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基建重點做到五個「新」

2020-11-30 貴陽新聞網

  孫克強

  在國際經濟深度調整、網際網路快速升級換代的大背景下,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既是促進經濟觸底回穩的重要手段,也是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的重要準備。

  新基建主要包括幾個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

  第一,5G基建及應用是所有其他領域新基建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數位化基礎設施。它們是新時代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依賴的「電力」與「石油」,是新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基礎」。

  第二,在5G基建及應用基礎上,將形成由數字基建帶動起來的全新配套設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配套設施、無人化配套設施、衛星太空基建等。

  第三,經過數位化改造的傳統基建及其新型細分領域,或者為彌補某些傳統基礎短板而生的新型細分領域。例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農業、智慧警務、智慧消防以及能源行業短板領域(核電、特高壓、充電樁、加氫站、鋰電創新),等等。

  以5G基建應用為核心與基礎的新基建,不僅能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還將對全社會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發展帶來根本性變革。

  加快新基建進程,將進一步發揮對世界經濟的引領作用。綜觀以往歷次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實施的都是趕超戰略,即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新一輪以數位化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中,我們有望成為全球新基建的引領者。

  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我國社會發展水平與發展形態將進入新的階段。原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模糊的,無法定量化的。這一輪新基建逐步把這些關係量化,為社會發展、運行和協調提供更大的精確性,在協調社會資源供求關係方面帶來新的變化,有利於實現社會運行的高效化、有序化。

  依靠新基建,我國的產業水平與產業結構將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依靠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的融合,我們有望走上一條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通過這一輪新基建,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將得到數位化、智能化改造,為擺脫「人海戰術」奠定基礎。

  新基建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長遠的。短期來看,新基建是經濟穩增長的關鍵。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和出口均受到了此次疫情的直接衝擊,投資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基建投資是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短期內將起到穩增長的作用。特別是,由新基建帶動的直接與間接投資有望達到近40萬億元,會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穩定與促進作用。

  中期來看,新基建將助力「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地。今年以來,多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新基建通過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有望持續改善國計民生。「十四五」時期,我國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階段,將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新基建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助力「十三五」規劃妥善收官,又與「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相契合,並大概率會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發展方向。

  長期來看,新基建將助力經濟社會加速進入「大創新時代」。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將站上「大創新時代」的風口,對5G、數據中心、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在區域經濟層面,城市群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拓寬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範圍。

  推進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要秉持改革創新思維,而不是簡單地走老路。推進新基建應重點做到五個「新」:

  對新基建作用的認識要「新」。發達的生產力迫切需要更先進的基礎設施,必須全方面提升區域發展水平。因此,要提高對新基建重要性、迫切性的認識,切實將加快推進新基建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

  對新基建內涵的認識要「新」。與鐵路、公路、橋梁等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科技導向。例如,5G技術主要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級版,為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提供新機遇;特高壓是建設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關鍵,能夠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範圍配置;工業網際網路可以重構工業生產體系;大數據中心是夯實智能經濟的基礎,能夠加快數位化轉型。

  新基建的建設重點要「新」。這次新基建涉及的領域比較多,既有技術研究層面的,也有產業發展方面的。5G技術與運用、物聯網技術與發展、人工智慧、新能源等領域,建議在資金、稅收、人才、土地等方面進行政策傾斜,加大支持力度,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新基建的主體要「新」。在新基建推進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二者之間的關係,充分調動二者的積極作用。在規劃、布局、引資等方面,應該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隨著建設進程的深化,應進一步放開新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讓更多投資主體參與,對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要放心讓民間資本進入。

  新基建的建設方式要「新」。在投資方式上,要規範並推動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避免「明股實債」等問題,從而讓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合作更加有效。

(《推進新基建重點做到五個「新」》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相關焦點

  • 遠東控股:發力新基建,跑出「十四五」加速度
    ,新基建作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中。而伴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啟動,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位化發展等方向進一步明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基建築牢發展新基石,將成為重點工作之一。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據統計,目前,已有 13 個省市區發布了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 8 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新基建項目中,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作為近幾年最熱的技術領域,毫無疑問的成為談論最多的話題。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
  • 專家:新基建的推進路徑應以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為主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 程春雨)新基建「是什麼、為什麼、幹什麼、缺什麼、要什麼?」日前,在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舉辦的「新基建: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高端對話上,與會專家學者和科技界人士,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
  •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發展改革部門將會同工信、交運部門,深化研究、強化統籌、完善制度、抓好落實,持續修改完善《實施方案》,以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為重點,在財政、金融、產業、科技方面不斷優化完善全市新基建的政策環境。同時,加快推動5G網絡建設,推動「刷臉就行」工程全面實施,促進光纖寬帶網絡優化升級,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是支撐數字經濟循環的基礎;二、新基建將助推數字經濟產業化,形成萬億級的自成體系的數位化平臺;三、新基建將助推傳統產業數位化,形成具有顛覆意義的產業網際網路;四、用基於新基建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推進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五、要充分認識投資新基建與投資傳統基建的差異,創新新基建的投資模式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我們認為,「新 基建」的「新」,不應僅僅指的是「新興產業」的「新」,只要能夠發掘出基建領 域的新增長點,便能夠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因此,「新基建」的概念也適用 於傳統的基建領域。我們可以將發掘傳統基建領域新增長的過程,稱為對傳統基 建的「補短板」。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新動力,老城市新活力。5月8日上午,廣州舉行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籤約項目共73個,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何謂新基建中的「新」「基」「建」
    此書對新基建的論述全面而具體,通讀全書,感覺最突出的還是把握好三個字,即以新領域為牽引龍頭的「新」,以補齊新領域配套資源的「基」,以多措並舉籌集資金的「建」。    新,緊盯引領未來的新引擎    有新基建就有老基建。2008年,為應對肇始於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國家及時啟動4萬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 5G新基建加速推進上遊三類產業增長
    現階段,我國處在5G新基建的初期,上遊行業首先擁抱發展紅利,從事高端原材料供應、晶片升級與研發、光模塊研發與生產的三類上遊製造產業有望乘風而起。5G新基建的核心是建設並升級無線通訊的三大關鍵要素——通訊基站、光網絡、核心網,那麼其對應的上遊行業及產業賽道可依此進行分類: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3、廣義的理解廣義的「新基建」主要是中國信通院等研究機構提出的,而且按照對數字經濟的理解方式進一步分為「數字基礎設施化」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這一定義既包括雲、管、邊、端等數字經濟底層基礎,也包含了鐵公基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改造和升級。那麼,三個定義哪一個更準確?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之一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範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   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處?
  • 推進城市智能化轉型 聯想入選中國新基建綜合能力最強的十大廠商
    推進城市智能化轉型 聯想入選中國新基建綜合能力最強的十大廠商 2020-09-16 08:31:31 來源 : 餘叢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毫無疑問,數據中心的發展程度也決定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這是非常典型的「新基建」。相關數據顯示:我國IDC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7.4萬個,已建成的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到12.7%,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227萬架。同時在數據中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背後的一些難題。
  • 國網「新基建」已經明確本年度電網重點投資方向 信息化及特高壓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國家電網「新基建」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已經明確本年度電網重點投資方向——信息化及特高壓需加快推進。數字基建:最大的超預期所在,第一次作為重點方向納入國網新基建範疇,2020年投資額預計翻倍。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
  • 答卷2020|數十萬億新基建「潮來」,充電樁要火?
    5月,上海市出臺《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聚焦具有上海特色的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建設,推出了8個方面35條任務舉措,旨在通過政府推動,加強新基建領域規範標準、資金引導等方面規劃,著力解決新基建「建不了」「建不好」「建不快」「建不強」的短板與問題。
  • 數字新基建激發新動能 成都錦江區新增投資152億元
    人民網成都12月2日電 (朱虹)12月2日,成都市錦江區都市工業暨數字新基建建設應用推進會在春熙路舉行。會上,10個重點項目籤約,6 項戰略合作協議籤訂,新增投資152億元目前,成都錦江區瞄準都市工業產業集群,搶抓數字新基建新風口,推進會上發布《錦江區關於加快都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錦江區數字新基建行動計劃(2020-2022) 》、《機會清單》和產業地圖。
  • 快遞小哥有新名稱!國家公布16個新職業,青島能"存活"幾個?"新基建...
    不過,隱藏在這些新職業、新產業方向背後的,還有一個無比重要的基礎——新基建。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不起來,就業崗位就創造不出來,個人自然也無法分享這些行業發展的紅利。對城市來說,新基建意味著產業發展的新機會;對企業來說,新基建意味著市場開拓的新方向;對個人來說,新基建意味著職業發展的新選擇。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編者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運行成為重點工作,我國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