什麼特點,我會告訴你:它也是一種會給動物臉盲症患者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的動物。原因是什麼?請看下圖: 它們是一種鳥麼?拼圖:翼狼Elang 能夠看出來這是三種不同動物的親,恭喜你,你絕對沒有上述的那種叫做「動物臉盲症」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