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有新名稱!國家公布16個新職業,青島能"存活"幾個?"新基建...

2020-12-05 青島新聞網

就在幾天前,「外賣小哥」這個職業,有了官方認證的學名——網約配送員。瞬間感覺高大上了起來,濤君心底默念這幾個字的時候,還用上了「譯製腔」:「哦,我的網約配送員,包裡的韭菜餡餅沒涼吧?」

其實,網約配送員只是2019年12月30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關於擬發布新職業信息公示的通告》中,16個新職業之一:

1.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2.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

3.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

4.連鎖經營管理師

5.供應鏈管理師

6.網約配送員

7.人工智慧訓練師

8.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

9.全媒體運營師

10.健康照護師

11.呼吸治療師

12.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

13.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14.無人機裝調工

15.高鐵線路綜合維修工

16.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這些新職業,均為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應運而生的新職業,有的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哦,我的網約配送員」;有的對普通人來說,則稍稍顯得有點科幻——比如「人工智慧訓練師」。

新職業發布,就意味著該職業將逐步建立統一的規範,相關的培訓教育體系也會日益完善。而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的重要內容。

如果仔細研究一下這16大職業,其實能夠管窺一下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新製造(1、2、3、8、14、15、16)、新物流(5、6)、新營銷(4、9)、大健康(10、11、12、13),還有一個人工智慧領域職業(7)。對於個人來說,這都是很值得借鑑的職業規劃方向(熱衷於給孩子規劃未來的家長值得關注~);對於城市來說,這也是很好的產業規劃方向。

不過,隱藏在這些新職業、新產業方向背後的,還有一個無比重要的基礎——新基建。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不起來,就業崗位就創造不出來,個人自然也無法分享這些行業發展的紅利。

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並為基建投資提出了主要方向: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等。

對城市來說,新基建意味著產業發展的新機會;

對企業來說,新基建意味著市場開拓的新方向;

對個人來說,新基建意味著職業發展的新選擇。

以「網約配送員」為例,中國目前無處不在的「外賣小哥」、「跑腿小哥」,讓無數人的生活更加方便,也是一批中國商業新巨頭誕生的基礎。當分析中國這一新興經濟模式成功原因時,總有人會單純將其歸因於中國人力資源優勢——工資低(其實不少「小哥」工作雖然辛苦,收入不比許多白領差)。但二十年前中國人工資更低,為啥沒有「外賣小哥」出現呢?

「外賣小哥」火起來的背後,是城鄉大小路網的完善、移動網際網路全覆蓋、通訊資費平民化、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依託的是道路建設、4G基站建設、大資料庫建設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這些基礎,「網約配送員」也成不了中國的新職業。

而對於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慧訓練師等尚在「萌芽」狀態的職業來說,它們所需的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中心、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正處於起步階段,哪裡能先完成這些新基建的布局,哪裡就能率先誕生一批相關領域的領軍企業,哪裡也就能有相應的工作崗位,哪裡也就能夠成為相關人才的聚集地和發源地。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徐憲平就在上個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萬物互聯、人機智聯的數字時代,數字資源已經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新動能,原來提倡的「要想富,先修路」,正在變成「要做強,先上網」;隨著5G技術商用,網際網路向物聯網延伸。從某種意義上,網際網路是加法,物聯網是乘法。

回到文章題目的問題,國家公布的這16個新職業,青島能「存活」幾個呢?

對於「網約配送員」來說,他們已經在青島立足了;對於「高鐵線路綜合維修工」來說,隨著青島高鐵網絡的完善,一定會有更多工作機會;而對於其它新製造、新物流、新營銷等領域來說,行業發展的果實能否落在青島,就得看青島的「手筆」了。

過去的2019年,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成為經濟穩增長和促創新並駕齊驅的重要發力點,也是全國各地爭相布局的競爭關鍵領域:北京提出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陝西提出抓好600個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廣東則投資10億元,在廣州、深圳密集城區開展5G網絡建設……

在這一輪新基建的競爭中,青島2019年的成績單並不落下風。

新基建的力度,要靠投資來反映:據市統計局統計,2019年,1-11月份全市投資增長21.3%,同比提升14.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7.7%,同比提升12.4個百分點。最大的亮點來自於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2.6%,較前三季度提升11.7個百分點,佔工業投資比重51.3%,拉動工業投資增長18個百分點。

技術改造投資大漲,是青島的傳統製造業在藉助新技術進行轉型升級,而各類新技術與傳統製造相結合的成果,已經在青島展露雛形——智能工廠。目前海爾、雙星、軟控等青島企業,都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智能工廠。比如海爾的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安裝了6萬多個探測器用來實現與用戶的交互,不僅僅是簡單地在生產上「機器換人」,而是讓用戶的創意融入到生產之中,探索實現新產品開發100%用戶參與設計,用戶定製佔比16%以上,客戶定製佔比52%,定單交付周期縮短50% 以上,效率提升60%。

此外,青島的5G布局也在加快推進。2019年10月22日,青島在實現承載網互聯互通基礎上,開通山東省首個聯通電信共建共享基站;11月初,全球首個5G的200M連片網絡在青島測試成功,下載速率超過2Gbps。而根據山東省《關於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19年,建成5G基站1萬個以上,完成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城區網絡覆蓋和商用部署;2020年,要建成5G基站3萬個以上。

在5G的布局上,青島走在了全國前列,青島的目標,就是爭取在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成為中國第4個設立全球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城市。

而在人工智慧領域,青島已經發起成立了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引進了華為、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國內人工智慧頭部企業,共建中國人工智慧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同時青島也正在考慮,要將人工智慧納入技改補貼範圍,激發更多本土企業將產業與人工智慧進行「嫁接」的積極性。

國家公布的16個新職業,最終能在青島「存活」下來多少,其實就是看青島的新基建能給這些產業創造多大的成長空間。

錯過了網際網路時代的青島,一度被人看衰,而今,青島下這麼大力氣布局新基建,就是不想錯過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

2020,我們且看人工智慧訓練師等新職業,能不能出現在青島的招聘名單上。

相關焦點

  • 16個新職業公布 「新領」 新機遇
    、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批公布的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此前,IBM公司執行董事長羅梅蒂給這些由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新職業起了一個名字——「新領」,和人們耳熟能詳的「藍領」「白領」相對應。「新領」職業是伴隨著人工智慧產業興起而出現的。
  • 「16個新職業誕生」哪些職業代表著未來?
    題目為「16個新職業誕生」,在這一篇文章中,描述了16個新誕生的職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
  • 2020年16個新職業公布:你最看好哪一個?
    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一則《關於擬發布新職業信息公示的通告》,通告中發布了16個新職業信息及職業信息變更情況。本次通告是2019年人社部第三次發布新職業信息,且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16個新職業的發布均順應網際網路發展及社會發展需要。這些新職位的公布,有你想從事的嗎?新職位一經公布,便引起了很多爭議。很多人表示大力支持新職業,認為職業越多,未來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就會越多。船船了解到,新職業的發布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意味著我國教育體系日益走向完善。職業將逐步建立統一的規範。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
    11月28日,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掛牌成立,成為國內第19個省級新基建產業聯盟成員機構。主要目的是打造新基建產業的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平臺與智庫,而在各地的新基建建築產業實驗室就是這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新基建產業實驗室由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銫鐠平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 築產業升級變革。
  • 2019中國13個新職業公布 最有潛力的新職業包括哪些
    中國13個新職業有哪些:2019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1、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2、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3、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近年來,社會發展帶來了行業的結構性調整,這種調整不僅涉及到產業行業,也涉及到職場本身,深度影響就業的結構性調整。中國13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對從業人員知識、技能水平具有較高要求。
  • 16個新職業發布 電子專業未來有了新選擇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可以按照職業特點分為三大類。
  • 剛剛,13個新職業公布!這一職業正式被認可!
    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13個新職業公布先來看看,新公布的13個職業是哪些?經專家論證、社會公示等,確定了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13個新職業信息,調整變更了4個職業(工種)信息,新增了3個工種信息,正式對外發布。近年來,社會發展帶來了行業的結構性調整,這種調整不僅涉及到產業行業,也涉及到職場本身,深度影響就業的結構性調整。比如,新職業數位化管理師的誕生,被認為是整體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
  • 國家公布13個新職業,都與計算機有關,7個大學專業前景看好
    文|冷絲欄目|大學專業和職業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等向社會公布了13個新型職業,由此發出了非常明顯的信號:新型職業將全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這也是未來職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這13個新職業分別是: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和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 推進新基建重點做到五個「新」
    新基建主要包括幾個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  第一,5G基建及應用是所有其他領域新基建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數位化基礎設施。它們是新時代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依賴的「電力」與「石油」,是新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基礎」。
  • 中國13個新職業公布!對孩子選專業與就業影響很大!
    人社部最近發布了13個新職業!這也就意味著,你家孩子未來可以報考的的專業以及從事的職業有更多的選擇啦!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13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
  • 百度地圖構建新基建「數字底座」近一年,這些產業已變模樣
    像湖北燕兒谷村發出的第800億件快遞,它之所以能從村裡發出,就是受益於國家2020年初啟動的「快遞進村」工程。在此之前,只有40%左右的快遞包裹能夠真正進入村裡。其餘都需要農民去鄉裡自取。而全國要都實現「快遞進村」,還需要三年時間。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成為網絡購物的新增長點也是一大原因。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平臺上63%的新用戶來自下沉新興市場......
  • 9個新職業公布,開闢就業新空間
    7月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包括「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在內的9個新職業,以及一些由新職業發展出來的新工種,其中就包括了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新增設的「直播銷售員」,大家熟知的電商主播和帶貨網紅有了正式新稱謂。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
  • 快遞小哥自製冰毒,妄想申請國家專利以求致富
    昨日,山東德州一快遞小哥竟然自學製作冰毒,目前已經被警察抓獲,在採訪的現場,快遞小哥竟然有一個荒唐的想法:渴望能用製毒技術申請國家專利,以求發財致富...在採訪的視頻當中,可以看到快遞小哥製作冰毒的地方是一處簡陋的出租屋,屋裡非常凌亂,擺滿了化學儀器,有分液漏鬥、蒸餾瓶、燒瓶等等常用的化學器材。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8期:談談中國新基建
    不少西方國家也在談論新基建,但我個人認為在世界上大概只有中美兩個國家有這樣的新經濟水平、市場容量、技術能力,而且我個人認為中國勢頭是壓倒美國的。第三,新基建新在投資方式。我們常說,經濟增長主要靠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外貿,所以增加投資是振興經濟的一個必然選擇,但經過多年發展,傳統基礎建設投資的邊際效用有所下降,新基建投資將更有利於對衝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新動力,老城市新活力。5月8日上午,廣州舉行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籤約項目共73個,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  廣州數字新基建領域多點發力  近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廣州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也囊括以上三大領域:  一是以5G、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物聯網、互娛網絡、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類項目。
  • 「新基建」給非晶合金材料產業帶來新機遇
    研究「新基建」的專業人士指出,非晶合金在「新基建」領域有可能「上對了轎子嫁對了郎」。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時,原子來不及有序排列形成的結晶,以長程無序結構,沒有晶態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  「新基建」政策利好也將加速對充電樁板塊的投資,整個充電樁行業將因此受益。2020年1月份,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1.9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為51.6萬個,私人充電樁為70.3萬個;充電場站建設數量達到3.6萬座。
  • 16個新職業公布;青年如何做好社區服務|共青團新聞聯播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導讀大家好,新一期的共青團新聞聯播又和您見面了。社區,是基層共青團工作的主戰場之一。在這裡,事情可是千頭萬緒,面對不願意配合垃圾分類工作的社區居民怎麼辦?在前期開展全區40歲以下青年業委會委員基礎數據排摸、「青年參與社區治理」專題研討會和「我為青年參與社區獻一計」等主題活動的基礎上,團楊浦區委正式推出了「社區青年先鋒培養計劃」,發現社區青年帶頭人,認定成為社區青年先鋒,為其充電賦能,同時鼓勵並擇優推薦青年先鋒成為業委會委員候選人和青聯委員。首批33名社區青年先鋒中,已有5人成為業委會委員,5人成為區青聯委員。
  • 我國新冠疫苗有望年底上市;研究:新冠病毒可在皮膚上存活9小時
    其中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疫情最為嚴重,英國的死亡病例為歐洲國家之首。1.青島此次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效,中疾控專家通報疫情三個特點10月19日上午,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李中傑介紹,青島此次疫情有三個特點 。
  • 最新研究數據:新冠病毒可在紙盒表面存活24小時!無論是拆快遞還是...
    我們平時在拿快遞的時候,會接觸到紙盒、塑料;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可能會接觸到不鏽鋼欄杆扶手。病毒在這些表面上究竟能存活數據多久呢?前不久,有人匯總了一份冠狀病毒在各種表面上的存活時間數據,而新冠病毒的數據一直缺乏。現在,新冠病毒的實驗數據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