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3個新職業公布!對孩子選專業與就業影響很大!

2020-12-05 中國網教育

老師家長,你聽說了嗎?人社部最近發布了13個新職業!

這也就意味著,你家孩子未來可以報考的的專業以及從事的職業有更多的選擇啦!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13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

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如今,這些稱謂已成為國家認可的新職業。

這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既有時下熱門的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員等,也有適應傳統行業變化需求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農業經理人等。

為何設置新職業?作為人力資源的提供者,學校有何準備、如何響應?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新職業反映國家未來發展熱點領域

據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職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未收錄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技能要求的職業。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的重要內容。

1999年,我國頒布了首部職業分類大典,共收錄了1838個職業。2010年後,國家啟動了大典修訂工作。2015年7月,頒布了2015年版大典。2015年版大典頒布近4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職業,亟須重啟新職業信息發布工作。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的廣泛運用,與此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和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4個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應運而生。

而在許多傳統行業,技術的升級換代正引發傳統職業的變遷,如工業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的需求劇增,使其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一線的新興職業。

信息化的廣泛應用也衍生了新職業,比如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電子競技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運營師數量增加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勢在必行。

記者注意到,在對新職業的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描述中,並不含有對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要求,但是從對主要工作任務的描述中不難看出,新職業所需的人才培養對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均有涉及。

「新職業信息的發布有利於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實現人才培養培訓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人社部負責人表示。

已有一批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

作為人才培養一端的教育領域,如何響應新職業的人才需求?

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4月,教育部就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加強人工智慧領域專業建設。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推動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到2020年編寫50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設50門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職業院校大數據、信息管理相關專業中增加人工智慧相關內容,培養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技術技能人才」。教育部2018年認定了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其中布局建設了57個人工智慧類項目。

根據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共有96所高校新增備案「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101所高校新增備案「機器人工程」專業。

在職業教育領域,從今年年初公布的2019年高職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看,今年備案開設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學校399所,「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207所,「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498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568所,「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9所,「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76所,「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專業343所。雖沒有直接以人工智慧為名稱的專業,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8年增設了「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2019年有71所高校首次開設這一專業。另有169所高校備案開設「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該專業自2013年設置以來呈逐年快速發展趨勢。

據了解,為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教育部還對現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進行了修訂。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學教材室副主任劉義國告訴記者:「本輪修訂工作,主要是從分析梳理科技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中職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變化入手,對照最新版職業分類大典,對接新職業,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優化調整中職專業,該新增的新增,該提升的提升,該淘汰的淘汰。目前已發布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接下來還要根據反饋意見並結合這次發布的新職業,進一步修改完善。高職專業目錄,現在是每年動態更新。」

職業更新提速給人才培養帶來新挑戰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37.4億元,同比增長67%;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雲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91.6億元,增速達34.32%。市場迅猛增長的同時,也帶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新職業的增加,讓那些對市場反應靈敏的高職院校負責人看到了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對教育的挑戰。

「客觀上說,認定新職業是適應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常州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吳訪升認為。「今後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圖景,大批的新職業面市,大批的傳統職業消亡。」廣東省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校長鄧慶寧說。

鄧慶寧分析:「13個新職業中相當一部分是面向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經濟時代的先導性職業。對於學校來說,當務之急是對現有專業進行數位化再造。同時,順應新經濟開設具有數位化特徵的新專業。目前我校已有10個專業在此範圍內。當然,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因此停留在回應產業需求上是不夠的,職業教育應該具有引領性,就這一點來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理解專業設置應在技術業態發展中成長,在成長中規範,在規範中引領。」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馮新廣說,「但是,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職業院校來說,像工業機器人、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專業,我們雖然很關注,也打算開設,但困境是缺乏師資,也缺乏相關企業的支持。」

馮新廣認為,迎接新技術、新產業帶來的挑戰,職業院校要堅持開放辦學,主動作為,與市場共舞,與經濟對接,與產業互動,構建專業設置與調整的動態機制,及時回應社會和產業對人才的訴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重構適合需求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建沒,使其能夠快速響應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的需要。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剛剛,13個新職業公布!這一職業正式被認可!
    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13個新職業公布先來看看,新公布的13個職業是哪些?經專家論證、社會公示等,確定了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13個新職業信息,調整變更了4個職業(工種)信息,新增了3個工種信息,正式對外發布。近年來,社會發展帶來了行業的結構性調整,這種調整不僅涉及到產業行業,也涉及到職場本身,深度影響就業的結構性調整。比如,新職業數位化管理師的誕生,被認為是整體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
  • 2019中國13個新職業公布 最有潛力的新職業包括哪些
    中國13個新職業有哪些:2019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1、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2、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3、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近年來,社會發展帶來了行業的結構性調整,這種調整不僅涉及到產業行業,也涉及到職場本身,深度影響就業的結構性調整。中國13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對從業人員知識、技能水平具有較高要求。
  • 國家公布13個新職業,都與計算機有關,7個大學專業前景看好
    文|冷絲欄目|大學專業和職業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等向社會公布了13個新型職業,由此發出了非常明顯的信號:新型職業將全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這也是未來職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這13個新職業分別是: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和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 大學生就業新變化(中):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
    &nbsp&nbsp&nbsp&nbsp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nbsp&nbsp&nbsp&nbsp——大學生就業新變化(中)&nbsp&nbsp&nbsp&nbsp
  • 16個新職業公布 「新領」 新機遇
    、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新領」職業是指由新一輪工業革命興起帶動出現的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2019年4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13個新職業,包括數字管理師、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2020年年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再次發布了網約配送員、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等16個新職業。
  • 中國就業最好的十大吃香專業和就業最差的十大坑爹專業
    各位小夥伴們好,今天我來詳細地,給大伙兒解析一下就業最好的吃香專業和就業最差的十大坑爹專業金榜題名,金榜題名這四個字每個字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包含了高考志願填報中必須要考慮的關鍵因素。首先,我們來看金榜題名法的金子的金就是金錢。也就是說,我們填報高考志願時,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
  • 2020年16個新職業公布:你最看好哪一個?
    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一則《關於擬發布新職業信息公示的通告》,通告中發布了16個新職業信息及職業信息變更情況。本次通告是2019年人社部第三次發布新職業信息,且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16個新職業的發布均順應網際網路發展及社會發展需要。這些新職位的公布,有你想從事的嗎?新職位一經公布,便引起了很多爭議。很多人表示大力支持新職業,認為職業越多,未來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就會越多。船船了解到,新職業的發布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意味著我國教育體系日益走向完善。職業將逐步建立統一的規範。
  • 師範生這3個專業最吃香,人才缺口大,畢業後就業有很大優勢
    很多家長認為教師工作穩定,還有有寒暑假兩個長假,所以想要孩子選擇這樣的專業,而現在選擇從事教師職業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而從事教師職業,毋庸置疑,大多數都是師範類學校畢業的學生。但是師範的專業分類比較多,大的領域可以分為幾十種分類,一時之間難以選擇。很多小夥伴想報考師範類院校,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專業,為此總結了3個師範類很吃香的專業。
  • 武漢大學新高考選科要求,首選物理可讀八成專業,學醫兩科目必選
    新高考改革,是近年來教育界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事關萬千家庭的利益。自2014年浙江、上海兩地率先啟動新高考改革以來,全國其它地區在近年3年裡,相繼公布了各自的新高考改革時間表和實施方案。其中,2018年啟動新高考的省份最多,共計17個。
  • 為什麼說用職業興趣測試選專業不靠譜
    用職業興趣測試來反推專業選擇是不靠譜的。這次來說說,為什麼。第一它們產生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高中生選專業,而是幫助成年人進行職業選擇。從其命名上就可以看出,所有這些測驗都為了幫助成年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是幫助成年人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專業與職業雖只有一字只差,二者的內涵完全不同。
  • 淺談新高考選科之職業生涯規劃
    目前河北各高中新高一的孩子已經陸續開啟新高考選科,面對選科家長和考生內心都有很多糾結,今天我就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什麼?所以新高考的選科本質是為了讓學生站在人生規劃的角度上,思考自己未來需要走什麼樣的職業發展路徑,這樣更加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訓學生的興趣,進而深度挖掘考生的內在優勢和潛能。
  • 最新畢業生就業幸福感最強專業揭曉,找到滿意的職業就看這4點!
    昨天,麥可思公布了2019屆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滿意度較高的本科專業top10。對於即將迎來高考的考生們來說,這份榜單也許會讓他們在專業的選擇上,增加一個不錯的參考。先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專業的就業滿意度最高,冠軍又花落誰家吧。
  • 大學最讓人「後悔」選的6個專業,辛苦又難學,就業前景卻很黯淡
    「後悔」選的6個專業!新聞專業傳統的新聞傳播學學科有三個特別常見的專業,分別是新聞學,傳播學和廣告學,社會上有很多人分不清這三個專業之間的差別。曾經的新聞學專業非常的熱門,但是如今的新聞專業早已不如曾經吃香,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新媒體行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新聞工作者已經沒以前吃香。所以現在很多新聞專業的畢業生都謀求轉行。
  • 研究生專業就業很差的3個專業,就業很尷尬,考研儘量不要選
    在讀研越來越受到大家追捧的同時,各大高校不斷擴招,冷門專業也出現了「高學歷就業難」現象。很多研究生所學專業沒有用武之地,企業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匹配,與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因此,本科畢業生在考研選專業時,要儘可能的不要選以下專業,就業相當困難!
  • 2017考研選專業:環境科學就業分析
    可以說在考研大軍中,有一大批的考研導向都是為了更好地就業,抵達更高的職業目標,因此,毫無疑問,就業前景成為擇校擇專業的重要一個參考要素。新東方網考研頻道針對一些報考熱門專業,分析就業前景,幫助考生更準確的定位。
  • 高職單招/分類考試一定要了解專業與職業的關係
    職業儘早認識職業,有目的地選擇和學好專業,是決定能否順利就業、實現人職和諧的關鍵。從你所學的專業出發,分析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群的相關職業信息,了解並把握你的專業與未來職業的關係。分析的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與本專業對應職業群有關的職業資格。
  • 報考選專業?了解一下教育學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
    教育學專業就業前景近年來,教育學專業的就業率很高,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學校做了老師。按照職業類型分,教師可分為講授型和非講授型兩種類型.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講授型職業,就是通常說的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目前很多國內中小學對教師的要求都是本科或碩士學歷,高校對教師的要求是博士學歷,部分高校部分專業仍然是碩士.相對前幾年而言,就業的門檻高了。教育學專業就業前景還不錯.招老師一般都要教育學專業的畢業的,語數外需求,其他理化生也不錯,文科的需求較少一些。藝術和體育的競爭稍微小些.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教的背景下,可以說教師的前景很不錯,而且也是比較穩定的職業,並且有寒暑假。
  • 選專業最看重就業前景 管理學、經濟學和工學最受捧
    高考志願填報直接影響著考生未來4年所處的院校、專業和城市,是許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話題。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參加過高考的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52.5%的受訪者更願意到北上廣讀大學,67.4%的受訪者選擇專業時最關心就業前景。
  • 「化學類」專業有很多,最熱門的一直都是這4個,但就業差距很大
    要想收穫一份理想的人生或者博得一個不錯的崗位,就需要選擇一個好的專業。 而專業選擇一直有冷門、熱門的區分,其標準當然是以好不好就業來劃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理科類的一些熱門專業,其中門道也很多。「化學類」專業,該專業有很多,最熱門的一直都是這4個,但就業差距很大,希望大家認真選擇。
  • 快遞小哥有新名稱!國家公布16個新職業,青島能"存活"幾個?"新基建...
    其實,網約配送員只是2019年12月30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關於擬發布新職業信息公示的通告》中,16個新職業之一:1.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2.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3.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4.連鎖經營管理師