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立科技:發力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搶跑新基建
新基建是當下社會邁入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經濟的主要助力之一,在其涉及的領域中,新文娛已經成為新興技術應用的重要戰場。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業遊戲遊藝龍頭企業,華立科技在AI、VR、AR、5G、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以新技術為驅動,夯實「新基建」底氣廣州華立科技自蘇本立先生創建以來,始終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主創新」成為華立科技區別於其他遊藝遊樂設備企業的獨特標籤。
-
華立科技蘇本立:超前布局「新基建」,以數據驅動精益造
新基建是當下社會邁入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經濟的主要助力之一,在其涉及的領域中,新文娛已經成為新興技術應用的重要戰場。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業遊戲遊藝龍頭企業,華立科技在AI、VR、AR、5G、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
科技創新賦能新基建的潛力、實踐與思考 【圖】
區別於傳統「鐵公基」,新基建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硬科技屬性突出,將引發技術迭代嬗變、商業模式創新與消費市場之間持續互動升級的「紅桃皇后」效應。通過對比研究分析,我們看到我國科技創新領域新基建潛力巨大,尤其是作為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載體和核心引擎,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孕育承載我國新基建的前沿陣地,將加快新基建賦能賦智賦值效應。
-
為風控注入AI力量:維擇科技入選創業邦「新基建創新力量榜單」
近日,創業邦」2020年中國新基建創新力量榜單」揭曉,DataVisor維擇科技作為「新基建」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之一,憑藉其行業領先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榮登榜單。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編者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運行成為重點工作,我國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
逆熵科技與南陽市共商區塊鏈助力新基建
近日,河南省南陽市召開「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項目座談會」,深圳市逆熵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團隊參與了本次會議,與市委相關部門領導共同商討如何通過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領域達成政企合作,在地方上落實國家戰略規劃,推動新基建建設。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
-
丁元竹:把宏觀的「新基建」和微觀的「新基建」有機結合起來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導丁元竹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十四五」時期,要把高質量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而要實現高水平的社會建設,就要把老城區改造和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他表示,到去年年底,我國的城鎮化人口已經達到了60%。
-
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來源|艾瑞諮詢 前言: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為加快國家規劃建設推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面向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同時助力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新基建三大規劃領域中,兩大領域都直接提及人工智慧。
-
小視科技榮膺2020安防新基建創新品牌
會議以「聚焦數位化城市發展·共創產業融合新價值」為主題,匯聚業界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話產業融合新價值。 01 AI抗疫 2020疫情之初,春節。 02 場景生態 隨著AI防疫應急方案在醫院、教育、政務、工地等多個場景的應用落地,小視與華為、中軟、三大運營商、百度、廣聯達、神州數碼、迪威泰、握奇等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場景視覺新生態。
-
英眾科技攜大批開先KX-6000平臺新品助力新基建
5月8日下午,英眾科技盛大發布50餘款基於兆芯最新一代開先KX-6000系列處理器平臺的臺式機、一體機、MINI-PC、筆記本、加固型筆記本及工控機等新品。英眾科技兆芯產品發布會產品一覽這是兆芯和英眾科技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的首次產品發布會,雙方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著力發揮各自優勢,在謀求共贏局面的同時,攜手為新基建和國產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助力。
-
推進新基建重點做到五個「新」
新基建主要包括幾個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 第一,5G基建及應用是所有其他領域新基建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數位化基礎設施。它們是新時代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依賴的「電力」與「石油」,是新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基礎」。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各地政府和產業界紛紛制定相應政策,希望借力「新基建」激起發展新勢能。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關於「新基建」的三重解讀理解「新基建」,首先要知道它的具體指向是什麼。目前來看,主要是三種不同範疇的定義。1、狹義的理解狹義的「新基建」主要就是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這也是2018年底以來中央歷次重要會議明確宣示的範疇。
-
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阿里雲創新中心-新基建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以「新基建 新機遇」為主題,匯聚阿里資深專家團、企業嘉賓、行業用戶等等,共同探討在「新基建」建設熱潮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在創業行業的融合應用,讓技術賦能創新創業。、安徽半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倪春等政府領導和企業嘉賓出席。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的相互關係 數字金融和新基建,實際上是互為驅動、互為發展的,新基建的安全本身是促進了數字金融的安全技術的發展; 同時,數字金融本身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又反哺了新基建基礎的創新和應用,這裡面運用到了很多的技術,其實是相輔相成,不謀而合的。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他表示,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人類社會逐漸由工業社會邁向數字社會,加強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表明,2018 年各類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 15233.7 億元,比上年增 長 11.5%。從 2018 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結構來看,企業科技經費投入佔比高達 77.4 %。對研發投入的高度重視,表明我國企業正逐步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培育出利好新基建的產業環境。龍頭企業:帶頭進行新基建 。帶頭進行新基建的龍頭企業是行業的風向標。
-
集體為新基建代言!兩會開幕,科技業大佬提案、建議大匯總
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一年一度的大事,兩會自然也少不了科技行業的參與。而不少科技大佬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比如說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周鴻禕、孫丕恕等,他們也借著兩會的時機來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定調之後,"新基建" 成為本次兩會科技大佬提案中的核心關鍵詞。那麼,今年的兩會,大佬們都提出了哪些建議?雷鋒網與大家一探究竟。
-
「新基建」應堅持科學思維
原標題:「新基建」應堅持科學思維 近期,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作出部署,有關部門和地方紛紛出臺相應舉措。「新基建」正在成為經濟建設領域的焦點之一,市場掀起一股「新基建」的熱潮,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